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
《建筑烟雾抽排系统技术规范》(GB51251-2023)
《建筑烟雾抽排系统技术规范》(GB51251-2023)建筑烟雾抽排系统技术规范(GB-2023)1. 引言本技术规范旨在规定建筑烟雾抽排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等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内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烟雾,维护人员生命安全和建筑结构的完整性。
2.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特种建筑的烟雾抽排系统设计与施工工作。
3. 术语和定义3.1 烟雾抽排系统指用于排除建筑内烟雾、降低烟气浓度的系统,包括烟雾抽风机、通风管道、烟气探测器等设备和元件。
3.2 烟雾抽风机指用于排除建筑内烟雾的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风量和排烟能力。
3.3 烟气探测器指用于检测建筑内烟气浓度的设备,可以及时触发烟雾抽排系统的启动。
4. 技术要求4.1 系统设计4.1.1 系统布局烟雾抽排系统应根据建筑的布局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烟雾抽风机的位置、通风管道的走向等,保证烟雾能够迅速有效地被抽排到室外。
4.1.2 设备选型选择烟雾抽风机和烟气探测器时,应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平面布局和火灾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设备的性能满足需求。
4.2 施工要求4.2.1 材料选择烟雾抽排系统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耐用性。
4.2.2 工程施工烟雾抽排系统的安装应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设备和管道的连接牢固可靠,排烟通道畅通无阻。
4.3 验收标准4.3.1 安全性能测试经过施工完成的烟雾抽排系统应进行安全性能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3.2 文件验收烟雾抽排系统的设计方案、施工图纸、设备合格证明等文件应进行验收,确保设计和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5. 防止误用和维护5.1 使用说明烟雾抽排系统的使用人员应熟悉系统的操作方法,能够正确使用系统并做好日常维护工作,防止误用和损坏系统。
5.2 定期维护烟雾抽排系统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6. 引用标准本技术规范引用以下标准:- GB/T XXXX-X-XXXX 《建筑烟气探测系统技术规范》- GB/T XXXX-X-XXXX 《烟雾抽风机技术规范》7. 附录- 附录A:烟雾抽排系统设计示意图- 附录B:烟雾抽排系统施工工艺图以上为《建筑烟雾抽排系统技术规范(GB51251-2023)》的主要内容概述。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1. 引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指在火灾发生时,通过控制烟气传播和迅速排除烟气,以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和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畅通的系统。
本文档旨在规定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以确保系统设计、安装和维护符合安全需求,有效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2. 术语定义在本文档中,以下术语定义适用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建筑防烟排烟控制系统:由控制面板、控制装置、传感器等组成的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建筑内烟气的传播和排除。
•排烟系统:建筑内部用于排除烟气的系统,包括排风机、排烟道等设备。
•防烟系统:建筑内部用于阻止烟气传播的系统,包括防烟门、防烟窗等设备。
•入侵探测系统:用于监测建筑内部是否有人员入侵的系统,包括红外探测器、门磁等设备。
•环境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建筑内环境参数的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设备。
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3.1 系统功能要求•排烟系统设计应能迅速排除火灾源附近产生的烟气,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防烟系统设计应能有效隔离烟气的传播,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入侵探测系统应能及时发现建筑内可能存在的人员入侵情况。
•环境监测系统应能实时检测建筑内环境参数,为防烟排烟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2 系统设计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应根据建筑的用途、结构特点和火灾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设计。
•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设计应考虑到建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变化,以便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
3.3 系统安装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安装应由经过培训和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
•安装过程中应保证设备的正确连接和固定,输电线路和信号线路应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维护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4.1 定期维护•系统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烟气扩散,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技术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一、系统设计标准。
1.1、排烟风机选型。
排烟风机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型,考虑建筑物的高度、面积、烟气排放量等因素,确保排烟风机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排出烟气。
1.2、排烟通道设计。
排烟通道的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通道应设置合理,通风阻力小,排烟效果好,确保烟气能够迅速排出建筑物。
1.3、控制系统设计。
排烟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到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操作简便等因素,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排烟系统。
二、系统施工标准。
2.1、材料选用。
