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中医治疗骨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

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等不适。
对于关节炎的治疗,中医有着独特的调理方法,其中特色方药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
一、陈李济骨丹陈李济骨丹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症状。
它由多种草药组成,包括桑寄生、首乌藤、狗脊、羌活等。
这些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消肿的作用,能够缓解关节疼痛、减轻肿胀,并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
二、乌蛇脊舒筋丸乌蛇脊舒筋丸是一种中医特色方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相关的关节炎。
它的主要成分是乌蛇脊、地龙、干姜等草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舒筋的作用。
乌蛇脊舒筋丸能够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运动障碍,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三、四物汤四物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调理关节炎患者的气血不足症状。
它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草药组成,具有补血滋阴、活血化瘀的功效。
四物汤能够改善关节炎引起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四、桂附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是一种中医特色方药,主要用于治疗因湿热引起的关节炎。
它的主要成分是桂枝、附子、黄连、地黄等草药,具有祛湿清热、活血化瘀的作用。
桂附地黄丸能够缓解关节炎引起的红肿痛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体质。
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独特的疗效。
这些方药能够通过改善体内的气血环境、调和阴阳平衡来缓解关节炎的症状,并促进关节的康复。
在使用特色方药的过程中,患者应当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提高疗效。
除了特色方药,中医还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来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时,患者应当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辨证论治,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调理关节炎的特色方药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缓解关节炎的症状和促进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合理使用特色方药,以期早日康复。
骨关节炎 特色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特色治疗方法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化、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手术治疗等手段。
然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一些特色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开发出来,为骨关节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一、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特色在于疾病的辨证施治。
根据中医理论,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中医药治疗的重点是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以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秦艽、川芎、膝背风等,具有活血化瘀、止痛舒筋的作用。
此外,针灸、拔罐、艾灸等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中。
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骨关节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色治疗方法之一。
常见的运动疗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轻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水疗、热疗、冷疗等也是运动疗法的补充,可以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三、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物理治疗常用的手段有热疗、冷疗、电疗和按摩等,可以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和肌肉紧张。
职业治疗主要通过调整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关节的负荷,提高关节功能。
心理治疗则是针对骨关节炎患者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抗病能力。
四、生物制剂治疗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常见的生物制剂有关节腔注射的玻尿酸和生长因子等。
玻尿酸可以增加关节液的黏稠度,减少关节摩擦,缓解关节疼痛。
而生长因子则可以促进软骨修复和再生,改善关节功能。
生物制剂治疗的特色在于其针对病因的作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骨关节炎的特色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医药治疗、运动疗法、康复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等。
这些方法各具特色,在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会以关节活动受限、疼痛为主要表现,该病是骨关节软骨面退行性病变,或是继发骨质增生所致。
中医对该病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中医药也有着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下来就总结常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医药内治及调护在中医里将该病归入“痿证”“痹证”范畴,骨是病位所在,肾是该病的根本,主要是肾精亏虚、骨髓不受所养,导致病发。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益精、补肾、固本、扶正、填髓。
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分型,可以分成瘀血闭阻型、寒湿痹型、肝肾不足型,具体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如下:1、肝肾不足型反复的膝部酸痛、酸软,筋肉萎缩,屈伸不利,肢体麻木,还可伴随腰酸、耳鸣、头晕、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等症状,在劳累后症状会加重。
脉沉数或沉弱,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在临床治疗中可选择六味地黄汤,能够强筋壮骨、补益肝肾的效果。
在生活中还可以按揉委中、阳陵泉、血海、膝眼等穴位,都可以缓解疼痛,并注意劳逸结合,多休息,在疼痛严重时严格卧床休息,并将患肢垫高,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进食具有强筋壮骨作用的食物,比如:骨头汤、黑芝麻、枸杞、大枣、羊肉、猪肝、牛奶等。
2、寒湿痹型膝部酸楚疼痛,疼痛部位有明显的肿胀感、重着感或如刀割感,疼痛缠绵,形寒肢冷,关节活动度降低,遇寒冷症状加重,遇热则舒。
脉濡缓、苔薄白腻、舌质淡红。
在治疗中可以选择独活寄生汤,能够达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效果。
