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防制措施

合集下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控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成为了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随之而来的猪伪狂犬病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

为了保障猪肉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首先,在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猪的来源。

只有合法、健康的猪种才能够被引进养殖。

同时,要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

猪场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进行猪的体检,发现有疑似猪伪狂犬病的症状,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需要加强疫苗接种。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预防最好的方法就是疫苗接种。

养殖者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对猪进行疫苗接种,并严格按照剂量和方法进行操作。

最后,要做好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病情危急、传播迅速的疾病,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就应该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同时,要做好疫情的跟踪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蔓延。

总之,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病情的防控和疫苗接种,才能够保障猪肉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 1 -。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猪的唾液、血液、粪便等途径传播。

这种疾病在猪群中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严重影响了猪的生产和养殖业。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将从疫情监测、隔离措施、病原净化、疫苗接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疫情监测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首先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疫情监测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猪群中病情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测方法,如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来进行监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情的蔓延,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

二、隔离措施一旦发现猪群中有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猪只,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隔离措施主要是将疑似感染或确诊病例的猪只隔离开来,避免与其他猪只接触,防止病毒的传播。

要对接触过病猪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确保病毒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扼杀。

三、病原净化病原净化是猪伪狂犬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

病原净化主要是通过彻底的清洁消毒,将猪场和周边环境中的病毒得到有效地清除和消灭。

在病毒得到有效控制之后,还要做好环境的净化工作,确保猪群的生存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

四、疫苗接种在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中,疫苗接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猪只对伪狂犬病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疾病的传染率和致病率。

对猪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工作,是确保猪只健康的重要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管理和实施。

只有充分认识到猪伪狂犬病对猪类养殖业的严重危害,才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猪只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为猪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猪伪狂犬病病因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病因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配种前20日左右给后备母猪接种伪狂犬基因缺失苗,怀孕母猪于产前40日接种,哺乳母猪于断奶前5天接种,种猪接种每年不少于3次。

小猪接种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灵活拿捏,一般出生7-10周接种(也可5到7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第11周后强化免疫一次。

治疗:发病猪可用伪狂犬疫苗(冻干苗)配合转移因子稀释后肌注(2头份),乳猪小猪滴鼻每头猪1头份紧急接种,同时配合清热解毒消炎药物(黄芪多糖,头孢,板蓝根,氟苯尼考等退热消炎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伪狂犬容易继发感染,已经出现继发感染,如果出现神经症状的,最好配合广谱抗生素如复方磺胺六甲嘧啶钠治疗。

一般大猪发病率低。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养猪技术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Ⅰ型疱疹病毒而导致,具有多种症候群,主要是呼吸困难、繁殖障碍、神经症状等。

猪群发病后,往往会导致仔猪死亡率升高,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等,公猪利用性能较差或者失去利用价值,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防治。

下面一起来看看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分析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对策。

1、病因分析引种不符合要求。

近几年,随着猪肉价格逐渐升高,规模化养猪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部分新建猪场为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建立繁殖种群,随处引进种猪。

有的小型规模养猪场甚至购买集市上销售或者散养户饲养的仔猪进行补栏,由于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对商品猪或者后备母猪都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检疫制度,从而造成猪伪狂犬病呈现较高的阳性率,无法长时间促使猪群健康保持稳定。

免疫程序不合理。

有的猪场由于受到资金、科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接种疫苗前没有测定猪群免疫抗体滴度水平,而直接注射疫苗,但如果此时仔猪具有较高的母源抗体,就非常容易导致疫苗中的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从而体内生成抑制抗体,导致免疫失败,使猪群容易发生该病。

疫苗使用不合理。

由于有些防疫人员没有掌握足够的疫苗使用常识,也没有仔细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书,各种疫苗都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从而无法确保对疫苗的效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据报道,猪伪狂犬疫苗使用普通生理盐水稀释后,会导致免疫效价降低。

发生免疫抑制性疫病。

当猪群发生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瘟、细小病毒病、繁殖障碍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等,都会增强机体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导致机体对各种疫苗的免疫应答减弱,从而引起免疫失败,或者无法形成适宜的免疫抗体水平,无法使免疫效果达到预期。

滥用抗生素。

疫苗的免疫效价在一定程度上还受饲料添加剂的影响,之前普遍认为,猪群在接种疫苗前后一段时间内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防控措施-养猪技术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猪呈暴发性流行。

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该病特点是能够长时间带毒、散毒,且各种应激因素都可能导致这种潜伏感染暴发疾病。

所以必须加强防治。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伪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临床症状随着猪年龄的不断增长,患病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新生仔猪患病后会表现出眼睛周围发红,双眼紧闭,陷入昏睡,体温升高达到41-42°C,呼吸困难,有混杂泡沫的黏液从口角流出,部分发生呕吐、腹泻。

