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本组织ppt课件
合集下载
解剖学细胞和基本组织
![解剖学细胞和基本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6ce9884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5.png)
涂片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五页PPTT,共三十八页。
第2节
固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
细胞 细胞间质:基质、纤维、组织液
特点: 1、细胞少种类多,分布稀疏无极性 2、细胞间质多
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网状组织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六页PPTT,共三十八页。
正常人血红蛋白数值: 男:120~150g/L
女:110~140g/L
贫血
红细胞<3.0 ×1012/L 血红蛋白<100g/L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二十九页PPTT,共三十八页。
(二) 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
正常值: (4.0~10.0) × 109/L 男女无明显差别
变移上皮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三页PPTT,共三十八页。
1、单层扁平上皮
特点:由一层扁平
细胞紧密摆列而成。
分类及分 布
内皮:衬贴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 面 间皮:位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腔 面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四页PPTT,共三十八页。
2、单层立方上皮
特点:细胞呈立方形
分布于肾脏、甲状腺等处,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二十页PPTT,共三十八页。
疏松结缔组 织
间质
胶原纤维
纤维 fiber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基质 :蛋白多糖、水、组织液
细胞
成纤维细胞 脂肪细胞 巨噬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二十一页PPTT,共三十八页。
(二)致密结缔组织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5、复层扁平上 皮(复层鳞状上 皮)
解剖学基本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本组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110c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0.png)
– 细胞间质
• 纤维
–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 基质
– 蛋白多糖、糖蛋白、水
• 组织液
固有结缔组织的组成
• 疏松结缔组织
– 基质多,细胞和纤维少
• 致密结缔组织
– 基质少,细胞和纤维多
• 脂肪组织
– 脂肪细胞
• 网状组织
软骨和骨
• 软骨 •骨
– 骨质 – 细胞
• 骨原细胞 • 成骨细胞 • 骨细胞 • 破骨细胞
杯状细胞(HE染色)
结缔组织
•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 结缔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组织液 • 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
血液、软骨和骨 • 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
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结缔组织的组成
– 细胞
• 成纤维细胞:合成纤维 • 巨噬细胞:吞噬异物 • 浆细胞:分泌抗体 • 肥大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 脂肪细胞
血液
•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 血浆:水、血浆蛋白、糖、酶、维生素、
激素、无机盐、各种代谢产物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肌组织
• 由肌细胞(肌纤维)和少量结缔组织构 成
• 肌组织分类
– 骨骼肌 – 心肌 – 平滑肌
神经组织
•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 突触 • 神经纤维
– 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复层扁平上皮( HE染色)
变移上皮( HE染色)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 上皮组织的游离面
– 纤毛和微绒毛
• 上皮组织的侧面
– 细胞间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和缝隙连接)
• 纤维
–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 基质
– 蛋白多糖、糖蛋白、水
• 组织液
固有结缔组织的组成
• 疏松结缔组织
– 基质多,细胞和纤维少
• 致密结缔组织
– 基质少,细胞和纤维多
• 脂肪组织
– 脂肪细胞
• 网状组织
软骨和骨
• 软骨 •骨
– 骨质 – 细胞
• 骨原细胞 • 成骨细胞 • 骨细胞 • 破骨细胞
杯状细胞(HE染色)
结缔组织
•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 结缔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组织液 • 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
血液、软骨和骨 • 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
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结缔组织的组成
– 细胞
• 成纤维细胞:合成纤维 • 巨噬细胞:吞噬异物 • 浆细胞:分泌抗体 • 肥大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 脂肪细胞
血液
•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 血浆:水、血浆蛋白、糖、酶、维生素、
激素、无机盐、各种代谢产物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肌组织
• 由肌细胞(肌纤维)和少量结缔组织构 成
• 肌组织分类
– 骨骼肌 – 心肌 – 平滑肌
神经组织
•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 突触 • 神经纤维
– 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复层扁平上皮( HE染色)
变移上皮( HE染色)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 上皮组织的游离面
– 纤毛和微绒毛
• 上皮组织的侧面