排烟系统施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火材料,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2、施工工艺。
排烟系统的施工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2.3、验收标准。
排烟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系统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三、系统运行维护标准。
3.1、定期检测。
排烟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系统各部件正常运行,预防故障发生。
3.2、日常维护。
排烟系统应进行日常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等工作,确保系统在平时能够保持良好状态。
3.3、故障处理。
一旦排烟系统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
以上就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确保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达到标准要求,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防排烟规范
防排烟系统应用规范1、GB50045-95中8.1.5条: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8.4.2.2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8.4.2.3中庭体积小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6次/h换气计算;中庭体积大于17000m3时,其排烟量按其体积的4次/h换气计算;但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 m3/h13、 GB50045-95中8.4.3条:带裙房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当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裙房部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其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局部正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应符合8.3.7条的规定。
14、 GB50045-95中8.4.4条: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
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
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15、 GB50045-95中8.4.5条: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在排烟支管上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16、 GB50045-95中8.4.6条: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
17、 GB50067-97中8.2.1条: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
条文说明地下车库一旦发生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且有些烟气含有一定的毒性,如果不能迅速排出室外,极易造成为员伤亡事故,也给消防员进入地下扑救带来困难。
根据国内20座地下汽车库的调查,一些规模较大的汽车库,都设有独立的排烟系统,而一些中、小型汽车库,一般均与地下车库内的能风系统组合设置。
平时作为排风排气使用,一旦发生火灾时,转换为排烟使用。
gb51251—202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2024《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标准,对于保障建筑物的人员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标准的背景、技术要求、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介绍,总计超过1200字。
1.标准背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疏散和消防控制的重要设施,特别是在火灾发生时,可以有效地帮助人员疏散,减少火灾对人员和建筑物的损害。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对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选型、安装和验收进行规范。
2.技术要求2.1设计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消防法规的要求,并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高度、面积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2设备要求:系统的设备包括排烟风机、风口、排烟管道等,这些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保证其质量和性能。
2.3控制要求:排烟系统应设置有手动和自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可由人员控制,自动控制可以通过感烟探测器和烟雾控制器实现,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启动系统。
2.4防火性能:排烟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包括系统的排烟管道、风口和排烟风机等都应符合相关的防火标准,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不会变成火灾传播的通道。
2.5隔烟性能:排烟系统除了要保证排烟功能外,还应具备一定的隔烟功能,即可以防止烟气进入逃生通道和其他安全区域,以确保人员的疏散通道不被烟气阻塞。
3.系统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排烟风机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高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排烟风机型号和数量,确保排烟的风速和排烟效果。
3.2排烟风口的设置: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消防安全要求,确定合适的排烟风口位置和数量,以保证排烟的效果和烟气的疏散。