在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膝盖保暖,减少关节活动;以低脂肪、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还可多进食桂枝、羊肉、狗肉等温阳补气的食物。
3、瘀血闭阻型一般发病较突然,且存在外伤史,患侧膝关节刺痛、肿胀明显,疼痛点固定,同时患者还会有关节僵硬感,部分患者同时伴随腰背疼痛,活动后、遇寒冷时以及夜间都会症状加重;严重的患者下肢麻木、行走困难;且脉细涩、舌质淡、苔薄黄。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桃红四物汤,能够达到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骨关节炎是由于气血运行障碍、气虚血瘀及湿邪困滞所导致的疾病。
在中医治疗中,采用综合的方法来调理气血,祛除湿邪,以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病情的效果。
以下是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中药治疗中医药学是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桂枝汤、白虎汤、当归补血汤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疼痛、舒缓关节,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二、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特色疗法。
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调理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以达到舒缓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温针、冷针、电针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针灸疗法。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疗法之一。
通过按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组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关节周围的循环,缓解疼痛、减轻炎症。
推拿按摩还可以舒缓关节僵硬,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活动度。
四、积极运动中医治疗骨关节炎也强调积极参与适当的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减压关节,改善关节灵活度。
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慢跑、游泳等。
运动时应注意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对关节造成过大的冲击。
五、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也具有重要作用。
饮食中应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花生、花椰菜、黑芝麻等。
此外,少吃寒凉食物,如生冷、辛辣食物,以免影响气血运行,加重病情。
六、外治法中医外治法是将草药外敷于患处或者通过热敷、熏洗等方式来治疗。
常用的外治法有艾灸、火罐、热敷疗法。
这些外治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舒缓疼痛,促进关节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积极运动、饮食调理和外治法。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调理气血、改善血液循环,舒缓疼痛、促进关节恢复的途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详细

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策略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楚向东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根据60岁以上的成人中总计有10%〜15%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
此病与心血管疾病、创伤并列前3位,每年需手术治疗者达几十万人。
由此产生的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随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结合实际,在祖国医学中积极探讨、寻找有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很有意义。
目前该病的中医药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本病,在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我院有自己一些独特的认识及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并由此浅谈一点中医治疗本病的策略。
一、病因病机认识1.肝肾亏虚为本祖国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但是我们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并非普通意义上的痹症,严格意义上讲应跳出“痹症”的范畴,因为膝骨性关节炎是因“虚” 致病,导致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肝肾亏虚,而并非风寒湿侵袭。
这和一般痹症有着本质的区别。
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发病率非常高。
这是因为人进入中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
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男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稿。
”“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一方面,肝肾亏虚,气血不能化精生髓而充骨养骨,致使骨本身发生退变;另一方面,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易于侵入,留滞经络关节而致气血瘀滞,痰湿夹杂,经脉闭阻,闭阻不通,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或关节积液,久则骨质畸形。
所以我们认为肝肾亏虚、精血亏损是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根本原因。
2.瘀血痹阻为标我们认为瘀血痹阻是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贯穿始终的特征性病机。
中医辨证论治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论治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擅长辨证施治,对于骨关节炎的治疗有着独特优势。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一、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骨关节炎可分为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和痰湿阻络三种类型。
1. 寒湿凝滞型寒湿凝滞型骨关节炎好发于气候湿冷环境下,以关节痛、活动不利、肢体困重等症状为主。
中医治疗时,可以采用温通散寒的方法,如艾灸、温针、艾叶煎汤等。
2.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骨关节炎常见于风寒湿邪侵袭形成的病理过程中,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
中医治疗时,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拔罐、刮痧、艾灸等。
3. 痰湿阻络型痰湿阻络型骨关节炎多见于肥胖、饮食不节等原因,以关节肿胀、沉重、活动不灵活为主要症状。
中医治疗时,可以采用祛痰化湿的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口服等。
