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2cf493ba32d7375a41780f9.png)
【 关键词 】 肿瘤干细胞 ; 干细胞标志物 ; 胃癌
【 中图分类号】 R 7 3 5Mo n g o l i a Me d w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n I er Mo n g o l i a H u h a o t 0 1 0 0 5 0 , C h i n a;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e er n a l S u r g e r y , t h e A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2 胃癌 干细 胞标 志 物
2 . 1 CD1 3 3
其 中死于 胃癌 的患者 占了 7 0万 例 。全球 每年 9 3 4 0 0 0新 发 病例 , 4 2 %( 近4 0万) 的新发病例数在我 国 , 胃癌在 我 国的患
病率 和死 亡率 均是世 界平均 水平 的 2倍 多… 。在 胃癌诊 断
【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4 9 9 2 . 2 0 1 3 . 1 1 。 6 9
【 文章编号 】 1 6 7 2— 4 9 9 2一( 2 0 1 3 ) 1 1— 2 6 0 5— 0 3
胃癌 是消化 系统最 为常见 的恶性肿 瘤 。据 世界 卫生 组 织癌控项 目的统计 , 全 球 每年死 于癌 症 的患者 高达 7 0 0万 ,
C D 1 3 3又称 H o m o S a p i e n s p r o mi n i n 1 ( P R O M1 ) , 其编 码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0c8b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f.png)
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疾病,一直是医学界努力攻克的难题。
而肿瘤干细胞,作为癌症的“种子”,其研究进展直接关系到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未来走向。
咱们就从理论角度深入剖析一下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研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力求用大白话把那些高大上的科学原理讲得通俗易懂,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一窥门径。
一、肿瘤干细胞的理论基础1.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简单来说,肿瘤干细胞就像是癌细胞中的“超级英雄”,它们拥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其他癌细胞的超能力。
这些细胞数量虽少,但作用巨大,它们是肿瘤生长、复发和转移的关键所在。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精准地定位并消灭这些“超级英雄”,那癌症治疗岂不是事半功倍?2. 肿瘤干细胞的特性肿瘤干细胞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们的“不死之身”,即极强的致瘤性,只需少量便能维持肿瘤的持续生长;二是它们的“变形记”,能够分化成多种癌细胞,适应不同的环境;三是它们的“隐身术”,在体内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为治疗增加了难度。
二、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研发现状1. 现有药物的局限性目前市场上的抗肿瘤药物,大多针对的是快速分裂的癌细胞。
但问题在于,肿瘤干细胞往往分裂速度较慢,甚至处于休眠状态,这让传统药物难以奏效。
这就好比用大炮打蚊子,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伤及无辜。
2. 新靶点的探索为了打破这一僵局,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的靶点。
比如,针对肿瘤干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标记物,开发能够精准识别并杀伤这些细胞的药物。
这就好比为大炮装上了智能瞄准镜,让治疗更加精准高效。
三、数据统计分析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 药物筛选效率的提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我们可以对海量的化合物进行快速筛选,找出最有潜力成为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候选者。
这大大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缩短了上市时间。
2. 临床试验数据的深度挖掘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了解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差异,以及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癌症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
![癌症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de3b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a.png)
癌症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研究近年来,癌症一直是全球范围内最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
然而,仍有很多关于癌症发生机制的未知之处,特别是与癌症干细胞有关的领域。
癌症干细胞是一小部分能够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并被认为是导致肿瘤发生和复发的核心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癌症干细胞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并综述相关研究成果。
一、癌症干细胞的特点癌症干细胞具有多重特征,使其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它们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生成相同类型的干细胞,并维持肿瘤的生长。
其次,它们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癌细胞,从而构建肿瘤的细胞多样性。
最后,癌症干细胞还具有耐药性,能够抵抗常规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
二、癌症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关联癌症干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癌症干细胞能够通过自我更新和分化形成肿瘤,并且具有较高的增殖和生存能力。
此外,癌症干细胞可以在良性肿瘤转化为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癌症干细胞的特性和调控机制,对于理解肿瘤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癌症干细胞的形成机制癌症干细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调控机制。
首先,突变的基因能够激活肿瘤干细胞相关的转录因子,从而促进正常细胞的转化为癌症干细胞。
其次,干细胞因子的存在能够维持和扩增癌症干细胞群体,并促进其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
