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精编版
痛风的中医治疗方剂
![痛风的中医治疗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c934ce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6.png)
痛风的中医治疗方剂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中医治疗痛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痛风属于“湿热痹证”范畴,治疗上多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医治疗痛风的方剂:1. 清热利湿方- 黄连6克- 黄芩9克- 泽泻9克- 茯苓15克- 滑石15克- 车前草15克- 通草6克- 甘草3克该方剂具有清热利湿、通利小便的作用,适用于痛风急性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小便黄赤等症状。
2. 活血化瘀方- 当归9克- 川芎9克- 红花6克- 桃仁9克- 丹参15克- 红花6克- 牛膝9克- 泽兰9克此方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风慢性期,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3. 补肾强筋方- 熟地黄15克- 山茱萸9克- 枸杞子15克- 杜仲9克- 牛膝9克- 锁阳9克- 肉苁蓉9克- 桑寄生9克补肾强筋方适用于痛风患者肾精亏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症状。
4. 健脾利湿方- 白术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厚朴6克- 苍术9克- 薏苡仁15克- 泽泻9克- 甘草3克健脾利湿方适用于痛风患者脾虚湿盛,表现为身体沉重、关节肿胀、大便溏泄等症状。
5. 疏风散寒方- 桂枝9克- 白芍9克- 麻黄6克- 细辛3克- 甘草3克- 葛根15克- 秦艽9克- 防风9克疏风散寒方适用于痛风患者感受风寒,表现为关节疼痛、遇寒加重、局部皮肤不温等症状。
在使用以上方剂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并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中医治疗痛风注重整体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饮食调养、起居有常、情志调摄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4906f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8.png)
痛风药材的配方大全痛风是一种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药材配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痛风药材配方,但请注意,这些配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1. 清热利湿方:- 黄柏 10克- 知母 10克- 泽泻 15克- 茯苓 15克- 车前草 15克- 通草 10克- 滑石 15克- 桑叶 10克- 菊花 10克2. 活血化瘀方:- 当归 10克- 川芎 10克- 红花 6克- 桃仁 10克- 丹参 15克- 牛膝 15克- 地龙 10克- 桂枝 6克- 甘草 6克3. 补肾强骨方:- 熟地黄 15克- 肉苁蓉 10克- 杜仲 15克- 桑寄生 15克- 骨碎补 15克- 枸杞子 15克- 锁阳 10克- 淫羊藿 10克- 鹿茸 3克(研末冲服)4. 健脾利湿方:- 白术 10克- 茯苓 15克- 薏苡仁 15克- 陈皮 10克- 砂仁 6克- 厚朴 10克- 木香 6克- 神曲 10克- 甘草 6克5. 清热解毒方:- 金银花 15克- 连翘 10克- 蒲公英 15克- 地丁 10克- 板蓝根 15克- 黄连 6克- 黄芩 10克- 薄荷 6克- 甘草 6克6. 疏风散寒方:- 荆芥 10克- 防风 10克- 白芷 10克- 桂枝 6克- 羌活 10克- 独活 10克- 细辛 3克- 川芎 10克- 甘草 6克7. 滋阴降火方:- 生地黄 15克- 玄参 15克- 麦冬 10克- 天冬 10克- 玉竹 15克- 知母 10克- 黄柏 10克- 地骨皮 15克- 甘草 6克在使用这些药材配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来调整药材的用量和种类。
同时,痛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以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
【名医秘方】中医治疗痛风的秘方
![【名医秘方】中医治疗痛风的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1927a0e15901020206409cad.png)
名医秘方】中医治疗痛风的秘方“痛”,很快1-7 天痛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所以就叫“痛风”。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如下是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介绍。
【方名】:许学士痛风方。
【组成】:大川乌 2 个(去皮烘燥研末),黑豆21 粒(炒),全虫21 枚(水洗),地龙15 克(焙干去泥),麝香0.75 克。
【用法】:共为细末,粉糊丸如绿豆大,每次10 丸,温酒送下。
【备注】力节诸风走痛,甚效。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详细请咨询专家。
《痛风》知识痛风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
编辑摘要编辑信息模块中文名:痛风英文名:学名:metabolic arthritis别名:代谢性关节炎传染病:否临床表现: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疫苗预防:否预防措施:减少进食动物性的高嘌呤食物,也需避免饮用过量酒精饮料,尤其是啤酒是痛风患者的禁忌。
减少肥胖问题。
切勿暴饮暴食(包括尽可能的经常饮水、不要到口渴才喝水、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来达到充足的饮水)、饥饿过度,运动不足及激烈运动也会增加痛风风险。