– 细胞间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和缝隙连接)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a940dfe5804d2b160a4ec026.png)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 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8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绪论
一、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1、该学科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 2、该学科分为解剖学和组织学。 3、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4、组织学分为基本组织和器官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泌物的性质分为粘液性腺,浆液性腺和混 合性腺。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2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发生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该组织包括七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骨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
脂肪组织
• 该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性,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粗面 内质网。 • 具有产生纤维和基质的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2)巨噬细胞 • 细胞呈圆形,椭圆形,胞核圆形,椭圆形,胞质
嗜酸性,有较多的溶酶体,吞饮小泡和吞噬 体等。 • 具有趋化性和定向运动功能,有吞噬和分 泌作用,参与免疫反映。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一、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细胞间质
纤维 基质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1、细胞 (1)成纤维细胞 • 细胞为梭形,星形,胞核椭圆形,胞质嗜碱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8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绪论
一、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1、该学科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 2、该学科分为解剖学和组织学。 3、解剖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 4、组织学分为基本组织和器官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泌物的性质分为粘液性腺,浆液性腺和混 合性腺。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2 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的发生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该组织包括七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骨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
脂肪组织
• 该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性,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丰富的粗面 内质网。 • 具有产生纤维和基质的功能。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2)巨噬细胞 • 细胞呈圆形,椭圆形,胞核圆形,椭圆形,胞质
嗜酸性,有较多的溶酶体,吞饮小泡和吞噬 体等。 • 具有趋化性和定向运动功能,有吞噬和分 泌作用,参与免疫反映。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一、固有结缔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 浆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细胞间质
纤维 基质
PPT文档演模板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PPT文档演模板
图2 疏松结缔组织模式图 人体组织解剖学第一章绪论基本组织
1、细胞 (1)成纤维细胞 • 细胞为梭形,星形,胞核椭圆形,胞质嗜碱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上皮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上皮组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308c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d.png)
外分泌腺
1). 分类 根据分泌部 ❖ 管状腺 ❖ 泡状腺 ❖ 管泡状腺 根据导管有无分
支 ❖ 复腺 ❖ 单腺
(一)腺体的分类
浆液性腺
单细胞腺
分泌物 粘液性腺 性质
外分泌腺
分泌部
混合性腺 管状腺 形状
腺
多细胞腺
泡状腺 管泡状腺
内分泌腺
导管部 是否分支 单腺 复腺
二、 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微绒毛
游离面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一、被覆上皮
结构特点: 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 无血管,有极性,游基两面 有神经,位不同,功能各异
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 细胞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状
单层
复层
(一)被覆上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和结构
分类原则:细胞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状
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
5、复层扁平上皮
皮肤的表皮(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 食管和阴道等腔面(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5、复层扁平上皮
作用:具有耐摩檫、阻止异物侵入和损伤后可再生修复等作用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6.变移上皮
上皮的层次和细胞形态随所在器官的收缩或舒张而改变
6.变移上皮
由基底面向游离面依次是:基底细胞——中间层细胞——表面细胞(盖细胞) 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
2、单层立方上皮
表面观:呈六边形或多边形 侧面观:近似正方形,核圆且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小叶间胆管、甲状腺滤泡等处
2、单层立方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表面观:呈多边形 侧面观:呈柱状,核椭圆且多位于细胞基底部