最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可以相互作用,影响癌症干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能力。
四、癌症干细胞与肿瘤治疗的挑战癌症干细胞的存在给肿瘤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其对常规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单纯通过化疗难以完全根除癌症干细胞,从而导致肿瘤复发和转移。
此外,癌症干细胞的异质性和多能性使得寻找一种靶向治疗策略变得十分困难。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癌症干细胞的调控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五、癌症干细胞研究的前景和展望尽管癌症干细胞的研究面临着多个难题,但也给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e3113e619e8b8f67c1cb9c0.png)
有 启 动和重 建肿 瘤组 织 表型能 力 的肿
大量 的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试 图解决 癌组 织 内细 仅可 以通 过促 进肿 瘤 细胞 迁移 和播 散
瘤 细胞 。在 启动 肿瘤 形成 和 生长 中起 胞 的 异 质 性 及 其 影 响 转 移 性 肿 瘤 细 胞 提高 转移性 , 同时也 通过 抑制 m i R 一 2 0 0 着决定 性 的作 用 ,而其 余 的大多 数肿 的选 择 的问题 。 L u z z i 等 追踪 B 1 6 F 1 家族 的成 员来 保持 干 细胞 表型 ,这 是 瘤细胞 , 经过 短暂 的分 化 , 最终死亡 。
常 细胞 干细胞相 比 . 两 者 的相 同点有 : 黑 色 素 瘤 细 胞 从 肝 门 内 注 入 小 鼠肝 脏 肿瘤播 散形成 的必要条 件 。 C S C s 可 能 源 于 正 常 干 细 胞 .与 正 的结局 .发 现在第 3天尽管 有 8 0 %注 3 . 3 趋化 因子 、 C S C s 与肿 瘤转 移 至
胞 的一 小 部 分 . 但 它 可通 过 其 自我 更 和致命 的步 骤 ,包括 以下 几个 基 本 的 移 能 力 …。 m i R一 3 0是 另 一 个 能 证 明 新 能 力 和 多 向 分 化 潜 能 维 持 肿 瘤 的 生物 学 过程 : 癌 症 的发生 , 上皮一 间质 mi c r o R N A在 转移 性 C S C s中潜 在作 用 长 期 生 长 ,促 进 肿 瘤 的 转 移 。 目前 转化 ( E MT ) , 基底 膜屏 障 的破 坏 , 邻 近 的代表 性例 子 。在乳 腺癌 干 细胞 异种 C S C s 与 肿 瘤 转 移 的关 系及 其 机 制 已 组织 的侵袭 . 血管 内渗 . 问质 上皮 转 型 移 植 中 mi R 一 3 0过 表 达能 降低 肺 转移 ,
胃癌与干细胞_肿瘤干细胞
![胃癌与干细胞_肿瘤干细胞](https://img.taocdn.com/s3/m/33c5d9edb8f67c1cfad6b831.png)
在小 鼠的动物模型中 , 已经证
实了幽门螺旋菌的感染可以驱动来自骨髓的干细 胞迁移到胃粘膜上皮, 并最终发展为胃癌。 Corre ia等
[ 2]
用射线照射 C57BL / 6 小鼠模型, 破坏其自 -牛
身的骨髓细胞, 并将可能表达其特定标记 [
乳糖或者绿色荧光蛋白 ( Green fluo rescent prote in , GFP) ] 的转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到小鼠的骨髓位 置 , 同时用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 6 ~ 8 周后, 研究 者们发现带有特定标记的来自骨髓的干细胞迁移 到了胃上皮 , 这可能 是机体为修复被幽门螺杆菌 感染引起的胃粘膜损伤; 到了 20 周发现有些细胞 开始分化成具有胃上皮细胞特征 的细胞, 重点是 这些细胞与正常胃上皮细胞不同 , 出现继续向外 延伸, 形成分支并聚集在一起, 变成扭曲状且生长 速度增快; 这些小鼠从 52 周开始形成早期胃癌。 从这种胃癌组织中可检测到来自骨髓干细胞的阳 性标记。 2009 年 C ao 等
[ 1]
具有端粒酶活性。研究 发现, 干细胞和大多数 恶 性肿瘤干细胞中都有很高的端粒酶活性以及扩增 的端粒重复序列 , 而人类终末分化的体细胞不 具 有或具有极低的端粒酶活性。 2 . 4 . 2 关于肿瘤干细胞起源的假说
[ 15]
从肿瘤干
细胞概念延伸而出 的肿瘤干细胞假说, 认为肿 瘤 是一种干细胞疾病 , 是具有成瘤能力的肿瘤干 细 胞增殖而成的异常组织。肿瘤组织中大部分肿瘤 细胞没有或仅有有 限的增殖能力, 经短暂的分 化 后即死亡 , 而少部分肿瘤干细胞可无限增殖, 自我 更新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肿瘤干细胞可能在肿 瘤的形成、 生长、 浸润、 转移及复发中起着关键 性 作用。肿瘤干细胞概念及其理论的提出对肿瘤学 的诸多方面, 如肿瘤生物学和治疗学等都产生 了 深远的影响。 2 . 4 . 3 胃癌干细胞主要来源于急性骨髓系白血病 ( AML ) 中的肿瘤干细胞 既然肿瘤细胞来源于干 细胞的学说已为 大多数学者所公 认
胃癌肿瘤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胃癌肿瘤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0f2ae9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6.png)
胃癌肿瘤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高云鹤;马连港;蔡爱珍;郗洪庆;陈凛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17(25)4
【摘要】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全球所有肿瘤中居第3位.因此,探究胃癌的发病及演变机制,为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尤为必要.过去数十年中,肿瘤干细胞的学说的提出与发展大大深化了人们对胃癌的认识.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GCSC)在发生进展过程中都会伴随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针对GCSC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阐明和治疗胃癌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本文就干细胞相关的几条信号通路对GCSC影响与机制和靶向抑制信号通路关键靶点的治疗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7页(P351-357)
【关键词】胃癌;肿瘤干细胞;信号通路;靶向治疗
【作者】高云鹤;马连港;蔡爱珍;郗洪庆;陈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普通外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9.2
【相关文献】
1.鼻咽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J], 胡晶;戴娜;蔺婷;唐诗环(综述);何迎春(审校)
2.肿瘤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调节与靶向治疗 [J], 郑媛媛;王继红;李庆伟
3.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和靶向治疗 [J], 何男;韩世愈
4.肿瘤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J], 席小龙;姜波健;俞继卫
5.肿瘤干细胞相关机制及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研究进展 [J], 马慧;任正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5e9348b2b160b4e777fcf78.png)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摘要:1978年美国召开的人类免疫与肿瘤免疫诊断会上首次提出了肿瘤标志物概念,之后随着研究深入,其在临床、辅助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乙醛脱氢酶1(ALDH1)作为催化细胞中将乙醛氧化为乙酸的主要细胞溶脂酶,逐渐成为正常与肿瘤干细胞(CSC)主要标志物。
