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调控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化学控制技术:是指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为手段,通过改变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调节作物生长发育,使其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和程度发生变化的技术。

2、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的,能运输到其他部位起作用的、很低浓度就有明显调节生长发育效应的化学物质。

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低浓度即可影响植物内源激素合成、运输、代谢及作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4、植物信号系统:植物体内存在的传递环境变化、调节控制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物反应。

5、源库关系:指植物光合产物从合成部位运输到生长或储存部位的过程及相互影响。

6、交叉适应:受到某一环境胁迫的植物,不仅具有抵抗这种胁迫的能力,而且对另一种逆境也可以抵抗。

7、三重反应: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根或茎的横向增粗,促进上胚轴水平生长的现象。

8、偏上生长:植物器官上部生长快于下部生长。

9、生热效应:与抗氰呼吸的电子传递系统有关,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茉莉酸诱发生热效应。

10、源强度:是源同化和供应同化物的能力一般涉及源的大小、源活力等。

11、库强度:库接受同化物的能力,包括库的大小和活力。

12、生长相关性:植物器官之间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相互影响,常被称为生长相关性。

13、增效作用:一种激素能加强另一种激素的效应,此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增效作用。

14、颉颃作用:也称对抗作用,指一种激素能削弱或抵消另一种激素的效应。

15、平行作用:两种激素在某生理过程中作用机制不同,共同存在时表现各自效果。

16、反馈作用:一种激素的代谢物或作用后的效应能抑制另一种激素的合成或作用。

17、诱导作用:一种激素的存在或效应,诱发同种或其他激素的大量产生或增强作用。

18、根冠比:用根系的干重与地上器官干重的比例表示(R/S或S/R),反应地上器官和地下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19、向性:植物对单方向环境因子的刺激而发生的趋向或背向生长的反应
20、他感作用: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对周围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称为他感作用,或相生相克现象。

(目前发现的他感化合物绝大多数是此生代谢物,最常见的他感物质是酚类和萜类,有些他感物质具有广谱活性,有些具有选择性或专一性)
21、自毒作用:有的植物分泌物能抑制自身或者本种植物生长的现象。

22、剂型:农药的原药一般不能直接利用,必须加工配制各种类型的制剂才能使用,制剂的形态成为剂型
23、农药制剂:一种农药剂型,为适应不同的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生产厂技术条件等的需求,可以制成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产品,成为农药制剂。

24、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5、混用:是两种以上调节剂现混现用,未经加工。

26、混剂:是将两种以上调节剂经加工制造而成为一种新的商品。

27、基本效应:指调节剂施用后引起植物体形态、功能上的直接变化,在各种实验条件下只有量(强度)的差异,而没有质(方向)的不同。

也称为简单效应。

28、复合效应:指在基本效应的基础上,与环境条件、植物状况、水肥管理、株行配制等栽培措施因素共同作用后,植物的综合反应
29、自我催化:植物组织以少量乙烯引发大量乙烯产生的现象。

二、填空题或简答题
1、我国作物化学调控发展的三个阶段:对症应用阶段;作物系统化学控制阶段;作物化学控制栽培工程阶段
2、化学信号转导的四个步骤:1、胞间信号传递 2、膜上信号转换
3、胞内信号转导
4、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

3、IAA、CTK、GA促进细胞分裂不同在于:IAA只促进细胞DNA合成和核分裂,与细胞质分裂无关;CTK主
要对细胞质分裂起作用,故需与IAA配合才能促进细胞分裂;GA主要缩短G1期和S期时间。

4、IAA、CTK、GA促进细胞扩大不同在于:CTK主要是细胞体积扩大而非细胞数目增多,主要促进双子叶植物子叶和叶圆片扩大。

CTK使植物横向增粗IAA使植物纵向伸长,而GA对子叶扩大没有显著影响。

5、IAA、CTK的共同特征;①在IAA存在下诱导愈伤组织细胞分裂②与IAA比例适当时促进愈伤组织不定芽的发生。

IAA/CTK比值大时促进根发育,比值小时促进芽发育,中等时促进愈伤组织分化③延迟叶片衰老
④促进双子叶植物幼苗子叶的扩大。

6、IAA、GA在促进植物生长的区别:①IAA促进离体植物茎节生长,GA促进整株植物茎节生长②GA不存在超浓度现象③GA促进植物节间伸长④不同植物对GA反应有很大差异。

