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对策的探讨
对于我国的道路事业来说,在建设的时候,常会发生一些不利现象,特别是高速路的建设活动。

其出现的一些问题会使得养护的次数变多,而且资金也增多了。

文章分析了沥青路面常见的不利现象以及具体的缘由要素和应对方法等。

标签: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维修
1 关于路面问题的维护措施
对于沥青路面发生的一些不利现象,要切实的结合其问题的类型和缘由等的差异,使用不一样的养护措施。

关键的措施有三点。

接下来具体的阐述。

1.1 部分维护
这种措施一般是对于那些问题规模不是很大,而且不集中,在总的线路中,其比例不是很大,此时只有经由部分区域的设置,就能够保证问题的区域能够复原。

目前的措施有以下的几点。

1.1.1 关于缝隙的应对措施。

现在,一些新建的道路很少出现缝隙了,这种问题一般是出现在那些早期的项目之中,关键是气温导致的,以及基层的强度太小而导致的问题。

因为这种道路对于面层的规定非常严苛,因此,在处理缝隙的时候就要切实的结合规定来开展。

针对出现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小于五毫米的,要对其灌入适当的沥青。

对于那些尺寸大于上述数值的,要先使用设备将槽打开,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

假如缝隙非常多的话,宜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对于那些因为基层的强度太低而导致的缝隙,要先把材料的表层处理之后,才可以铺筑。

1.1.2 关于车印的应对措施。

当其发生车印问题的话,要认真的分析其成因具体的是何种。

假如是因为表层太厉害的磨损而导致的问题,此时要使用设备将表层处理赶紧,之后才可以开展铺筑工作。

我们省的此类道路的这种问题关键是因为面层的强度太小或者是材料的级配不合理而导致的。

假如强度太小的话,就要将面层去除,然后再次的设置基层,进而开展面层处的铺筑活动。

假如是因为材料的配比而导致的,就要将那些不恰当的地区去除,然后使用那些优秀的材料。

1.1.3 对于冻胀以及翻浆问题的处理。

对于那些早些时候建设的道路,其经常性的会出现这种问题。

对于冻胀来说,它通常出现在路堑区域之中,而路基底下的水是不能够有效释放的。

对于此类区域,在在路基的下方要步骤水平的竖直的盲沟,或是布置集水井,进而进行路面的建设活动。

假如出现了翻浆问题的话,就要把过去的路面都挖掉,再次的设置。

1.1.4 桥面铺装损坏的维修。

当桥面出现大面积损坏的情况,要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种是只是沥青面层损坏,面层下的水泥混凝土完好,这种情况,应将沥
青面层铣掉,露出水泥混凝土,然后,喷洒乳化沥青,再铺筑沥青混凝土。

如果沥青面层下的水泥混凝土也出现破坏,则要先处理水泥混凝土,损害面积小就进行局部处理,损坏面积大,最好重做水泥混凝土铺装,一般情况下,将原水泥混凝土铺装全部凿除至梁顶面,再铺设钢筋网,重新浇注水泥混凝土,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最后铺筑沥青面层。

1.2 罩面
高速公路路面罩面主要为了消除破损、改善路面的平整度和恢复抗滑性能,以前采用抗滑表层AK-13A或AK-16A型,近几年,随着SMA路面结构技术的日臻成熟,SMA是最为理想的面层结构,一般罩面的厚度宜在4~5cm,一般不得小于4cm。

2 关于路面的维护建设措施
当需要维修的路面确定维修方案后,即进入方案实施阶段。

其具体步骤:
2.1 根据维修设计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 复核维修路段内的病害情况,测量路面的标高以及施工中需要的基本数据。

2.1.2 对施工中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和技术指标检测,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2.1.3 对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工具进行全面的维修检查,使其性能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机械数量必须充足,重要的机械要有备用设备。

2.2 关于铣刨工作
2.2.1 积极地开展放样工作。

结合道路的存在的问题和设计的高度等来明确该项活动的深度等,而且要做好标注工,这样能够确保处理之后的平整性优秀。

2.2.2 对于处理得到的废弃物,要放到合理的地方。

2.3 关于基层的建设工作
2.3.1 需要重做基层的路段,在铺筑新建部分路面垫层前,应将路槽用12~15t的三轮压路机或使用等效的压路机械碾压3~4遍。

如发现表层过干、表层松散应适量洒水,如表层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翻开晾晒或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2.3.2 在进行半刚性基层施工时,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应采用“宝马”拌和机进行拌和,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拌和时配料要准确、均匀,颗粒级配
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混合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碾压应该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路机要使用12t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完成后,应采用洒水车经常洒水进行养生,养生时间应在7天以上,整个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基层或底基层表面潮湿。

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2.4 关于封层以及黏层的建设活动
当开展好半刚性的基层活动之后,就需要进行封层的沥青处理工作。

在进行浇洒活动之前的时候,要将表层打扫好,对于那些路缘石等的构造要积极地护理,这样可以避免污染问题发生。

封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一般不能在狂风以及下雨的时候开展建设工作,当温度不超过10℃时,禁止开展封层的建设活动。

对于黏层来讲,当进行黏层油的处理之前的时候,要将表层的脏东西打扫好,如果存在黏结土的时候,要用水认真的清理,当其表层变干之后才可以开展。

黏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浇洒黏层沥青后,禁止通行。

3 结论
结合上文中讲述的内容,我们明确了问题的成因和应对措施,进而进行如下的一些总结:
3.1 对于那些较早期建设的道路出现的问题,其一般是由于强度太低而导致的问题,其构造处的问题表现的非常厉害。

一般是基层的设计尺寸太低,进而出现了弯拉问题,此时就会导致下沉现象发生。

对于此类结构问题,要对整个的基层进行处理。

3.2 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我们得知,其大多是因为水而导致的,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要认真的做好排水设计工作。

3.3 一般来讲,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和抗剥落性能,是导致问题水影响的关键缘由。

对于那些不具有优秀的粘附能力的材料,一般可以使用较小比例的石灰水来对其浸泡处理,此时就能够获取优秀的意义。

3.4 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建议采用AK-A型抗滑表层或SMA结构,这样就能提升使用时间。

中面层沥青混凝土在I型密实级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增加碎石和矿粉含量,提高抗变形能力和密实度。

底面层选择密实式沥青混凝土,这样能够提升其抗疲劳的水平。

4 结束语
根据沥青路面的综合评价指标PQI,是无法有效地体现出高速路面对的所有的问题的,其仅仅的是参考性的内容,问题的问题不一样,使用的应对措施也就不一样。

所以在明确养护方法的时候要确保有针对性。

假如是小区域的问题的话,
就要结合养护工艺规定的措施来处理。

假如是较大区域的,在小修的区域之中无法获取意义的话,就要结合具体的状态,使用优秀的维护措施。

参考文献
[l]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JTG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