二、中医辨证论治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辨证论治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和平衡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骨关节炎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灸、电针灸、艾灸等,具有疼痛缓解、活血化瘀等作用。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施加力度和刺激穴位的方式来改善病情的治疗方法。
通过揉、推、拿等手法刺激关节周围的穴位和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骨关节炎的症状。
推拿按摩可结合中药熏蒸、热敷等方法,加强疗效。
3.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疗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有桂附地黄丸、温经汤等,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骨关节炎的症状。
三、案例分析患者王某,女性,50岁,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患者属于寒湿凝滞型骨关节炎,中医师采用针灸治疗,每周一次,连续4周。
患者经过治疗后,关节疼痛减轻,活动灵活度明显提高。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患者的关节炎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医骨伤科学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药方

中医骨伤科学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与药方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和不便。
中医在治疗膝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论治,运用合适的药方,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膝关节炎的发生多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劳损等因素有关。
肝肾亏虚是导致膝关节炎的重要内因。
肝主筋,肾主骨,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肾逐渐亏虚,筋骨失于濡养,就容易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表现。
气血不足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气血是濡养关节的重要物质,若气血亏虚,关节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就会功能失调,产生疼痛和活动受限。
此类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
风寒湿邪侵袭是外因之一。
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邪容易乘虚而入,留滞于关节,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从而引发膝关节炎。
患者常在天气变化时症状加重,关节疼痛、沉重,遇寒加重,得热则舒。
劳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长期过度劳累、运动损伤或姿势不当,会损伤关节,导致筋骨受损,进而引发膝关节炎。
中医对膝关节炎的辨证论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肝肾亏虚型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药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该方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等组成。
其中,独活、秦艽、防风等祛风除湿;桑寄生、杜仲、牛膝等补肝肾、强筋骨;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等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等益气健脾。
2、气血不足型治法:益气养血,濡养关节。
药方:八珍汤加减。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养血活血。
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入鸡血藤、牛膝等通络强筋之品。
3、风寒湿痹型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药方:蠲痹汤加减。
药物包括羌活、独活、桂心、秦艽、海风藤、桑枝、当归、川芎、乳香、木香、甘草等。
羌活、独活、秦艽等祛风除湿;桂心温经散寒;当归、川芎等活血通络;乳香、木香行气止痛。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中医治疗骨关节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是骨关节炎的外在因素,肾精亏虚是该病发生的内在条件,还与劳损过度、骨节外伤等因素密切相关。
论治该病时,治病求本,补肾壮骨,活血通络为本病的基本治则,可分风寒湿痹证、瘀血痹阻证、肝肾亏损证和阴虚内热证四型论治。
中成药含有某些地方的稀有药材,疗效独特,且种类繁多,服用方便。
针灸多采取“以痛为输”取穴,同时结合远道取穴调节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
推拿疗法有改善血液循环,增进局部营养,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
拔罐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有很好的祛风、散寒、除湿的作用。
中药外用法通过药物适当的配伍,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软骨细胞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的作用,常见的方法有膏药贴敷、中药液浸泡治疗、中药热敷治疗、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蒸汽治疗等。
调摄护理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非常必要,在关节不负重或少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关节功能锻炼,最佳的运动项目首推游泳;饮食调养少用冰镇水果和饮料,可选用含钙较高的食物;肥胖患者注意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潮湿刺激。
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和增生性关节炎等,是一组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种因素引起的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丧失,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其病程是一个缓慢、渐进及复杂的病理过程。
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大、畸形及功能障碍,常继发滑膜炎。
根据受累关节的部位可分为髋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手骨关节炎、脊柱和其他关节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发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膝骨关节炎患病率为9.56%,在60岁以上人群可达49%,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女性较男性多见。
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应该归属于“痹病”中的“骨痹”范畴,临床上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采用中药、针灸、推拿及膏药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是改善患者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的有效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骨伤科学膝关节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伤科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中医在治疗膝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膝关节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外感风寒湿邪、内伤肝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湿瘀阻等。