3.3排烟管道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合适的排烟管道的布置和尺寸,确保排烟的通畅性和防火性。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前言▼▼▼▼▼▼▼▼▼▼▼▼▼▼▼▼▼▼▼▼▼▼▼▼▼▼▼▼▼▼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防烟系统设计3.1 一般规定3.2 自然通风设施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3.4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4 排烟系统设计4.1 一般规定4.2 防烟分区4.3 自然排烟设施4.4 机械排烟设施4.5 补风系统4.6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5 系统控制5.1 防烟系统5.2 排烟系统6 系统施工6.1 一般规定6.2 进场检验6.3 风管安装6.4 部件安装6.5 风机安装7 系统调试7.1 一般规定7.2 单机调试7.3 联动调试8 系统验收8.1 —般规定8.2 工程验收9 维护管理附录A不同火灾规模下的机械排烟量附录B排烟口最大允许排烟量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附录D施工过程质量检查记录附录E防烟、排烟系统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附录F防烟、排烟工程验收记录附录G防烟、排烟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检查项目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保证施工质量,规范验收和维护管理,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规范概览章 节 条 强条 章 节 条 强条 1、总则 5 一般规定 62、术语 17 7、系统 施工 进场检验 53、防烟系 统设置 一般规定 11 4 风管安装 6自然通风 5 3 部件安装 5机械加压 8 1 风机安装 5一般规定 7 1 8、系统 调试 一般规定 54、排烟系 自然排烟 7 2 单机调试 7统设置 机械排烟 14 6 联动调试 4补风系统 7 2 9、系统 一般规定 4 15、系统设 防烟计算 8 验收 工程验收 8计计算 排烟计算13 10、维护 一般规定 36、系统 防烟联动 5 1 管理 维护管理 9控制 排烟联动 7 1 合计181 20汇报内容—、烟乞的形庆与发展规律烟乞处置的】标与手段三、规纯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四、规纯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1.1烟乞的特性1.2烟乞的特点1.3烟羽流的类型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体开始燃烧发生阴燃;O当达彩—定高的温度弄遍對适合的逋风条件时,阴燃T更转变为明火燃烧;o随后,可燃彫的燃烧速率迅速增加,在火癇上方形庆向上流动、莽不断卷吸周围空乞的烟羽流;o当烟羽流覺對房间顶棚的阻捞后,T更在顶棚下方向四面扩敢开采,受:彩墙壁阻捞后,便开绐转向下流。
1.1烟气的特性⑴O 烟乞体量特牲逋常情况下,对于空间高度较高的建筑场所,火灾呈稳定燃烧愆勢,烟毛量产生的大小至要取决于燃烧材料的性质和燃烧状愆,除非火究巳21欣 建筑的轰熾既全室燃烧,烟乞責与樓层面稅武防简单方法,理由弄不充分。
火单元大小元支接庚乘 定百分比采确定排烟口逋葷要求按楼层面积一 积盛参小时換乞次数的1.1烟气的特性(2)o烟乞厦度特牲火灾发生时,相对于高度较低的普逋建筑彫内几百度的高温热烟环境,大空间建筑內顶部最初的烟毛层的温度大大降低。
即T更功率为几个兆瓦, 火灾烟乞的温度也仅升高二、三十度。
因此,在大窒间建飯內发隹九究时,烟乞萌危審至與耒于它的寧牲和遽充牲。
GB51251-2022《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3]
GB51251-2022《建造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一、概述《标准》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202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适合于新建、改建或者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和公共建造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
第1章:总则,规定了本标准的适合范围、引用标准、术语和定义等;第2章:设计原则,规定了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依据、设计分类和设计要求等;第3章:防烟分区,规定了防烟分区的原则、方法和要求等;第4章:排烟系统,规定了排烟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5章:送风系统,规定了送风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6章:控制系统,规定了控制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7章:电源系统,规定了电源系统的类型、功能、参数和配置等;第8章:施工与验收,规定了施工与验收的普通要求、施工质量控制、验收方法和验收标准等;第9章:维护管理,规定了维护管理的普通要求、维护内容和周期、维护记录和报告等;附录A: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示例;附录B:防烟排烟系统检测方法;附录C:防烟排烟系统验收报告格式;附录D:防烟排烟系统维护记录格式。
正文:按照《标准》的各个章节进行编写,详细说明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验收方案和维护方案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图表、数据和计算过程等支撑材料;附录:按照《标准》的附录进行编写,提供防烟排烟系统设计计算示例、检测方法、验收报告格式和维护记录格式等内容。
页边距: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页脚:页码居中,宋体,小五号;标题: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顺序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1.1”、“1.1.1”等,标题内容居左,宋体,一级标题为小三号,加粗;二级标题为四号,加粗;三级标题为小四号;正文:正文内容两端对齐,宋体,小四号,行距为固定值20pt;图表:图表应有清晰的标题和编号,编号格式为“图1-1”、“表1-1”等,图表标题居中,宋体,五号;图表内容应清晰可辨,图形采用CAD制图软件绘制,表格采用Word制表软件制作;公式:公式应有清晰的编号,编号格式为“(1-1)”等,在公式右侧标注;公式内容应清晰可读,采用Word公式编辑器编辑;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照引用顺序进行编号,编号格式为“[1]”等,在正文中引用时在右上角标注;参考文献的内容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22《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
GB51251一202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一202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2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标准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具有指导意义。
GB51251-202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我国新颁布的一项标准,旨在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和使用变得至关重要。
二、技术标准概述1. 标准目的GB51251-202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目的是确保建筑内烟气积聚的有效排除,提供人员疏散和消防通道的安全。
它为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具体规范。
2. 适用范围该技术标准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防烟排烟系统,包括高层建筑、商业综合体、住宅楼等。
