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三大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三大建议
继深圳、佛山顺德进行公务员
分类管理、聘任制改革试点后,广东将进一步提高试点成果的可推广性,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早研究全省实施
分类管理和聘任制的办法。

对于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公众往往聚焦其改变了传统公务员“铁饭碗”的人事管理模式。

不过,打破铁饭碗仅是聘任制公务员改革的“表”,如何真正通过改革使公务人员各归其位,避免公务员队伍中的人员浪费,才是关键。

对此,笔者有三个建议。

第一,应保证聘任制公务员服务基层。

由于社会管理实施管理权下放,基层政府存在无限的管理责任。

与此同时,基层公务员编制有限,往
往使基层政府痛感人手不足。

以广州为例,负责基层执法的城管正式
人员3000人,协管人员7000人,但即便充斥着如此多的“临时工”,城市管理仍感觉人手不足。

公务员聘任制就是为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

比如,施行聘用制的公务员,均为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人员,而他们恰是基层公务员的主体。

如若这些人真能通过聘任的方式补充到基层,不失为既节省人力
成本,又解决结构矛盾的好办法。

第二,应建立公务员终身制到聘任制的转化机制。

按照深圳公务员分
类管理试点,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人员弥补基层人手不足,采取
聘任制,待遇与行政级别脱钩。

而综合管理类人员则多在机关工作,
仍沿用“铁饭碗”的用人方式,采取选任制和委任制。

众所周知,施行选任制和委任制的公务员队伍稳定,但缺点在于管理
弹性不足,制度对其的激励和约束效果也不足。

在此背景下,机关人
员往往缺乏干劲,而越是缺乏干劲,话语权较强的部门就越倾向寻找
更多的人干活,长此以往也会产生机构臃肿的问题。

在这方面,媒体
经常曝光的机关公务员上班打麻将就是最好的例证。

所以,此次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应敢于对臃肿的管理部门实施改革,
使原本“多余的”终身制公务员改为聘任制,流动到基层,解决基层
人员不足的问题。

第三,应对聘任制公务员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

按照目前的规定,聘
任制公务员一般聘期在1—5年不等。

但如果没有合理的考核和退出机制,工作满了年限,还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轻易续约,就等于变相的终
身制。

以上三方面建议的实现,都需要由独立于用人单位的第三方部门操作,与此同时还需阳光透明,引入公众监督。

公务员聘任制度改革牵涉利益重新分配,需要拿出“革自己命决心和
勇气”(朱小丹语)。

而事实上,如果仅仅将公务员聘用制向横向推广,而无纵深推进,那也只能被公众质疑为一场“政绩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