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ppt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复习用PPT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复习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a8fd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2.png)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2.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渗透压: ①概念:溶液中_溶__质__微__粒___对水的吸引力。 ②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具体如下表:
溶质微粒数目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高低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思考探讨] 2.下列物质哪些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并说明 原因。
①纤维蛋白原 ②尿素 ③呼吸酶 ④消化液 ⑤血 红蛋白 ⑥胰岛素
3.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 组织水肿,为什么?
提示: 2.③④⑤不是内环境成分,③⑤存在于细胞内, ④存在于外界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3.下列对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及调节途径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含量越多,血浆渗透压越小 B.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K+ C.血浆中过多的乳酸会与HCO3-、HPO24-反应 D.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
答案: D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生物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
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
课时作业
解析: 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 液、淋巴。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 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选项A、B正确。内环境 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 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此选项C正 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消化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 组织液中吸收,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cd3462f7ec4afe04a1df3d.png)
反射弧结构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ff2f15ce87101f69f319517.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P5 )
阅读理解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含几个主要方面? 2、渗透压的概念以及与浓度的关系。 3、细胞外液的酸碱度和温度与细胞的生命
活动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2、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消化道
经淋巴循环注入左右锁骨下静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毛细血管动脉端
细胞内液 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核液等
(存在于细胞内)
体 (2/3)
液
血浆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
(1/3)
组织液 淋巴
血液的组成(血液=血浆+血细胞)
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讨论: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细胞名称 血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共52张PPT)
1、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给 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的NaCl溶液。 这种溶液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相同, 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课件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eee2b6336c1eb91b375d94.png)
细胞内液(2/3)
细胞外液(1/3)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思考 :尿液、汗液、消化液是否属于内环境?
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毛细血管壁
淋巴
组织液
毛 细 淋 巴 管 壁
O2和营养物质 细 CO2和代谢废物 胞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呢?
观察血液的组成
血
白细胞
浆
血
血小板
细 胞
红细胞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28分23秒下午8时28分20:28:2321.8.30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血浆: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back
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什么呢?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3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8:2320:28:2320:288/30/2021 8:28:23 PM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 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 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 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
缓冲对的作用(以H2CO3/NaHCO3为例)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7051f4b52acfc788ebc9a9.png)
胞的低 D.不能观察到红细胞,因为每个装片中的红细胞都已经
破裂了
解答提示:①生理盐水为红细胞的等渗溶液——红细胞保 持正常形态;②10% NaCl 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皱缩;③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破裂。
答案:C
1.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_7_.3_5_~__7_._4_5_。 (2)血浆的 pH 保持稳定与 HCO- 3 、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3_7__℃____左右(人体)。 [探究与学习] 人的血浆渗透压为什么要等于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 提示: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若细胞内液与细 胞外液浓度不同,会发生细胞失水或吸水,只有维持细胞内液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有关物质进入细胞需经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①确定具体的运输途径。 ②切记由单层细胞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和肺泡壁。 ③经过单层细胞要经过 2 次细胞膜。
【例 3】 下图 1-1-4 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1-4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红细胞中的 O2 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4 层生物膜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 交换
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C.①③
名师点拨: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
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
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环境直接相 通,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
破裂了
解答提示:①生理盐水为红细胞的等渗溶液——红细胞保 持正常形态;②10% NaCl 溶液的渗透压大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皱缩;③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红细胞的渗透压—— 红细胞破裂。
答案:C
1.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 ()
2.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_7_.3_5_~__7_._4_5_。 (2)血浆的 pH 保持稳定与 HCO- 3 、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3_7__℃____左右(人体)。 [探究与学习] 人的血浆渗透压为什么要等于细胞内液的 渗透压? 提示: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若细胞内液与细 胞外液浓度不同,会发生细胞失水或吸水,只有维持细胞内液 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相等,才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有关物质进入细胞需经过生物膜层数的计算 ①确定具体的运输途径。 ②切记由单层细胞组成的结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巴管壁和肺泡壁。 ③经过单层细胞要经过 2 次细胞膜。