就诊科室:内科更多【健康长寿】精彩推荐如下:[精]【名医效方】女人防衰老按摩11 大抗衰老穴位美容养颜[精]【民间偏方】无意发现个减肥神方,想减肥MM 有福了![精]【祖传秘方】五世秘而不宣的祖传珍藏秘方[精]【日本秘方】 2 分钟不药而愈的手指按摩神奇秘术[精]【民间秘方】女子每天耳垂揉一揉,皮肤如桃花粉羞羞[精]【祖传秘方】河曲人的祖传秘方,5000 元弄来的[精]【民间偏方】麻油拌花椒治脱发很灵的偏方[精]【名医秘方】治疗耳鸣特效方[精]【民间偏方】一点猪油神奇消除咽炎![精]【民间偏方】胃病不可怕,小偏方解决它![精]【祖传秘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祖传秘方(内部方)[精]【民间偏方】小苏打洗脚治高血压10 余年未犯[精]【佛门秘方】治疗胃病和神经衰弱的秘方][精]【佛门秘方】老人常服能长寿的中药配方[精]【家传秘方】7-15 天可治愈面瘫秘方[精]【佛门秘方】治疗胃病见效如神的秘方[精]【佛门秘方】根治一切骨科疾病的“洪真居士”方[精]【民间偏方】治疗多种皮肤病的21 个小偏方[精]【名医忠告】神奇的抬脚功:药补不如食补,不如功补[精]【民间神方】神奇痔疮偏方,包你能治好![精]【清朝名方】创伤特效散(又名贼方)屡试用均见奇效[精]【名医秘方】木瓜麻黄治半身不遂[精]【民间偏方】治疗血液黏稠度高的偏方[精]【民间秘方】治疗各类癌症的秘方,已经治愈二百多人[精]【名医明方】揪耳操让老人像小伙精力充沛[精]【民间秘方】微博热传生子秘方:包生男[精]【名医秘术】精确生男孩之六大秘术[精]【祖传秘方】“白芷汤”贡献一出,痔疮就尽消无形[精]【壮阳秘籍】活到152 岁已不是梦想![精]【名医偏方】桑叶治盗汗、黄褐斑、减肥和养容[精]【祖传秘方】专门治疗烧烫伤奇门秘方[精]【名医效方】治疗血液三高偏方(血粘稠血脂高血糖高[精]【民间偏方】敲打殷门穴:治疗腰背疼腰椎间盘突出[精]【保健知识】7 招做到人老腿不老[精]【祖传验方】治疗小儿痄腮有特效[精]【民间偏方】农村去找野芝麻,治好不孕抱娃娃![精]【民间偏方】痔疮又出新偏方,苦胆冰片齐疗伤[精]【长寿秘方】三样中药让老人精神气爽!告别痴呆![精]【如皋寿方】晚吃萝卜早嚼姜,气走医生不开方[精]【民间偏方】乳汁堵塞娃娃闹,丝瓜一根见成效[精]【民间偏方】女子不孕不要愁,但愿此方解您忧[精]【民间奇方】按摩几分钟:便秘变轻松![精]【医药宝典】密传神方:胃病痊愈![精]【民间偏方】多年哮喘气管炎最佳治疗方[精]【民间偏方】金樱煮鸡蛋:遗尿不再犯![精]【民间偏方】独活煮鸡蛋治眩晕症方[精]【祖传秘方】百岁老人传下的不孕方![精]【名医秘方】龙眼茶治近视的秘方,一千度降到两百度[精]【民间偏方】根治瘊子的三个简单偏方[精]【祖传秘方】准妈妈《生个健康宝宝》的妙方[精]【民间偏方】告诉准妈妈几个催奶的好方子![精]【皇宫秘方】乾隆太医留下来的美容民间偏方[精]【暖身神方】天冷不用愁:暖身有奇方[[精]【皇宫偏方】乾隆太医的延缓衰老美容民间偏方[精]【皇宫秘方】乾隆太医留下来的治老年斑民间偏方[精]【祖传秘方】肝硬化: 百分之百治愈效方! [精]【名医秘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精]【祖传秘方】祖传绝招治疗痔疮,效果神奇![精]【民间秘方】白糖和蚯蚓治带状疱疹[精]【民间偏方】绿豆大蒜熬粥治尿毒症特效方[精]【祖传秘方】李家祖传治骨变形秘方[精]【名医秘方】烦恼叫“青春豆”、解药叫“双甘露” [精]【民间效方】灰指甲不可怕,陈醋对付它[精]【唐时古方】半身不遂百治百效方[精]【名医偏方】老人斑的天然靈丹[精]【唐时古方】半身不遂百治百效方[精]【五世祖传】中医治糖尿病神效方[精]【名医秘方】绿豆汤治好了30 年牛皮顽癣![精]【民间秘方】皮肤细腻面若桃花美容方[精]【民间秘方】根治晕车的秘方[精]【中医公认】三个不老秘方:强身健体,实属难得![精]【民间秘方】千金不卖的鼻炎神方[精]【民间秘方】非常有效的治鼻炎神方[精]【名医秘方】温补肾阳方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精]【减低血压】你愿意花几分钟做吗?真灵![精]【健康知识】让你活到100 岁的饮食习惯[精]男性养生:不可缺四味中药[精]【健康养生】怎样延长男性寿命[精]老人简便易学的“ 312”经络锻炼法。
中医治疗痛风处方
![中医治疗痛风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3321afd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4.png)
中医治疗痛风处方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白虎历节”,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治疗上主张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
1. 湿热型痛风湿热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尿黄等症状。
治疗原则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常用处方如下:-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丹皮、柴胡、当归、甘草。
- 四妙散: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
2. 痰湿型痛风痰湿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伴有胸闷、恶心、舌苔白腻等症状。
治疗原则为化痰利湿、健脾和胃。
常用处方如下:- 温胆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
- 五苓散: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白术。
3. 血瘀型痛风血瘀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疼痛固定、局部皮肤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常用处方如下:- 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桔梗、牛膝、地龙、甘草。
- 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
4. 肾虚型痛风肾虚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脉沉细。
治疗原则为补肾强腰、温阳散寒。
常用处方如下:- 右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茸、杜仲、肉桂、附子。
-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5. 肝郁型痛风肝郁型痛风患者多表现为情绪抑郁、胁肋胀痛、关节疼痛,舌红、脉弦。
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常用处方如下:- 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薄荷、生姜、甘草。
- 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甘草。
在使用中药治疗痛风时,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处方,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煎煮方法。
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多食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平衡。