7、GA与IAA的区别是:①IAA与渗透吸水有关,GA无关但加强细胞伸展性②IAA引起细胞壁酸化而GA不引起③IAA反应时间短而GA反应时间长。

8、GA调节IAA水平使IAA水平增高原因:①GA降低了IAA氧化酶活性②GA使蛋白酶活性增大,蛋白质水解合成前提增大③GA促使IAA由束缚性转化为游离型。

9、GA促进细胞伸长的原因:①GA降低细胞壁Ca2+的浓度使扩张蛋白已透过细胞壁②GA抑制细胞壁的过氧化物浓度,增加细胞壁聚合物的合成。

10、ABA如何提高喜温植物的抗逆性:①ABA减少低温对膜的伤害②增强低温时植株的水平衡能力③促进某些抗冷害物质的合成。

11、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因:增加质膜的通透性,提高果实中水解酶的活性,呼吸加强使果实有机物得到变化。

12、乙烯促进叶片脱落:当IAA在远轴端较高在近轴端较低时,离层对乙烯的敏感性较小叶片不能脱落。

反之,叶片脱落。

乙烯引起离层细胞壁的分解,同时也刺激周围细胞的膨胀。

13、用于IAA、CTK、GA、ABA的生物测定方法是什么:利用IAA促进促进离体茎段的伸长生长是IAA的生物测定。

CTK主要促进双子叶植物子叶和叶圆片扩大,主要是细胞体积扩大而非细胞数目增多,该效应常用作CTK生物测定的特异方法。

.GA能刺激幼嫩植物的节间伸长,特别是矮生植物的茎,可用于GA的生物测定。

ABA涂抹在去叶片的棉花外植体叶柄切口上,几天后叶柄开始脱落,这是ABA的生物测定。

14、GA和ABA都是有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甲瓦龙酸合成;颉颃表现在GA打破休眠促进萌发,ABA促进休眠抑制萌发。

ABA使GA由自由态变为束缚态。

IAA与GA增效作用表现在促进伸长生长,IAA预处理能缩短GA的反应时间。

GA/IAA高时促进韧皮部分化,低时促进木质部分化。

颉颃表现在植物组培中根的分化上。

IAA与CTK增效作用表现在CTK加强IAA的极性运输和效应。

颉颃作用表现在CTK促进侧芽生长抑制顶端优势,IAA抑制侧芽生长保持顶端优势。

IAA与ETH增效作用表现在IAA促进ETH的生物合成。

颉颃作用表现在ETH降低IAA含量,抑制IAA的生物合成,提高了IAA氧化酶的活性加速IAA破坏,抑制IAA极性运输。

15、源库关系的调控:⑴、对源的调控①叶面积和寿命:IAA、CTK、GA都促进叶片等绿色组织生长,促进细胞分裂或扩大,促进茎叶生长,延缓衰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源的大小和源活性。

ABA和乙烯一般促进叶片衰老②IAA、CTK、GA、BR促进光和作用。

ABA、ETH抑制光合作用③源叶物质代谢和供应能力:GA 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和蚕豆等叶片中物质输出。

ABA与GA作用颉颃④韧皮部装载:IAA通过促进H+的分泌而促进韧皮部装载。

GA促进叶片光和作用和蚕豆等叶片的物质输出,促进装载,提高IAA含量。

⑵对流的调控IAA、CTK、GA、ABA是物质流的指挥系统⑶对库的调控①库强度:CTK、GA、IAA等可以增加器官对同化物的吸引力,有利于维持库活性②物质卸载:激素通过影响ATPase酶的活性或影响第二信使K+和Ca2+通道活性改变膜势,从而影响同化物的跨膜运输③同化物的代谢和储存IAA、GA、CTK在改变组织蔗糖酶活性、库组织生长速率和同化物输入效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④库间相互作用:CTK加强器官的同化物吸收和积累。

16、休眠与萌发的调控:种子和芽休眠的原因:主要取决于生长促进剂和抑制剂的相互平衡。

前者主要为GA,后者主要为ABA,CTK能克服抑制剂起作用并促使GA起促进作用。

17、逆境反应和抗性调控:⑴ABA提高抗逆性的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减少或减缓膜的伤害②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③维持一定的渗透调节④诱导特异蛋白的产生⑤减轻水分的丧失,通过调节气孔关闭促进根吸水⑥诱导植物的交叉适应。

⑵ETH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乙烯几倍或几十倍的增加,当植物缓慢失
水时乙烯生成先于ABA积累,当植物失水时ABA积累快于乙烯的积累。