为了进一步探讨肿瘤肝细胞标志物ALDH1的研究进展,本文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肿瘤肝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研究进展随着肿瘤标志物概念提出,以及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几年大部分学者已经将乙醛脱氢酶1(ALDH1)作为最为主要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进行研究[1]。
ALDH1属于乙醛脱氢酶家族成员之一,主要作用在于催化细胞中的乙醛氧化为乙酸,是一类细胞溶脂酶,可参与各类组织的分化及基因表达,作用十分广泛。
本文就其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ALDH1概述人体ALDH1的基因表达场所为细胞质,其中基因克隆与定位主要发生在9q21染色体,构成碱基对有53×103个,基因启动区则含有ATA盒与CCAAT盒各一个,前者位于转录起始部位上游32bp处,而后者位于74bp处[2]。
经ProtParam进行分析可知,其蛋白质分子质量大约为54.86kDa,推测总原子数目达到7700多个,而半衰期可达到30小时。
此外,其不稳定系数不足30,可见其蛋白质有一定稳定性,而疏水性平均值约为-0.16,可见其蛋白质亲水性很强。
2 ALDH1作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研究情况CSC的鉴定比较复杂,一般需经过实验证明,证明该群细胞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而且是一类强致癌性细胞[3]。
随着研究深入,ALDH1被认定为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CSC通用标记物,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研究中最为突出,现总结如下。
2.1 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中ALDH1应用情况乳腺癌作为临床主要肿瘤疾病,研究十分广泛,从近几年实验报告中可知,ALDH1的高表达对乳腺癌发生、进展、转移及预后等均有极大影响。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_胡博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_胡博](https://img.taocdn.com/s3/m/3cc07f12c5da50e2524d7fa7.png)
中 图 分 类 号 R730.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Hale Waihona Puke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ancer Stem Cells HU Bo1 SUN Ding2 XU Yang1 1.Liver Cancer Institute, Zhongshan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2,China;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0,China
中 国 临 床 医 学 2013 年 2 月 第 20 卷 第 1 期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13.Vol.20,No.1
89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综述·
胡 博1 孙 鼎2 徐 泱1 (1.复 旦 大 学 附 属 中 山 医 院 肝 癌 研 究 所 ,上 海 200032;2.苏 州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江 苏 苏 州 215000)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编 号 :81071661) 通 讯 作 者 徐 泱 ,E-mail:drxuyang@gmail.com
CSC 理论认为,肿瘤起 源 于 少 数 具 有 自 我 更 新 能 力 和多向分化潜能的 CSC,在 众 多 实 体 瘤 中 皆 有 CSC 存在的可能,目 前 这 一 观 点 得 到 了 广 泛 认 可。 现 已 在血液系统肿瘤、脑 肿 瘤、乳 腺 癌 肿 瘤、前 列 腺 癌 肿 瘤、结肠癌肿瘤、胰 腺 癌 肿 瘤 等 中 证 实 了 CSC 的 存 在。
肝癌干细胞样的自 我 更 新 和 分 化 能 力,因 此 具 有 作 为候选 LCSCs标 志 物 的 重 要 价 值。 除 存 在 于 正 常 成人肝细胞之外,EpCAM 在胚 胎 肝 母 细 胞、胆 管 上 皮 、肝 干 细 胞 、癌 前 病 变 肝 组 织 的 肝 细 胞 及 肝 癌 细 胞 中均高度 表 达。 越 来 越 多 研 究 显 示,EpCAM 在 细 胞增殖、迁移及有丝 分 裂 信 号 传 导 方 面 扮 演 着 重 要 角色。肝癌 EpCAM+细胞比 EpCAM-细胞具有 更 强的成瘤及侵袭能力[13]。Kimura等[14]研究结果 表 明,EpCAM + 与 EpCAM-肝 癌 细 胞 群 间 存 在 本 质 的生物学 差 异,EpCAM+ 细 胞 群 包 含 CSC 样 的 高 度 致 瘤 性 细 胞。Yamashita 等[12]进 一 步 证 实,与 EpCAM-AFP-(a-foetoprotein)肝 癌 细 胞 相 比,Ep- CAM+AFP+肝癌细胞对门静脉侵犯更加 常 见,使 患者生存 时 间 明 显 缩 短。 由 于 EpCAM 是 Wnt/β- catenin通路的 靶 基 因,通 过 阻 断 Wnt/β-catenin 通 路来抑制 EpCAM+ 肝 癌 细 胞 增 殖,将 为 治 疗 肝 癌 提供新的思路。 2.4 卵 圆 细 胞 抗 原 (OV6) 肝 卵 圆 细 胞 于 1944 年 在大鼠 化 学 诱 导 癌 的 生 成 过 程 中 发 现。1956 年, Farber首次将其命名 为 卵 圆 细 胞。 其 体 积 较 小,细 胞 核 占 据 大 部 分 细 胞 质 ,呈 卵 圆 形 ,细 胞 质 嗜 碱 性 且 浅染,表现出未 分 化 细 胞 的 特 点。 卵 圆 细 胞 是 肝 脏 的 干 细 胞 ,具 备 多 向 分 化 潜 能 ,体 内 外 实 验 证 实 其 可 以分化为肝细胞、胆 管 细 胞、胰 腺 及 肠 型 上 皮 细 胞。 Yang等 研 [15] 究 表 明,肝 卵 圆 细 胞 能 表 达 卵 圆 细 胞 特异标志物 OV6,在 SMMC-7721 细 胞 系 中 CD133 表达的细胞仅 为 0.12 %,几 乎 都 出 现 在 OV6+ 亚 群细胞中,提示 OV6+可以作为肝 癌 干 细 胞 的 标 志 物。将 OV6+SMMC7721细胞植入 NOD/SCID 小 鼠体内后,可 以 形 成 较 大 肿 瘤,而 OV6- 细 胞 则 不 能或只 能 形 成 很 小 的 肿 瘤。 此 外,需 要 50~100 倍 于 OV6+的细 胞 浓 度 的 OV6- 细 胞 才 能 在 NOD- SCID 小鼠体内形成近似于 OV6+ 所 形 成 的 肿 瘤 大 小。 2.5 CD90 CD90又称 Thy-1,为免 疫 球 蛋 白 超 家 族中的分子量最小 的 成 员,是 一 种 分 子 量 为 25 000 ~37 000的糖基磷脂 酰 肌 醇 锚 定 糖 蛋 白,主 要 表 达 于 造 血 干 细 胞 ,并 参 与 细 胞 与 细 胞 、细 胞 与 基 质 间 的 相互作用。Yang等 研 [15] 究显示,CD90是肝 癌 CSC 的候选标志物。从肝 癌 细 胞 系 中 分 离 的 CD90+ 细 胞能促进免疫缺陷小鼠体内肿瘤的形成与转移。作 为标 志 物,CD90 在 肝 干/祖 细 胞、小 鼠 乳 腺 CSC 以 及原代培 养 的 CD133+ 胶 质 母 细 胞 瘤 表 面 均 有 表 达。在所有肝癌标本及 90 % 以 上 的 肝 癌 患 者 血 样
消化系统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消化系统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94ec8c40508763230121206.png)
21 0 0年 4月
阿 方净『学杯(学 ) 宄 医 版