治疗痛风的中药偏方验方
![治疗痛风的中药偏方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c43b63620029bd64793e2cac.png)
治疗痛风的中药偏方验方集锦这些年陆陆续续地碰到了一些病例,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己治痛风的一个基本方子。
用这个方子治痛风,效果还是不错的,正常的话二剂就可以见效,五剂大效,十剂就可以基本痊愈,二十剂就应该可以痊愈了。
方子的组成是这样的:土茯50,银花藤30,威灵仙15,地龙15,僵蚕10,苡仁50,黄柏12,苍术15,牛膝15,乳没12,当归12,丹参15,白芍30,木瓜15,泽泻10,茯苓30,汉防已15,元胡10,白芷10,丹皮10,甘草6。
其组方的思路是这样的,就是用四妙散合活络灵丹加入一些治痛风的专药如土茯、银花藤、威灵仙、地龙、僵蚕,用四妙散的原因大家都清楚;用活络灵丹是因为痛风多夜间痛剧,为病在血分;因痛风多见经筋拘挛疼痛不舒,故合入芍药甘草汤并加木瓜;因痛风者多剧痛难忍,故加入元胡、白芷止痛;又因痛风者,局部多见肿胀,故加入泽泻、防已、茯苓;用丹皮,也是取其能活血清热止痛之意。
当然各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使用时也要进行适当的加减,以上也只是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经验,还请诸位方家指正.听说一味车前子可以治疗痛风。
想想也有些道理。
痛风应该是身体的新陈代谢出了问题,导致体内淤积了积液等物。
利用车前子的利水功能排掉积液。
确是如此,我也听过一个朋友说他单用车前草治痛风,效果不错。
不过,这毕竟是单方,在单方与复方之间,我更倾向于复方,因为我觉过复方比较全面,对于出现的病症来说针对性也较强.===============================================痛==风==病奇方生马铃薯去皮,与生樱桃去籽后各一半打汁机打汁,取汁,每日一杯.很快就可以转化治疗痛风!望大家广而告之.帮助病患者解除病苦!===================================土==家=族神秘秘方:痛风六小时止痛消肿神方秘方:大黄、梔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1c3e5c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2.png)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炎、尿酸结石以及尿酸性肾病。
中医认为痛风属于“痛”症,主要病机是湿热痰浊内蕴,气血不畅所致。
因此,中药治疗痛风主要通过清理湿热痰浊,调理气血,恢复正常的机体代谢功能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下面是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配方,供参考。
【组方】玄参30克,泽泻30克,茯苓30克,车前草(制)30克,泽漆30克,天麻15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桑叶10克,乌草(生)10克,槐花10克。
【功效】清热、化湿、活血、理气。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服。
【药物功效及配伍】1.玄参:具有清热解毒和清心明目的功效,能够清除痛风引起的湿热毒邪,减轻炎症反应。
与泽泻、茯苓合用,可增强利尿作用。
2.泽泻:为最常用的中药利尿药物,能够增加尿酸的排泄量,减少尿酸结石的形成。
与玄参、茯苓配伍使用,可一起清热解毒,去湿除热。
3.茯苓:具有利尿作用,能够排除体内的湿气。
对于痛风的治疗来说,主要起到清湿热、利尿去痰的作用。
与玄参、泽泻合用,效果更佳。
4.车前草:为一种常用的中药利尿药物,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的作用。
与泽泻、茯苓配伍使用,可增加利尿效果。
5.泽漆:具有清热排毒,消散结块的作用。
能够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减轻尿酸结石的形成。
6.天麻:有祛风活血,清热提神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7.川芎:有活血止痛的作用,能够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炎症。
与天麻合用,更能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8.熟地、当归、白芍:具有养血活血,滋阴补肾的作用。
对于痛风引起的肾损害,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9.桑叶: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能够减轻痛风引起的关节疼痛和浮肿。
10.乌草: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的作用。
能够减缓关节痛风疼痛。
11.槐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风引起的关节炎症。
【注意事项】1.配伍中药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剂量和用法用量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痛风的18个中医秘方
![治疗痛风的18个中医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6ee9f3f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a.png)
治疗痛风的18个中医秘方1、《芪苓蛇蝎丸》【处方】当归、黄芪、白晒参、红藤、桃仁、红花、土茯苓、泽泻、蕲蛇、乌梢蛇各60克,全蝎、牡丹皮、海马、白豆蔻、砂仁各40克薏苡仁100克黄柏50克蜈蚣8条炒白术、生甘草各20克.【用法】制成蜜丸,每次2丸每天3次。
【功效】益气养血,渗湿清热,活血通络。
【主治】痛风,证属气血亏虚而湿热瘀血胶着。
2、息痛汤【处方】土茯苓30克赤芍15克川牛膝15克金钱草15克萆薢15克苍术10克汉防已10克,威灵仙10克山慈菇12克黄柏9克红花6克。
【加减】发热口干喜冷饮者,加石膏、生地、丹皮;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虎杖、海藻、两面针;关节剧痛难忍者,加蜂房、白芷、穿山甲、皂角刺;大便干结难解者,加大黄、瓜蒌仁;血沉偏高者,加豨莶草、鸡血藤、海桐皮;局部形成结节者,加莪术、海藻、琥珀。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1周一疗程,用3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泻浊、通痹止痛。
【主治】痛风,症属湿热浊瘀痹阻;治疗38例,治愈35;好转3例。
3、五土五金汤【处方】金钱草30克土茯苓20克金银花20克金刚刺20克土牛膝20克土大黄20克,海金沙15克土黄连10克土鳖虫10克金莲花10克。
