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管理学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管理:指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其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论的学问。

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A管理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况,B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

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它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2、它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3、它是一门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4、它是一门软科学,
5、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管理学新的学科特征:
1、变革性
2、开放性
3、严密性
4、实用性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历史研究法
4、案例研究法
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意义:有助于
1、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2、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3、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的国际化与管理创新
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1、习惯化的管理方式
2、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
3、简单的管理机构
4、人格化的管理权利
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国家管理的特点:
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
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利开始分化
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
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近代社会管理的特点:
1、科学管理
2、分权管理
3、法制管理
4、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1、系统化管理
2、民主化管理
3、科学化管理
4、法制化管理
5、以人为本
6、追求效率
第二章
对古代管理思想的评价:
直观性:
1、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2、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阶级局限性:
1、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如常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
2、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3、包涵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的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欧文的管理思想:(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欧文管理理论贡献是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并在他与人合办的新拉纳克工厂进行了全面的实验,试图建立一起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

1、改善工厂内的工作条件
2、限制童工的最低年龄
3、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
4、为工人提供厂内膳食
5、设立按成本向工人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
6、改善工人居住条件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

评价:
1、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仅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群体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3、注重基层管理或车间管理,忽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问题。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详细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
韦伯的管理理论:
1、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
2、归纳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3、概括了官僚制组织的结构
梅奥的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早期行为科学又称人际关系论)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五种需要: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社会交往的需要
4、受人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两个因素)
1、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
2、激励因素包括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
弗鲁姆:期望价值理论(调动职工积极性应处理的三种关系):
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法”(两关心:1对生产的关系,2对人的关心)五种领导方式:
1、(1,1)贫乏管理方式
2、(1,9)乡村俱乐部管理方式
3、(9,1)任务型管理方式
4、(5,5)中间型管理方式
5、(9,9)战斗集体型管理方式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现代管理之父”)
正式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
1、成员的协作意愿
2、组织的共同目标
3、组织内的信息交流
西蒙和马奇的决策理论:
1、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
2、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即发挥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3、提出了决策的准则
4、分析了决策中的“组织”的作用
5、归纳了决策的类型和过程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内容:
1、日本的兴起在于文化,在于特有文化基础上的新的管理模式
2、企业管理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
3、企业文化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共同的信念、价值观、方向意识、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准则
4、作为企业领导,在完成对企业战略、组织、制度、技术管理的同时,应把主要精力用在企业文化的塑造与培育上
5、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文化意识
6、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主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而也就是企业领导艺术的竞争
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1、简单的自然劳动分工思想
2、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
3、原始的组织思想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1、机器大工业的需要
2、市场竞争的需要
3、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
4、阶级斗争的需要
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
2、亚当、斯秘
3、罗伯特、欧文
4、查尔斯、巴贝奇
5、安德鲁、尤尔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孔茨和奥唐奈)
2、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
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和马奇)
5、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6、权变理论学派(英·伍德沃德和美·菲德勒)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三大原则: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
人本原则的内容:
1、人是管理的目的
2、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
3、重视人的需要
人是管理的目的观点:
1、是现代管理者的共识。

2、综合了管理学发展的成就。

3、是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

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
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现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2、在管理中“以人为中心”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3、“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一种充分尊重人的权利的管理思想,它要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

重视人的需要内容——重视人的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体现
1、通过认识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
2、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去实现对人的管理
3、通过唤起和促进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实现更为积极主动的管理
系统的特性(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
管理系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
目的性方面:
1、一个管理组织的建立、部门的设置、功能的设定,都是服务于该管理系统目标的
2、在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目标具有决定管理活动方向、性质的意义
组织性方面:
1、组织所拥有的整体力量来自于分工和协作,分工提高熟练程度
2、组织是管理系统的实体,它必然要以功能的形式出现
在管理活动中,坚持系统原则就是要做到以下3点:
1、具有全局观念
2、关注系统结构的状况
3、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效率的概念:是指特定的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率。

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
1、取决于管理者
2、取决于管理对象
3、受管理环境的影响
4、从根本上来看,管理效益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必须重视效益的原因:
1、自然资源的匮乏决定了管理必须注重效益
2、国际竞争的加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取胜
3、人类利益的趋同性决定了管理必须以效益为主导
贯彻效益原则的主要途径:
1、管理者首先需要注重科学的管理
2、注重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3、加强科学的管理与发展科学技术在提高效益的过程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第四章
管理道德: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即要求管理者具有与管理活动相适应的道德素质,要求管理者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

管理道德的五种功能:
1、有助于增强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
2、管理道德评价是考察和遴选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手段,
3、为管理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4、是管理者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
5、促进管理系统中人际关系的道德化。

管理道德规范:作为促进健康管理行为的规定,是对人类协调人际关系的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体验的总结和概括。

管理道德规范最基本的五种:
1、忠于职守
2、遵纪守法
3、实事求是
4、团结协作
5、尊重人才
管理人格:即管理者的人格,是管理道德的最高实现,是管理规范在管理者心灵中的内化,表现为管理者的道德心理、道德意志和道德品质。