乳猪患病后两耳后倾,初期受到刺激会兴奋且呜叫,后期受到任何刺激都不会叫出声,只会导致局部肌肉发生震颤;眼睑发生水肿,腹部存在粟粒大小的紫色斑点,部分甚至全身都呈紫色;初期行走摇晃,部分甚至后退行走,非常容易跌倒,之后会倒地不起,四肢不断划动,头颈后仰,往往呈现间歇性抽搐,肌肉痉挛,角弓反张,经过4T0min又能够站起。

病程持续最短时只有4-6h,最长时可达到5天,通常在2-3天。

患病仔猪断奶前后如果排出黄色水样稀粪,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大于2月的猪患病后具有较轻的症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不会表现出神经症状,通常表现出精神萎靡,咳嗽,呼吸困难等。

妊娠母猪患病后,体温能够升高大约o.5C,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咳嗽,呈现腹式呼吸,伴有便秘,且容易发生延迟分娩、流产以及死产。

对于妊娠后期患病的母猪,尽管能够产出活仔猪,但由于其具有较差的生活力,一般会在出生1-2天内表现出神经症状,最终发生死亡。

2、实验室诊断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取病死猪的心血、肝脏、脑组织进行抹片,接着进行染色镜检,没有发现细菌。

同时,将以上病料在马丁肉汤及鲜血琼脂平板接种,置于37°C体条件下进行24-48h培养,也没有长出细菌。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具有高传染性和致死性。

为了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以下防控和净化措施:
1. 建立猪伪狂犬病的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猪伪狂犬病监测网络,加强对猪群的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并进行相应防控措施。

2. 严格管控猪只进出场所:加强猪群的管理,禁止未经检疫的猪只进入场所,确保猪群的健康。

3. 良好的养殖环境: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保持猪群干净、清洁和通风良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风险。

4. 强化饲养管理: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同时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猪只的健康状态。

5. 加强疫苗接种:猪可以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病毒的传播。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和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掌握病猪的识别和报告方法。

7. 严格消毒措施:对猪棚、饲料槽、饮水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病原菌,减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8. 加强动物检疫:加强对输入猪只的动物检疫,确保猪只的健康,防止病毒的传播。

9. 合理处理病死动物:对病死猪进行及时和合理的处理,杀灭病原菌,避免病毒的扩散。

10. 加强猪类屠宰场的监管:严格控制猪类屠宰场的卫生条件,规范屠宰过程,确保屠宰猪只的质量和安全,防止病毒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净化措施包括建立病毒监测网络、管控猪只进出场所、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消毒措施、严格动物检疫、合理处理病死动物和监管屠宰场等措施。

只有全面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净化猪伪狂犬病的传播。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与防控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伤口感染、食物及饲料污染、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是危害猪类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猪伪狂犬病,需要了解其致病机制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猪伪狂犬病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病原体的传播以及免疫机制等方面。

1. 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通过感染猪体内的神经元细胞,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

病毒可通过伤口感染、食物及饲料污染、密切接触传播等途径进入猪体内,导致神经系统的病变,表现为恶心、呕吐、全身乏力、肢体抽搐等症状。

2. 病原体的传播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途径传播。

猪之间的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当一头猪感染病毒后,通过粪便、尿液、唾液等分泌物而被感染的可能性很高,病毒通过气溶胶和呼吸道传播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3. 免疫机制猪伪狂犬病病毒对猪的免疫系统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得猪体内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易受其他疾病感染。

二、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和病原监测等方面。

1. 疫苗接种目前,针对猪伪狂犬病的疫苗已经被研制出来,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常见的防控措施之一,可以有效地降低猪类养殖业的疫病危害。

2.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栏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定期对猪栏和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3. 病原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猪伪狂犬病的病原监测,及时发现患病和疑似患病的猪,并采取隔离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4. 加强养殖管理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对猪的饲养、饮水、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猪伪狂犬病的发病风险。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猪群中常呈爆发性流行,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初生仔猪则引起神经症状,出现运动失调,麻痹,衰竭死亡,病死率达100%,育肥猪出现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现象,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之一。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它对断奶仔猪有明显效果,同时应用黄芪多糖中药制剂配合治疗。

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本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

种猪要定期进行灭活苗免疫,育肥猪或断奶猪也应在2一4月龄时用活苗或灭活苗免疫,如果只免疫种猪,育肥猪感染病毒后可向外排毒,直接威胁种猪群。

另外感染猪增重迟缓,饲料报酬降低,推迟出栏,间接损失也是巨大的。

鉴别
鉴别诊断猪伪狂犬病病毒鉴别诊断方法是在使用基因标志疫苗的基础上应用的-类诊断方法。

由于prv中存在多个非必需糖蛋白基因,缺失这些基因的病毒突变株不能产生被缺失基因所编码的糖蛋白,但又不影响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与免疫原性。