无论建筑的用途如何,都必须符合该标准要求。
3. 技术要求GB51251-202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包含了以下方面的技术要求:- 防烟门和排烟口的设置要求;- 排烟风机和排烟管道的设计和使用;- 火灾探测与自动控制设备的要求;- 防烟和排烟系统的测试与检验。
三、防烟排烟系统设计1. 防烟门和排烟口防烟门和排烟口的设置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GB51251-2023技术标准,这些门和口的数量、位置和尺寸必须满足相关规定。
例如,防烟门应设置在人员疏散通道中,以便迅速疏散烟雾。
2. 排烟风机和排烟管道排烟风机是防烟排烟系统的核心设备,它通过排烟管道将烟气排出建筑。
根据技术标准的要求,排烟风机和管道的设计必须满足烟雾排出的要求,同时确保排烟系统的高效运行。
3. 火灾探测与自动控制设备火灾探测与自动控制设备在防烟排烟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准规定了火灾探测器的类型、布置和安装要求,以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
四、防烟排烟系统的使用与维护1. 系统使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使用要求符合技术标准规定。
2023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2023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目前为止,GJB 2262-1993《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中国建筑行业中的主要技术标准。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可能会出台2023版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以适应新的建筑设计和消防要求。
新版标准可能会涵盖以下内容:
1. 设备选型与安装:新版标准可能会对防烟排烟系统的各个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进行详细的规定,包括烟雾探测器、排烟风机、排烟阀等。
2. 系统设计:新版标准可能会对防烟排烟系统的整体设计原则进行规范,包括系统组成、系统容量计算、管道布局等。
3. 环境控制:新版标准可能会要求防烟排烟系统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控制建筑内部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
4. 规范和测试要求:新版标准可能会要求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规范和测试要求,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2023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因此以上介绍仅为推测和猜测,具体的标准内容可能还需要等待正式发布。
建议在相关政府部门或建筑行业协会发布新版标准后进行查询和参考。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把握当前建筑工程防排烟设计的相关法规技术要求,制定防排烟的技术规程,主要包括:
一、建筑防排烟设施的设置原则。
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设施必须满足当地火灾和消防规范要求,以有效疏散烟气,有效保护人员安全。
2.必须确保设施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引导室内烟雾从新风口引出,并与外部环境完全分离。
3.防排烟设施必须有足够的设计容量,以确保效果。
4.防排烟设施应结合建筑结构和安全系统设计,保证设施的安装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二、防排烟设施的质量要求。
1.防排烟设施的质量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执行。
2.设备的阻燃、耐热等性能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3.防排烟设施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效果。
三、运行维护和检验要求
1.定期检验防排烟设施,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消防系统、防排烟设施定期维护,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
3.定期检查防排烟设施安装状态,确保正确安装和运行。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消防规范网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消防规范网《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是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用以保障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技术标准主要介绍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结构、设计原则、组件及部件选型、工程施工等内容,是关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有效保护措施。
一、防烟排烟系统结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烟口、风口、风管和防烟控制设备。
烟口是将烟气排放到室外空气中的通风设备,其结构包括出烟口、排烟口、夹套、送风口、出风口等。
风口也称为防烟口,是将室外空气吹进室内的风口设备,其结构包括入风口、排风口、排风管、夹套等。
风管是将烟口和风口连接在一起的管道,其结构包括抽烟管、抽风管、排气管和控制管等。
防烟控制设备是通过控制管和电动机驱动的烟气抽排系统,以保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原则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应满足公安部相关规定,以确保消防安全。
(2)建筑抽烟设备及管道应由专业团队设计,以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3)建筑防烟排烟设备要确保可靠性,保证其不会发生故障。
(4)建筑防烟排烟设备应符合环境要求,采用环保材料,避免对环境及人体造成污染。
(5)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应满足节能要求,尽量提高系统能效。
三、组件及部件选型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组件及部件选型要满足建筑防烟排烟设备的要求,各种主要组件及部件包括:(1)烟口和风口:烟口选用钢材或不锈钢材料制成,面积不小于25 cm2,高度不小于2m;风口选用钢材或不锈钢材料制成,面积不小于25 cm2,高度不小于2m;(2)管道:建议采用热镀锌钢材料,直径不小于150 mm,建议采用折弯方式安装,以减少管道占用空间;(3)电动机:电动机应选择防爆型,输出功率不小于0.75kW;(4)控制箱:控制箱必须采用防爆型并具有防水及防腐蚀功能;(5)监控系统:抽烟系统及风管长度较大时,应设置监控系统,以更好地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1. 引言建筑防烟排烟是保障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安全疏散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确保建筑物内部火灾时能够及时排烟,防止烟气蔓延影响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内部各类房间、楼层和走道的防烟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2. 设计要求2.1 防烟门防烟门是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以下要求:•防烟门应能够防止烟气通过,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烟门应能够承受火灾时的高温,保持稳定性能;•防烟门的操作应简便可靠,能够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控制。
