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培训

《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培训
《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培训

《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培训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为继续教育教材《教师积极心理健康养成》的第八章——如何从容自在地生活。

人们常说,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教师的艰辛劳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人们把教师比作园丁、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绚丽的晚霞……当今,社会转型、经济接轨和教育方式转变导致教师的职业压力剧增,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子女成长和个人婚姻等各种问题。

《尚书·君陈》有云:“宽而有制,从容以和。”

人们也常说“得失尽在须臾间,人生难得一从容。”

在教育日趋功利化的背景下,教师不盲目跟随应试体制起舞,如何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去行教书育人之责,让自己走过自在优雅的教育岁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本章一共分为四个小节,

第一节,合理期待;第二节,活在当下;第三节,且行且珍惜;第四节,自在生活的研修与养成训练。今天我重点分享的是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

第一节,合理期待。

首先,我们要确定教师角色的合理期待。那么,什么样的期待才是合理的呢?

从古至今,社会赋予了教师很多的角色形象,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守门人”,道德的楷模,诲人不倦的“园丁”,是年轻人的精神导师和心理医生,甚至把教师当作“完人”、“超人”和“神”来看待。

总之,教师已经被社会赋予了理想化的圣贤和“非人的”角色,这种“神化”或“圣化”教师角色的倾向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必须对教师角色拥有清醒合理的认识。

第一,“人”:教师的本质属性。

首先教师是具体的、真实的人,要维持生命存在就需要基本的物质条件,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其次,教师不是“完人”,也可能在生活中犯错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因此,把教师当作人来看待有助于教师对自身角色有客观公正的定位。

第二,教书育人:教师角色的基本定位。

韩愈在《师说》里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知识的传递和对学生做人的引导。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我们对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如“研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创新型”教师等,无论把教师归入什么型,他至少是合格的和尽职的教师。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成长,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舍本逐末地要求教师担负其不擅长的研究重任,而不为教师达到这样的水准提供研究上的支持,这只会增加教师的负担。

第三,自我实现:教师职业的价值追求。

教师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工作不仅是为了挣工资,而是发挥自己专长、成就事业的追求,他们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

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多元的、复杂的要求,但教师的基本角色不会改变,忘记或者忽略了这些基本角色,就会舍本逐末地追求一些太过理想化的东西,给教师也给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带来不应有的损害。

除了纠正外界对教师的不合理期待外,我们还要检视纠正教师自身的不合理期待。教师自身的的不合理期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学生的不合理期待,体现在对学生所谓合理的希望和对学生所谓态度的认定。教师看到学生出现了自己不喜欢的行为,希望学生“必须”马上停止;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要求学生“必须”有感恩回馈的态度都是不合理的期待。

其次是对工作的不合理期待,表现在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硬件条件的期待和对校园环境、同事关系、管理制度等软件环境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期待应该是能得到满足的。我们学校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同事关系和谐,管理制度充满温情与人性化,特别是车棚的充电插口,每月4小时的间歇时间,每日两小时的哺乳时间,都是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关怀。

再次是对生活的不合理期待,主要体现在别人行我也行的盲目攀比和付出总想回报的患得患失。我们一定要走出盲目攀比的误区,摆脱苛求回报的困扰。否则受伤的总会是自己,我们将无法享受生活的快乐,心理问题也会悄然产生。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重塑教师的合理期待呢?

第一,我们要做到不苛求学生。教师不能苛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学会宽容,并运用自己的的智慧解决问题。下面我创设一个情境,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该如何解决?

有一个小学生,有一天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便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而这只狗不是别人家的,恰恰是校长家的爱犬。

面对这样的情况,到底该如何处罚,是狠狠批评?通知家长索赔,并给予处分?还是直接开除?还是有其他方法?