【加减】伴全身发热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湿重而关节肿甚者,加萆薢15克,防已10克;关节色深而瘀重显著者,加穿山甲10克、赤芍10克;关节灼热明显者,加蒲公英20克、七叶一枝花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7天一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瘀通络。
【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属湿热蕴毒、阻滞经络;治疗28例,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96.4%。
4、萆薢星膝汤【处方】黄柏10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露蜂房10克苍术12克薏苡仁30克,虎杖30克忍冬藤20克萆薢20克土茯苓15克川牛膝15克甲珠粉(吞服)5克,三七(吞服)5克。
【加减】病程3年以上或肝肾功能差,加黄芪、杜仲、枸杞;肿痛重者加蜈蚣、制乳香、制没药;关节僵硬变形者,加僵蚕、乌梢蛇、威灵仙、豨莶草;痰热重加川贝、浙贝;伴肾结石,加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痛风缓解期,加枸杞、杜仲、首乌。
治疗痛风的有效中药方(请收藏!为他人减少痛苦)
![治疗痛风的有效中药方(请收藏!为他人减少痛苦)](https://img.taocdn.com/s3/m/756a0f5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f.png)
治疗痛风的有效中药⽅(请收藏!为他⼈减少痛苦)我80多岁的⽼⽗亲现居住在成都市,曾被痛风疾病折磨了⼗⼏年,长期医冶均⽆效果,
后经⼀中医名医师诊断后开了⼀药⽅,经过⼀个多⽉的服药与调理,⽬前已完全治愈,以前所
禁吃的⾷物现在也不再忌⼝了,⾝体完全得到恢复,在这⾥要我要衷⼼感谢成都市温江区中医
院苏卫平主任医师(成都市名医)。
药⽅ : 滑⽯30g.⽢草5g.黄精20g.⼟茯苓15g.陈⽪10g枯半夏10g.
枳壳20g.⽩芍20g.鸡内⾦25g.⽜膝15g.
腰痛另加:熟地10g,狗脊15g。
⼤便⼲燥另加:⽣地25g,⽞参25g.热重
加黄苓15g.
(初服) ⼀天⼀副, (病情有好转后)三天两副,(基本治愈后巩固)两天⼀副,期间不能吃
⾖类,花菜,内脏,⽩⾁等类⾷品。
痛风是⼀种代谢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以尿酸增⾼为显著标志之⼀。
最近⼏年来,随
着⽣活质量的提⾼,痛风患者的⼈数和发病率都有逐渐增⾼的趋势。
特别是对于中⽼年⼈来
说,这已经是⼀种较为常见的代谢疾病了。
饮⾷禁忌:1 平时注意饮⾷配合,少吃海鲜啤酒等⾼嘌呤的⾷物,少吃含果糖多的⾷物,如
蔗糖蜂蜜,因为果糖多会加速尿酸的⽣成,特别是痛风患者要注意忌嘴。
2 多喝⽔,每天喝
⽔2-3升⽔,最好是⽩开⽔,这样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痛风排酸胶囊以及更多痛风**说明书中
重点提到要多喝⽔。
3 如果超重了要控制体重。
超重的⼈去体检往往都有⾼尿酸⾎症和痛
风,为了预防痛风发作,要经常锻炼,并保持好的饮⾷习惯(可参考《痛风防治⼿册》)。
痛风的中医药调治
![痛风的中医药调治](https://img.taocdn.com/s3/m/320e6e4f33687e21af45a94f.png)
痛风的中医药调治风痹(行痹)证四肢关节、腰背疼痛,酸楚,痛无定处,以肩、上肢多见。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疼痛以上肢为主者,加羌活、威灵仙、川芎;以下肢为主者,加独活、牛膝、防己;以腰为主者,加狗脊、续断、桑寄生。
可配以侧柏叶30克,大黄30克,黄柏15克,薄荷15克,泽兰15克。
共研末,加蜜适量,再加水调糊外敷,也可应用回阳玉龙膏(草乌、煨姜各90克,赤芍、白芷、天南星各30克,肉桂15克,共研细末,加4倍量凡士林,调匀成膏)外敷患处。
寒痹(痛痹)证疼痛剧烈,痛处不移,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关节屈伸不利,形寒肢冷,昼轻夜重。
舌苔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寒盛痛剧者,加大乌头用量并加细辛;肩臂疼痛、不能抬举者,加片姜黄、桃仁、红花。
配以回阳玉龙膏(《外科正宗》):将诸药研极细面热酒调敷,亦可掺于膏药内贴之。
也可用山慈姑10克,生南星10克,加75%酒精浸泡,做痛区离子导入或膏药外贴患处,如麝香追风膏,关节止痛膏等。
湿痹(着痹)证四肢肌肉关节酸楚疼痛,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或局部肿胀。
舌淡白或胖大,苔白,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味。
关节肿胀者,加萆(草字头加解)、姜黄;肌肤麻木不仁者,加海桐皮、白芥子。
配以马钱子、生半夏、艾叶各20克,红花15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海桐皮各30克,葱须3根,煎汤2000毫升,置于桶内,以热气熏蒸患部,待药液变温后,浸洗患处,每日两次,7天为1疗程。
风湿热痹证关节肢体疼痛灼热,痛不可触,局部红肿,关节屈伸不利。
舌红,苔黄,或燥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减。
关节红肿疼痛剧烈者,去桂枝,加生地、玄参、麦冬;若兼湿热下注,浊毒瘀滞者,加土茯苓、萆(草字头加解)、泽兰、牛膝。
配以芙蓉膏: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各等份,共研细末,按4:6之比加入凡士林,和调成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也可应用柳树花30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土茯苓30克,紫花地丁30克,生大黄30克,加水适量,煮沸后约30分钟,浸洗患处。
中医治疗痛风的特效处方
![中医治疗痛风的特效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03a7ad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d.png)
中医治疗痛风的特效处方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导致的关节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急性发作时关节剧痛和慢性期尿酸结晶沉积。
中医治疗痛风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主要在于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痛风的特效处方:1. 清热利湿方: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