将这种基因缺失标志疫苗注射动物后,动物不能产生针对缺失蛋白的抗体。

因此,可通过血清学方法将自然感染野毒的血清学阳性猪与注苗猪区分开来。

1。

猪伪狂犬病如何防治有哪些方法

猪伪狂犬病如何防治有哪些方法

猪伪狂犬病如何防治有哪些方法猪伪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可以感染,以猪感染最为普遍,损失也最严重。

下面店铺整理了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及症状特点所有哺乳家畜对伪狂犬病都易感,啮齿类动物在传播伪狂犬病中起重要作用。

未获得免疫力而第一次感染暴发伪狂犬病的猪群,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可以在1周内传染至全群,仔猪有90%以上的感染、死亡,成年猪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妊娠母猪流产。

病毒可经胎盘、阴道黏液、精液和乳汁传播,常呈散发。

症状伪狂犬病的主要症状是体温41.0~42.0℃,呼吸急促,拒食,间有呕吐或腹泻,于昏睡中死亡,或兴奋不安,口吐白沫,有共济失调、转圈和抽搐等神经症状,以后出现抑制、轻瘫或麻痹或丧失知觉、视觉,叫声嘶哑,呈常见便秘和呼吸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

病理变化剖检伪狂犬病猪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非化脓性脑炎,脑充血、出血、水肿,肝、肾和心脏出现1~2毫米大小的黄白色坏死点,肺充血、水肿,上呼吸道常见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胃底大面积积血,流产母猪胎盘呈坏死性胎盘炎,胎儿表面有血斑点。

猪伪狂犬病的类证鉴别1.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时,应与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乙型脑炎、猪布鲁氏菌病、猪衣原体并等相区别。

(1)猪细小病毒:无季节性,流产几乎只发生于头胎,母猪除流产外无任何症状,木乃伊胎显现非常明显,其他猪即使感染也无症状。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本病感染猪群早期有类似流感的症状。

除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和产死胎外,患病哺乳仔猪高度呼吸困难,1周龄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主要病变为细胞间质性肺炎。

(3)猪乙型脑炎:本病仅发生与蚊蝇活动季节,除妊娠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可发生单侧睾丸肿胀。

小猪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肢腿轻度麻痹等神经症状。

(4)猪衣原体病:患病母猪流产前,大多数没有任何先兆,公猪呈现睾丸炎、附睾炎,小猪呈现慢性肺炎、角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症状。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又称禽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畜共患病之一,能够影响人和家畜的健康,因此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

1、加强生猪检疫:不合格的猪及其产品不得流通,在进口时也应该加强检疫,对于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防止其传播。

2、控制病媒:猪伪狂犬病是通过蜱传播的,因此要加强蜱的防控,对于疑似带有蜱的猪,要驱蜱、消灭蜱在环境中的滋生源。

3、加强免疫:对于生猪要进行定期免疫,以增强猪体的免疫能力,预防病毒感染。

4、消毒净化:在养殖场内进行消毒净化,定期清理粪便,以减少病毒的扩散范围和感染程度。

5、控制饲养密度:猪伪狂犬病易在猪群中流行,因此要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6、不擅自前往流行区:对于疫情较重的地区不要前往,以免被病毒感染。

1、绝育隔离:对于疑似感染的猪进行隔离,并进行绝育处理,以防止病毒的扩散。

2、熏蒸消毒:对于猪舍内和周边环境进行熏蒸消毒,将病毒从环境中彻底消灭。

3、物品器具消毒:对于使用过的器具和物品进行专业消毒,不得随意丢弃,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病死猪处理:对于病死猪尽快处理,以避免其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猪的污染。

通过以上的防控和净化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扩散和感染,在抗击猪伪狂犬病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加强科学防控、科学治疗。

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

猪场伪狂犬病的防控

41猪伪狂犬病(P R )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传染性疫病,该病毒可引起猪及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发病,临床上以发热、痒、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主要危害仔猪、成年猪,造成猪群发病死亡,仔猪发病最为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0%,中大猪发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还可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继发或混感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极易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导致更高发病死亡率。

特别是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病毒毒性增强了,给该病防控带来困难,成为猪场严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控不当会造成猪场严重经济损失。

我国已经把猪伪狂犬病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有必要净化控制该病,保护养猪业的发展。

1 伪狂犬病病毒及流行特点伪狂犬病病毒(PRV)是一种疱疹病毒,属于有囊膜病毒并有纤突,与附着感染有关;病毒基因组为DNA病毒,病毒编码蛋白gB、gD、RR的基因对病毒的复制是必须的,也有利于化验室鉴别诊断。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抗原特性不同的伪狂犬病病毒毒株,只是毒株毒力强弱不同。