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其所属的证型,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风寒湿痹型风寒湿痹型膝关节炎多因居处潮湿、冒雨涉水、气候骤变等,致使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流注关节,气血痹阻不通而发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热则减,关节肿胀,皮色不红,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或濡缓。
治疗上应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乌头汤、薏苡仁汤等。
乌头汤中乌头、麻黄温经散寒,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薏苡仁汤中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防风、麻黄祛风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同时,可配合针灸、拔罐、艾灸等外治法,以增强疗效。
二、风湿热痹型风湿热痹型膝关节炎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与湿相并,或素体阳盛,内有蕴热,感受风湿之邪,郁而化热所致。
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得冷则舒,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疗上应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等。
白虎加桂枝汤中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桂枝疏风通络;宣痹汤中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薏苡仁、半夏、蚕砂、赤小豆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此外,还可选用中药外敷、冷敷等方法,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三、痰瘀痹阻型痰瘀痹阻型膝关节炎多因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血内生,痹阻关节所致。
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甚至关节畸形,肌肤麻木不仁,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治疗上应以化痰行瘀、蠲痹通络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双合汤、桃红饮等。
双合汤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化痰除湿;桃红饮中桃仁、红花、当归尾活血化瘀,威灵仙祛风通络。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炎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生活不便。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中医认为,关节炎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以及筋骨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主要为经络气血阻滞,筋骨失养。
在治疗上,中医骨伤科学强调综合调理,采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
内治法主要是通过中药方剂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内部环境。
根据关节炎的不同证型,如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痰瘀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选用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风寒湿痹型的关节炎,常用的方剂有乌头汤、独活寄生汤等,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对于风湿热痹型,则可能会用到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等,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外治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治疗关节炎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常见的有中药外敷、熏洗、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药外敷是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通络等作用的中药制成药膏或药散,敷于患处,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熏洗法则是利用中药煎煮后的热气和药液,对患处进行熏蒸和浸泡,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针灸治疗关节炎有着悠久的历史。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效果。
常用的穴位有关节周围的穴位,如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等,以及根据辨证选取的远端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
推拿按摩则能够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手法包括揉、按、推、拿、拨等,力度适中,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
除了上述方法,中医骨伤科学还注重患者的日常调护。
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食物。
如风寒湿痹型患者,可适当多食用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生姜等;风湿热痹型患者,则应少吃辛辣油腻、温热助火之品。
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的生成。
在生活起居方面,关节炎患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避免受寒、受潮。
如何中医治疗骨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如何中医治疗骨关节炎有哪些方法所谓骨关节炎又称骨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等,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那么,在中医上有什么治疗方法吗?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骨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1.继发性骨关节炎(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2)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Paget病。
(3)代谢异常痛风、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4)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
2.原发性骨关节炎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骨关节炎中医治疗方法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一、湿热痹阻型临床表现:关节红肿热痛,特别是四肢小关节,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分析:感受湿热之邪所致。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宣痹汤加味二、风邪偏胜临床表现:关节走蹿疼痛,痛无定处,以四肢小关节为主。