常用药材有黄柏、苍术、薏苡仁等,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2. 活血化瘀方:适用于痛风慢性期,关节疼痛伴有血瘀症状。
常用药材有红花、川芎、桃仁等,旨在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3. 补肾强骨方:痛风患者长期尿酸沉积可导致关节损伤,补肾强骨方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
常用药材有杜仲、牛膝、熟地黄等,具有补肾强筋、壮骨止痛的作用。
4. 健脾益气方:痛风患者多因脾虚湿盛而发病,健脾益气方有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减少湿邪内生。
常用药材有党参、白术、茯苓等,具有健脾益气、利湿消肿的效果。
5. 疏肝解郁方:情绪波动可诱发痛风发作,疏肝解郁方有助于缓解情绪,减轻症状。
常用药材有柴胡、郁金、白芍等,具有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的功效。
6. 调和阴阳方:痛风患者体质多偏阴虚或阳虚,调和阴阳方有助于平衡体内阴阳,减少痛风发作。
常用药材有知母、黄连、肉桂等,具有清热养阴、温阳散寒的作用。
7. 饮食调养: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对痛风治疗的重要性。
建议痛风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多食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
8.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提倡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辅助治疗痛风,如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等。
以上处方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同时,患者应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监测病情变化,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痛风集』中医治疗痛风方剂
![『痛风集』中医治疗痛风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58637dc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4.png)
『痛风集』中医治疗痛风方剂1、痛风饮【药物组成】:虎杖、灯笼草、掉毛草、九子连环草、苍术、牛膝各15g,土茯苓、萆薢各20g,薏苡仁30g,甘草6g。
加减变化:热甚者加大虎杖用量,并加黄柏、知母;湿盛者加大萆薢、苍术用量,并加防己;肿盛者加大灯笼草、九子连环草用量;痛甚者加七叶莲;腹胀、纳差加马蹄香、苦参。
【治疗方法】:先将诸药用冷水浸泡30min后加水至300ml,煎沸30min后取汁150ml,二煎加水300ml,煎沸30min后取汁150ml,两煎混合,分2次温服,每日1剂,10d为一疗程,服药时忌饮茶。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主治痛风。
【临床疗效】:运用本方加减治疗痛风40例,结果痊愈(诸症消失、关节活动灵活、血尿酸正常)30例,显效7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92.2%。
【经验体会】:根据病因,方选虎杖、灯笼草、土茯苓、九子连环草、萆薢清热除湿,利尿消肿;掉毛草、苍术、薏苡仁、牛膝祛风、除湿、通络以利关节。
全方清热除湿,通络止痛,利尿消肿,促进体内尿酸排泄,以使体内嘌呤代谢正常,从而达到消除症状,降低血尿酸的目的。
治疗同时嘱患者戒烟酒,多进食清淡之品,禁食含嘌呤高的动物内脏。
【方剂来源】:杨玲.痛风饮治疗痛风40例。
2、痛风宁【药物组成】:苍术、黄柏、防己、当归、车前子、木瓜各10g,银花、玄胡、滑石各20g,赤芍15g、土茯苓、忍冬藤、薏苡仁各30g,炙乳香、甘草各6g。
加减变化: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加生石膏60g,知母15g,三棱、莪术各10g;并发肾脏尿酸结石加金钱草30g,海金砂、石韦各10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局部用重楼大黄汤(重楼100g、大黄50g、芒硝120g等)水煎外洗痛处。
西药内服秋水仙碱片,每日一次。
治疗期间禁食高嘌呤食物,禁酒,注意卧床休息,多饮开水,以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祛风通络,清热利湿。
主治痛风。
【临床疗效】:本组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
痛风治疗的五个偏方
![痛风治疗的五个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4000bbd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d.png)
痛风治疗的五个偏方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者尿酸排泄减少,造成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中,引起的炎性反应,主要症状表现为痛风性肾病、尿沉淀物中可见细小晶体、血尿酸和尿中尿酸明显升高、痛风石、急性关节炎等。
以下有5个偏方可治疗痛风。
处方一、材料:人参3g,黄芪3g,白术3g,当归3g,川芎3g,白芍3g,茯苓3g,防风1.5g,乌头1.5g,桂心1.5g,甘草1.5g,生姜3片,大枣2枚。
制法和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3次/日。
处方二、材料:黄芪12g,大枣12枚,附子6g,麻黄6g,生姜6g,甘草3g。
制法和服法:将以上药材研碎,加水700ml,煮至药液剩300ml。
每次服100ml,3次/日。
处方三、材料:威灵仙150g,干姜60g,乌头60g。
制法和服法:将以上药材制成梧桐子大的药丸。
每次服15-20粒,温姜汤送服。
处方四、材料:当归60g,白芍60g,甘草60g,白花蛇30g,蜈蚣20g,细辛20g,白酒2000ml。
制法和服法:将上述药材研制成细末,用纱布包好,放入酒坛浸泡10日,每次服用30ml,2次/日,25日为1疗程。
处方五、材料:黄茋50g,人参9g,附子9g,制半夏9g,羌活9g,白芍9g,仙灵脾9g,萆薢9g,当归9g,枣仁9g,茯苓9g,防风6g,细辛6g,独活6g,肉桂6g,炙甘草6g,川芎4.5g。
制法和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实习编辑:权小龙)。
中医方剂治痛风方
![中医方剂治痛风方](https://img.taocdn.com/s3/m/25860af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7.png)