排列紧密,常夹杂有杯状细胞 分布:胃,肠,胆囊和子宫
解剖学考点基本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考点基本组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24222ecc7931b765ce1599.png)
3838page39第四节第四节血型和输血血型和输血二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11aboabo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血型血型凝集原凝集原抗原抗原凝集素凝集素抗体抗体aa11aaaa11抗抗bbaa22aa抗抗bb抗抗aa11bb型型bb抗抗aaabab型型aa11bb11bbaa22bbaabb抗抗aa11oo型型a抗抗bb3939page40第四节第四节血型和输血血型和输血三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11rh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分型血型系统的抗原和分型定义
(一)血浆 是血液中除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呈淡黄色、透明。为
血细胞的细胞外液。其成分和作用见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 血液凝固以后的液体称为血清。
抗凝血
27
四、血液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血 白 3嗜碱性粒细胞 细 细 4嗜中性粒细胞 胞胞 5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
7血小板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白蛋白)等胶体物质形成。 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平衡,维持血容量。
Page 33
33
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Page 34
34
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一、生理止血的基本过程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从血管流出,数分钟 后即自行停止的现象称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用针刺破耳垂或指尖,测定出血延续时间, 这一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
原,称为凝集原(抗原)。 3.凝集素:血浆中存在着能与红细胞膜上相应凝集原
发生反应的抗体,称为凝集素(抗体)。 4.凝集:将含有不同凝集原的血液混合,将会发生红
细胞聚集成簇的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Page 38
(一)血浆 是血液中除血细胞以外的液体部分,呈淡黄色、透明。为
血细胞的细胞外液。其成分和作用见生理学基础第三章血液。 血液凝固以后的液体称为血清。
抗凝血
27
四、血液
(二)血细胞
1红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血 白 3嗜碱性粒细胞 细 细 4嗜中性粒细胞 胞胞 5淋巴细胞
6单核细胞
7血小板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白蛋白)等胶体物质形成。 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平衡,维持血容量。
Page 33
33
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Page 34
34
第三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一、生理止血的基本过程
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从血管流出,数分钟 后即自行停止的现象称生理性止血
出血时间:用针刺破耳垂或指尖,测定出血延续时间, 这一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T)
原,称为凝集原(抗原)。 3.凝集素:血浆中存在着能与红细胞膜上相应凝集原
发生反应的抗体,称为凝集素(抗体)。 4.凝集:将含有不同凝集原的血液混合,将会发生红
细胞聚集成簇的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Page 38
2021人体解剖学基本组织完美版PPT
![2021人体解剖学基本组织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d1cabd312b3169a451a4ef.png)
•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 柱状细胞组成。
分布:小肠、输卵管等处
•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组成, 游离面有纤毛。常有杯状细胞分布具分泌粘液的功 能。• 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基底层细胞矮柱 状,能分裂增殖;中间层细胞为多边形;浅层细胞 扁平易脱落。不断补充更新。
〔二〕腺上皮和腺
1 概念: 腺上皮: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上皮。 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构成的器官。 腺细胞:构成腺的分泌细胞。
人体解剖学根本组织
第一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形态和机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形态多种多样,与其功能以及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卵细胞直径约120μm,淋巴细胞的直径只有 6μm左右。
光学显微镜将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 份。
现在,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提出了 “三相结构” ,即膜 性结构、纤维结构和颗粒结构。
隔离、感觉、分泌和吸收等功能。
〔一〕 被覆上皮
1 单层上皮
• 单层扁平上皮:由单层扁平细胞构成。 分类及分布: 内皮: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内壁的单层扁平上皮。
细胞薄而光滑,有利于物质交换和液体流动。 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
上皮。细胞游离面湿润,便于内脏器官活动。
• 单层立方上皮 分 布于肾脏、甲状 腺、睫状体、脉 络丛等处。
3〕入胞和出胞 入胞〔胞饮作用或吞噬作用〕是指细胞外某些液态物
质或团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出胞又称胞吐,是指某些物质由细胞排出的过程,这
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 吞噬作用和胞吐作用涉及细胞膜构造发生较大的变化。
是一个耗能的过程,是主动的转运的。
第二节 根本组织
一 上皮组织 二 结缔组织 三 肌肉组织 四 神经组织
人体解剖学细胞和基本组织课件
![人体解剖学细胞和基本组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489884eff9aef8951e0604.png)