J u n l f He e No t i e st ( e ia d t n o r ao b i rh Un v r i M d c lE i o ) y i
Vo. O 2 1 27 N . A D .2 0 r O1
2 肿 瘤 干 细 胞 研 究 现 状
然后 分化产 生成熟 细胞 。机体 中这 部分 未分化 的 细胞
成 为 于 细 胞 ( tm cl 。 广 义 上 , 细 胞 包 括 胚 胎 干 se e ) 1 于
细胞 (mb y ncse cl , S细 胞 ) e ro i tm el E s 和成 体 干 细胞 ,
系 统 肿 瘤 的起 源 、 生 和 演 进 有 关 。为 此 , 肿 瘤 干 细 发 就
C C是 不 同的 。从 本 质上讲 , P细胞 可 以是正 常 的干 S S
细胞 , 也可 以是有 病变 的 ; 而肿瘤 干细 胞则 一定 是有病 变的 。然而 这 两 类 细 胞 又 表 现 出极 类 似 的生 物 学 特 性, 包括 多 向分化 潜能 、 自我 更新 、 高致 瘤性 、 治疗性 耐
C C分 选 是 研 究 C C的 首 要 步 骤 , 于 S S S 基 P分 选 技 术 的
在成体 的许 多组织 中常保 留着 一部 分未分 化 的细 胞 , 旦需要 , 一 这些 细 胞 可按 发 育 途 径进 行 细 胞 分 裂 ,
成熟 和 C C特异性标 志 物 的缺乏 ,P细 胞成 为研 究者 S S 寻找 C C的重要方 向和研 究对象 。 S
并 且是 唯 一 可 以将 人 类 的 AML转 移 给 NOD S I / CD ( 肥胖 型糖 尿病 / 非 重症 联 合 免 疫 缺 陷 ) 鼠并形 成 新 小 的 AML细 胞 。此类 细胞 被 命 名 为 S I 白血病 起 源 CD 细 胞 ( C D lu e aii ain cl , L I ) S I e k mi nt t el S —C 。通过 多 - i o s 年 的研 究和 临床实 践 , 目前 广 泛认 为 C 3 C 3 为 D4 D8
胃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 CD44v6、CD133与 OCT3/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胃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 CD44v6、CD133与 OCT3/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f95787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8.png)
胃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 CD44v6、CD133与OCT3/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刘鹏军;张利霞;葛亚强;张中平;薛志新;石红建【摘要】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v6、CD133与OCT3/4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CD44v6、CD133与OCT3/4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胃癌组织中CD44v6、CD133、OCT3/4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
CD44v6、CD133与 OCT3/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不存在相关性。
CD44v6表达与胃癌细胞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CD133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OCT3/4表达与胃癌细胞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结论CD44v6、CD133与 OCT3/4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三者与胃癌的发生、转移及浸润等存在一定关系。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6(056)025【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胃癌;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v6;CD133;OCT3/4【作者】刘鹏军;张利霞;葛亚强;张中平;薛志新;石红建【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 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 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 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 213002;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江苏常州 21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肿瘤组织内肿瘤干细胞(CSC)的筛选和鉴定在肿瘤发生、复发及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目前,已成功自人脑瘤、乳腺癌、肝癌、肾癌、胃癌等患者癌变组织内分离、鉴定出CSC[2]。
文献报道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有CD44、CD5、CD133、OCT4及SP等[3],但尚未发现某一种标记物在胃癌干细胞内特异性表达,因此,筛选更多的CSC表面标记物及标记物组合有助于提高CSC筛选的准确率。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cb228e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e.png)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严家来;许文荣;钱晖;朱伟;严永敏;曹慧玲;许晓蒙;孙靖;徐哲;钱茜【摘要】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和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36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用RT-PCR检测CD133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133蛋白质的表达,分析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CD133 mRNA表达阳性率为胃癌组织66.7%(24/36),癌旁组织为1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袁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状态相关,低、未分化组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分化状态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1(029)002【总页数】3页(P112-114)【关键词】胃癌;CD133;免疫组织化学;肿瘤干细胞【作者】严家来;许文荣;钱晖;朱伟;严永敏;曹慧玲;许晓蒙;孙靖;徐哲;钱茜【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肥,230601;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1997年Miraglia[1]等发现了一种新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C/HPCs)表面标志AC133蛋白,是分子量为120 000的5次跨膜蛋白质,后来被认为是多种干/祖细胞的表面标志之一[2]。
干细胞标志物SOX-2、β-catenin 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关系