近年来病毒毒力增强,不但能够引起小猪发病死亡,也可造成大猪发病甚至死亡。

同等毒力毒株侵袭不同种类动物发病情况也不一样,例如:可以引起猪发病死亡的毒株,对牛、羊感染较低;人对PRV无易感性。

伪狂犬病病毒在寒冷季节活性增强,现在由于病毒毒力增强,其他季节发病也较严重。

伪狂犬病病毒可以侵害猪、牛、羊、犬、猫、兔、鼠等动物及其他野生动物。

但是大量实验证明:猪和鼠是疫源动物,也就是说伪狂犬病的发病流行是由猪、鼠带毒或接触其病死尸体而感染发病的,特别是鼠害严重的猪场,更要做好灭鼠和伪狂犬病免疫接种工作,以防疫病发生。

伪狂犬病的潜伏期为1.5~10d,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伤口感染。

病毒首先在扁桃体、咽部和鼻腔内增殖,通过2条途径传播:(1)沿神经干传播,引起神经细胞感染,造成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瘙痒等;(2)通过白细胞携带病毒,通过血液传播到机体各部位,尤其是通过妊娠母猪的胎盘组织侵入胎儿,造成流产或死产。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一、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为防止猪伪狂犬病的传播,首先需要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养猪场应建立完善的隔离栏、消毒池和病毒防护设施,避免猪只与潜在感染源接触。

同时,做好车辆、人员和物品的消毒工作,确保猪只的环境干净和卫生。

二、加强猪只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养猪场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给猪只接种疫苗,提高猪只的免疫能力。

疫苗接种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接种程序和剂量的准确。

三、加强猪只的健康管理猪只的健康管理对于预防猪伪狂犬病至关重要。

养殖人员应定期进行猪只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同时,养殖环境要保持清洁和通风,合理饲养,避免猪只生活在拥挤、潮湿和不卫生的环境中。

四、加强动物监测和报告动物监测是掌握疫情动态的重要手段。

养猪场应定期进行对猪只的监测,包括抽样血液检测和采集疾病样本等。

如发现疑似猪伪狂犬病病例,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避免疫情扩散。

五、加强兽医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兽医卫生人员是猪伪狂犬病防治的重要力量。

养猪场应加强对兽医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疫情防控和诊断能力。

同时,对兽医卫生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总结起来,预防和防治猪伪狂犬病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加强养猪场的生物安全,加强疫苗接种、猪只健康管理、动物监测和报告,以及兽医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这些都是有效控制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步骤。

只有通过全面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原性传染病,对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保护猪的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并进行环境的净化。

以下是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一、疫情监测与报告1.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定期对养殖场猪群进行病例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进行报告。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发病情况,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二、养殖场管理1.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养殖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减少致病媒介物的存在。

2.加强规范化养殖,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防止猪只感染病毒。

3.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疫情的发现地区进行隔离,避免疫情扩散。

三、病例处理1.对于发现病例的猪只,及时进行隔离,避免病毒的传播。

2.病例猪只应进行人道处理,避免病毒进一步扩散。

四、疫苗接种1.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是有效预防猪只感染的措施之一,可以在兽医指导下进行疫苗接种。

2.猪只在幼崽期和生长期都可以接种疫苗,养殖场应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养猪群体的免疫力。

五、人员防护1.工作人员应戴好防护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毒。

2.减少人员流动,尽量减少外来人员进入养殖场,防止病毒的外界传入。

六、净化措施1.养殖场的环境卫生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尤其是对可能存在病毒的地方进行消毒,如猪舍、饮水设备等。

2.对于可能携带病毒的物品,需要进行彻底消毒或销毁,以防止病毒的再次传播。

3.粪便处理要求严格,及时处理粪便,避免因粪便传播病毒。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养殖场的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以有效防止和控制疫情的传播。

只有做好疫情监测、病例处理、疫苗接种、人员防护和环境净化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猪只的健康,维护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防治措施引言猪伪狂犬病,又称为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性疾病。

虽然其感染性较低,但一旦发生,对猪群和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减少猪伪狂犬病的传播,减少损失,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以及相关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猪伪狂犬病的发生。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伪狂犬病最常用的措施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1. 疫苗种类目前可用的猪伪狂犬病疫苗主要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但对免疫应答弱的动物可能会产生副反应。

灭活疫苗则相对安全,但其免疫效果有限,需注意免疫程序和免疫间隔。

2. 疫苗接种时间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时间一般根据猪群的生长阶段确定,常见的接种时间包括出生后、断奶后、育肥期等。

具体接种时间应根据兽医的建议和当地的防疫要求来确定。

3. 疫苗接种程序猪伪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包括准备疫苗、选择接种方法、按照规定剂量接种等。

接种时注意卫生和消毒,确保接种器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养殖管理除了疫苗接种,加强养殖管理也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1. 饲养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废弃物。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同时,保持合理的通风和温度,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2. 控制源头采取严格的检疫制度,对引进的猪只进行疫苗接种和隔离观察。

