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导学案的相关问题
★导学案是一种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学习方案。
它以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为着眼点和侧重点;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关于导学案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关的说明:
一、导学案的类型及栏目设置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三、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原则
四、如何高效的使用导学案
五、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
六、对预习案、探究案及训练案的有关补充说明
七、关于自主预习中阅读文本教材的“六字诀”策略
————————————————
一、导学案的类型与栏目设置
根据课型不同,导学案的栏目设置也各不相同,我们一般把导学案分为四种类型,即知识新授课、总结复习课、测试讲评课、习题训练课。
1、知识新授课
知识新授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拓展提高”、“知识建构,巩固检查”、“延伸训练,提升能力”等部分。
2、总结复习课
总结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复习目标”、“学案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精讲点拨,释疑解惑”、“巩固练习,拓展迁移”、“延伸训练,综合拓展”等部分。
3、测试讲评课
测试讲评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讲评目标”、“试卷正答案率统计”、“典型试题分析”、“变式训练”四个部分。
4、习题训练课
习题训练课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包括“例题”、“随堂练习”、“解题方法点拨”、“课后巩固练习”四个部分。
二、导学案部分课型的主要环节:
1、新授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1)学习目标
第一、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计既突出科学性,又符合学情,重视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三维目标的文字表述要落实简约化原则,符合教情、学情,不要照搬教参,冗长罗嗦。
学习目标不要写成教学目标,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第二、学案中要体现学习重、难点。
文字表述要简洁,不照搬教参。
对照着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始终都有明确的目标。
一个学案中教师要突出思考如何突破重点和突破难点。
第三、学法指导。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并不是一般的通法
说教,也不一定每节课都必须有这些方面,可视具体内容而定。
(2)学习过程
第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通过对知识的高度整合,列出自学提纲(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整合,如图表、知识树等形式),特别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整合。
最好不要采用填空的形式。
第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对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以便把学习内容最大限度地在小组内解决,再找出本组的共性问题,在班内进行交流解决。
教师可预先将知识点尤其是重点、考点,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计成几个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第三、拓展延伸,感悟社会。
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上,深刻研究教材、发掘教材,挖掘出教材的情感教育点,体现学科的情感教育功能。
第四、知识建构(总结归纳)。
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
(3)巩固练习。
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
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
(4)学习感悟。
包括小结、知识网络图、感想、疑惑、巩固练习、自我评价表等。
使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的成长点、生成点、困惑点,从而学有所得。
2、复习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1)复习目标
第一,课标要求:列出所复习知识的《课标》或《考试说明》要求,明确在教材中的地位和要求级别。
第二,重点难点:结合以前的学习情况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好复习的重点难点。
(2)课堂导学。
第一,自主梳理。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自主构建相关知识的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及规律,明确知识间的联系,找出以前学习存在的薄弱点、易错易漏易混点,并有重点地回顾复习。
知识网络内涵力求详实,并尽可能的扩充其外延,加强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第二、问题导学。
问题的设计以小综合题为主,要体现知识层次和内在逻辑关系,适当提升思维含量。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解决以前的知识遗漏和能力不足,解决重难点,锻炼发散思维,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
第三、典题训练。
可针对所讲的知识框题,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典型题目,进行点对点应用训练。
第四、精讲点拨。
要针对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活用等
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来进行,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
第五、归纳小结。
对本节课复习知识、方法、规律、联系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由教师总结;学生则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修缮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网络。
(3)课堂检测。
要选择合适的题目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发现问题或遗漏。
(4)课后作业。
应根据课堂知识以及当堂检测的情况布置。
题目设置要分三个层次:即易、中、难三级,以易中级为主,少量难题(易:中:难=6:3:1)。
即在关注大多数的同时,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
所布置的作业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加强检查落实力度。
3、讲评课学案主要环节
(1)讲评目标
教师可将“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中的相关要求以及各种考试中的“典型链接”在导学案上展示出来。
(2)课堂导学。
第一,预习案。
提前下发批阅的测试卷及答案,让学生自主纠错、补漏。
第二,试卷分析。
教师公布选择题正答案率情况(或指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以及非选择题的出错情况;分析试卷考查范围、试题难易程度、成绩分布情况及比较,并列出错因。
第三,自主分析。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试卷分析先自主总结,对自己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错因归类;对自己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第四,分类解析。
