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0-12-15

[作者简介]杨嵘(1960-),女,陕西汉中人,经济学硕士,西安石油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

2001年8月第17卷 第4期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China (Edition of S ocial Sciences )

Aug.2001

Vol.17 No.4

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杨 嵘

(西安石油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西安710065)

[摘 要] 目前,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已越来越成为石油界关注的焦点。我们应在分析中

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生产要素、需

求要素、相关产业、企业组织和战略等方面对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探讨,并结合中国石油产业实际提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1)04-0001-(05) 建国50年来,中国石油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49年建国初期年产原油仅12万吨,经过半个世纪的大力发展,到1999年年产原油1.6亿吨,石油产量位居世界第五位。石化工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1999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2.6亿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乙烯生产能力为420万吨,位居世界第六位。中国石化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门类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基本上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工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是,从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无论是在企业规模、品种结构、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还是在技术装备、工艺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上,同国外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中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虽然中国已是公认的石油大国,但并不是石油强国。

一、中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按照欧洲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定义:“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一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表现。中国石油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同国际石油强国的差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1企业规模与产品结构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分工和竞争早已越过了国境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和竞争。在这种背景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众多因素中,一个公认的因素就是企业规模。而长期以来,由于中国行政割据型垄断过度,经济集中型垄断不足,其后果表现之一就是真正的大企业始终成长缓慢,缺乏角逐国际市场的“领头羊”。

据对中国石油加工业的测算,年产500万吨的炼油厂与年产250万吨和100万吨的情形相比,单位产品投资分别比后两者低23%和49%,平均产品成本分别低2.6%和8.1%,而劳动生产率分别高87%和377%,人均创造的利税分别高129%和1083%。可见,石油加工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然而,1999年中国95家石油加工企业中,平均炼厂规模只有228.78万吨,企业规模大大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表1。

相比之下,工业发达国家炼厂规模都已实现了

1

大型化。1999年,世界炼厂总数756座,平均规模为539万吨,最大单套设备生产能力国外为1250万吨/年,而中国为500万吨/年。BP、埃克森、阿莫科公司炼油厂平均规模更高,分别为670万吨/年、776万吨/年和1009.7万吨/年。这种国际差距大致相当于国内年产100万吨与500万吨时的效率与效益的差距。

表1 炼油厂的平均规模(1999年)

国家炼厂数

(个)

原油年加工能力

(万吨)

平均炼厂规模

(万吨)

美 国15482705537

加拿大229558434

日 本3524988714

韩 国6127002117

印 尼84964620

法 国149510679

英 国118923811

中 国9521734229

世 界756407750539

资料来源:根据《国际石油经济》2000年第5期第56页资料计算得出

石油化工企业情况也类似,国外大公司的乙烯装置规模一般为60~100万吨/年,而中国大型装置一般为30万吨/年,个别为60万吨/年。国外甲醇生产规模多在30万吨/年以上,最大规模为80万吨/年,中国最大规模为20万吨/年。

从中国石化产业的产品结构看,最为直观的结构性问题是一些石化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同时存在。一方面市场上需要的产品生产不出来,只能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则是大量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被国外产品占领了约50%的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合成树脂产品品牌号少、通用产品多、专用料少;合成纤维的差别化率比发达国家低约20%;合成橡胶的质量和品种与国外大公司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入世”后,国外这些产品将大量涌入中国,挤占中国的市场。

21技术水平与技术创新

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直接取决于对知识的积累与转化和对高科技的培育与运用。现代石油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合体,其未来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不可能再直接取决于自然资源、硬件技术甚至资本的多少,而直接依赖于对知识、技术等软件资源的创新、形成和利用。为了把握和利用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西方各大石油公司采取了面向知识和高科技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石油产业经过战略性改组以后,发展空间得到很大扩展,但是,以数量求发展的状况、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并没有多大改变。

就石油产业主体技术而言,大多数的理论和前沿技术基本上是跟踪国外的,缺少创新,缺乏竞争优势。据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8年的经济结构研究报告统计,在石油集团公司勘探、开发、炼化主体产业有代表性的29项技术中,上游主体技术竞争力强的占13.8%,竞争力中等的占4.5%,竞争力弱的占51.7%;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下游方面,与国外相比总体上存在5~10年的差距,主要石油化工工艺尚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炼油虽然主要依靠自主开发技术,但仅相当于发达国家80年代末期水平;产品技术开发薄弱,普遍存在质量档次低,品种牌号少等问题。

中国石油产业落后的技术水平除与国家长期重视规模扩张、忽视结构调整有关外,还与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石油企业的科技力量严重不足。据统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人员(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仅2.5%,比日本、美国企业的比例小一倍左右。另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1995年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加工业的R&D的费用支出总额占其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18%和0.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业水平。企业缺少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创新,企业技术水平也就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

31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国石油产业管理体制从按照前苏联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发展到全行业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政策下的企业承包制,再到目前的“油公司”制,企业与国家的责权利关系逐渐理顺,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特别是1998年,在政府指导下对中国石油产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在原有两大石油公司的基础上交叉重组,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过这次重组,实现了政企分开,使两大集团公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使一心一意加强管理、内降成本、外拓市场、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成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上下游、内外贸、产销三个一体化的实现,不仅增强了两大集团公司抵御市场风险、提高效益的整体能力,而且使其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迈进成为可能。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