2.2 排烟通道排烟通道是将建筑物内部烟气排放到室外的通道,需要满足以下要求:•排烟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处,保证烟气能够顺利排放;•排烟通道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烟气倒灌;•排烟通道应设置排烟风机,保证排烟能够顺利进行。
3. 施工要求3.1 材料选择在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施工中,应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材料有:•防火板:用于制作防烟门和防烟隔墙,能够耐受高温;•防火玻璃:用于制作防烟门的窗户,具有防火性能;•不燃材料:用于制作排烟通道和防烟隔墙,能够有效隔热。
3.2 施工工艺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施工应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完善设计图纸: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清晰的设计图纸;•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确保工人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质量把关: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4. 验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验收应满足以下标准:•防烟门的密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防烟门的操作灵活可靠;•排烟通道无堵塞或泄漏现象;•排烟风机正常运行,排烟效果良好。
5. 维护管理为了保证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长期稳定工作,需进行定期维护管理:•定期巡检:定期对防烟门、排烟通道和排烟风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清洁保养:定期清洁排烟通道,保证畅通无堵塞。
6. 总结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管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 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选择。
根据建筑高度、使用性质等因素,建筑防烟系统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或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对于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对于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不能设置自然通风系统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风井位置的要求。
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人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送风机房的设置。
送风机宜设置在系统的下部,且应采取保证各层送风量均匀性的措施。
送风机应设置在专用机房内,送风机房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4. 楼梯间开窗方式。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
㎡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的固定窗。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条文说明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节总则1. 为了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防止火灾发生后烟气扩散造成的严重后果,制定本技术标准。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主要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防止火灾发生时引发烟雾蔓延的事故。
下面是一份1000字左右的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的范文: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一、总则1.1 为了保障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预防和控制火灾,安装和使用防排烟系统是必要的。
1.2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适用于商业建筑、办公楼、公共建筑等。
二、防排烟设计要求2.1 建筑内防排烟系统应根据建筑物的火灾风险等级进行设计和规划。
2.2 建筑物应设置有防火门、防火墙和防火通道,以便及时疏散人员和阻挡烟雾的蔓延。
2.3 防排烟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能根据火灾状况自动启动和关闭。
2.4 防排烟系统应配备有独立的电源和备用电源,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正常运行。
三、防排烟系统的构成3.1 防排烟系统由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口、排烟控制设备等组成。
3.2 排烟风机应具备防爆和耐高温的特性,确保在火灾时能正常工作并排出大量的烟雾。
3.3 排烟管道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烟雾能快速排出建筑物。
3.4 排烟口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高区域,以便快速排出烟雾。
3.5 排烟控制设备应具备自动控制和监测功能,能根据火灾状况及时启动和关闭排烟系统。
四、防排烟能力和烟气控制4.1 防排烟系统应具备足够的风量和排烟能力,能有效地将烟雾排出建筑物。
4.2 烟气控制应根据火灾状况和烟气扩散特性进行调控,避免烟雾进入人员疏散通道,影响疏散效果。
4.3 防排烟系统应设置有烟雾探测器和温度探测器,能及时感知火灾状况。
五、运行和维护5.1 防排烟系统应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5.2 防排烟系统的电源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稳定工作。
5.3 防排烟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其操作和维护。