从试题中选取具有典型性的错题可先让学生分析展示,由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再由教师进行适时引导和评价。
针对错题,老师从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点拨。
点拨要有启发和提升,不能就题论题,而要着重于方法的总结、原理应用的技巧、解决问题的程序、知识理解的误区和盲点。
点拨务必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切忌简单敷衍,或空洞无物、词不达意。
对题目的讲解最好做到题目模式化、类型化,讲清方法规律。
(3)课堂检测。
针对错题的原因,要选取合适的题目进行巩固训练。
(4)课后作业。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二次过关,选择适量题目进行目标重测,检查课堂效果,是训练课导学案的主要环节。
4、训练课导学案主要环节
(1)训练目标。
按照考试大纲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训练试题。
(2)课堂导学。
第一,典型试题引领。
教师通过对试题的精讲,使学生明确同一类问题的解题规律与方法,发挥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二,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练习题的内容。
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
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和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第三,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
第四,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和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突出问题、重点知识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3)课堂检测。
第一,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
典型的问题要在错题本上作好整理记录。
(4)课后作业。
对知识点和主要问题生发出的与之相关的问题,有选择性地挑选教辅上的习题,达到拓宽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导学案使用的基本原则
学案使用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精讲点拨——巩固练习。
在整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在上课前抽批部分学案,了解学习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第二,用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建构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要善于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一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教师应该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但并非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串讲。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在中考中的地位告诉学生,这样做到有利于学生预习时有的放矢。
二是要告知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导学案是如何根据教材进行设计的,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学案能更好的在课前了解熟知教材知识。
三是引导学生积极展示预习效果。
在预习课上,教师应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准备,但不要限制学生的自由,应成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展示。
四、如何高效的使用导学案呢?应该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一)课前高质量的自主学习。
课前自学的质量,是保证学案有效实施的关键。
学生拿到学案后根据导学案的使用说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进行预习,然后根据导学案过程有层次地学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
预习时,用红色笔标出疑难点,并将问题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知识板快处,以便于老师的学情调查和课堂上合作学习。
所有同学必须要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
学完一课后,要在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
每隔一段时间后将各科学案进行归纳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同时,教师要调动学生使用导学案的主观积极性,自学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自主去完成导学案(必要时也可教师帮助、同学间合作、这仅为辅助手段),但更多的是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原则上不能在自习课上讨论。
但学案一定要自己去学去做,千万不能抄袭,弄虚作假。
使用时教师根据学情将适当增删的
内容学生要记在学案上,并按要求去自学。
(二)课上合作学习高效利用
1、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讨论开始时,教师应对讨论进行宏观指导。
具体步骤如下:
(1)小组内要互帮互学,开展交流,提倡合作。
组内个别释疑解难,小组长或组内其他同学对某个同学的个别问题答疑解惑;
(2)落实学习目标,小组长带领全组对每一个目标检验落实情况或对给定问题组织讨论;
(3)如有集中的困惑问题,小组收集,集体解决。
2、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各小组的主要展示人,按事先分配的重点内容(对本组领取的重点学习任务,认真研究,弄懂吃透,能够解答他人的疑惑,全组成员要高质量解决相关问题;也可以尝试不分配特定内容)做好板书展示,展示人要写上名字。
3、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上集中将学习中的困惑问题记在学案上,个人的疑难批在学案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得写在学案上,思维的碰撞更要写在学案上,从而便于课堂生成。
4、学后反思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知识方法的概括是对学的结果一个方面的表现,展示反思可以借助学案,修改反思得以提高更需要学案。
5、复习备考离不开学案
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整合以及阶段复习都需要用到导学案,可以通过自主评价等环节自查学习薄弱环节,有重点、有主次进行复习。
6、课堂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教师在课堂上应掌握:凡是学生会的不讲,凡经小组讨论得以解决的不讲。
教师应负责对学生做各知识点强调、指导、点拨,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对学案再次修订。
7、教师引导离不开新学案
课堂后10分钟,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生应适度浏览新学案,结合教师的引领初步了解新学案。
(三)课下导学案要“双批双改”
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
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学案上写出来。
导学案中有反馈部分,需要任课教师最后收集起来,去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然而由于时间较紧与学生能力程度不同,很多学生只能完成简单题,对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常有空白现象。
那么,反馈部分如何有效落实?
