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私立英才学校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共38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据统计,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 多出一倍。从北魏人口的迅速增加上,可以确信( ) A.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B.内迁少数民族的人数迅速增多 C.南方人口已开始向北方流动 D.隐瞒人口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
解析: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加的人口就无法养活。 答案:A
大市
小市
四通市
洛阳
拜 占 庭 金 币
波 斯 银 币
商业活跃
北 魏 时 期 的 动 物 纹 锦 北魏·鎏金镶嵌高足铜杯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政治上:
问题探究二
鲜卑人乐俑
问题2:从材料和图片,就北魏政权的变化, 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中国古代礼乐源 自周礼,孔子的“仁” 是对礼乐的高度浓缩。 历代封建统治者沿用 该制度维护自身统治。
3、民族关系上: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问题探究三 民族融合
材料1“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
材料2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代。
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
1、三国至南北朝 2、五代十国 3、元朝
形式和途径:民族迁徙(自然迁徙、政府移
巩固了北魏统治 。 3、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及成功原因
1.特点(性质):
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是一次 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成功原因: 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③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以身作则及其坚定信心; ④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 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穿裤褶[zhě]服的南朝乐队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 裤褶服,本是便于骑马打仗 的紧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 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 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 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 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 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 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 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上的 互相影响。
巩固了北魏统治 。
汉
生产方式农耕化
化
封 建 化
牧马(魏晋墓壁砖画)
扬场图
(魏晋墓 葬壁画)
耕牛图 (魏晋墓 葬壁画)
牵羊的少数民族(魏晋墓壁砖画) 从魏晋墓葬的壁画中可以反映出当时鲜
卑族的生产状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生产方式农耕化
汉
生产方式农耕化
化
封
社会制度封建化
建
化
生活方式汉族化
——鲜卑族进步
本节结构:
北魏 孝文 帝改 革的 历史 作用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繁盛的洛阳; (三)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生产的发展 表现:
(2)洛阳的繁盛
问题探究一
材料1 魏晋墓葬壁画 耕牛图
材料2 “始班俸禄。户增调 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 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 之后,赃满一匹者死”
3、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1、原因: (1)鲜卑等少数民族内迁,通婚杂居。 (2)孝文帝改革的推动。 2、表现:(教材) 3、影响: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
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政治上: 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国家财政收 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入的增加
(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2)繁盛的洛阳
1、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
结论:历史上的东周、 东汉和曹魏都曾建都洛 阳;洛阳是华夏文明的 中心之一。
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汉疆域图
(南梁大臣陈庆之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 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解析:题干中“最重要的影响”应是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答案:B
3.北魏孝文帝时期,有诗歌描写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 射右射必叠双”。这实质上反映了( ) A.汉族年轻女子能征善战 B.当时战乱不断 C.妇女地位的提高 D.民族融合的加强
民);联合斗争;友好往来;各族间的征战;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 耕经济的过程;
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 过程。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 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孝文帝接受汉族官僚李世 安的意见,“始议均田”。
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 后,北方农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①均田制的推行,吏治的改善,负担的调整; ②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③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新的耕作技术推广;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原因
2、表现
——《洛阳伽蓝记》卷二
2、繁盛的表现
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 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 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 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 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 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 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 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 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城市规模大 城市经济繁荣
百度文库
学习汉族的礼 乐制度和政治 制度,加速政权 封建化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 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 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洛阳伽蓝记》卷二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2、政治上: 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解析:北魏时期,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高潮,汉族女子“褰裙”骑 射说明汉族人民受到了鲜卑文化的影响。 答案:D
4.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但二者在风格、服饰、 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两地工匠的雕刻手法不同 B.龙门石窟受到汉化政策的影响 C.两地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 D.云冈石窟取材于少数民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