管理人格在管理者身上的五种表现:
1、自觉的责任意识
2、真诚的服务意识
3、清廉为公的追求
4、主持公正、维护正义
5、言而有信、行而必果。

管理道德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管理道德评价、管理道德教育、管理者的自我完善
管理道德评价:是对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性所进行的价值评定,其目的是要帮助管理者树立道德观念,培养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感,影响管理者的行为,以求扬善抑恶,改善管理系统的人际关系。

管理道德评价做到三个统一:
1、动机与效果
2、目的和手段
3、选择自由和道德责任
管理道德教育:
1、提高认识
2、陶冶情感
3、磨练意志
4、坚定信念
管理道德建设的途径:
1、管理道德评价,对于促进管理活动的道德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管理道德教育,是提高管理者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管理者的自我完善,它促使管理道德的评价和管理道德教育真正发挥作用。

管理关系中的人际冲突的原因:
1、认识冲突
2、利益冲突
3、结构性缺陷冲突
4、领导作风冲突
做一个有道德的管理者:
1、在下级面前,应以身作则
2、听取下级意见
3、加强民主化
4、肯定部属成绩
5、正确运用情感激励
第五章
行政手段的性质和特征: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随机性、无偿性
★行政手段的功能:
1、行政手段的运用可以使组织内部实现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获得系统整体的功能,从而使组织上层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得到贯彻,实现对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

2、运用行政手段,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长
3、在一切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是比较简单的手段,但却是最为基本的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是一切其他管理手段的基本保障。

行政手段的运用
1、由于行政手段以权威作为支柱,是一种权利支配活动,往往表现出集权的特征,对于调动各个组织层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非常不利的。

2、组织的命运往往维系于最高一级,甚至维系在最高领导层的一些人或一个人身上。

3、容易强化组织权威,拉大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从而助长官僚主义的滋生。

4、割断组织各个层次上的横向联系,使横向沟通无法进行。

科学合理的使用行政手段:
1、突出目标导向
2、建立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
3、处理好管理宽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
4、权责一致
法律手段的性质和特征:强制性、规范性、概括性、稳定性、可预测性
★法律手段的功能
1、可以保证社会运行和组织内部的必要秩序
2、能够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使管理系统具有稳定性
3、对管理系统的发展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4、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法律手段的运用:
1、法律的内容要与整个社会和组织内的道德舆论水平相适应
2、要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3、要有有效的法律机构和体系来保证法律的实施
4、要根据客观事务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而适用的法律调整方法
经济手段的性质和特征:调节性、灵活性、平等性
★经济手段的功能
1、对于管理系统来说,经济手段的运用,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向心力。

2、运用经济手段的管理往往是最富有弹性的管理。

3、…… 还可以促使健康的人际关系生成。

经济手段的运用
优点:
1)能够较好的处理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
2)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组织的工作成效显著。

3)便于实行分权的组织管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缺点:
1)容易产生单纯追求财、物的思想和拜金主义
2)容易导致利益目标的分散和混乱,增加互相矛盾的现象。

3)从宏观管理角度看,经济手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思想教育手段的性质和特征
特征: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长期性
★思想教育手段的功能:
运用思想手段可以在保证管理系统围绕其总体目标运行方面提供支持。

可以增强其他管理手段的功能,使运用其他管理手段能够得到被管理者的积极配合。

思想教育手段的运用
1、坚持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2、做到关怀体贴下属,以情感人
3、自觉地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
4、在管理系统中,树立正气,创立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第六章
目标的含义: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环境层目标
2、组织层目标
3、个人层目标
目标的性质:客观性、层次性、多样性、网络性、时限性、可考核性(6点)
目标的作用
1、为组织指明方向
2、具有激励作用
3、具有凝聚作用
4、是组织考核的依据
确定目标的原则:
1、要把关键性目标与目标的全面性结合起来
2、要把目标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3、要把目标的科学性与预见性结合起来
确定目标的步骤:
1、全面搜集情况,掌握内外信息
2、提出目标方案
3、评价目标方案
4、选定目标
目标展开的环节:
1、目标分解
2、对策展开
3、明确目标责任
新型的管理制度内容:
1、注重工作的效果
2、注重管理的综合性
3、建立目标责任制
目标管理的过程的三个步骤: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2、组织目标的实施
3、进行目标考核
目标管理的特点:
1、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2、强调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
3、是一种系统整体的管理方法
4、是一种重视成果的管理方法
第七章
组织的结构的类型:
1、直线型组织
2、职能型组织
3、直线参谋型组织
4、矩阵型组织
组织职能的发挥:
1、部门制
2、委员会制
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1、组织环境
2、组织战略
3、组织规模
4、组织技术
5、权力体制
组织设计的原则:
1、任务和目标原则
2、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3、命令统一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职、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
6、执行与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管理宽度:又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主管人员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
1、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素质和能力
2、所面对的问题的种类
3、授权
4、使用标准程序的程度
5、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程度
6、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组织变革从属两大目标:
1、使组织适应环境,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求发展
2、改变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交往手段和彼此联系的方式等
组织的变革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
2、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
3、以人为重点
组织变革的原因:
1、频繁的决策失误
2、组织成员间沟通不灵
3、管理业绩长期不理想
4、缺乏创新
☆变革的方案:
1、打破原状,抛弃旧的一套,断然采取全新的办法
2、采取逐步改革的办法
3、采取系统发展、统筹解决的办法
变革的策略:
1、选好时机
2、明确从何处着手
3、弄清变革的范围和深度
4、始终把握组织变革的目标
组织成员抵制变革的思想问题有:
1、不确定感
2、缺乏理解和信任
3、害怕失去既得利益
4、对变革的内容、方式等有不同看法
第八章
人事管理:即人事工作,主要指组织获取所需要的人员,并对已有的组织成员进行合理调配、安排的活动。