中医方剂治痛风方痛风1.中医方剂治痛风方1.车前子30克(布包),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饮,每日一剂。
用于各型痛风。
2.按100:16:280取虎杖、樟脑和医用凡士林。
先将虎杖打粉过80目筛,樟脑用适量50%酒精溶化后倒入虎杖粉中。
凡士林加热融化成液状,把上虎杖粉倒入,同时不断搅拌均匀,放置冷却成膏状即成。
用时依据患关节的大小形态,裁剪合适的敷料,将药膏涂在敷料上约2~3毫米厚,敷在患处,纱布绷带包扎,隔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
用于湿热瘀阻型。
3.钩藤根250克,加烧酒适量,浸一天后分三天服完,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用于气滞血瘀型痛风。
4.樟木屑1斗,以水1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令人坐桶边,放脚在内,外以草席1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
适用于手足冷痛如虎咬者。
5.红花15克,白芷15克,防风15克,威灵仙10克,酒煎服,有活血祛风之功,适用于痛风历节,四肢疼痛者。
6.大川乌2个(去皮烘燥研末),黑豆21粒(炒),全虫21枚(水洗),地龙15克(焙干去泥),麝香0.75克。
共为细末,粉糊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温酒送下。
力节诸风走痛,甚效。
2. 治疗痛风!生马铃薯去皮,与生樱桃去籽后各一半打汁机打汁,取汁,每日一杯.很快就可以转化治疗痛风!3.“痛风”千年秘方黑蚁20克,黄芪15克,冬虫夏草10克,灵芝30克,文火水煎半小时,每日三次,一个月一半患者即可痊愈,严重者需一个半月。
此方在《千金方》中也有记载:“取黄芪、虫草、灵芝、黑蚁煎水,日三次可愈也”。
据澳门当地居民讲,服用风之消后,一生不再患痛风。
4.痛风的治疗一个盘子,铺上艾蒿,丝瓜一个切片,摆在上面,蒸大约四十分钟,喝盘里的水,保证告别痛风,我一个台湾朋友告诉我的,你们试一下.艾蒿的量手抓一把,无严格要求,先大火烧开,后小火,都没有毒,不要怕苦就行5.痛风:用乌龟壳*15克,黑木耳10克,煎成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5~7天,忌动物内脏、鲤鱼、酸物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治疗痛风有哪些土单验方
![治疗痛风有哪些土单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c4bea2186bd97f192279e9be.png)
治疗痛风有哪些土单验方
方1:苍术15g,黄柏15g,蚕沙12g,木瓜10g,牛膝6g,丹参15g,白芍12g,桑枝12g,五灵脂9g,元胡15g,路路通15g,槟榔10g,茯苓15g,升麻3g,甘草3g,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
方2:虎刺鲜根或花30g(干根10~15g),煎汁用酒冲服,有清热通络之效。
方3:钩藤根250g,加烧酒适量,浸1天后分3天服完,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方4:牡丹藤1500g,牛膝30g,钻地风60g,五加皮250g,红糖250g,红枣250g,烧酒5000g ,密封1个月。
每次30ml,日3次服,有活血祛风、通络止痛之效。
方5:鲜五色梅根10~20g,青壳鸭蛋1枚,和水酒(各半)适量,炖1小时服用,有活血止痛之效。
方6:凌霄花根(紫葳根)6~10g,浸酒或以酒煎服,有活血止痛之功。
方7:珍珠莲根(或藤)、钻地风根、毛竹根、牛膝各30~60g,丹参30~120g,水煎服,兑黄酒,早晚空腹服,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慢性痛风。
方8:黄柏6g,威灵仙6g,苍术10g,陈皮6g,芍药3g,甘草10g,羌活6g,共为末服,有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之功,主湿热型痛风。
方9:党参60g,白术60g,熟地黄60g,山药30g,海浮石30g,黄柏60g,锁阳15g,南星30g ,龟板30g,干姜灰15g,共为末,粥糊为丸,每次9g,日3次,主补脾益肾、化痰散结,治气血两虚,痰浊痛风。
方10:红花、白芷、防风各15g,威灵仙10g,酒煎服,有活血祛风之功,主痛风历节,四肢疼痛
该文章转载自生活小百科网:/payment/8/611341。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49b8af5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2.png)
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中医治疗痛风特效配方1 痛风断根汤:苍术9,黄柏9,川牛膝9,薏米30,泽泻15,萆薢18,土茯苓15,苏木9,大黄15,蜈蚣一条,全蝎6,制马钱子0.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禁食啤酒海鲜辛辣,注意:大黄性寒泻热通便,不宜久服,年轻人可以前七前服用,七天后去掉大黄,其它药继续用,年老体弱者可以不用大黄。
2 治疗痛风:秘方:大黄、栀子各60g,三七、红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脑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药研末,再加入后五味药研成油腻之药散。
使用时取适量蜂蜜调和,外敷患处,用塑料薄膜盖上包扎,每八小时换药一次。
方解:该方止痛消肿迅速,六小时后,红肿开始消退。
痛风外用方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痛风的主要病机为湿浊内生,瘀滞经脉,而非寒湿外侵;患者多为形体丰腴、痰湿之体,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至于代谢失衡,朱教授所言极是。
中医治疗一般从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除痹入手,对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效果显著,对疾病的彻底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医标本皆顾,通常以方剂为主结合多种治疗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这一顽疾进行治疗,食疗偏方即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徐蕾教授主编的《痛风中医特色疗法》中所载的带皮生食东北雌性红萝卜偏方在痛风的临床治疗中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被广泛采用。
另外有一些外治的方法也值得一试,这里介绍几种。
【敷贴法】1、金黄散处方:黄柏、姜黄、白芷、大黄各250克,天花粉500克,制南星、炒苍术、姜厚朴、陈皮、甘草各100克,共研细末混匀。
用法:每次20克用热水调糊局部外敷。
