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所以,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所以,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所以,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理解: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
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
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在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能够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长方体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把测得的结构填入下表中:
然后以质量m 为纵坐标,体积V 为横坐标,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结果如图所示,则可得到的结论是:
(1)铝块的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或者说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同理,取另一种物质同样能够归纳出上述结论。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
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g/m 3=10-3g/cm 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ρ m
V = V
m ρ = V m
ρ
= ρ m
V
= 0
10
20 30
40 27
54 81 108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即2
1
21V V m m =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

即1
22
1ρρ=V V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2
1
21ρρ=m m (5)图象:
右图所示:ρ甲>ρ乙
(6)密度表揭示了绝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ρ甲
ρ乙 m
V
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

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

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

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

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密度。

3.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仅仅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O℃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

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如一块冰化成水后,密度由0.9×103kg/m3变成1.0×103kg/m3,但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体积要变小。

4.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根据ρ=m/V求出密度后,对照密度表查找物质类比。

⑵求质量:因为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非常庞大的物体),在测出体积,查出密度后,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因为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不规则物体),在测出质量,查出密度后,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

根据质量、密度和体积都能够判断的。

例如:一铝球质量是540g,体积为300cm3,判断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方法一:用质量判断:
根据m=ρV=2.7g/cm3×300cm3=810g>540g
质量少了,所以该球是空心的。

且空心的体积为:V
=(810g-540g)/2.7g/cm3=100cm3

方法二:用密度判断:
根据ρ=m/V=540g/300cm3=1.8g/cm3<2.7g/cm3
密度比铝的密度小,所以该球为空心的。

方法三:用体积判断:
根据V=m/ρ=540g/2.7g/cm3=200cm3<300cm3
体积比告诉的小,说明是空心的。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物质的密度能够用实验测定,原理:ρ=m/V
物体质量用天平称出。

体积的测量方法分为几种情况: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相关量求出其体积。

B: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利用量筒和水,采用排液法(采用了等效代替法的科学方法)测出它的体积。

C: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

最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物质的密度。

量筒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 3 ( cm3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量筒里的水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

两种错误的读数方法准确的读数方法
1.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其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那么固体的体积(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

③用公式计算出物
质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②用悬锤法或者针压法测出它的体积。

悬锤法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用细绳栓住铁块放入水中,记下水面达到的
刻度线,再将物体和铁块栓在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则。

针压法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用大头针把物体压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
,则,③用公式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测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
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
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
ρ=(m
1-m
2
)/ V
3.巧测物质密度
(1)无量筒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原理V
水 = V

测空瓶质量 m
0测满瓶液体质量m
1
测满瓶液体质量m
2
ρ=(m
1-m
)ρ

/(m
2
-m

(2)无量筒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原理V
水 = V

测固体质量m
1 测满瓶水质量m
2
将固体浸入水中并取出
测剩余水和瓶的总质量m
3 ρ=m
1
ρ

/(m
2
-m
3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1)一定质量的物质,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质量不变,根据,其密
度减小;当温度降低时,体积减小,质量不变,其密度增大,所以,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2)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液体、固体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因为气体热胀冷缩比液体和固体明显得多。

(3)空气因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这就是风形成的原因。

(4)水不简单地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规律
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不一样,水在4℃时密度最大,高于4℃时,随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低于4℃时,随温度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水的这种性质叫“反常膨胀”。

如下面冬天河水温度示意图,因为水的反常膨胀,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了,较深河底的水却保持4℃的水温,鱼仍然能够自由自在的游。

又比如,北方冬天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冻裂。

是因为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却遵从热缩冷胀的规律。

2.混合物质的平均密度
已知两种物质的密度,当两种物质掺合到一起时,组成新的混合物会生成新的平均密度,比如,酒精兑水后配制的酒精溶液。

能够将混合物当做一个整体,求出其平均密度: ρ=m 混/V 混=(m 1+m 2)/(V 1+ V 2)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浮在水面: 工具(量筒、水、细线)
方法:1.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2. 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 2,物体体积V=V 2-V 1 A .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 B .沉坠法:(工具:量筒、水、细线、石块) 沉入水中: 形




形状规则
工具:刻度尺
体积
质量 工具:
天平
3、体积
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 )=厘米 3
( cm 3
) 量程、分度值。

单元知识总结
密度
1.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
2.定义式(测量式): ρ=m/V
3.解释:
a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m,v 无关
5.单位
国际:kg/m³
其他:g/cm³
1g/cm³=10³kg/m³ 1kg/m³=10¯³g/cm³
6.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
b.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
是不同的
10܁kg/m ܁ _ 4.变形公式 m =ρV
V=m/ρ
c.物质外界条件改变时,密度会变化(如:水 凝固成冰;铁块的温度升高)
体积V 一定时,m1/m2 = ρ1/ρ2
1. 宇宙由物质组成:
2.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 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

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

所以,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

所以,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

所以,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 原子结构
5. 纳米科学技术
(二)、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由极其微小的微粒(分子)构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四)纳米及纳米技术
1nm=10-9m
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0.1nm~100nm)范围内操纵原子排列、物质结构的一种技术。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
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
物≥ρ

可完全浸
入;ρ
物<ρ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