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 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 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 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 ①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 ②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③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 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 ①全质分泌腺(皮脂腺)。 ②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 ③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 组成
液)
特点 ① 细胞高矮不等, ② 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 ③ 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
5) 变移上皮 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 胞组成。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有 分泌和吸收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单层柱状上皮: 由 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 组成。如衬贴于胃肠道、 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 泌、吸收等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细胞质
1、细胞质基质 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大小不等的结 构全部除去,剩下的胶态物质就是细胞质基质,简称基质或 胞浆。
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也进行着一定的代谢活动。 2、核蛋白体(核糖体),它是由核蛋白体核糖核酸(简称 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 椭圆形颗粒小体,
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 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 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 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 ①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 ②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③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 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 ①全质分泌腺(皮脂腺)。 ②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 ③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 组成
液)
特点 ① 细胞高矮不等, ② 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 ③ 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
5) 变移上皮 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 胞组成。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有 分泌和吸收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单层柱状上皮: 由 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 组成。如衬贴于胃肠道、 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 泌、吸收等功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细胞质
1、细胞质基质 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大小不等的结 构全部除去,剩下的胶态物质就是细胞质基质,简称基质或 胞浆。
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也进行着一定的代谢活动。 2、核蛋白体(核糖体),它是由核蛋白体核糖核酸(简称 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 椭圆形颗粒小体,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01 细胞和基本组织
![《人体解剖学》教学课件:01 细胞和基本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958f10dbf46527d3250ce017.png)
❖ 功能:吸收和分泌功能。
3、单层柱状上皮
组成:一层棱柱形细胞。细胞核成椭圆形,位 于细胞基底部。
功能:吸收和分泌。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 杯状细胞和锥体形细胞 组成。
柱状细胞:细胞达游离面,细胞核位高, 细胞近 基底部,胞体逐渐变细;在柱状细胞的游离面附 有能摆动的纤毛。
③纤毛 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比微绒毛粗大,直径约0.2~
0.5μm,长约5~10μm,在光镜下呈细毛状。电镜下纤毛的中央有2根微 管,周围有9组双微管围绕,构成纤毛的主体。每根纤毛的基部致密,称 基粒,基粒位于细胞膜的下方,由中心粒派生而来,结构与中心粒相同, 是纤毛生长的基础。微管由多种蛋白组成,其中的动力蛋白可使微管相互 滑动,结果使纤毛呈节律性的拍击运动,形成传动波,把黏附在表面的分 泌物或颗粒向前推送,从而清除吸入的异物,起保护和清洁作用。 ④ 质膜内褶 是由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向胞质内折入所形成的,可扩大基底面的表面 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运转。
❖ 结构特点: 1)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细胞间质很少; 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 ,可分游离面和基
底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并借基膜与结缔组 织相连; 3)上皮组织中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营养 物质由深层结缔组织的血管提供; 4)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 ❖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一、被覆上皮
❖
单层扁平(鳞状)上皮
类
❖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
单层柱状上皮
❖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型❖
❖
❖ 复层上皮
❖
