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复习专题——工业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专题
一、专题知识
本专题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纵横联系的空间较大,是地理高考的重要专题之一。专题复习的关键是抓住工业布局这个中心,理清两条主要线索:一是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等);二是知识的纵向联系,即影响工业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环境,特别是知识经济带来的变革等)。此外,本专题的复习不应拘泥于课本内容,及时补充新知识吸纳新信息也很重要。
二、专题要点归纳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三大产业
1.世界经济发展三阶段
(1)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以广大的耕地和众多的劳动力为基础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为特征;
(2)工业经济时代是以大量自然资源和矿产原料的冶炼、加工和制造为基础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为特征;
(3)知识经济时代则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社会精华的经济,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型经济形态。
2.知识经济与第三产业
(1)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咨询、传统商业、服务业的扩大,第三产业大幅度增长。
(2)我国三大产业关系必须进一步协调,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适应知识经济发展。
(二)工业布局的基本原理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很多,它们对工业布局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往往同时起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各个因素,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制宜,把各个因素统一起来分析,同时,又要抓住布局的主导因素。
1.不同工业部门,其布局的主导因素不同
2.不同地区,工业布局的因素不同
(1)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大多属于资源型工业,如采掘工业和一些农产品的加工工业,其布局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制约。因而在工业布局上(特别是基础工业)往往需要集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资源丰富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兴办出口加工区,发展“三资企业”。因而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发展中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的污染工业也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迁移。
(2)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随着大量资金的投人和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形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工业区和世界工业地带。如北美、西欧两工业地带及英国的中部、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东北部和原苏联欧洲部分工业区。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和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从集中向分散方向发展。如德国工业向南部斯图加特、慕尼黑等扩散;美国向南部、西部扩散;英国向北部苏
格兰扩散;俄罗斯向乌拉尔山以东扩散。
3.不同的时期,工业布局的因素不断变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加上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在不断变化。如钢铁工业布局,从迁就煤矿产地到迁就铁矿产地的煤铁复合体,发展到迁就市场的临海型布局。
随着电于科技和信息通讯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已越来越大。4.社会、环境对工业布局影响
(三)工业区的形成和分布
1.工业区的形成
从区域地理的角度来看,工业区的形成主要涉及区域的自然资源、能源、交通运输条件、市场、劳动力、农业基础等诸因素的分布和有机组合。
从现代经济和工业布局原则来看,侧重于社会协作条件的考虑,现代工业生产日益复杂精细,各有关部门企业从专业分工和协作关系出发,尽可能把相关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充分利用资源和公共设施,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技术效益。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促使工业地域即工业区的形成。社会协作条件包括生产协作和社会服务两方面。它们使各企业之间在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方面形成地域联系。如:
①传统钢铁(重工业)工业区,侧重于生产协作的联系。
②我国(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经济开发区),通过“三通一平”吸引外资,区内工业并没有必然联系,侧重于社会服务。
2.世界主要工业区
美国东北部、南部和西部工业区;西欧德国鲁尔区Z英国的中部;俄罗斯各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我国三大工业地带和四大工业区等,各工业区的特点及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略)。
三、专题复习目标
(1)系统梳理知识,形成工业生产和布局的知识网络。
(2)学会阅读工业分布图、制作工业生产的某些统计图表和生产联系图,并运
用有关图表,分析说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3)对各种工业发展类型和世界各种工业区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给予评价。
(4)运用工业布局的基本理论,分析某一地区某种工业的主导因素,初步掌握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综合地、辩证地、发展地分析工业布局,结合世界热点和工业布局新趋势作出适当评价。
(5)认识人类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加深和扩大了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