⑶GA 当叶片失水时,GA活性迅速下降先于ABA含量上升。

ABA/GA能反映出与抗冷性的关系,比值下降抗冷性也减弱。

⑷CTK 干旱和低温胁迫使茎内CTK含量下降,使根内CTK含量上升。

⑸IAA 组织染病时IAA氧化酶活性降低,IAA含量增加,阻碍了细胞次生壁的形成,有利于病原生物侵入。

⑹多胺胁迫条件下多胺积累可调节活性氧代谢的平衡,稳定膜结构,对植物免受胁迫起一定作用。

18、激素间的互作效应:⑴增效作用:ABA与BR提高抗低温、干旱能力;ABA与IAA促进发根⑵ABA与IAA、GA、CTK均有颉颃作用⑶平行作用:GA或IAA对伸长的促进和CTK对茎横向加粗的促进⑷反馈作用:逆境下根系产生ABA并作为信号,抑制地上器官中促进营养生长素类激素的合成或使GA变成束缚性,减缓生长速度;在茎叶生长中,IAA诱导产生乙烯,会反过来减弱IAA的合成与运输,并促使其钝化⑸诱导作用:IAA诱导乙烯产生。

19、激素平衡和比值:CTK/IAA比值高时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低时有利于根分化;GA/IAA比值高时有利于韧皮部分化,低时有利于木质部分化;ABA/GA比值高时有利于雌花分化,低时有利于雄花分化。

20、激素代谢间的影响:较高浓度IAA促进ACC合成酶的活性,因而促进乙烯生物合成;但乙烯促进IAA 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IAA的合成和IAA的极性运输。

21、激素的顺序调节:CTK水平在胚发育早期最高。

当种子进入快速生长期时,CTK水平下降,而IAA和GA水平上升。

当胚发育开始进入后期,GA和IAA水平开始下降。

种子休眠时,ABA含量很高,随着种子逐渐后熟ABA含量逐渐下降,变为束缚态,而GA含量渐强。

当完成后熟时,ABA含量下降到极点,GA水平很高,此时种子休眠被解除。

种子萌发时IAA水平提高,促进幼苗生长。

22、四大生长相关性:细胞识别;顶端优势;根冠关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23、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茎尖的作用方式分类:⑴植物生长促进剂。

主要作用于顶端分生组织⑵植物生长抑制剂。

主要作用于顶端分生组织,植物形态发生很大改变⑶植物生长延缓剂。

主要作用于亚顶端分生组织区,植株形态不改变。

24、对调节剂命名规范为:有效成分含量+有效成分通用名+制剂类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作为农药来管理的,由《农药管理条例》来界定。

25、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止要害的主要措施:温度(过热药剂挥发);调节剂(部分除草剂在浓度提高时可作为除草剂使用);作物(不同作物对调节剂的敏感性不同);栽培管理(有些调节剂与肥料不宜混用)。

主要措施:⑴正确选择适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⑵正确配制适宜浓度⑶正确掌握调节剂的使用方法⑷正确抓好处理后的管理工作⑸发现药害要及时正确处理。

26、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五忌:①忌以药代肥②忌改变浓度③忌不求时效④忌有为天时⑤忌随意混用
27、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吸收部位和影响因素:药剂通过叶片、茎、根系等途径进入植物体,其中叶片是主要途径。

影响叶片吸收的主要因素:药液的理化性质;植物性状;环境因子(光照、温度、湿度)。

影响根系吸收的主要因素:温度、pH、氧分、药剂浓度、光照风
28、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运输3个途径以及影响因素:⑴质外体途径。

质外体液流阻力小,运输速度快,但其中的物质易流失到体外,运输速率也受外力影响。

影响因素:大气湿度、温度、光照、土壤供水⑵共质体途径。

共质体中原生质粘度大,运输阻力小,但其中的物质有质膜保护,所以不宜流失到体外。

影响因素:水分、温度、光照⑶共质体、质外体途径的交替运输。

影响因素:①调节剂的结构特点②调节剂在胞内的吸附、积累和代谢特性③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水分。

29、影响植物调节剂效果的五大因素:⑴药剂因素①调节剂本身质量②调节剂剂型③其他化学品⑵作物因素⑶使用技术因素①施用部位②施用时期③处理浓度、水量和水质④施用方式和次数⑷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湿度、风雨等⑸栽培管理措施①温度和湿度②播量③播深④土壤质地和整地质量。

30、LD50半致死剂量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引起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LC50半致死浓度;LT50半致死时间;EC50半效应浓度指在一定时间内实验植物的一半出现某种伤害效应的毒物浓度。

三、论述题
1、植物生长发育是由激素共同作用结果,如何解释?
2、根据小麦、玉米、大豆,如何制定一个完整的化学调控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