![干细胞标志物SOX-2、β-catenin 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70aa34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a.png)
干细胞标志物SOX-2、β-catenin 表达与胃癌术后复发转移关系张燕平;罗素霞;李宁;邓文英;韩黎丽;田沛琦;许勇飞;杨姣;申威;魏辰【摘要】Background and purpose:Th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seriously affect survival in patients.SOX gene as a regulatory factor of the classical Wnt pathway,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stem cell marker SOX-2 and β-catenin in gastric cancer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with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fter operation.Methods: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SOX-2 and β-catenin in 71 tumor samples from 71 cases after surgery for gastric canc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X-2 and β-catenin expression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was analyzed.Results:The SOX-2 protein expression was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lymph node inifltration or differentiation (P=0.011,P=0.036,P=0.034) in the 71 gastric cancer, but not with gender, age or T stage. β-catenin expression was correlated with metastasis, lymph node invasion or T stage (P=0.025,P=0.014,P=0.026), but was not related to differentiation, gender or age. The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SOX-2 and β-catenin expression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metastatic rate in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egative expression.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of SOX-2 and β-cateni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recurrence,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 and may be used as a useful prognostic parameter topredict overall survival.%背景与目的:胃癌术后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情况,SOX基因是经典Wnt信号通路的调控因子,其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及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及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https://img.taocdn.com/s3/m/bab8cfd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4.png)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及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韩方征;张潇霖;董唯一;谢云亭【摘要】背景:国内外研究显示CD24、CD44表达与胃癌的疾病进展、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可能存在密切关系.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干细胞标志物CD24、CD44共表达情况及对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4月至2012年4月在菏泽市立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中CD24、CD44蛋白表达情况,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CD24、CD44双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在180例患者中,CD24阳性率为57.5%(92/180),其中低表达54例,高表达38例;CD44阳性率为49.3%(79/180),其中低表达48例,高表达31例.二者的共表达率为24.3%(39/180),双阴性率为30.0%(48/180);②与癌组织相比,正常胃组织和癌旁组织CD24、CD44的阳性率均较低,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1);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共表达与胃癌组织大小、T分期、N分期、脉管浸润相关(P < 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WHO病理分型、Lauren分型、M分期无关(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T分期、N分期是影响CD24、CD44在胃癌组织中共表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④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D24 和 CD44 的表达强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0.020, P=0.795);⑤180例患者,失访17例,失访率为9.4%.5年内死亡87例,CD24单阳组53例患者,死亡21例;CD44单阳组40例患者,死亡23例;双阴组48例患者,死亡13例,双阳组39例患者,死亡30例.Log-rank统计检验显示,4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1.72,P <0.001),CD24(+)CD44(+)患者预后最差;⑥结果表明,CD24、CD44在胃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且与患者分期密切相关.二者的共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强烈信号.