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粮食问题
粮食安全,生产发展,直补等政策效果评价,与宏观经济
3.农产品贸易
竞争力分析,产品分析,市场分析,贸易壁垒的影响, “虚拟土地”和“虚拟水”,产业内贸易
研究内容
• 一些研究热点
4.农业增长与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方法改进(投入要素弹性变动下的农业 技术进步贡献率),不同性质新技术采用,农业机械化; 不同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测量;技术进步与收入的 关系
6.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概念、案例、农民意愿、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农村物流
7.妇女问题
与土地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养老问题联系在一起
研究内容
• 一些新的研究内容
8.农产品质量安全
消费者行为(支付意愿、认知等),生产者行为, 政府监管,GMO
9.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对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的影响 10.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否是真问题?
研究内容
• 一些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的问题
1.农民消费和收入
出现了哪些新变化?与扩大内需的关系?收入分配差距 是否是问题?
2.农村工业的发展
前几年集中在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块状经济”),特 点是主要横向集聚不是纵向分工。有什么新进展?整个农 村工业发展状况?与宏观经济的联系?
研究内容
• 一些应该受到更多关注的问题
两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 规范化是必然趋势 • 研究进展包括规范化的内容 • 规范化促进研究进展 • 二者相辅相成
第一讲 近年来国内农村经济研究进展
判断标准
• 对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提出挑战
判断:总体上进展不大
• 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内容和视角
判断:总体上进展较大
• 创新研究方法
判断:总体上进展很大
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
总体上改进不大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的改进
2.计量方法:改进很大 (1)模型方面 ①均衡分析方法:例如CGE、空间均衡,GTAP,空间
计量模型 ②生产函数分析方法:例如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 ③非参数方法:突破弹性不变的假设(例如时变弹性核
函数),DEA ④逻辑模型:二元或多元选择模型,例如Logit(m
11.收入、消费与贫困
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 消费理论: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性收入假 说、生命周期假说、随机游走假说、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 说、理性预期生命周期假说等。对这些假说进行检验和分 析;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对扶贫政策的评价,“多维贫困”
研究内容
• 一些新的研究内容
• 基本观点难有突破
理由是: 1.农村经济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2.应用经济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客观规 律,这些规律是能够经受住事实的验证且 不以研究者个人的偏好而转移 3.应用经济研究重要的不是提出新观点, 而是证明(或推翻)某一观点
研究领域:研究内容
• 一些研究热点
1.土地问题
土地流转,农民土地权益,土地管理(征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地权稳定性对产出和投资的影响
1.新农村建设
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典型经验,不同层面的认识和需 求
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发展经济学角度的理解,具体含义
3.农产品供应链管理
“超市”与农户,价值链及增值分配
4.农业多功能性
来自百度文库 研究内容
• 一些新的研究内容
5.生物质能源发展——是真问题吗?
中国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美国发展生 物质能源对世界玉米生产、价格、贸易的影响;对农村发 展的影响;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木薯、麻风树等)
5.劳动力和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剩余还是短缺(“民工荒”,“刘易斯拐点”)? 城镇劳动力与农民工是竞争还是互补?农村劳动力迁移城 市的因素,农民工工资决定及其分解,农村劳动力素质和 培训,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作用(例如教育、健康、营 养),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留守儿童、农业技术采用、 土地问题例如稳定性还是流转等)
研究内容
• 一些研究热点
6.农业财政
财政支农规模测算,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
7.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
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保等社会保障的需求,农 村养老问题;农村教育;分群体、分地区的研究
8.农村金融和保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信贷配给;农业 保险体制和保险需求
研究内容
• 一些研究热点
• 含义—作用—来源:训练的重要性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的改进
(二)量化分析方法应用普及
1. 描述性方法:包括指数分析、方差分析(ANOVA 等)、 相关性分析(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等)以及简单 的数据描述等方法。
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简单明了,易于掌握, 特别适用于经验分析以及一些选题的研究(例如国际贸 易)。
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前几年主要集中在股份合作制。有什么进展? 集体经济现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林改”或许会引发这方面新的研究热潮
研究领域:研究视角
• 研究视角拓宽
例如:第一,由单一的生产者视角转为生产者与消费 者双视角
第二,由单一的食品数量安全视角转为数量与质量 的双视角
第三,由劳动力绝对剩余视角转为结构性剩余与结 构性稀缺的双视角
9.生态环境与资源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水和土地资源管理;生态环 境价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面源污染及其治理, 农村环境问题;“碳足迹”
10.农村组织制度
合作社立法,影响农民参加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 经营的因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小 农改造”,农户行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研究内容
• 一些研究热点
研究方法
• “范式”这一概念,在1970年库恩提出之
后,斯图尔特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 范式是信仰、价值、程序以及在科学家群 体中被共同认可的以往科学成就的集合, 范式指导他们的研究活动,他们在自己的 学术训练和相同的研究经验中获得对这种 范式的认知(转引自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
与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四,由单一的经济视角转为经济、社会、环境的 多视角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改进:规范化和定量化
(一)研究范式变化 传统的思辨方式受到挑战,20世纪90年代后
期以来“转轨”,现在已经基本完成 实证方法受到推崇:提出问题,提出假说,
设计分析(证实或证伪)框架,确定影响机制和 因素,选择模型,利用调查数据,实际运算得出 结果,解释结果,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