方解:方中胆南星、苍术、厚朴、陈皮、白芷、黄柏、天花粉具有理气通滞化石消肿之功,姜黄、生大黄属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品。
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祛湿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
2、清热念痹膏石膏、忍冬藤各30克,知母、黄柏、苍术、黄连、黄岑、赤芍、延胡索、大黄、栀子各20克,研末醋调匀,制成清热念痹膏,配合药物内服治疗本病,疗效优于单纯服药组。
治疗痛风的民间偏方大全
![治疗痛风的民间偏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8160dade80d4d8d05a4faf.png)
治疗痛风的民间偏方大全1、中医治疗痛风的偏方之一适应症: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
药方组成: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2、中医治疗痛风的偏方之二适应症: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
药方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3、痛风患者可尝试服用川乌汤做法:我们将两个已经脱皮后的川乌烘干,再将一小把的黑豆炒熟,再准备全虫、地龙、麝香;将以上药物碾碎为末,煮成溶液状,之后制成绿豆大小的药丸。
每天3次,每次用温酒送服10粒。
这个中草药方主治因痛风而引发的系列疼痛,具有快速缓解的效果。
4、痛风患者可尝试服用山慈菇熏蒸干蜈蚣6条,皂角刺80g,山慈菇100g,人参、金银花各100g.将药分两次混煮,去汤放入木盆中,先用来熏蒸,待到温度适宜时再用来泡脚,每天两次,每次30到50分钟,三天为一疗程。
5、痛风患者可尝试服用三气饮当归、枸杞子、熟地黄,茯苓、芍药酒炒、杜仲、附子,肉桂、牛膝、白芷、北细辛可用独活代、炙甘草,生姜。
用水煎服,每次200毫升,每日3次;或生药用烧酒1200~1500毫升,浸10余日,即可服用,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糖,因为它们分解代谢后一半成为果糖,而果糖能增加尿酸生成,蜂蜜含果糖亦较高,不宜食用。
应禁止吸烟。
痛风患者需要长期注意饮食,合理调配膳食结构,才能防止和延缓痛风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急性期疼痛部位的护理。
病人疼痛剧烈,应让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制动,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
〖佳方汇集〗痛风根治特效10秘方
![〖佳方汇集〗痛风根治特效10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b1c6e4d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0.png)
〖佳⽅汇集〗痛风根治特效10秘⽅【佳⽅汇集】痛风根治特效10秘⽅⼀、【痛风秘⽅集锦】处⽅1【配⽅】:海风藤30克海桐⽪20克威灵仙3克防风15克⽼鹳草15克伸筋草12克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姜黄10克秦艽10克⽊⽠10克川断12克⽜膝15克羌活10克黄柏10克⽢草6克。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15天1个疗程。
【说明】:痛风是⾼尿酸⾎症基础上出现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渐渐使关节畸形与功能障碍,其原因是因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
临床见有关节疼痛,⽪下结节,肾结⽯,尿酸性肾病。
此病属于中医痹病,痛风等病症范畴。
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
【功能】:该⽅⽤于痛风的急性期或慢性缓解期的急性发作为瘀之品。
【加减】:临床加减要注意,凡是患者腰痛者,⾎压偏⾼者,加桑寄⽣15克、杜仲10克、夏枯草12克、钩藤30克;尿蛋⽩明显者要重⽤黄芪30克~60克;合并感染者,加⾦银花30克、蒲公英20克黄柏10克;⽔肿明显者,加茯苓15克、泽泻12克;若⼩便混浊者,加萆薢10克、乌药12克;⼤量尿⾎者,加⽩茅根12克、⾎余炭10克、仙鹤草10克;激素减量后出现畏寒,⾷少者,⽢草加到20克。
【疗效】:曾⽤本⽅治疗115例,完全缓解60例、(⽔肿消失,蛋⽩尿消失,低蛋⽩⾎症提⾼),基本缓解28例(⽔肿减轻,蛋⽩尿+,⾼脂⾎脂减轻),部分缓解12例、(蛋⽩尿+),⽔肿时轻时重⾎尿素氮(BuN降低),⽆效15例,各种症状和检查没有改善。
处⽅2【配⽅】:羌活10克⽣姜⽪10克⾚⼩⾖15克⼤腹⽪12克云苓⽪15克泽泻10克滑⽯12克猪苓15克桂枝10克葶苈⼦10克⿇黄6克炒⽩术15克⽊通10克槟榔10克⼤枣5枚。
【⽤法】:⽔煎服,每⽇1剂,分2次服⽤,15⽇为1个疗程。
【功能】:此⽅适⽤于肾病综合征初期,患者症状是全⾝浮肿、⽪⾊绷急光亮、⼩便不利、胸腹满胀、⼤便⼲结、纳呆、喘息、发病迅速、来势凶猛,并伴有咽部疼痛、⾆质红、苔腻、脉浮滑或滑数。
中医治疗痛风的四个偏方
![中医治疗痛风的四个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8a4505ff7c1cfad6195fa7b2.png)
中医治疗痛风的四个偏方
偏方1:黄茋50克,妊娠、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肉桂、独活、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将上述药材水煎,日1剂,服3次。
偏方2:威灵仙150克,干姜60克,乌头60克。
将以上药材研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15~20丸,用温姜汤送下。
偏方3:黄芪12克,大枣12枚,麻黄、附子、生姜各6克,甘草3克。
将以上药材研碎,用水700毫升,煮至3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
偏方4:参3克,黄芪、白芍、白术、当归、川芎、茯苓各3克,防风、桂心、乌头、防己、甘草各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将上述药材水煎,每日1剂,不拘时热服。
温馨提示:以上中药偏方的使用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因为不同患者病情不同、个人体质也不同,服用效果也会有所差别。
上海中潭痛风诊疗基地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痛风目前也是临床上常见
的慢性疾病,而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痛风的症状一般是半夜或清晨急性发作,有发热、头痛、口干口苦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多累计足跟、指、趾等中小关节,晚期或见关节肿大、畸形、僵硬、耳轮、指间、指掌处呈现黄白色痛风或破溃形成瘘管。