【例 3】 下图 1-1-4 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1-1-4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红细胞中的 O2 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4 层生物膜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 交换
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C.①③
名师点拨:根据人体的组织结构特点可知,毛细血管壁细
胞内邻血浆,外邻组织液,故其内环境是②;同理可知毛细淋
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④。
答案:C
【变式训练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 [解析]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管道跟外界环境直接相 通,都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单元 《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单元 《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1d8f133c1ec5da50e27058.png)
[归纳总结] 1.大脑皮层的功能区划分
2.语言中枢及其受损后的症状
、书写、听懂别人谈话,但看不懂文字 V区
的含义
【答案】 A
2.下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
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导学号:07950020】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病人有感觉,说明神 经冲动能传到大脑,说明①②④没有阻断,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导到 手,说明麻醉剂阻断的位置是③。
【解析】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元,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 反应,如肌肉收缩等。A 正确;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 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二者不一定在同一地方,B 错误;神经中枢经传出 神经元把兴奋传递给效应器,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C 错误;神经中枢可位于 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只有一些低级中枢位于脊髓,D 错误。
【答案】 C
3.(2016·全国甲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 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A-C 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 “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 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化学信号。
【答案】 B
2.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 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
【解析】 读图可知神经递质是从①(突触前膜)处释放的,A 正确;兴奋传 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线粒体),B 正确;兴奋在①和③之间只能是单向传递, C 项错误;由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构成突触,D 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共19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共19张)](https://img.taocdn.com/s3/m/3df522c0852458fb770b56aa.png)
血糖正常水平为0.8—1.2g/L。
(1)渗透压 (770KPa)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 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
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与 水环境
直接进行物质 和能量交换
红细胞 神经细胞
肌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 做内环境,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的细 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双向渗透
淋巴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细 CO2和代谢废物 胞
血浆 组织液
CO2, 废物
C废O物2
O2, 养料
泌尿 废物
组
系统
织
细
胞
皮肤 废物
作业:
• P6-1.2.4.5 • 完成P7调查活动 • 预习P9-10实验
(1)“细胞内液”=“细胞液”×( ) (2)血液属于内环境 (×) (3)汗液、消化液都属于内环境(×) (4)血红蛋白是内环境成分。(×)
• 调节机制: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实验: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血浆
双向渗透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细 CO2和代谢废物 胞
淋巴
由细胞外液构 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 叫做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内环境的成分(以血浆为例)
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蛋白质、
葡萄糖、脂质等)
(1)渗透压 (770KPa)
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 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
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与 水环境
直接进行物质 和能量交换
红细胞 神经细胞
肌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 做内环境,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的细 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血浆
双向渗透
淋巴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细 CO2和代谢废物 胞
血浆 组织液
CO2, 废物
C废O物2
O2, 养料
泌尿 废物
组
系统
织
细
胞
皮肤 废物
作业:
• P6-1.2.4.5 • 完成P7调查活动 • 预习P9-10实验
(1)“细胞内液”=“细胞液”×( ) (2)血液属于内环境 (×) (3)汗液、消化液都属于内环境(×) (4)血红蛋白是内环境成分。(×)
• 调节机制: •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实验: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血浆
双向渗透
组织液
O2和营养物质 细 CO2和代谢废物 胞
淋巴
由细胞外液构 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 叫做内环境。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内环境的成分(以血浆为例)
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蛋白质、
葡萄糖、脂质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课件(共42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配套第1-6章ppt课件(共4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c235ba99284ac850ac02422f.png)
要
点
探究一 细胞外液与体液的关系
探
究
1.三者之间的关系:
栏
分析:
目
链
接
2.内环境的物质组成: (1)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 素等。 (2)代谢废物:尿素等。 (3)调节物质:激素等。 (4)气体成分:O2、CO2等。 特别提醒: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存在于内环境中 (1)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解旋酶、DNA聚合酶 等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2)消化道、呼吸道及尿道中的物质:各种消化酶、 尿液等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NaHCO3等)发挥缓冲作用,维持pH的稳定。 答案:B
►跟踪训练 2.(多选)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选项能 使②中液体增加的是 ()
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 B.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 C.慢性肾炎病人长期出现蛋白尿 D.摄入氮量较多的健康成年男子
解析: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使组织液增多;班氏丝虫寄生在淋巴管内,致使 淋巴回流不畅,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组 织液增多;慢性肾炎病人尿液中有蛋白质,其血 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健康成年男子摄入 含氮较多的食物,会通过自身调节将产生的含氮 废物排出体外,不会出现组织液增多的现象。 答案:ABC
方法规律:细胞外液三组织液、组
织液和细胞内液。
栏
(2)只有单方向箭头的是淋巴,据此判断:
目
链
①形成淋巴(指向淋巴)的是组织液。
接
②淋巴流向(淋巴指向)的是血浆。
要 点
探究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探 究
1.酸碱度:
(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例 (2015·梅州期末)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