【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22)029【总页数】6页(P4625-4630)【关键词】胃肿瘤;CD24;CD44;肿瘤干细胞;危险因素;预后;干细胞【作者】韩方征;张潇霖;董唯一;谢云亭【作者单位】菏泽市立医院,病理科,山东省菏泽市274031;菏泽市立医院,胃肠外科,山东省菏泽市 274031;菏泽市立医院,病理科,山东省菏泽市 274031;上海海吉亚医疗集团菏泽市单县海吉亚医院病理科,山东省菏泽市 27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肿瘤干细胞:是指肿瘤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及LGR5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及LGR5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1db44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9.png)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及LGR5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黎美仁;王丽丽;徐晓【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D133、LGR5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在胃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Max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120例胃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33及LGR5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CD133在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6.7%及5%,二者中CD133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胃腺癌中CD133表达在不同Lauren分级、脉管瘤栓、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间的差异,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LGR5在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8%及2.5%,二者中LGR5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胃腺癌中LGR5表达在不同脉管瘤栓、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间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腺癌组织中CD133与LGR5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278,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及LGR5在胃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CD133与LGR5之间存在正相关,提示两者在胃腺癌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9)005【总页数】5页(P455-459)【关键词】胃腺癌;肿瘤干细胞;CD133;LGR5;免疫组化【作者】黎美仁;王丽丽;徐晓【作者单位】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江西九江332000;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2胃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双高的恶性肿瘤,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是个长期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今,靶向治疗发展迅猛,CD133及LGR5作为胃癌干细胞潜在标记物,能否作为新的靶点让更多特别是晚期或不能耐受手术患者受益值得探讨。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c145e16325c52cc58bd6be47.png)
【 关键 词 】 胃肿瘤 ; C 3 ; 基 因表 达 ; 逆转 录聚合酶链反应 ; 免疫组化 D13
TN A GB - n MAL—e Z A u i , UY n —e, H N ieg, i , H IY -a Y 0 gw i z A GMi- n LUXa —a g eat etfG n r y j n eg, I iok n .D p r n e— f m o
e l ug r,te f l t h n h i o i l eo dMitr dclU i ri , h n h i 0 4 3 hn . r re aS y h i i e C a g a s t Scn layMei nv sy S a g a 2 0 3 ,C ia A ad H pa o f i a et
中 图分 类 号 :7 5 2 R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 4 0 20 )6—0 9 0 10 0 6 (0 8 0 4 5— 4
Ex r si n nd c i c lsg fc nc fc n e t m elm a k r CD 1 3 i a t i a e is s p e so a l ni a i ni a e o a c r s e c l i r e n g s rc c nc r tsue . 3
维普资讯
20 0 8年 6月第 1 3卷第 期 —hns l i l n o g ,u .2 0 , o. 3 N . C ieeC— c cl yJn 0 8 V 11 , o6 i aO o n
EpCAM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EpCAM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b51d37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3.png)
EpCAM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倪亚平【摘要】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具有加快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免疫逃逸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基于EpCAM特异性单抗的新技术和新药物能够高效、准确并特异地杀灭肿瘤细胞.最近研究表明,EpCAM可作为肿瘤干细胞研究的筛选标志,与其他共标志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强致瘤性及遗传稳定性等特性.因此,EpCAM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不仅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而且可用于肿瘤干细胞理论研究,为肿瘤干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EpCAM )possesses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accelerating cell cycle , promoting cell proliferation , differentiation , migration and immune escape. The research and exploitation of latest technology and drug, on account of EpCAM specificity monoclonal antibody, can kill tumor cells highly effectively, precisly, and specifically. Recency research indicates, EpCAM , as a screening marker of tumor stem cell, as well as other co-markers ,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self-renewal, high oncoge-nicity and hereditary stability. Accordingly, as a new type of tumor marker, EpCAM is not only utilized in tumor earl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judgment, but also in theoretical study of tumor stem cell, establishing the found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of tumor stem cell.