分析:感受风邪所致。
治法:驱风祛湿,散寒止痛。
方药:防风汤加减。
三、湿邪偏胜临床表现:关节肿痛,肢体困重麻木,四肢活动不灵,遇阴雨天加重。
分析:感受湿邪所致。
治法:祛湿健睥,疏风散寒通络。
四、寒邪偏胜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剧,日轻夜重,得热则缓。
分析:感受寒邪所致。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五、虚证临床表现:关节酸痛无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
分析:气血两虚,或肝肾阳虚,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气血,活络祛邪。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骨关节炎西医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是骨关节生理性退化的表现,尚无逆转或中止该病进展的药物。
“膝痹”(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辩证及日常护理方法!

“膝痹”(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辩证及日常护理方法!发布时间:2023-06-12T05:53:53.032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杨晓娜[导读]“膝痹”(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辩证及日常护理方法!杨晓娜(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0)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因为年龄的增加,发生了退变,造成关节软骨损伤,从而导致膝关节在活动的时候,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行走距离变短,这是膝关节炎的主要的症状。
如何用中医的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又该如何护理?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病因(1) 关节过度劳损:日常生活中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人群或关节运动强度超过极限的运动员膝关节长期受到过度负荷,膝关节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负荷过重、过度使用,关节组织比正常人受损情况更加严重。
(2) 身体过度肥胖:体重的增加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成正比,肥胖患者的体重下降可以减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肥胖人群由于本身体重过大会对下肢关节,特别是膝关节造成长期过度负荷,因而造成关节软骨快速磨损。
(3) 环境因素:长期潮湿环境容易造成体内气血运行受阻,骨内血液运行不畅。
(4) 膝关节外伤:外伤可以导致关节软骨损伤,另外也可以造成韧带或者半月板的损伤,使关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受力不平衡导致局部压力增加。
(5) 遗传基因:关节炎存在家族史,如果父辈出现关节炎,下一代人出现概率可能较高。
(6) 年龄性别:本病主要以老年人、女性较为多见。
二、症状(1) 关节疼痛:疼痛在初期可能轻微,并不严重,当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当患者坐下或躺下休息时,疼痛略有改善,有些患者在早晨休息或醒来时感到疼痛,一点运动可以减轻疼痛,这是由软骨下骨充血引起的,有时疼痛还与天气变化、寒冷等因素有关,随着病变的加重,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疼痛,长时间站立或者是膝关节着凉以后,疼痛的症状可加重,并且关节局部存在压痛。
(2) 关节活动受限:在膝骨关节炎早期,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患者在早晨起床以后,关节部位会出现发紧散以及晨僵,活动以后会逐渐缓解,以后逐渐加重,晚期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患者走路受到影响,行走困难,甚至无法行走,有时由于关节软骨凹凸不平,患者走路时常有关节被卡住的感觉,关节处会发出响声。
中医骨伤科学创伤性关节炎的中医疗法

中医骨伤科学创伤性关节炎的中医疗法创伤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由创伤引起,如骨折、关节脱位、软骨损伤等。
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在治疗创伤性关节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方法。
一、中医对创伤性关节炎的认识中医认为,创伤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
创伤导致筋骨受损,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加之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使得关节失去濡养,从而出现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正气不足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如肝肾亏虚、气血虚弱等,使得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中医疗法(一)中药治疗1、内服中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独活寄生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
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的创伤性关节炎;身痛逐瘀汤则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多用于气血瘀滞型患者;补阳还五汤可补气活血通络,对于气虚血瘀型的创伤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2、外用中药中药外用也是治疗创伤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
可以将中药制成药膏、药贴、熏洗剂等进行局部敷贴、熏洗。
如用红花、艾叶、花椒等煮水熏洗关节,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二)针灸治疗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创伤性关节炎,常选取阿是穴(疼痛部位)、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等穴位进行针刺。
同时,还可以配合艾灸,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三)推拿按摩推拿按摩能够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推法、拿法等。
在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四)中药离子导入这是一种将中药通过直流电导入病变部位的治疗方法。
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液,通过电极作用于关节,使药物更有效地渗透到组织中,发挥治疗作用。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膝关节炎是膝关节的常见疾病,骨关节炎的主要特征包括有软骨退行性病变和关节边缘骨赘的形成。
是最常见的关节炎,一般认为是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
以软骨的慢性磨损为特点。
常在中老年发病,在疾病的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轻微。
早期常表现为关节的僵硬不适感,活动后好转。
遇剧烈活动可出现急性炎症表现,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制定。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针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D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二)西医诊断标准1、近一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站位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中老年患者(240岁)。
