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典金融中介理论.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指的是人们只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 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 觉。
信用媒介论与信用创造论
20世纪以前银行是最为重要的金融中 介,经济学界对其关注主要体现 “信 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
一、信用媒介论
流行时间:19世纪以前占统治地位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主要区别在于:
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仅仅引起绝对价 格水平和名义变量的变动,还是会引起相对 价格和实际变量的变动
❖ 货币中性论的基本前提:假设经济活动的
行为者都是有理性的,他们不受货币幻觉的 影响,因此,名义货币量值的变化不改变他 们的行为,从而不会引起真实经济量值的变 化
货币幻觉: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1928年提
第二章 古典金融中介理论
第一节 早期关于货币、信用与银行的 论述发展
在经济发展早期,货币和信用是最主要 的金融活动,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 因此金融中介理论的渊源就是从早期经 济学家关于货币、信用与银行的论述发 展而来的。
两分法与货币中性论
20世纪以前,由于统一的经济体被分为货 币面与实物面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经 济学也因此分为货币理论与价格理论两 种理论体系。
缺陷:认为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
约翰.劳
主要观点: 在就业不足的条件下,增加货币供给
可以在不提高物价的情况下增加产出 纸币制度比贵金属制度有更大的灵活
性,给了发行银行更多的空间和控制经 济的能力。
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1716年劳的通用银行成立,最初的资本为 600万里弗(livre法国旧时流通的货币名), 折合成1200股,每股价值5000里弗。以法 国王朝的信誉作为保证,以土地作为抵押品 发行纸币,并进行票据贴现和存款业务。
❖ 1720年5月,发布股票贬值令,同时降低纸币 面值,9月到2000,12月到1000,1721年到 500。
❖ 劳连夜出走比利时,法国回到硬币制度。
❖ 劳于1729年在威尼斯去世,去世时他的 处境非常悲惨。
❖ 墓志铭: “这里长眠着那个著名的苏格兰人, 他的计算技巧无人匹敌, 他用简单的代数规则, 把法国变得一贫如洗。”
❖ 大卫·李嘉图认为,信贷可以用来购买机器, 但不可能创造机器,信用能够使资本转移, 能够改变资本的用途,这种改变既可以是有 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 1781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就刺激经济增 长而言,银行是已经被发明的最令人愉快的引擎
亨利·桑顿
❖ 英国银行家亨利·桑顿(Henry Thomton)认为 “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商品的供求比例和通货 的供求比例,商品增多对银行券的需求扩大, 银行券增多对商品的需求扩大,所以当银行 券增多而商品对银行券的需求未扩大时,就 必然使物价随之上涨。物价上涨,工资缺乏 弹性,一方面刺激生产,另一方面制约消费, 从而造成作为资本的商品增多”。
1718年通用银行改为皇家银行
1718年兼并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公司,组建印 度公司,准备实施“密西西比计划”。
❖ 1719年支付5000万里弗尔获得皇家造币厂 的承包权。发行5ຫໍສະໝຸດ Baidu股股票,每股1000,很 快上升到1800。
❖ 1719年获得农田间接税和直接税征收权,股 票价格达到3000
❖ 1719年通过印度公司发行股票来偿还15亿的 国债,连续三次增发股票,每次增发10万股 ,从每股5000到18000
两种理论内在的不一致性导致了传统经济 理论的“两分法”局面形成。
两分法的实质在于否定货币经济的存在, 否定货币对实物经济的实质性影响。
货币中性的主要观点:
货币只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便利交换的 工具,货币数量的变化只会影响物价水平而 不会引起实际经济活动,就整体经济而言, 货币只是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 1848年,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认为, 通过储蓄银行的信用媒介,“虽然现有的资本数量 实际上没有增加,但使用的资本数量却由此增加, 从而使社会总产量相应地增加。”
❖ 1873年,沃尔特·贝戈豪特(Walter Bagehot)指 出,金融体系通过方便大型工业项目融通所需的资 本,从而在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 1720被任命为法国的主计长和监督长,掌管 财政和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权。
❖ 1720年初。孔蒂亲王由于在要求购买新上的印 度股票时被劳拒绝,就用三辆马车拉着自己的 数额惊人的纸币到劳的银行,要求将纸币兑换 成硬币。
❖ 为维持股价9000里弗尔,使得股票货币化, 1720年3月25日货币扩张3亿,4月5日3.9亿, 5月1日扩张4.38亿,
➢ 信用能够创造资本,信用就是生产资本,通过信用量 的增加与扩展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商业,使国民 经济具有更大的活力。
➢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通过发放贷 款的办法创造存款,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
➢ 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扩 大资本的积累,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信用创造论
信用创造理论是现代西方社会最有势力、最有影 响的信用理论,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理论体系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流行时间:始于18 世纪,发展于19世纪、20世纪 初,盛行于现代。
先驱者: 18 世纪的约翰•劳
主要代表人物: 亨利·桑顿,麦克鲁德,熊彼特, 凯恩斯
基本观点
➢ 货币是一种交换手段,信用可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 手段,因此信用就是货币,就是财富。
勒 主要观点货币只是简单的交换媒介和便利交换的工具
信用只是转移和再分配现有资本的工具,不能创造新 资本。
银行的作用在于媒介信用,而不是创造信用。
银行必须在吸收存款的基础上才能发放贷款,负债业 务决定资产业务。
银行通过充当信用媒介,将消费资本转换为生产资本, 提高资本效益。
❖ 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 充分肯定了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指 出:“慎重的银行活动,可增进一国产业。 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加一国资本, 而在于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 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