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浙江工业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经济下的浙江工业发展之路

摘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其他省市正在积极谋划低碳经济发展,浙江省应立足当前实际,在转型时期积极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本文将从浙江省的工业能耗现状出发,探析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提出几点积极的建议,力求浙江省低碳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浙江;工业;发展

一、引言

自从英国于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经济战略。2008年欧盟就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形成了欧盟低碳经济政策框架;澳大利亚于2008年发布了《减少碳排放计划》政策绿皮书,对减少碳排放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同年,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应对气候变暖的“福田蓝图”计划;美国于去年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承诺:到 2020 年,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我国单位GDP的CO

2

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浙江作为我国东部强省,是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工业发达,工业能耗占全省能耗比重很大,如何在不约束自身发展空间的前提下,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低碳经济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各省市工业发展低碳经济进展

近几年各省市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纷纷投入重金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1)上海。上海已着手打造南汇区临港新城、崇明岛等三大“低碳经济实践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设立了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并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强制淘汰了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有步骤地关、停、改了一批小冶金、小钢铁、小建材和小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综合能耗由1992年3.80吨标准煤每万元下降到2007年的0.83吨标准煤每万元;目前上海电气已在开发2MW风电机组,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已投入营运,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

(2)江苏省。江苏省已规划建立试点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开发区及可再生能源产业

化基地,其中,江苏省低碳经济研究院已于去年成立。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中,江苏正在进行一系列尝试,拟在生态环境较好、污染排放较小的宿迁市以及苏南的常熟、昆山等生态市选择两个城市作为试点“低碳城市”;将南京河西新城打造成世界级低碳新城;拟将苏州新城工业园、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打造成“低碳经济示范区”;在盐城、连运港、南通三市各选一个开发园区,打造“可再生能源生产化基地”。

(3)青岛。青岛积极鼓励重点用能工业企业的节能技改和低碳技术研发,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强制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关停小火电39.45万千瓦;在新能源利用方面,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海水淡化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能源消费现状;尤其在风能开发上,已建立了多个风能发电场,并与德国合作,计划在沿海设立5台5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这将是我国第一个海上大型风力发电项目,也是亚洲最大风力发电机组。

三、浙江工业发展及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浙江工业与能耗现状

浙江虽然一直是制造大省,但经济总体上是以低成本劳动和低层次产品为支撑,离先进制造业基地还有很大差距,基本以纺织、服装、皮革、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虽然近几年的重组并购,企业实力有所增强,但在技术、知识密集型方面转型速度及投入相比江苏省还是很不足的。能耗大户第二产业中,一方面,以资源消耗和外延扩张为主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现状矛盾在加剧,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质量差、生产能耗大,粉尘、污水、废气等对当地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另一方面,企业整体实力较弱,人才、技术、管理基础较差,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影响了我省经济转型速度。2008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对我省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省产业的不足,包括出口依存度过高,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中小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抗危机能力差等。

2008年我省单位GDP能耗0.7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5%,是“十一五”以来降幅最大的一年,第二产业每千克标准煤产出9.2元,比上年上升6.3%。能耗并呈现以下特点:(1)能源对外依存度很大。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29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增长5.1%;全省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374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3%,一次能源对外依存率为96.5%(当量值)。(2)可再生能源比重不高。煤炭占能源品种消费结构的62%,石油占21.6%,天然气占 1.4%,水电、风电和核电占 8.1%(比上年上升0.1%),

一次性能源所占比重达83.6%。(3)可再生能源发展强劲。水电方面,全省电力总装机容量53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7%,小火电、小油机淘汰基本完成国家任务,电力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拉、限电次数较上年明显减少,电力供应稳定性增强;在风能方面,全省已建成投产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14.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倍,风力发电量1276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倍,风能的开发利用步伐明显加快;在垃圾焚烧发电方面,已建成投产垃圾焚烧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8.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7%,年发电量约13.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4.2%;太阳能发电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宁海建立了多家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但是以单晶硅生产为主,技术比较低级,真正投入使用并网发电的只有省电力公司大楼顶楼900多块太阳能电子板,装机容量为300千瓦。(4)第二产业能源经济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每千克标准煤产出9.2元,比上年上升6.3%,第三产业每千克标准煤产出37.7元;第二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远低于第三产业,且同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大,具有很深的挖掘潜力。

总之,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能耗占74.6%,消费1127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全省年耗能5000吨以上的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费4552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用能的30.1%。因此,第二产业的能耗比下降对建立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浙江省工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发展可能是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我们要把握机遇,抢占先机,以赢得未来竞争优势,但是总体来讲,我省在低碳经济方面目前动作不大,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市均已开展试点工作,至少可以表明他们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有了初步规划与战略,因此我们要加紧制定策略,积极谋划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目前我省关于低碳经济方面有以下几点内容:(1)政策方面。我省已制订了《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布局了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明确清洁型工业、生态型农业、绿色服务业、节约型社会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发展思路,并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推进低碳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产业结构、提升低碳技术水平等都作为重要内容。(2)举行市民活动,提高低碳意识。各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绿色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宣传绿色低碳,传递环保理念,并在杭州建立了低碳科技馆,使低碳理念由政府、企业向群众传播,从生活细节、消费习惯等全方位参与到绿色环保、低碳经济行动去。(3)积极申报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用于发达国家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