4、活动时有骨擦音。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放射检查,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Igren和LaWL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0级:正常。
I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ΠI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IV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明显畸形。
6、疾病分期根据临床及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五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骰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骨关节炎是以祛风散寒、解痉通络,活血化淤为目的。
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的传统理论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而,中医治疗方法能使僵硬的关节肌肉得到放松,解除肌肉痉挛,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
从中医角度来分别骨关节炎有四种类型:第一,肝肾不足型,治宜补气血、益肝肾、温经通络。
第二,气血虚寒型,治宜补益气血、温经壮阳。
第三,湿热下注型,治宜清热利湿、通经止痛。
第四,风寒湿痹型,治宜祛风胜湿、温经通络。
针对以上四种类型的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为以下几种:一、中草药汤剂治疗:①、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9g,威灵仙25g,白芥子6g,川牛膝15g,桑寄生20g。
疼痛明显加三棱5g,制乳香、没药各5g;肿胀沉痛加木瓜25g,生薏苡仁25g;兼湿热加苍术5g,黄柏5g;兼腰膝酸软加杜仲10g;病情日久不愈加土鳖虫5g,穿山甲6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一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②、淫羊藿10g、肉苁蓉10g;湿盛者去干地黄,加薏苡仁30g、苍术10g、厚朴10g;夹瘀者加丹参20g、鸡血藤30g,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共用3个疗程。
二、中药贴剂治疗:①、苗方通痹贴,苗方率属于大中医的一个分支,其盛行以膏贴治百病,其制作神秘,疗效卓著,故名震于世,流传至今已有千百年历史。
苗方通痹贴精选多种名贵药材炮制而成,秉承古苗医外治理论,直接外敷病灶,实现活血、通络、逐瘀、止痛、驱邪、扶正等多重功效,实现全方位治疗效果,针对骨刺多种病痛强效治疗,通过活血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除痹壮骨等奇效,快速解除骨性关节炎病痛,疼痛完全消失,骨刺治愈,关节活动自如,进而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
②、艾叶20g,当归20g,桑寄生20g,牛膝20g,刘寄奴20g,独活20g,秦艽20g,骨碎补20g,路路通20g,五加皮20g,虎杖20g,川乌30g,草乌30g,花椒10g,白附子10g,干姜10g,红花10g,伸筋草30g,细辛6g。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骨性关节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骨性关节炎一、中医对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中医认为,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劳损等因素引起。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气血不足则筋骨失荣;风寒湿邪侵袭则经络痹阻;劳损则筋骨损伤。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滑膜炎症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二、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中医会开具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等。
这些中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等作用。
2、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也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经络、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有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阿是穴等。
针灸治疗可以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提高关节的活动度。
3、推拿按摩治疗推拿按摩治疗是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特色方法之一。
通过手法按摩,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常用的手法有揉法、按法、推法、拿法、搓法、摇法等。
推拿按摩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推拿师进行操作,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4、中药熏洗治疗中药熏洗治疗是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和药液对患部进行熏蒸和浸泡。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艾叶、花椒、透骨草、伸筋草、威灵仙等。
中药熏洗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和肿胀。
5、小针刀治疗小针刀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在病变部位刺入小针刀,对粘连的组织进行松解,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力学平衡。
小针刀治疗对于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有较好的效果,但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6、中药贴敷治疗中药贴敷治疗是将中药制成贴剂,贴敷在患部。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完整版)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完整版)(一)辨证分型治疗1.肾虚髓亏证:主症:多为中年病人,腰腿酸软,关节疼痛无力,活动不灵活,不能久立远行,病情反复不愈,遇劳则腰脊、颈项或四肢关节疼痛更剧。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肾益精。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熟地黄30g,山茱萸12g,山药15g,茯苓10g,泽泻10g,牡丹皮10g,白芍15g,木瓜10g,鸡血藤30g。
水煎服,日1剂,15剂为1疗程。
加减:颈项疼痛加葛根20g,羌活15g;肢体麻木加桑枝10g,黄芪30g;跟骨疼痛加牛膝20g;上肢疼痛加海风藤30g,青风藤20g,伸筋草30g。
2.肝血不足,肾阳亏虚证:主症:关节僵硬冷痛,屈伸不利。
甚则关节变形,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足跟疼痛,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尿频便溏,男子阳痿,女子月经后衍,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治法:调补肝肾,和营养血。
方药:壮骨蠲痹汤。
熟地黄15g,肉苁蓉10g,骨碎补15g,淫羊藿15g,当归10g,白芍20g,黄芪15g,甘草6g,牛膝10g,三七粉6g (服服)。
水煎服,日1剂,1个月为1疗程。
亦可制为水丸,长期服用。
加减:湿重去熟地黄加薏苡仁30g;有热者加黄柏6g,有寒者加鹿角胶10g。