复层扁平(鳞状)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一)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组成:一层棱柱形细胞。细胞核成椭圆形,位 于细胞基底部。
功能:吸收和分泌。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 杯状细胞和锥体形细胞 组成。
柱状细胞:细胞达游离面,细胞核位高, 细胞近 基底部,胞体逐渐变细;在柱状细胞的游离面附 有能摆动的纤毛。
③纤毛 是细胞游离面伸出的能摆动的突起,比微绒毛粗大,直径约0.2~
0.5μm,长约5~10μm,在光镜下呈细毛状。电镜下纤毛的中央有2根微 管,周围有9组双微管围绕,构成纤毛的主体。每根纤毛的基部致密,称 基粒,基粒位于细胞膜的下方,由中心粒派生而来,结构与中心粒相同, 是纤毛生长的基础。微管由多种蛋白组成,其中的动力蛋白可使微管相互 滑动,结果使纤毛呈节律性的拍击运动,形成传动波,把黏附在表面的分 泌物或颗粒向前推送,从而清除吸入的异物,起保护和清洁作用。 ④ 质膜内褶 是由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向胞质内折入所形成的,可扩大基底面的表面 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运转。
❖ 结构特点: 1)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细胞间质很少; 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 ,可分游离面和基
底面,基底面附着于基膜,并借基膜与结缔组 织相连; 3)上皮组织中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营养 物质由深层结缔组织的血管提供; 4)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 ❖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一、被覆上皮
❖
单层扁平(鳞状)上皮
类
❖ 单层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
单层柱状上皮
❖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型❖
❖
❖ 复层上皮
❖
复层扁平(鳞状)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一)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结缔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结缔组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8d345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b.png)
疏松结缔组织
分布广泛
固有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皮下组织、网膜系膜
液态的结缔组织
网状组织 血液 淋巴
造血组织、淋巴组织 心血管内 淋巴管内的液体 透明软骨
坚硬的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软骨分类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
骨组织
参与骨的构成
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1.特点: 细胞数量少,种类多,排列松散 细胞间质多,有血管,形态多样 细胞无极性,分布广,功能复杂 2.功能
胞质内有大脂滴
脂滴溶解空泡状
胞核和胞质被挤向的一侧细胞呈“印戒状”
脂滴
(5)脂肪细胞
功能:
合成和贮存脂肪 参与脂类代谢
脂滴
2.细胞间质
纤维 细胞间质
基质
胶原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 无定型胶状物质
纤维
1)胶原纤维--白纤维
粗细不等嗜酸性
交织成网波浪状
胶原纤维
特性:韧性大,抗拉力强
2)弹性纤维--黄纤维
脱颗粒
再次
过敏原
白三烯 组胺
皮肤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荨麻疹 可过使敏反支应气管平滑肌痉挛哮喘
使全身小动脉扩张致血压下降休克
肝素抗凝血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抗过敏反应
September 21, 2023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5形居周边
(2 )巨噬细胞(macrophage)
形态:圆形或不规则形 结构:LM:核小、着色深,胞质嗜酸性
BM:微皱褶和突起;大量溶酶体、吞噬体
吞饮小泡;微 丝和微管
巨噬细胞
功能:1.变形运动能力 2.吞噬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肿瘤细胞、异物 3.参与免疫应答等功能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神经组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3a87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5.png)
2.按神经元的功能分类 ①感觉神经元,也称传人神经元,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向中枢。 ②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调节其活动。 ③中间神经元,也称联络神经元,介于感觉和运动两类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人 类神经系统中,中间神经元数量最多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 复杂网络。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电镜下观察,化学性突触包括3部分:
1.突触前部 是轴突末端的球形膨大部分,该处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侧胞 质中含有许多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2.突触后部 是与突触前部相对应的树突或胞体的部分,其中,与突触前膜相对的细 胞膜为突触后膜,膜上具有特异性的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
3.突触间隙 是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狭小间隙, 宽约15~30nm。 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并 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发生 特异性结合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化学性突触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是单向性的,即只能由 突触前神经元传到突触后神经元,不能逆向传导。
神经胶质细胞不具有神经元的功能,但对神经无起支持、保护、绝缘、营 养等作用。
一、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圆形、星形、梭形、锥体形等多种形态,是神经元的 代谢和营养中心。
(1) 细胞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和信息处理的功能。