饲养户应加强对猪只的管理,不随意引进病死猪或病猪尸体,确保养殖场内的动物健康。

3. 营养调理合理的饲料营养配制有助于增强猪的免疫力。

饲养户应根据猪群的年龄、生长阶段和环境等因素,合理制定饲料配方,保证猪只获得充足的营养。

4.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制度,定期对热点地区和养殖场进行病原体监测。

一旦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三、加强免疫监测免疫监测是及时了解猪伪狂犬病疫情和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及净化措施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疫区猪的粪尿和血液以及医疗器械等途径传播。

目前,猪伪狂犬病已成为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业发展的疾病之一,对于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及净化措施。

一、健康管理1. 加强场地环境管理养殖场应保持清洁,定期清理场地内的粪便和秽物,并注重通风,保持场地的卫生和干燥,以降低病毒的生存环境。

2. 定期驱除虫害猪场应定期进行杀虫工作,及时清除场地内的虫害,减少虫媒传播的可能。

3. 疫苗接种定期对猪群进行伪狂犬病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4. 加强饲养管理营养合理、干净卫生、饲料水质的安全,是防控猪伪狂犬病的重要环节。

二、临时工作措施1. 防疫检疫工作严格控制疫区猪的输入,严格检疫每一头猪只,确保不患病的猪只得以进入养殖场。

2. 采取消毒措施养殖场设立专门的消毒通道,对进入场地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

三、应急处置1. 发现病例立即报告一旦发现猪群中有伪狂犬病病例,应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农业和畜牧局,及时隔离患病猪只,制订应急处置方案。

2. 隔离和治疗对患病猪群进行隔离治疗,并确保隔离设施的完善,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3. 消毒及清理对猪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清理工作,包括场地、器械等物品的彻底消毒,以净化病毒的环境。

四、宣传教育1. 提高猪农意识加强对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做好猪伪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向农村群众普及猪伪狂犬病的防治知识,增强农民科学养猪意识。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防控及净化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传播,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保护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在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免疫措施:用伪狂犬病疫苗对猪进行免疫,提高猪的免疫水平,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地区和高风险环境中的猪。

2. 饲养管理: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猪圈、饮水设施等,减少传播病毒的环境污染。

严格管理和监控猪只的进出,限制与其他感染动物的接触。

3.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猪伪狂犬病的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和报告疫情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定期对猪群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感染和病变的猪只,进行隔离和治疗。

4. 早期诊断和处理:对疑似病例进行早期诊断,并立即隔离和进行相应治疗。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对病例周围区域进行封控,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养殖户和养猪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对猪伪狂犬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正确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和蔓延。

总之,采取免疫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建立监测和报告体系、早期诊断和处理、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

猪伪狂犬病高发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高发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是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大急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在猪中呈暴发性流行,感染后可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等。

现如今,猪伪狂犬病在我国大大小小的猪场中出现得越来越普遍,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防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来了解一下猪伪狂犬病高发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为什么伪狂犬病会越来越普遍1.不良的后备母猪引入是猪伪狂犬病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猪场中为了保证猪群正常生产,因此不断地引入后备母猪。

持续不断的引种增加了猪伪狂犬病的感染风险,造成猪伪狂犬病的散发或者流行。

所以引进的后备母猪一定要做好的狂犬病野毒的检测,不要引进阳性猪。

2.种猪长期带毒增加了仔猪感染几率目前母猪带毒普遍存在,带毒的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带毒的泌乳母猪可通过乳汁感染仔猪。

