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的继承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温家宝总理曾经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解析】选B。唐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今天用来告诫官员说明它有现实意义,故选B。
现代思想产生的主要源头是现实生活,故A错误;C与题意无关;D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说基础太笼统。
2.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歌、散文、楹联、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成为与西方艺术风格差异的东方艺术的代表形式之一。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性
B.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解析】选D。从题干可以看出,中国的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与西方艺术风格差异,这具有光鲜的民族性,故选D。
3.一些社会学专家认为,目前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节日缺乏感性认识和深层了解,造成了对民族节日的淡漠。传统民族节日要深入人心,需要各界重视,加大宣传力度,让年轻人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形成优良的文化氛围。之所以要重视民族节日是因为()
①尊崇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崇和认同本民族文化
②传统文化始终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B。重视民族节日实质就是重视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只有优异的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才能起推动作用,②错误;④正确,但与题目不构成因果关系,因此选B项。
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早在《易传》中就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经常出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严重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该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异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世界的主流思想
【解析】选B。中国传统思想一直就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严重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故A说法错误,B正确;传统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批判继承,故C、D错误。
5.不少地方的民间文化由于多年来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传统文艺几近“濒危”。文化部决定实施“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传统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析】选C。之所以要保护传统文化就是因为它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故C正确。
A说法不确凿,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B说法错误,D没有体现。
6.“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身着古色古香服装的中小学生,用晦涩的曲调和柔美的旋律,吟唱着一首首古诗词。这样做()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B.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优异文化前进方向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异的民族文化
D.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解析】选C。全面继承和抵制都表述错误,A、D两项不选;古诗词不能与优异文化等同,B项不选,因此选C项。
7.胡锦涛总书记曾在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②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③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
④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题干中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批判继承,“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体现了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故②④正确;①③说法都太绝对,错误,不能选。
二、非选择题(共29分)
8.(14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造。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7分)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第(1)问,漫画《取之不尽》反映了当前有些人热衷于古典文化的翻拍。对其要辩证地看待,从其积极性和消极性两方面分析。第(2)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应结合教材知识,全面分析。
答案:(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主要是提醒人们不应只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还应有正确的态度。
(2)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伍的、腐臭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名著不应“全盘照搬”或“断章取义”。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