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知道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浓硫酸的稀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教学方法
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
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白纸,木棒。

毛巾。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一个柠檬,问同学们是什么,喜欢吃吗?
学生回答:不喜欢,太酸啦。

有同学说喜欢。

用小刀切开,给一部分学生尝尝。

并说出是什么味道。

有酸味,提问,像这样有酸味的水果就是化学上讲的酸吗?
带着疑问从生活中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

【过渡】酸和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有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呢?
导入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酸和碱。

展示一瓶紫色石蕊,回忆之前提到是在学到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创设情境,回顾已学的知识,引入课题。

【问题研究】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
【设问】除了碳酸,我们熟悉的食醋、盐酸、石灰水等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主实验】在试管内分别滴入食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主动上来六位同学,自主做实验,然后自述我是什么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什么颜色。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强调操作,液体取一到二毫升,胶头滴管要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自述情况:我是白醋,我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我是苹果汁,我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我是澄清石灰水,我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我是氢氧化钠溶液,我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我是氯化钠溶液,我没有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讨论】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信息,试分析这4种物质中,哪些可能是酸溶液,哪
些可能是碱溶液?
2、你认为紫色石蕊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后回答:
1、醋和苹果汁是酸溶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
2、紫色石蕊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述】像石蕊溶液这样能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试剂,称做酸碱指示剂。

实验室常用的酸碱指示剂除了石蕊溶液外还有酚酞。

【学生自主实验】再次另请六位同学上来做实验,只是把紫色石蕊换成无色酚酞。

在试管内分别加入食醋、苹果汁、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氯化钠溶液,再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同样学生自述颜色变化。

【小结】无色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展示课件,总结
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使学生认识酸碱指示剂,知道其用途
点拨酸碱指示剂和酸和碱在一起发生的颜色变化,到底是什么在变色,是指示剂还是酸溶液和碱溶液在变色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是指示剂在变色。

教师提问:怎样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呢?
学生讨论举手回答:A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证明是酸性溶液。

教师:掌声鼓励。

B同学回答: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为蓝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教师提问:还有不同的方法验证是碱性溶液吗?
C同学回答: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教师提问:那刚开始我们提出的柠檬是酸还是碱怎么验证呢?谁上来做实验?
学生上来先讲述怎样设计实验:像柠檬汁上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如果变红,证明是酸。

然后讲完学生自己做演示实验,并让大家观察颜色变化,的却变成了红色。

证明柠檬属于酸。

教师讲述:接下来我们认识几种常见的酸。

[板书]二、几种常见的酸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教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
[总结]
[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 [投影]
[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纸板上做实验:分别请三位同学上来做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虽然有危险,但在老师的指导下依然可以让学生演示。

[链接动画:有机物被浓硫酸腐蚀。

][浓硫酸的脱水性]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

[学生活动](教师注意学生安全)
[交流]纸上留下黑色的字迹;小木棍上被浓硫酸触及的部位变黑;布料上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已破烂。

[反思]通过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发言]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

[教师讲解]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它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氢、氧元素组成水,同时还生成黑色的炭。

[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哪些问题?
[教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分析讨论]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

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设问]能否将上述实验稍作调整,将水注入浓硫酸里?
[学生发言]能;不能。

[链接视频:浓硫酸稀释实验][34s]
[链接动画:浓硫酸稀释实验错误操作2][浓硫酸的稀释]
[学生描述现象]
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

[设问]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能否将第1个演示实验中的水、浓硫酸对调?
[学生回答]1.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

2.不能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浓硫酸里。

[教师]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如演示实验1。

[小结并板书]1.浓硫酸:(1)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

(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

(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的冷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发言]1.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必采取处理浓硫酸的操作。

2.应该采取同样的操作。

因为稀硫酸中的水会慢慢蒸发,日久后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蚀皮肤、衣服。

【反思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或想法?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后回答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了酸碱指示剂,知道如何确定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并学会了在生活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要不断地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

[作业]习题2、3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2.变色规律;
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3.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二、几种常见的酸
1.浓盐酸:挥发性(物理性质)
2浓硫酸(1)吸水性(物理性质)(2)强腐蚀性又叫脱水性(化学性质)
3、稀释操作: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用大量的冷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