5.4 防排烟系统的维修和更换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结语: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严谨性。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范的实施,不仅能提高建筑物内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系数,还能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烟气的特性(1)
• 烟气体量特性 通常情况下,对于空间高度较高的建筑场所,火 灾呈稳定燃烧态势,烟气量产生的大小主要取决 于燃烧材料的性质和燃烧状态,除非火灾已造成 建筑的轰燃既全室燃烧,烟气量与楼层面积或防 火单元大小无直接关系。通常要求按楼层面积一 定百分比来确定排烟口面积或每小时换气次数的 简单方法,理由并不充分。
•
设置部位:疏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间)
• 排烟方式 ——采用机械排烟或自然排烟的方式, 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分为机械排烟系统或自然排烟系统。
设置部位:超过一定长度的走道;超过一定面积的房间;汽车库、中庭、舞 台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防止烟气侵入的能量 • 风速—— 0.7~1.2 m/s; •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的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 电梯前室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防烟系统;当无法采用自然通风方 式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的防烟系统。
1.1 烟气的特性(2)
• 烟气温度特性 火灾烟气层的温度大大降低。即使功率为几个兆瓦, 火灾烟气的温度也仅升高二、三十度。因此,在 大空间建筑内发生火灾时,烟气的危害主要来自 于它的毒性和遮光性。
1.2 烟气的特点(1)
• 烟气蔓延特点 实验过程中,烟气沿大空间建筑顶棚移动水平速 度约1-2米/秒。在具有中庭的大空间建筑内一旦 发生火灾,由于中庭内没有分隔物,烟气在十几 到几十秒内就升到20多米高的顶部,并进一步形 成烟气层。在建筑高度不高的建筑里,烟气层的 下降速度很快,在中型功率火强度条件下约10分 钟就到了对人构成危害的高度。
三重目标 • 及时排除有毒有害的烟气,提供室内人员清晰的
疏散高度和时间; • 排烟排热,有利于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开展对火灾
事故的内攻处置; • 在火灾熄灭后,对残余的烟气进行排除,恢复正
常的环境。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 防烟方式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或自然通风的方 式,防止烟气进入等疏散空间的系统,分为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或自然通风系统。
• 窗口型烟羽流 烟气从门、窗等墙壁 开口处溢出的烟羽流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2.1 烟气处置的方式 2.2 防烟的技术原则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
2.1 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量和其他门漏风总量以及未开启常闭送风阀漏风 总量之和计算。 • 风压—— 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 分布。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1)
控制烟层保证人员疏散 • 构建储烟仓——在防烟分区的顶部形成用于火灾
时蓄积热烟气的局部空间 • 维持清晰高度——排除烟气使烟层底部至室内地
平面的高度大于人员疏散所需的高度
4
7、系统 施工
风管安装
6
3
部件安装 5
1
风机安装 5
1
一般规定 5
2
8、系统 调试
单机调试
7
6
联动调试 4
2
9、系统 一般规定 4
验收
工程验收 8
10、维护 一般规定 3
1
管理
维护管理 9
1
合计
181
强条
1 20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规范
规范概览
章
节
条
1、总则
5
2、术语
17
一般规定 11
3、防烟系 统设置
自然通风
5
机械加压 8
一般规定 7
4、排烟系 自然排烟 7
统设置
机械排烟 14
补风系统 7
5、系统设 防烟计算 8
计计算
排烟计算 13
6、系统 防烟联动 5
控制
排烟联动 7
强条 章
节
条
一般规定 6
进场检验 5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1 烟气的特性 1.2 烟气的特点 1.3 烟羽流的类型
1.1 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火与烟 • 先是可燃固体开始燃烧,发生阴燃; • 当达到一定高的温度并遇到适合的通风条件时,
阴燃便转变为明火燃烧; • 随后,可燃物的燃烧速率迅速增加,在火源上方
形成向上流动、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的烟羽流; • 当烟羽流受到房间顶棚的阻挡后,便在顶棚下方
1.3 烟羽流的类型(1)
• 轴对称型烟羽流 不与四周墙壁或障 碍物接触,并且不 受气流干扰的烟羽 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2)
• 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从着火房间的门梁 处溢出,并沿着着 火房间外的阳台或 水平突出物流动, 至阳台或水平突出 物的边缘向上溢出 至相邻的高大空间 的烟羽流。
1.3 烟羽流的类型(3)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2)
清晰高度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3)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底部高度 越高,即人员疏散的清晰高度越高,单位 时间产生的烟气量也就越大。
高温的烟气在热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卷吸周 边温度较低的空气,其质量就必然会扩大, 烟气的自身温度就会降低,也就是说烟气 具有质量与温度成反比的规律。
同一热释放速率的场所,储烟仓的体积越 大,提供人员疏散的允许时间就越长。
2.3 排烟的技术原则(4)
烟气控制的设计原则 • 防烟分区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
——根据功能布局 • 清晰高度不宜太低也不宜太高
——适应建筑需要 • 烟缕质量不要太重也不要太轻
——保证烟气浮力 • 火灾模型不图太强也不图太弱
——符合实际荷载
• 烟气分布特点 烟气在向上部升腾堆积的过程中,不断卷吸周围 的空气,总的质量流逐渐增加,体积也不断增加, 平均温度和浓度则逐渐降低。当在大空间建筑物 内产生的火灾烟气会在空中由于降到一定温度 (不超过环境温度的15度)时,而失去它的浮力, 停留在半空中,烟气具有层化分布特点。
1.2 烟气的特点(2)
度
Q=at2
汇报内容
一、烟气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二、烟气处置的目标与手段 三、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四、规范对排烟系统的技术要点
3.1 规范对防烟系统的技术 要点
3.1 系统设置 3.2 自然通风设施 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3.4 机械加压送风计算 3.5 机械加压送风控制
3.1 系统设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