这就是我在上一帖当中要大家给哺乳仔猪腹泻时,用伪狂犬病疫苗加鸡瘟疫苗在一起治疗病毒性腹泻的原因。

另外在农村的散养户,由于自己不养公猪,都是外购精液。

很多养公猪的配种员,对公猪的伪狂犬病疫苗接种总是忽略。

所以公猪带毒危害更大,配种时可通过接触污染的阴道黏膜,或精液等途径感染。

所以公猪的疫苗工作也非常重要。

3.易感动物多,增加了伪狂犬病防控的难度伪狂犬病的自然宿主是猪,但是同时会感染犬猫、牛、绵羊、老鼠等。

如果猪场中饲养犬猫等,也会增加传播几率,猪场的灭鼠工作也非常重要。

4.免疫忽视是猪伪狂犬病不稳定的诱因近年随着猪病复杂化,大家多关注圆环病、蓝耳病、流行性腹泻、口蹄疫,但忽略了伪狂犬病的防控。

一般的人都认为只要猪有神经症状,那就表示可能有伪狂犬病。

孰不知保育猪如果有呼吸道疾病,有时候也是伪狂犬病在作怪。

因此,伪狂犬病的免疫在养猪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免疫工作。

现在市面上无论是传统的经典毒株,还是改良后的三基因缺失苗,都是属于一个血清型。

在临床上,用经典毒株疫苗依然还是能给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作为养殖户对伪狂犬病不要过多纠结病毒变异问题,只要提高防范意识,做好生物安全。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肿, 气管 、 支气管内有充满 白色的泡沫状液体 ; 心包
积液 , 心外 膜 、 心肌 上有 出血 点 。死 前有 神 经 症状 的
还 可 选 用 抗 伪 狂 犬 病 血 清 皮 下 或 者 肌 肉注 射 , 预 防量 每 次 J~ 5毫升 , 疗 时加 倍 , 要 时 可间 隔 02 治 必
兽 医 临 床
猪 伪 狂 犬 病 的 诊 断 和 防 治 措 施
李锦华 ( 吉林省柳河县 柳河镇畜 牧兽医 150 ) 站 330
当前 , 猪伪狂犬病时有发生 , 对养猪业造成较大 的危害, 而有的地方 暴发时母猪产仔死亡率为 6 ∞ 9% 0,
母 猪 产 活仔猪 率 下 降 1%左 右 ,由于猪 伪 狂犬 病 主 0 要侵 害仔 猪 , 断奶 仔 猪 的呼 吸系 统造 成 危 害 , 起 对 引 猪 的呼 吸道综 合 症 , 严重 影 响仔 猪 的生 长 发育 , 给养 猪 户造 成 了严 重 的经济 损失 。
病仔猪行动不稳 、 斜行走路 , 重者卧地或者犬坐姿势
后 驱麻痹 , 叫声 嘶 哑或 叫不 出声 。一般 于 出现神 经症 状 后 I2天 可 昏迷致 死 , 死 率 为 1o , 过 者 都  ̄ 病 0% 耐
会 留有后遗 症或 者成 为僵猪 。
母 猪感 染 本病 后 常 发生 流 产 , 出现 死 胎 、 胎 可 弱 和木 乃伊 胎 , 的胎 儿 溶解 , 胎 多 于产 后 2 3天 内 有 弱
1流行特点
本病 各 季均 可 发生 ,但 是 ,以冬 春 两 季尤 为 严 重 ,多 呈 散发 性 或 地 方流 行 性 ,发 病 仔 猪 最 小 的 3 天 , 大的 6 最 5天 , 1 月龄 的仔猪 发病 最多 。该 病 以 个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各种家畜均可感染。

本病以发热、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危害小猪。

这种疾病在猪群中出现会增加猪的死亡率,因此为了对这种病毒更好的了解与掌控,现对感染此疾病的猪的发病情况、症状进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对猪伪狂犬病进行诊断,并根据其病理特征提出全面的防治措施。

一起来了解一下!1、发病情况某养猪场购进公猪60头、母猪180头,同年7月母猪产仔出现弱胎、木乃伊胎、死胎情况,流产率18%左右。

同期养殖场中幼崽出现呕吐、食欲不振、高热、抽搐等症状,3日后幼崽病死数量8头,死亡率20%左右,7日后幼崽病死数量为25头,死亡率60%左右。

养殖场主采用多种抗生素对猪群进行治疗,无明显疗效,猪群中病情持续蔓延,为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症状与病变受抵抗力、易染度及病毒性质等因素使病猪在发病时期所产生的症状表现也有很大区别。

初生幼崽:其发病表现主要有无法进食、呕吐腹泻、四肢不稳、颈部僵硬、昏迷死亡等情况,发病后幼崽多数在1- 2天内死亡。

断乳前后:此时期的幼崽感染猪伪狂犬病的几率较初生幼崽要低,发病症状与初生幼崽大致相同。

成年猪:在感染猪伪狂犬病后不会出现明显发热情况,主要表现为呼吸有杂音、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并伴随着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情况,死亡率极低。

怀孕母猪:母猪在感染猪伪狂犬病后最常出现症状为产下死胎、弱胎,流产也是病发的主要症状。

3、诊断初步诊断:根据资料显示的病猪发病情况可以初步断定其与猪伪狂犬病发病症状基本相同,根据仔猪死亡率及母猪症状可以初步诊断此养猪场中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为猪伪狂犬病。

病毒分离和鉴定:采取脑组织、扁桃体,用PBS制成10%悬液或鼻咽洗液接种猪胚成纤维细胞,于18-96 h出现病变,有病变的细胞用HE染色,镜检可看到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4、防治措施在伪狂犬病临床中尚未研制出可以有效治疗此种疾病的药物,因此只能采用疫苗接种及时控制防治等措施,避免病毒在猪群中大规模的暴发、流行。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doc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doc

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如何紧急处理?5步走概述:猪伪狂犬病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但是根据其病毒特性——寒冷的天气更容易存活。