人事管理的特征:
1、时效性
2、时代性
3、能动性
4、重复开发性
管理者有效协调人际关系的途径(人力资源优化的途径):
1、确保命令的一致
2、减少管理环节
3、促进一切组织间的沟通联络
4、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人力资源规范的目标:确保组织在一定的时间里,每一个经过科学设计的岗位都能获得适当的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及其潜力,使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

人员选聘的原则:
1、效率优先原则
2、双向选择原则
3、全面原则
4、公正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人员选聘的途径:
1、内部选聘(包括:1内部提升、2内部调动、3内部招标)
2、外部选聘
包括:
1)组织内的职工介绍推荐
2)利用职业介绍机构
3)从大学和院校选聘
4)通过广告公开选聘
人员考评意义:
1、人员考评是组织对人选聘结果加以检查的基本依据
2、合理安排、使用和调配人员的基本依据
3、对组织进人员行培训的基本依据
4、确定人员的晋升与报酬的基本依据
人员考评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全面考评原则
3、公正公开原则
4、激励原则
绩效考评的要求是:
1、考评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考评原则要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
3、考评工作要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
对素质考评的要求是:
1、指标要客观
2、方法要可行
3、结果应反馈
人员培训意义:
1、人员培训是实现人事和谐,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2、培养人才、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3、增强组织中管理人员能力的重要手段
4、树立组织文化的有力杠杆
人员培训的原则:
1、学以致用原则
2、全面培训原则
3、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原则
4、严格考评和择优奖励原则
优秀管理者还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1、善于不断鼓舞组织成员的士气
2、善于体察和引导组织成员的工作目的
3、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4、善于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和思想工作的手段去管好人和用好人人员选聘的意义:
1、满足了组织发展对人员的需求
2、是确保组织人员具备较高素质的基础
3、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组织的稳定
4、它的过程也是组织树立自身形象的过程
第九章
信息:是一定的客体传达给人并被人所理解和认识了的内容。

信息以语言、数据、图象、文字、以及其它符号为载体。

管理信息的类型:
1、战略计划信息
2、管理控制信息
3、作业信息
管理信息的作用:
1、是保证决策和计划科学性的前提条件
2、是管理系统控制的依据和手段
3、是管理系统中各工作环节和管理层次互相沟通、联络的纽带和桥梁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种功能:
1、确定信息需要
2、搜集和处理信息
3、促使信息得到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
1、数据的收集
2、数据的处理
3、信息的存储
4、信息的传输
5、信息的输出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1、手工操作系统
2、机械处理系统
3、电子系统
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都必须从解决实际存在的管理问题出发
2、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准确的高质量的,错误的信息势必导致决策的失误
3、信息必须及时
4、信息量要适中,不可过多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2、要坚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3、要具有可靠性
4、要有相对独立性
5、要注意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6、要讲究经济效益
第十章
所有的组织都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财务管理:
1、资金的获取
2、资金占用情况
3、组织运营成本分析
财务管理的任务:
1、合理筹措资金
2、有效地利用各项资产
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以责权利的一致为其基本原则,具体做法:
1、建立责任单位
2、确定责任指标
3、考评业绩,联责计酬
财务管理的一些制度性措施:
1、在组织编制预算时,需要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2、在下级单位对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编制的财务报告中,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本单位或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尽可能地对本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整理、归纳和概括,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编制财务报告。

3、加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财务管理方法:
1、财务预测
2、财务计划
3、财务控制
4、财务分析
5、财务检查
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的预算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现收支统一管理
2、实行定额、定项拨款
3、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支出管理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2、保证基本支出需要
3、对支出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
4、严格专项支出的管理
资产管理:
A、流动资产管理:
B、固定资产管理
财务监督的目的:
1、保证组织的财务活动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
2、促进组织的财务活动按照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原则进行,以激励其注重资金使用效益
3、力求组织财务活动量入为出,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财务监督的手段:
A、财务报告
B、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主要作用:
1、促进预算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保证单位收支预算的实现
2、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规律,提高财务工作水平
4、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5、通过发现问题,促进预算单位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规定。

财务分析的形式:
1、从内容分析来看,有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
2、从分析过程来看,有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
第十一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