【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21【总页数】4页(P3579-3582)【关键词】肿瘤;预后;治疗;干细胞;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作者】倪亚平【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EpCAM)又称CD326,是表达于人类部分正常上皮细胞和大多数恶性上皮肿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其生物学功能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类似,按其功能分类可归入黏附分子家族,但EpCAM的结构特征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家族。
探讨免疫组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探讨免疫组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https://img.taocdn.com/s3/m/2f4d482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3.png)
探讨免疫组化指标及肿瘤标志物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病人44例作为,按照肿瘤分期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两组的肿瘤标志物及与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等指标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相关指标对判断胃癌的临床分期、是否出现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免疫组化;肿瘤标志物;胃癌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mmunohistochemical indexes and tumor markers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Forty-four cases of gastriccancer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umor stages, and the tumor mark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umor markers suchas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and glycoantigen 72-4 (CA72-4) i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levant indexes are of value in determiningthe clinical stage of gastric cancer and whether metastasis is present.Keywords: immunohistochemistry; tumor markers; gastric cancer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胃癌的患者共44例为研究对象,将临床分期Ⅰ~Ⅱ期的作为对照,Ⅲ~Ⅳ期病人作为观察组,两组各2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殖、转移及复发有着重要作用。肿瘤可看作是干细胞生长 失去调控无限增殖引起的异常组织或器官,具有干细胞特性
的肿瘤细胞是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维持的基础”1。
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正常的造血干/祖细胞、神经、内
皮干细胞以及其它的原始细胞中存在CDl33"1,肿瘤组织中
也经常有大量的CDl33表达阻10],李亚卓等¨q研究胃癌组 织中的CDl33阳性细胞越多、分化越差、侵润越深、分期越
【指示性摘要】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s)是理论认为肿瘤中存在-/b部分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 向分化的潜能,具有特异性表面标志的细胞。目前已经从乳腺癌、结直肠癌、皮肤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鉴定
分离出了各自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本文就与胃癌相关的干细胞标志物进行综述。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干细胞标志物;胃癌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章编号】1672—4992一(2013)11—2605—03
Lin
JT等H副研究认为微小RNA(microRNAs)在多种
肿瘤的CSCs中异常表达,调控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 耐药、侵袭及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行为,通过影响靶基因的表 达可以阻遏肿瘤的生长。一些干细胞标志物也受其调控,差 异表达的miRNA可以使其致瘤能力降低。深入研究以miR— NA为靶点治疗的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治疗策略。 肿瘤是一种信号通路疾病b9|,肿瘤干细胞中存在
2.2 oct一4
部分研究"“1证实临床上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只有极少量 的致瘤性细胞亚群才具有无限增生的潜能,在肿瘤中充当着
干细胞的角色,在启动肿瘤形成和生长中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而其余大多数细胞经过短暂的分化,最终死亡。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2013—-06—・04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编号:kjtl2zrmsl80)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2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tion,with specific surface markers.Recently,individual cancer stem cell markers have already been identified and iso-
lated from breast cancer,coloreetal cancer,skin gastric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 织癌控项目的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高达700万, 其中死于胃癌的患者占了70万例。全球每年934 000新发
DOI:10.3969/j.issn.1672-4992.2013.11.69
2胃癌干细胞标志物
2.1 CDl33
CDl33又称Homo
Sapiens prominin
以达到降低肿瘤干细胞的数量,有助于治愈癌症。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发现,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 诊断、治疗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耐 药、复发、浸润性生长及转移密切相关,分离肿瘤干细胞,研 究其自我复制增殖的信号通路,用抗干细胞表面标志的单克 隆抗体偶联能够阻断信号传导的药物,可以更有效的杀死肿 瘤干细胞,有效的治疗恶性肿瘤。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进