现在天气在渐渐转凉,如今正是猪伪狂犬病的高发季节。

不同生长周期、品种的猪都有可能患上伪狂犬病。

一旦发现有猪感染伪狂犬病,应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控制。

同时,也应做好相应预防措施,避免疫情传播。

猪伪狂犬病紧急处理措施1、立即隔离如果猪场发现疑似得伪狂犬病的猪,要立即隔离,避免猪伪狂犬病疾病的扩散。

特别是仔猪,出现此病发病症状时,要立即处理掉(无害化),可能养猪朋友会很心疼,但是没有办法,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药物治疗如果确诊是伪狂犬病,先要对发病的猪进行药物治疗。

对感染的病猪,可用(注射或口服)高免血清、抗病毒型干扰素、磺胺间甲、穿心莲、头孢噻呋钠、紫锥菊、黄芪多糖等进行治疗。

(以上药物仅供参考)3、全场消毒隔离病猪后,要立即开展消毒工作。

以上用氢氧化钠等消毒剂喷洒整个猪场;二是将病猪接触过的料槽、草垫等所有东西进行焚烧;三是灭鼠,如果场内有养猫、狗,但不想扑杀,最好要进行病毒检查。

4、全群接种疫苗当确定猪群被猪狂犬病毒感染了,在发现第一例后,要要对所有生猪进行一次伪狂犬病疫苗接种,仔猪喷鼻免疫,成年猪肌注免疫。

如果病情严重,3周后,要再进行一次疫苗接种。

5、尸体、粪便无害化处理在专业机构或者人员的指导下,对病死猪尸体、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扩散,相关车辆和人员要格外注意,及时消毒。

猪伪狂犬病的预防措施紧急处理只是无奈之举,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

而且说实话,目前针对猪伪狂犬病治疗,并没有什么特效药。

所以对于猪狂犬病,除了疫苗接种,日常防御很关键。

猪群中,只有没了猪伪狂犬病病毒,才能有一个无猪伪狂犬病的猪场。

1.消毒伪狂犬病病毒对消毒剂敏感,这意味着经常消毒的猪场得此病的几率会下降。

2.灭鼠有研究表明,除了病猪传播外,老鼠通过自身携带病毒、啃咬生猪以及粪便等,也极容易传播伪狂犬病病毒,所以猪场灭鼠工作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诊 断
传染病 。 特征是 : 体温升高 ,
新生仔 猪表现神经症状 ; 成 年猪呈 隐性感染 ; 怀孕母猪 发生 流产 、 死胎 。近几年来 猪伪 狂犬病在春 、 冬寒冷季 势, 给养猪业 造成 巨大 的经
济损失 。 1 临床 症 状 随年龄增 长各有差 异 。
猪伪 狂 犬病的 防制措 施 一 . I . 辽 宁 省 ∞ . 锦 锦 安 州 州 市 市 鹏 太 太 和 远 和 区 区 了 女 新 儿 高 民 河 动 动 物 物 聪 卫 卫 生 生 了王 监 监 督 督 所 所 : , 1 欣 2 锦 1 O 州 0 1 1 ) 2 1 0 0 _ I :
毒存在为止。
猪 表现 为 咳嗽 、 发热 、 精神 不振 。随着 发生流产 、 木乃
伊胎 、 死 胎 和弱仔 , 这 些弱 仔猪 1 ~ 2 d内出现呕吐和腹 泻 , 运动失调 , 痉挛 , 角弓反张 , 通
常在 2 4 ~ 3 6 h内死 亡 。 2 剖 检 变 化

