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电流和电路经典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内容:

电荷、电流和电路

(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

(2)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自由电子及元电荷的概念。

(4)了解电荷可以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5)了解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6)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

(7)知道电源和用电器。

(8)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二.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 电荷

当物体相互摩擦时,物体内原子发生电子转移,失去电子变为带正电的离子,物体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原子变为带负电的离子,物体带负电荷。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带正电的物体相互靠近时排斥。带负电的物体相互靠近时也排斥,带负电物体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相互吸引。

3. 电路和电路图的画法:

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不能自造符号。

②合理安排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具有对称性,符号不能画在拐角处。

③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简洁美观,大小比例适中。

④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4. 电流:

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中有电流必须满足有电源和通路两个条件。

②电流方向要分清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到负极,而电源内部电流是从负极到正极。

(二)难点:

1. 两种电荷:

自然界中的带电体与绸子摩擦的玻璃棒,相互吸引,一定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相互排斥;反之与绸子摩擦的玻璃棒相互排斥,一定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2. 验电器:

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能判断物体带电荷的性质。

3. 断路和短路是电路的故障。正常的电路在工作时是不允许存在这两种状态的。

(三)易错点: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它们的导电能力有较大差异。在某些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

三. 知识分析:

电荷

(一)知识要点

1. 电荷

2. 验电器

3. 电荷从哪里来

4. 自由电子可移动

(二)学法点拨

本节的内容比较抽象,要多观察与实验,以增强感性认识。

摩擦起电现象:一个与另一物体相互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电荷”。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不同,为了区别它们,我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电流和电路

(一)知识要点

(二)学法点拨

学习本节的知识内容,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流和电路的关系,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在连接电路时要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电路连接得牢固,用电器上留有螺丝钉做成的接线柱,导线应接在螺丝钉上,用螺丝帽沿顺时针方向旋紧。

2. 通过辨认实物和科学探究来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同时增长生活经验,初步体验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

3. 通过课后阅读和课外观察与调查,了解发光二极管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二极管可用来判断电流的方向。

【典型例题】

电荷

一. 摩擦带电的理解

[例l]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有正电荷?丝绸上应该带何种电荷?为什么?如果它们摩擦后,再使它们接触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思维分析:用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上带有正电荷,这是由于玻璃棒上的原子核外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了;因此玻璃棒上出现了多余的正电荷,因此带正电荷,而丝绸上得到了多余的电子,因此带负电荷,如果使玻璃棒和丝异种电荷,接触后,丝绸上得到的多余电子。又回到玻璃棒上,出现了电的中和现象,所以它们均为中性,不带电。

答案: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失去了电子。玻璃棒上带的负电荷数少于正电荷数,所以玻璃棒带有正电荷。

丝绸上应该带负电荷,因为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上负电荷多于正电荷,所以丝绸上带负电荷。

将摩擦后带电的玻璃棒和丝绸相接触,玻璃棒和丝绸又都恢复为不带电状态。因为玻璃棒和丝绸接触时,丝绸上多余电子又回到玻璃棒上,发生了电荷的中和现象,二者都不带电。

变式引申: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不带电,当甲、乙两物体接触后,乙物体带上正电,是因为()

A. 甲物体多余的电子转移到乙物体上

B. 乙物体多余的电子转移到甲物体上

C. 甲物体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乙物体上

D. 乙物体上的质子转移到甲物体上

思维分析: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由于电子的得失即电子的转移。当一不带电的乙物体接触带正电的甲物体时,因为甲物体缺少了电子,乙物体上的部分电子就转移到带正电的甲物体上,与甲物体上的部分正电荷中和,而乙物体则因失去了部分电子,所以带上了正电。

答案:B

二. 电荷间的作用与电荷中和的综合

[例2] 已知验电器带正电荷。用一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又分开,则物体一定()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D. 无法判断

思维分析:由题目中可知箔片先闭合又张开。而箔片闭合时应不带电,即由原来张开变为闭合的过程中应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验电器原来带正电,物体必带负电,箔片闭合又重新张开是由于物体带有足够多的负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中和后还有剩余,使箔片又带有负电荷而重新张开,但必须明确箔片先后两次张开虽然都带有电荷。可是验电器所带电荷的种类是不同的,应选B。

答案:B

变式引申: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图甲)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图乙)。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思维分析:用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接起来,A验电器金属箔的张角减小,说明A 验电器上的电荷减少,B验电器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则B验电器由不带电荷变为带电荷。故A验电器上的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转移到B验电器上,即这个过程中电荷转移是沿一定方向的。即金属中有能够移动的电子。

答案:该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可以通过金属杆从验电器A流动到验电器B,使验电器B 也带了电。也就是说金属杆中能够发生电荷的定向移动。即金属杆中有可以移动的自由电子。

三. 创新·拓展·实践

物理与生活

[例3] 有些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脏。这主要是因为穿着化纤布料的衣服时。容易产生___________现象。从而________轻小的尘埃所造成的。这是________的性质。

思维分析:在人运动的时候,化纤衣服和其他物质产生摩擦,容易起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带电的化纤布料容易吸引轻小灰尘。

答案:摩擦起电;吸引;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物理与科学

[例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不显电性.说明物体内不存在电荷

B. 发生中和现象时,正负电荷都消失了

C. 中性就是中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