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一般较神经细胞小,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 根据分布的位置,神经胶质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胶质细 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官
系统
7
3
四大基本组织
8
组织的概念:形态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 所组成,在体内执行一定功能结构。
四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吸收、分泌、排泄、保护 结缔组织:营养、支持、防御 肌肉组织:收缩、运动 神经组织:感受刺激、传导兴奋、调节
9
组织的分类
上皮组织
感腺被 觉上覆 上皮上 皮皮
状态不同而异
分布: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
变移上皮模式图(膀胱) 20
被覆上皮的分类、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分类
形态结构和特点
分布
功能
单层扁 平上皮
由一层扁平细胞构成,边缘有齿状波 纹,核扁圆形,位于中央
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内 皮);胸膜、腹膜和心包等处 (间皮)
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及 物质交换;便于内脏器 官活动,减少摩擦
上皮中无血管,但有 丰富的神经末梢
分布特点:体表或管 腔、囊腔的内表面, 可向深部下陷成腺体
12
上皮组织的分类
分类 被覆上皮 腺上皮 肌上皮 感觉上皮
功能 保护 分泌 收缩 感受刺激
生精上皮 产生精子
分布 身体的内、外表面 表面或深部组织内 汗腺、乳腺、唾液腺等 鼻嗅区、舌味蕾、眼、 耳等 睾丸生精小管
单层 上皮
单层立 方上皮
单层柱 状上皮
由一层立方形细胞构成,有微绒毛, 核球形,位于中央
由一层棱柱状细胞构成,核椭圆形, 位于基底部
小叶间胆管、肾小管、甲状腺 滤泡等处
分泌和吸收
胃、肠等处的内面,有微绒毛; 子宫、输卵管等处有纤毛
吸收和分泌润滑和保护
假复层 纤毛柱 状上皮
柱状细胞(上) 棱形细胞(中) 锥体形细胞(下) 杯形细胞 共同构成,其基底部位于基膜上
13
一、被覆上皮
单层 被覆上皮
复层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14
1、单层扁平上皮 形态:呈薄扁细长, 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内皮:分布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 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外膜表面。 其他:I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
复单 层层 上上 皮皮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血骨软固 液组骨有
织组结 织缔 组 织
平心骨 滑肌骼 肌肌
脂网致疏 肪状密松 组组结结 织织缔缔
组组 织织
周中 围枢 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
10
第一节 上皮组织
11
上皮组织的特点
细胞成分多,排列紧 密,细胞间质少
细胞有极性,分游离 端与基底端
单层;均附着于基膜;柱状细胞 表面有大量纤毛
分布:呼吸道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
18
5、复层扁平上皮
形态:由表层的扁平、中层的多边形、底层的
立方形细胞组成,底层细胞有再生能力。
分布:
未角化上皮:口腔、食管、阴道 角化上皮:皮肤
未角化上皮
角化上皮
19
6、变移上皮
形态:细胞为多层,细胞形状和层数因器官功能
呼吸道内表面
保护;分泌粘液,粘着 灰尘和细菌等异物
复层 上皮
复层扁 平上皮 (复层 鳞状上
皮)
由多层细 胞构成
浅部——数层扁平细胞 中部——数层多边形细 胞(刺细胞)
深部——一层立方形或 矮柱状细胞
皮肤表层(角化);口腔、会 厌、声带、食管、肛门和阴道 的内面(非角化)
耐摩擦和阻止异物侵入
复层移 由多层细胞构成,细胞的层数及形态 肾盏、肾盂、膀胱、输尿管等 行上皮 可随所在器官的容积变化而发生改变 处的内面及前列腺部
保护
21
二、腺上皮
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构成的器官称腺 分类 根据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22
第二节 结缔组织
23
特点:与上皮组织的特点刚好相反。
细胞少,种类多 细胞间质多,有丰富血管 细胞无极性
功能:支持、保护、营养、防御等功能。
疏松结缔组织 1 成纤维细胞 2 巨噬细胞 3 肥大细胞 4 胶原纤维
较小,圆形, 染色较深
2和功能
分类
形态
成纤维细胞 扁平星形或 (主要成分) 梭形
巨嗜细胞
圆形、卵圆 形或有突起 的不规则形
浆细胞
圆形或卵圆 形
肥大细胞
多呈圆形或 卵圆形
结构特点
细胞核
细胞质
功能
椭圆形,染 色淡
内有许多粗面 内质网,电镜 下有微绒毛
合成基质和纤维, 有趋化性
24
一、疏松结缔组织
广泛分布于器官、组织和细胞间结构疏松的组织。 组成:
①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浆细胞) ②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③基质(蛋白多糖、纤维粘连蛋白、组织液)
功能:连接、支持、防御、修复等
疏松结缔组织 1 成纤维细胞 2 巨噬细胞 3 肥大细胞 4 胶原纤维
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
.
1
复习题:
1 、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 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滑面内质网 D.粗面内质网
2
2 、粗面内质网细胞内合成蛋白质 的场所是 ( )
A.线粒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内质网
3
3 、能输送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 )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粗面内质网 D 、滑面内质网
4
4 、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 ()
A 、蛋白质的合成 B 、蛋白质的加工 C 、蛋白质的消化 D 、能量转化
5
5 、被称为细胞的“消化器官”的细 胞器是 ( )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 、粗面内质网 D 、溶酶体
6
人体的组成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小血管内皮 腹膜间皮
肾小囊壁层
15
2、单层立方上皮 形态:立方形,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甲状腺。
肾小管
甲状腺
16
3、单层柱状上皮 形态:细胞呈柱状(侧面观)或多角形(表面观) 分布:胃、肠、胆囊、子宫等
单层柱状上皮(小肠)
17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形态:细胞排列貌似多层,实为
婴儿出生时大约在 20000亿个左右 , 一个77Kg的成年人大 约有600000亿个细胞.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来源、形态和机能相似或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 质组成。
系统:结构相似、机能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 某些生理机能。
细胞 生物学
组织学
解剖学
细胞
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