般无特征性病变 。 但经常可见浆液性到纤 维紊 性坏死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动物接种 试验
试验动物 采用家兔 。省 钱采取扁桃体
口oI 1 0_ 3 ∞ 0 9 / J . 1 s ∽z. I 西 . 1 ● o 0 7 , _ 2 0 . 1 - 0 ∞ - 0 o 0 节 经= 常发 生 ,并呈 流_ 行态 和咽部粘膜 , 检查粘膜上皮细胞 中有无包 涵体 。 死后采取脑 、
4 . 3 严格灭 鼠, 控制 犬 、 猫、 鸟类 和其他禽类进入猪 场 , 禁 止 牛、 羊 和猪 混养 , 控 制人员往来 ; 猪 场要定期进 行消毒 , 最 好 使用 2 %的氢氧化钠 ( 火碱) 溶液或酚类消毒剂。
4 . 4 由于猪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 疹病 毒科 , 动物感染后具有 长期带毒 和散毒 的危 险性 , 在 已发病猪场采用灭 活疫 苗进行 免疫 , 可减 少排毒和散毒 的危 险性 , 且接种疫 苗后可促进 育 肥猪 群的生长 和增重 。
抗菌 药“ 头孢 噻呋钠 ” 或“ 氨苄西林 钠 ” 5 - 1 0 g , 加入 5 % 1 0 % 医用糖盐水 中稀 释后缓慢 静注 ;发现有轻微神经症状 的 , 可 加人 5 %碳 酸氢 钠液 5 0 ~ 1 0 0 mL或 V C注射 液 5 - 1 0 m L以防 止酸 中毒 ; 心衰可加安钠咖 、 樟脑磺酸钠等强心剂 ; 适 当应用 钙剂可改善全身症状 , 增强心脏活动。
耐过猪常有后遗症 , 如 偏瘫 和发育受阻 ; 2 月龄 以上猪 ,症状轻微或 隐性 感染 ,表现 一 过性 发 热、 咳嗽 、 便秘 , 有 的病 猪呕 吐, 多在 3 ~ 4 d恢复。 如 出现 体温升高 , 病猪又 出现神经 症状 , 震颤 、 共 济失调 , 头 向 上抬 , 背拱 起 , 倒地 后 四肢 痉挛 , 间歇 性发 作 ; 怀 孕母
性鼻炎 、 坏死性扁桃体炎及 口腔和上呼吸道局部淋 巴结肿胀
出血 。有 时可见肺水肿 以及肺脏 散在 有小坏死灶 、 出血点 或 肺炎灶 。 如有神经症 状 , 脑膜明显充皿 、 出血 、 水肿 , 脑脊髓液
・—
+ 一” — ■ 一“— - + 一” — + _ 一 ” — ■ 一“ +
” — + 一n + “ + ” +
“ +
“ — + _ 一 一 十 “ 十 一 — + _ 一 ” +
” +


- + ” + 一 + ” + ” + 一 +
” — + 一 “ + 一 — + 一 ・
通草、 路路通 、 漏芦 、 丝瓜 络 、 陈皮 、 大枣 、 白芍 、 黄芪 、 当归 、 川
后败血症 、 子宫炎 、 乳炎、 绝食等症候 , 可用 当前新型 、 广谱 的
养 猪
猪 伪狂 犬 病 是 由伪 狂
犬 病病 毒 引起 的一 种 急性 增多 。 另外 , 也 常发现有 胃炎 、 肠炎和肾脏表 面的针尖状 出血
等变化。仔猪及流产胎儿的肝 、 脾和肾表面可见到黄 白色坏 死灶 , 脑 和臀部皮肤 出血 , 心肌 出血 , 肺和扁桃体有 出血性坏
死灶 。流产母猪可能有轻度子宫 内膜炎 。 公猪可能表现为 阴 囊水肿和渗出性脑 膜炎 。
药制剂配合治疗 。对未发病受威胁猪进行 紧急免疫接种 。 4 . 2 加强检疫 和管理 , 引进猪时进行严 格的检疫 , 防止将 病 毒 引人健康动物群 是伪狂犬病 控制 的一个非 常重要和必 要
的措 施 。
共 济失调 , 最后衰竭 而死 ;
3 ~ 4周 龄 猪 主 要 症 状
同上 , 病 程略长 , 多便秘 , 病 死率可达 4 0 %~ 6 0 % 。 部 分
延髓 、 小脑 、 海马角等制成 1 0倍悬液 , 加抗生素处理 。 离心后 取上清液 1 - 2 m L腹侧皮下 或肌 肉接种 家兔 , 2 ~ 3 d后 注射部
位奇痒 , 家兔不停 啃咬奇痒 部位 , 使该部脱 毛 、 出血 。奇痒 出
现 1 — 2 d内麻痹死亡。
2周龄 以内哺乳仔猪 ,病初 发热 、 呕吐 、 下痢 、 厌食 、 精
5 小 结
美国和欧洲许 多国家实施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 , 已取得 了显著成效。 这种根除计划是建立 在合适 的基 因缺失苗及相 应的鉴别诊 断方法 基础 上的 , 一定地 区对该病 的根除计划成 功与否取决于从感染群 中剔除 阳性感染者的力度。 根据不 同 的国情 , 通常可选择 的办法有 : 全群扑杀一重新建群法 , 即扑 杀感染 主群的所有猪只 ; 重新 引人 无 P R V感染 的猪群 ; 检测 与剔除法 ,即通过抗体检 测剔 除猪 群 中所有 感染病 毒的猪 只, 因为它们是潜伏 在感染猪 并可能 向外 界散毒 , 这 种措施 应经过一定 的时 间间隔重复实施 ,直到猪群 中再 无 P R V病
神 不振 , 呼 吸 困难 , 呈 腹 式
3 . 2 血清学诊 断
4 防 制 方 法
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查脑 、 扁桃 体
的冰 冻 切 片 , 发现 核 内荧 光 颗 粒 即可 确诊 。
呼吸 ,继而 出现神经 症状 ,
4 . 1 本病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 , 对感染发病猪可注射伪狂犬 病 高免血 清 , 它对 断奶仔猪有 明显效果 , 同时应用黄 芪多糖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