我认为,反馈部分一般要重基础,对于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设计相对要少一点,如果学生有空白现象,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导学案,来不及思考的问题在课下要在小组内进行探讨交流。
依靠小组的作用完善、消化、整理导学案。
在反馈时,根据内容和题目不同,应适当规定各类学生应做的题目,并鼓励学生多做。
老师此时的鼓励很重要,同时给孩子树立信心,保证在规定的题目内完成就得满分。
然后,再附加一定的分数,鼓励学生自然进步。
导学案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学生完成导学案后由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了解学情并确定重点学习内容。
待展示过后,学生要在课下整理落实,
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由教师第二次批阅。
导学案的二次批改环节就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纠错及导学案的完善情况,课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疑问的知识点,学生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掉,并在导学案上写出来。
二次批改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做题方法技巧的指导,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要及时补充。
五、学案使用时的基本操作程序为:
1、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把学案提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
教师在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
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
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
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和内容要精。
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
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
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对于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的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
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作出正确的评价。
评价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还要做好课下导学案的双批双改。
5、巩固总结反思领悟
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可提示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了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
长期坚持这样做,能够逐步引领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对预习案、探究案及训练案的有关补充说明
1、预习案
课前预习案是导学案中的第一部分重点内容,它是引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案,在进入课堂学习的课前阶段,为学生预习学习内容提供的一个预习方案。
通过课前预习案引导学生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预习案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为课堂上的高效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课前预习案是确保课堂高效的前提和基础。
预习案的编写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板块:“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课程标准及学习目标”、“教材助读”、“预习自测”、“我的疑惑”、“信息链接”六个板块。
2、探究案
课内探究是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部分,它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最主要部分。
它的作用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帮助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
课内探究案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知识的掌握、问题的解决及能力的锻炼与提高的载体与主要阵地。
从探究案的设计来看,主要包括;“学始于疑”、“质疑探究”、“拓展提升”、“我的知识网络图”、“当堂检测”、“我的收获”等六部分。
3、训练案
训练案是针对本单元或本章学习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和拓展而设计的导学案,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训练导学案的设计原则是要体现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题目。
训练案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训练”、“综合拓展训练”、“能力提升训练”等三个模块。
七、关于自主预习中阅读文本教材的“六字诀”策略(摘自《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强调“勾、划、圈、点”的阅读方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有效教学视野下,这种传统阅读方法,不能满足高质量阅读的需要,尤其是不能满足问题发现、生成、解决学习需要。
在有效教学指导实践中,韩立福博士开发和提炼了新阅读“六字诀”即“查、划、写、记、练、思”。
保证阅读遍数:教师设法引导学生来阅读文本,一定要保证遍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一般来讲,小学生要达到15遍以上;初中生要达到10遍以上;高中生要达到6遍以上;大学生要达到4遍以上。
但是不包括特殊的学生。
目的是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培养阅读的好习惯和会读书的好习惯。
查:即查着工具读。
学生借助各种工具书或网络来阅读,把不懂的相应内容
进行查阅和标记。
尤其强调指出的是学习理科文本,也要查阅相应的工具书。
划:即划着重点读。
教师开发“划”的符号,或学生自行可开发,开发属于自己个性化特色的标记符号,学生将终身受益。
写:即写着感想读。
该环节很重要,通过阅读后有何感想,主要是指理解的程度是什么。
如:文科感想包括:文本大意、段落大意、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经典赏句等。
理科感想包括:含义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学会了什么、没学懂什么。
记:即记着内容读。
“记”就是“背”,阅读时对相关内容,要背诵着读,有助于理解。
练:即练着习题读。
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尽可能尝试着去做课后的练习题,教师也可以布置做部分习题。
这样做,一是发现问题,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会。
思:即思着问题读。
在前面五环节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学生要积极动脑,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着还有什么问题呢?及时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标注在文本的末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