中医治疗很有疗效!辨证治疗。
中医在结合前人经验及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将痛风分为3个病期13个类型治疗。
一、急性期
1.寒湿痹阻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
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
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萆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2.湿热痹阻型:关节红肿热痛,肿胀疼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宣痹汤加减。
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萆、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
3.痰(湿)阻血瘀型:痛风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骨节僵硬变形,关节附近呈暗红色,疼痛剧烈,痛有定处,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身痛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羌活、秦艽各12克,地龙、牛膝各20克,五灵脂、川芎、没药、香附各9克,生甘草、全虫、蜂房各6克,乌梢蛇、白芥子、僵蚕各10克。
4.血热毒侵型:关节红肿痛,病势较急,身热汗出,口渴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尿,痛风止痛汤(经验方)加减。
生地、红藤、川牛膝、金钱草、土茯苓、金银花各30克,丹皮、黄柏各10克,虎杖、赤芍、车前子(包煎)、路路通、水牛角各15克,地龙12克,生甘草9克。
5.肝郁乘脾型:头眩、胸闷憋气、烦躁易怒、脘腹胀满、肢节酸楚、肿胀、结节,下肢沉重、精神紧张加重,舌红苔薄,脉弦数,治以舒肝泄热、健脾祛湿,疏肝解郁消骨汤(经验方)加减。
柴胡12克,红花、枳实、木香、香附、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10克,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克,元胡、黄芪各20克。
6.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
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7.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关节肿胀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腰膝酸软,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低热,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无力,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
</。
< P>
二、迁延活动期
1.湿痹稽留型:急性期不愈,湿热流注,关节痹阻,红肿胀痛,痛风石、尿结石生成,治以清化湿热,活血散结。
宣痹汤加艾叶、全虫、生草乌、生半夏各10克,生南星15克。
2.脾胃虚弱型:脾虚运化湿浊功能减弱,代谢产物蓄积不化,湿浊流注关节郁久化瘀,湿瘀相合是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基础,所以,尿酸高而不降,有痛风石,关节肿胀活动不利,治以补脾益气,化痰除湿。
运脾渗湿汤加黄芪、泽兰各20克,防己、灵仙各15克,丹参30克。
3.瘀血型:病久迁延,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治以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身痛逐瘀汤加穿山甲、地鳖虫、祁蛇10克,法半夏15克。
三、间歇期
1.脾虚湿滞型:症状缓解,但血尿酸仍明显高于正常值,此时要继续治疗。
治以益气健脾,泄浊化瘀,尿酸平降剂方(经验方)加减。
土茯苓、忍冬藤、滑石粉、生苡仁各30克,泽泻、丹皮、当归、赤芍、黄柏、川芎、防己各10克,苍术15克,半夏12克,党参20克。
2.正虚邪恋型:关节炎症和体征已经消失,血尿酸仍增高,神疲乏力,反复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弱,治以补气养血,舒筋通络,三痹汤加减。
人参(兑服)、白术、炙草、五味子各10克,当归、茯苓、熟地、怀牛膝、川断、杜仲、赤芍各15克,黄芪30克,陈皮、防风、秦艽各9克,细辛3克,川芎、独活各12克,桂枝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3.脾肾不足型:痛风诸症缓解,但仍腰酸膝冷,畏寒水肿。
治以健脾护肾,祛湿扶正巩固疗效,加味四妙汤加减。
苍术、黄柏、牛膝、萆、赤芍、地龙、全蝎、寄生、知母各15克,防己、泽泻、茯苓、川断各10克,薏苡仁20克,金钱草30克,生黄芪、山药各15克。
上述方药均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温服。
民间治愈本病的效验良方有:
1.处方:黄茋50克,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3次。
疗效:服药1个月,可获痊愈。
2.处方: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白花蛇30克,蜈蚣、细辛各20克,白酒2000毫升。
用法:药研细,布包浸酒内10天,每服30毫升,日2次,25天为1疗程。
每疗程间歇5天。
疗效:用药1-2疗程。
饮食控制:
不吃含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脑、肝、肾、心、肚,胰脏,不吃凤尾鱼、沙丁鱼,鱼卵,鹅肉,不吃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等。
不喝肉汤,火锅汤,鸡精等。
少吃中等嘌呤食物如各种肉,豆制品,花生。
多吃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精白米、
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卷心菜、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酸奶、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杏仁、核桃、果酱等。
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经过了上述内容给出的治疗药房希望大家对痛风治疗的中医药方有个认识,同时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