3.气血两虚证:主症:关节酸痛无力,时轻时重,活动后更为明显,肢体麻木,面色少华,心悸气短,自汗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或薄少,脉细弱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味。
党参30g,黄芪15g,茯苓15g,白术10g,熟地黄2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甘草5g,川断15g,杜仲20g,淮牛膝15g,五加皮15g,独活15g,细辛5g。
水煎服,日1剂,15剂为1疗程。
加减:头颈部疼痛加粉葛根15g,羌活10g;上肢疼痛加桑枝15g,桂枝5g,姜黄10g;腰部疼痛加狗脊15g;下肢疼痛重用杜仲、淮牛膝各至20g。
4.肾虚血瘀证:主症:腰脊或颈项四肢关节疼痛如锥刺,痛有定处,而拒按,俯仰转侧不利,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病情反复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缓解关节炎症状的中医药治疗

缓解关节炎症状的中医药治疗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中医药在缓解关节炎症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医药治疗关节炎的方法和原理。
关节炎是一种统称,包含了多种类型,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其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认为,关节炎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以及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治疗时,注重整体调理,标本兼治。
中药治疗是中医药缓解关节炎症状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医生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风寒湿痹型关节炎,常用的方剂有乌头汤、防风汤等,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对于风湿热痹型,常用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等,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除了方剂,中药还包括了单味中药的应用。
一些中药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等作用。
比如,独活能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威灵仙可祛风湿、通经络;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
针灸治疗在关节炎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艾灸则通过温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邪。
推拿按摩也是常用的中医疗法。
它能够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
医生会运用揉、按、推、拿等手法,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和肌肉上进行操作。
中药外敷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膏剂或散剂,敷在关节部位,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发挥疗效。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中医还强调患者的自我调理。
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具有祛湿、通络作用的食物,如薏米、山药、丝瓜等。
同时,要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寒、受潮,适当进行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关节炎虽然有显著的效果,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疗程。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治方案

拔罐疗法(阿是穴):14元/次
穴位注射:38元/2穴
TDP:11元/次
穴位注射每周一次,1-2次一疗程
拔罐、TDP,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
拔罐:适量,每次5分钟,每日一次。 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急性期可选择使用醋酸曲安奈德5mg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得宝松)5mg,2%利多卡因0.5~1ml在阿是穴或膝关节关节腔内注射。
3
瘀血闭阻证: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治则:活血化淤、舒筋止痛。代表方剂:身痛逐瘀汤加减。方药: 桃仁10g 红花6g 当归10g 五灵脂9g地龙9g 川芎9g 没药6g 香附12g 羌活12g 秦艽20g 牛膝9g 甘草3g.
4
肝肾亏虚证: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电针:81元/6穴/次,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
针刺治疗:穴取:取内外溪眼、鹤顶、足三里、溪阳关、阴陵泉、阳陵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腧穴上电针,根据辩证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其他推拿治疗:(超过20分钟)53元/次,每日一次,7天一疗程
(1)治疗者以拿法或滚法施于大腿后侧(腘绳肌)、小腿后侧约2分钟。 (2)推、揉或一指禅推腘窝部2分钟。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膝关节下垫低枕。 (3)先以滚法施于患肢阔筋膜张肌、股四头肌、内收肌群约3分钟。 (4)然后摩、揉或一指禅推法施于内外膝眼、阿是穴,每穴操作约40秒。 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松,移去垫枕。 (5)推髌骨。向上下内外各方向推动髌骨,先轻柔の推动数次,再将髌骨推至极限位,维持2-3秒,反复3次。 (6)膝关节拔伸牵引: 治疗者双手握持小腿远端拔伸并持续2秒,力量以有膝关节牵开感为度,反复5次;然后,以同法作持续牵引约30秒(如有助手,可由助手固定大腿远端,再行上述操作)。 (7)被动屈伸,收展髋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3次;被动屈伸膝关节,至极限位(以病人能忍受为度),反复3次。 手法:滚法、点、揉、一指禅推法、拔伸、牵引等手法。 实施方案:其中(1)(2)(3)(4)(5)(6)为基本手法;关节活动受限者加手法(7);有明显关节肿胀疼痛者去手法(5),并降低手法强度。 实施手法前可用按摩油剂或膏(如青鹏软膏)涂抹患处,增加消肿止痛の作用。 手法剂量:手法力量要求均匀柔和,患者舒适耐受为度。 每次治疗约20分钟,每周2次,三周为一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中医治疗骨关节炎有哪些方法
1.继发性骨关节炎
2.原发性骨关节炎
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骨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临床表现:关节红肿热痛,特别是四肢小关节,口渴不欲饮,小便黄赤,舌红苔黄。
分析:感受湿热之邪所致。
方药:宣痹汤加味
二、风邪偏胜
临床表现:关节走蹿疼痛,痛无定处,以四肢小关节为主。
分析:感受风邪所致。
治法:驱风祛湿,散寒止痛。
方药:防风汤加减。
三、湿邪偏胜
临床表现:关节肿痛,肢体困重麻木,四肢活动不灵,遇阴雨天加重。
分析:感受湿邪所致。
治法:祛湿健睥,疏风散寒通络。
四、寒邪偏胜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剧,日轻夜重,得热则缓。
分析:感受寒邪所致。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
五、虚证
临床表现:关节酸痛无力,肢体麻木,肌肉萎缩。
分析:气血两虚,或肝肾阳虚,肝肾阴虚。
治法:补益气血,活络祛邪。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骨关节炎西医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