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从林业生态建设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方面分析了怀宁
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提出了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奋斗目标及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现状;目标;对策;安徽怀宁
中图分类号 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340-01
1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1.1林业生态建设成就
建国以来,怀宁人民为林业生态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

特别是1989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怀宁”、林业二次创业、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3大工程,开展了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平原绿化、自然保护区及湿地保护区建设、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兴林抑螺、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于1992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消灭成片宜林荒山目标,1995年实现平原绿化,1997年实现绿化怀宁目标。

19年来,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公顷,人工造林2.4万公顷,飞播造林0.3万公顷,封山育林1.21万公顷。

全县连续13年实现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1.3%,有林地面积达到5.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57万立方米。

初步建成了点、线、面结合,网、带、片相连的森林生态系统,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2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一是森林分布不均。

全县有林地5.4万公顷,主要分布于山区乡镇,其中石镜、江镇、洪镇、腊树、雷埠5个乡镇有林地4.2万公顷,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78%。

二是经济林比重低。

全县经济林0.82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5%。

三是树种结构单一。

现有林针叶树多、阔叶树少,全县松林面积达3.68万公顷,其中马尾松林2.66多万公顷。

天然林消失殆尽,天然次生林少,人工林比重大。

人工林以马尾松、湿地松、意杨为主,树种单一,混交林比重只有10%。

松毛虫周期性大发生,经济林及杨树病虫害较严重。

四是林龄结构不理想。

中幼林多、成熟林少,全县用材林中中幼林面积2.481万公顷,占用材林总面积2.634万公顷的94%,可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只有220hm2,不足1%。

1.2.2生态环境依然脆弱。

突出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4.5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9%;年流失水土200万立方米以上。

洪涝灾害呈现频率上升、受灾率上升、损失扩大的趋势。

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

由于森林的破坏,地表径流加快,降水很快通过江河流失,干旱已成为制约丘陵地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水体质量恶化的局面日益突显。

由于泥沙淤积,致使江河、湖泊、水库水量下降,影响了水利设施效能的发挥。

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破坏,局部湖底已呈“荒漠化”状态,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森林的破坏及人工造林中单调的模式和不合理的整地方式,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2.3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目前,怀宁以木材为原料的中小企业发展较快,全县现有各类木质原料加工企业100多家,年森林消耗量约5万立方米。

省市“十五”重点争取的安庆市大纸浆项目年木材需求量为159万立方米,与现有森林年生长量之间存在较大缺口。

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国家粮食政策和土地政策调整后,各类开发建设侵占林地的压力增大、人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降低,无疑会制约生态建设后劲。

2怀宁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奋斗目标
用15年时间,初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林业生态建设与安庆生态市建设相协调。

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科学技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建成一批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工程,切实扭转生态环境边治理边破坏的势头;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理,使适宜绿化的地区植树种草,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3林业生态建设对策
3.1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
围绕2大体系建设,着力抓好10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二是继续实施好4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即长江防护
林体系建设工程、绿色长廊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大型水库和湖泊周围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着力推进森林和湿地2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四是生态县建设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五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六是扎实推进森林分类经营;七是实施好原料林基地建设工程;八是经济林致富工程,重点抓好板栗致富工程和竹业致富工程;九是山区综合开发;十是“4342”绿化工程,即“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地)、“三滩”(江滩、河滩、湖滩)、“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地旁)、“两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绿化。

3.2依法保护和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和生态观念。

开展林区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行为。

严格木材采伐、运输和经营管理,开展蛙、蛇和林地专项治理。

切实保护好天然次生林、林地和湿地。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研究制订经济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建设;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评估报告,安排相应建设内容。

3.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成效
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人才的培养;完善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提高设计水平;改善技术装备;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根粉、节水灌溉、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切实依靠科技进步,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整体效能。

3.4多渠道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
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

积极争取和实施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外资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国家预算内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的使用,要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

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管好用好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