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一、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目标。

2、教育目的的层次教育目的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1)、联系:

二者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其性质和方向上不得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2)、区别:

一方面教育方针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

教育目的一般只包括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包含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

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1、按其作用的特点可分为:

1 / 11

价值性和操作性教育目的(1)、价值性教育目的:

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观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是指导教育活动最根本的价值内核。

(2)、操作性教育目的:

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即现实要达到的具体教育目标,表示实际教育工作努力争取实现的某些具体目标,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

2、按其要求的特点分为:

终极性和发展性教育目的(1)、终极性教育目的:

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表示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含着人的发展要求具有完人的性质。

(2)、发展性教育目的:

也称现实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表示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每一种目的都不带有终极性,在每一阶段向另一阶段的发展过渡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不可或缺性,既表示某一阶段的目标,又表示对先前阶段目标的衔接性和对以后目标的奠基性。

3、按被实际重视的程度分为:

正式决策与非正式决策教育目的(1)、正式决策教育目的:

---------------------------------------------------------------最新资料推荐------------------------------------------------------ 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它一般是由国家或地区作为主体提出,其决策的过程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常常体现在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教育文本或有关的法令中。

它表现的层次多种多样,有的是国家或地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有的是特指的教育目的。

(2)、非正式决策教育目的:

指蕴含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

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以思想理论为根基而存在;另一类则是基于一定社会单纯的功利观念而存在,它虽没有明确的阐述,但常常借助一定的社会功利心理和观念而起作用,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1)、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功能,对教育为谁培养人具有明确的规定(2)、对人培养的定向功能(3)、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4)、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除了要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方面的教学定向外,还有对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价值定向作用,使教师知道自己所要教的重点是什么。

3 / 11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1)、一是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2)、二是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3)、三是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1)、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评价(2)、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四)、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 1、个人本位论(1)、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以及一些持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教育学家(2)、主要观点:

第一、人的本性在于其自然性第二、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第三、这种趋向在道德或价值上是善的或向善的第四、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只有确保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国家,才是善的和正义的国家第五、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第六、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 2、社会本位论(1)、代表人物:

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2)、主要观点:

第一、人的本性是其社会性(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第二、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第三、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第四、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具有起码的政治品格、生产能力和社会生活

---------------------------------------------------------------最新资料推荐------------------------------------------------------ 素质。

单纯的个人不可能成为教育目的 3、教育无目的(1)、代表人物:

杜威(2)、主要观点:

实事求是地说,教育无目的论其实并不是主张教育不要有目的,而是主张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它自己的目的就是:

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简而言之,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或改组。

教育无目的论所要反对的是从教育过程外部强加而来的多重教育目的,要提倡的是教育目的就在教育过程之中,要培养的人是民主社会的公民和建设者。

这种教育目的论就是在今天也是发人深思的。

4、教育准备生活说(1)、代表人物:

斯宾塞(2)、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第二、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是科学知识第三、与古典人文学科相比,科学知识还具有更好的思维训练价值 5、宗教本位论(1)、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乌申斯基、小原国芳以及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们等

5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