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机器人应用案例1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应用案例1:高架桥顶推适时监控

随着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很多暨有桥梁不能完全满足现行交通的需要,需要对其进行施工改造。同时,暨有桥梁施工改造后的结构安全可靠性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保证改造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实施改造施工过程的监测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桥梁顶梁过程中,虽然采用了PLC

控制液压同步系统进行顶升操作,但各千斤顶顶升速率仍有可能存在差异,将导致梁体出现相对位移差,并有可能使结构受到损伤。因此,对顶升过程实施监控十分必要,施工监测控贯穿于顶升及落梁全过程中。

某市改造工程有三座高架桥需要顶升,其中,湖滨路跨线桥全长685m,孔跨布置为2×(4×35)+(35+42+35)+3×36+(35+45+35)+2×35,共六联,采用等高度连续箱梁。本次顶升范围为第一联4×35连续混凝土预应力箱梁。莲岳路跨线桥全长185m,孔跨布置为2×35+45+2×35,共一联,采用等高度连续钢箱梁。本次顶升范围为一联五孔均全部顶升。福厦路跨线桥全长1080m,孔跨布置为(4×36)+(40+55+40)+4×(4×36)+(36+45+36)+(3×36),共八联,除第二、七联采用等高度连续钢箱梁外,其余各联均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福厦路口跨线桥顶升内容为第一联,孔跨布置为(4×36)共144米。桥墩采用上端略为张开的双矩形门式墩身、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柱对应,桩径2.0m,通过8.8×3.2×2.0m承台相连。

根据改造工程的总体布置,仙岳路主线采用全高架桥梁形式,即将现有的三座跨线桥经改造后通过高架连成整体,并适当延长,因此按设计要求,湖滨东路跨线桥、莲岳路跨线桥和福厦路跨线桥需要进行顶升升高,顺接新建桥梁。

由于施工工地地处闹市区主干道,施工期间不封路,车辆、行人密集,所以必须保证绝对安全。顶升时,防止桥面横向倾斜,因为横向无法固定,如果倾斜,可能会产生桥面滑落至地面,出现严重安全事故。

为了监测桥梁顶升过程的变化情况,首先在各桥梁周边建立控制点,测量各控制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在桥梁梁底顶升点近处设置监测点,做好观测标志。在

控制点上架设仪器,测量各监测点的坐标值,将监测点每次的测量值与初始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到各监测点的三维位移值。

顶升位移监测采用徕卡Leica

TCA2003测量机器人实时监测,测角

精度0.5秒,测距精度1mm+1ppm。

为监测桥梁在顶升过程中的变

化状况,在其影响区域之外的稳定地

点的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对梁底监

测点进行观测。监测点的点位设置在

每墩的两端梁底各一点,桥梁两侧都

需要布设监测点。这些监测点能反映桥体顶升过程中的三维位移。开始顶升前,先观测2次,取得各监测点初始值,顶升过程中,按施工需要进行实时观测。

莲岳路口各控制点与监测点布设见下图,监测点的位置对应千斤顶位置

P1~P16,位于梁的两侧梁底的两端各一点,桥梁两侧都需要布设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的位置变化反映桥梁顶升过程中的三维位移。

LD1、LD5、XY8、XY10为控制点,P1N、P16N、P1S、P16S为监测点,P1、P16表示千斤顶位置的编号,N、S表示北、南。

下表为某天清晨的监测结果:

7月8日 6:30 单位:米

注:

横向位移△X为正表示向内(北)偏移,为负表示向外(南)偏移。

纵向位移△Y为正表示向内(东)偏移,为负表示向外(西)偏移。

高程位移△H为正表示升高,为负表示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