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宏教授_当代史学平议_读后_乔松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振宏教授《当代史学平议》读后91
李振宏教授《当代史学平议》读后
乔松林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历史研究的进步既离不开史学理论的指导,也离不开史学批评的调节。李振宏《当代史学平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以下简称《平议》)则关注到了以上两个方面。《平议》一书是作者多年史学研究评论文章的结集,主要针对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学术史以及史学方法论、认识论等历史学分支的研究个案或整体状况进行了评论。该书收录的24篇论文,可以分为4类:
第一类包括《六十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思想进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等文章,主要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状况的思想性进行评论。第二类属于对史学理论研究的反思,主要对世纪之交、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等几个时间节点的史学方法论、历史认识论等方面进行回顾。第三类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学术研究现象进行评论,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文化史研究的整体性思维、汉代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局面以及中国史学科的发展问题。第四类是为当代历史学者的著作所撰写的书评。以下笔者就《平议》读后的感想作一梳理。
独特的问题意识。以《六十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思想进程》为例,如何评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未尝不可,但作者将视角转到了研究主体。以往我们几乎都是以政治和意识形态对史学工作者的干扰来总结新中国史学的曲折道路,但是作者提出政治的意识形态固然强大,但不能够完全为历史学者开脱,史学研究毕竟是主体能动的认识活动,可以从研究主体的角度、从历史学者的思想层面去剖析60年来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思想进程。这个独特的视角就把60年来中国古代史从业者思想演绎过程的内在逻辑揭示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思想从禁锢、盲从与冲动,最后达到个体自觉、解放的过程。也正是这样的问题意识,作者才能从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发现“天高皇帝近”可以作为看待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核心命题。
92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3期
鲜明的批判意识。作者指出历史学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禁锢,“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强化的原因,也根源于几千年历史中权威崇拜、皇权观念和经学思维的思想传统”(第111页),而且这个传统对我们今天仍有影响。这样,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历史的批判产生了关联,作者也因此对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异于唯物史观派的“王权主义学派”产生共鸣。作者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去认识刘知幾史学的学术本质,提出“刘知幾史学的本质不是是否具有批判精神的问题,而就是在执行批判的使命”(第212页)。作者总结60年的民族定义研究学术史,就抓住“斯大林民族定义”这条主线,反思数以百计的学者是如何围绕着一个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在打转。可以说,在作者看来,社会科学的功能就在于执行社会批判。让学术执行批判的使命,是本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自觉的理论意识。在评价雷戈的著作时,作者明言“方法论观念淡薄,是中国史学界致命的弱点之一”(第191页)。基于此,作者对雷戈提出的“历史-思想”研究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方法论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思想史的资料范围。作者还进一步提出“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最根本的途径是历史观的创新”(第455页)。正是由于方法论的理论自觉,作者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王权主义学派。理论思维素质的培养也非常重要,作者提倡文化史研究中要有整体性思维,要从抽象的命题上和支离破碎的文化现象中跳出来,关注文化的整体发展,将整体性贯彻到具体的文化现象研究中,这样才能提升中国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水平。
此外,作为一部以学术批评为主体的著作,《平议》作到了平心而议。在梳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时,作者虽然立足于中国学术的自我批判,但对学者们关于民族定义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历史主义地评论。收录的几篇书评,都重在评书而不评人,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与所评论对象建立平等合作关系的真诚态度。
如果把具体的史学研究比作“低头拉车”的话,那么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则可以称作“抬头看路”。历史学的发展,必须二者兼顾。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人情的原因、功利的因素,史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批评。这固然与史学批评主体的胆识有关,也应该与批评者的观念有关,更与被评论者的雅量有关。因此,史学批评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整个学界的共同培育,希望《当代史学平议》这部著作的出版能够唤起学界对史学批评的更多关注,进而推动一个健康、科学的史学批评氛围的形成。
(责任编辑: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