N等p21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在胃癌组织中检测了
ABCG2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45例中有28例(62.2%)呈 阳性,其中低分化/未分化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比高/中分化肿 瘤显著升高,由此可推测ABCG2在胃癌的多药耐药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Jiang 关。
2.7 Y‘33。等检测胃癌细胞系中ABCBl、AB—
stem
地擅王细胞握查堑皇垦疸差丕的硒窥进屋
cells,ESCs)和
且不随肿瘤进展而降低,对于前列腺癌诊断和治疗的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最近的研究表明,该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殖细胞的功能有关,高表达与维持细胞全能性有关,而其
表达的下调则会促使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近年的研究也表明,Oct一4在多种正常细胞与肿瘤干细
的组织学分型、侵润深度等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的初筛实 验‘驯。 2.8其他 其他胃癌干细胞标志物还有与胃癌的发生、侵润和转移 有密切关系的Sox2p 6。;还有从胃癌细胞系中分离出来的高 表达标志物CD24"7。等。 3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
Desano
2003年,Mitsui K¨引和Chambel"8 I‘2列等人发现一种自我 增殖和多向分化的重要基因,并且命名为Nanog基因,它是 一种在原始生殖细胞、胚胎瘤细胞、睾丸原位癌以及ESCs表 达的新转录因子。Nanog属于ANTP类NK家族基因的重要 成员,位于人类12号染色体12p13区,其cDNA大小为2184 bp,编码的蛋白质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分三个结构域。 目前Nanog在胚胎癌、原位癌和生殖细胞肿瘤中的研究 较多,Nanog在胚胎性肿瘤、睾丸原位癌和精原细胞瘤中异常 高表达Ⅲ1。基础研究表明其与体细胞肿瘤关系也很密切,
Oct一4(octamer
binding
gene)曾经称为DNA一结合蛋
白,是POU(Pit,Oct,Unc)结构域转录因子家族中的一员¨“。 定位于染色体(6p21.31),长度为16.40 kb;具有多个转录起 始位点,转录不同的mRNA亚型,从而翻译成多种蛋白质。
万方数据
赵堂墨:笠
Oct一4的表达与胚胎干细胞(embryomc
晚,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术后生存时间也就越短,提示肿瘤 组织中CDl33阳性细胞越多,含有的癌干样细胞就越多。术 后一些残留的癌干样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导致肿 瘤复发和转移。由此推测CDl33可能是胃癌癌干样细胞的 特异性分子标志物。Ishigami等¨21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 干细胞标志物CDl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发现,CDl33表达 与肿瘤大小、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等相关,是患者术后 生存的预后因子。
CG2和CDl33的表达时,发现三者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 EpCAM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胞,具有自我复制增殖、多向分化的潜能,具有高致瘤性。在 体外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形成集落,接种于NOD/SCID(非
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形成肿瘤,并高度 耐药、耐放射性。由shRNA去除CD44基因后,体外培养形 成集落减少,注入NOD/SCID小鼠体内肿瘤体积减小。Han ME等H引从胃癌组织中分离出EpCAM+/CD44+亚型的癌 细胞,发现其富含胃癌干细胞,且只有4.5%的胃癌细胞表 达。也有实验表明CD44在胃癌中高表达,与其分型、侵润深
基因为GenelD:8842,目前发现有同源性抗原有CDl33—1 和CDl33—2,其基因分别位于人类4号(4q15.32)和2号染
色体上。CDl33抗原是相对分子质量为o.12×106的5次跨
膜糖蛋白,可能属于一个新的5次跨膜糖蛋白家族,该5次 跨膜结构包括细胞膜外的氨基末端、2个短的细胞内环和2 个长的细胞外环以及细胞内的竣基端,并且发现CDl33集中 在膜突出部¨-。
塑岱贮癯匡堂垫!!生!!月
箜至!鲞筮!!翅
丛Q旦垦旦盟Q盟鱼QLQ盟:丛!!:至Q!!:yQ坠至!:盟Q:!!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赵选忠1,王峰2,侯明星2 Research progress of
cancer
stem cells markers in gastric carcinoma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Huhaot 010050,China.
【Abstract】For
Cancer stem cell there
are a
small part of tumor cells with potential of self—mnewal and differentia・
cancer cancer
and other malignant cancers.This
paper
is to make
a
review
on
stem
cell markers.
stem
【Key words】cancer
cell;cancer stem cells markers;gastric carcinoma Modem Oncology 2013,21(1 1):2605—2607
胞中均有表达。Spee B等人在肝祖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rs2976392位点“A”等位和rs2294008位点“T”等位)与日
本和韩国人群中的弥散型胃癌密切相关旧7|,也与中国人群 的肠型和弥散型胃癌高度相关心8-30]。
2.6 ABCG2
cells)中发现有Oct一4的表达’1…;Yao HL¨纠应用免疫组化 技术检测了Oct一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发现其 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性和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能 力有关。陈忠¨6。等研究表明Oct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Zha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uanzhon91,Wang Fen92,Hou Mingxin92
1舭/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Huhaot 010050,China;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Affdiated
度等有关,可作为胃癌干细胞表面标记m J。王军等旧1。通过
免疫组化方法发现CD44与肿瘤侵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
CD44(+)的胃癌细胞,且只有这两种特异性标志物同时存
在于胃癌细胞上时,才能在接种500个这种亚型细胞于免疫
结转移等有显著相关性,有助于胃癌预后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