经过反复考虑,校长采取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方法:罚这个学生画出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个学生很聪明,知道自己错了。于是他仔仔细细地画好两幅图,校长和教师看后很满意,杀狗之事就这样了结了。这样的处罚方法,既使这个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保护了他的好奇心,还给他一次学习生理知识的机会,使他对狗的解剖用上了用场。这个小学生就是麦克劳德,至今这两幅图画还珍藏在英国的亚皮丹博物馆里。后来,麦克劳德成了一位著名的解剖家,与医学家班廷一起,研究发现了以前人们认为不可医治的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两人于1923年荣获诺贝尔奖。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第二,我们要做到不苛求学校。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对学校求全责备,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多理解与配合学校的工作。正如刘伯温自勉的那样: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我心。

第三,我们要做到不苛求生活。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要过于苛求,否则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只要用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毁誉得失,你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第四,我们要做到不苛求自己。教师职业倦怠表面上看是由于重复工作,而深层原因其实是焦虑和烦躁。教学成绩不可能人人都第一,民主选票不可能人人都最多,凡事只要尽心尽力,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必太在意个人一时的得失。正如我国古语所言“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第二节,活在当下。

古希腊学者库里希波斯曾说:“过去与未来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存在过’和‘可能存在’的东西,唯一‘存在’的是现在。”

心理学家认为结束人类一切心灵痛苦的方法是——活在当下。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个静谧旅行短片《活在当下》。

(作品取景于新西兰,旧金山和芬兰三地,导演想通过影像向人们提出生活的每一刻都是快乐的,所以要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带来的一切美好,不要让你的激情和梦想等你太久。)

值得一提的是短片采用了非常多的延时镜头来细致刻画唯美的景色和过着快乐美好生活的人们,以此来突出片中蕴含着的深刻意义:活在当下。那我们能如何才能更好的活在当下呢?要做到两点:越放下,越快乐和提升心流体验,获得持久快乐。

那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呢?

第一,忘了名利,才能更专注。

星云大师曾说:“人们名利缠身,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来?一整天心事重重,做梦半夜惊醒,老疑神疑鬼,阴翳不开,快乐又怎么会与你有缘呢?更有甚者,在名利的束缚下,个人无法尽情地自我发挥,背着名利的压力注定不能走远。”

要做到忘记名利,我们首先要养成能够正确对待名利的态度。教师对名利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来之可喜,去之不忧。

其次,要潜心感受教育工作的内在乐趣。其实,教育活动本身充满了乐趣,孕育着多重收获,当我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就会淡化对名利的关注。

最后,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高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奋斗目标和评价标准,他们既能有所作为,又不为名利所累。

第二,放下别人的眼光,做回自己。我带来一个相关的小故事《国王的屁股》。?英国温莎公爵(继位后为爱德华八世)14岁的时候,曾被一群同龄人踢过屁股。他当时在英国一所著名的军官学校读书,有一次被一群同学围攻,大家纷纷踢他的屁股,他连动都不敢动。事后,温莎公爵一个人躲起来哭,正好被一位教官看到。教官询问缘由后召集了全班学生,他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踢温莎公爵的屁股。同学们说:“等我们成了皇家海军,可以骄傲地告诉其他人,我们踢过国王的屁股。”

那些处在别人眼光中的人就像是被踢了屁股的国王,人们通过评价他来博得存在感和成就感。所以,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不必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记住,你只是你就够了!

第三,放下无谓的坚持,选择明智的放弃。

那么,什么是无谓的坚持呢?其实就是一种固执心理,是一种坚持己见、不懂变通的心理现象。

要想做到放下无谓的坚持,有以下几个小技巧: 1博见广闻,2 丰富想象,3 换位思考,4 理解宽容,5把握自我。

第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放弃抱怨。抱怨就像一堆粪便,不仅让自己臭气熏天,也会赶走所有想接近我们的人。与其想着如何除臭,不如把粪便冲走,换个彻底的解脱。

第五,不沉溺于过去,不妄想于未来,无悔无忧。把握现在,才能活出精彩。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我们接下来看第二项内容:提升心流体验,获得持久快乐。

那什么是“心流”呢?

米哈里·齐克森将心流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

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具体表现为: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经常忘记时间以及周围环境的感知,并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一种难以名状的乐趣体验。

在提升心流体验上,也有几个小措施:

1、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2、建立清晰的目标(1)提升工作价值(2)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3、立即回馈

4、全神贯注

第三节,且行且珍惜主要包括:及时感恩和学会知足。

第四小节,自在生活的研修与养成训练,是一些小练习,感兴趣的老师可以课下进行一下相关的训练。

最后祝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不畏将来,不念过去,活在当下,从容自在地生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