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f00b4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4c.png)
《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医学人文概论》是一门探讨医学与人文关系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收获了很多关于医学人文的知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于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课程中我学到了医学人文的概念和内涵。
医学人文是指医学领域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强调医学实践中对患者的综合关怀和人文关怀。
这种关怀不仅包括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关注,还包括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和价值观的关注。
通过学习医学人文概论,我深刻理解了医学人文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其次,课程中的案例分析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医学人文的作用。
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我了解到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与患者建立真诚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例如,当患者面临疾病诊断和治疗困难时,医务人员应该给予患者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还需要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策,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化治疗选择,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这些都是展现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
此外,课程中的文献阅读和讨论让我对医学伦理和医学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医学伦理是指医学实践中所涉及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医务人员如何平衡患者的利益与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了解到在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伦理原则,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和行为。
同时,医学实践也需要艺术的因素,例如医务人员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对患者情感和需求的敏感度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医学伦理和医学艺术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未来医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和发展这些方面的能力。
最后,在课程中我还学习到了医学人文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了解医学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我了解到医学人文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交叉研究,涉及到医学、人文学科以及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医学人文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可以深入探讨医学实践中的人文关怀问题,促进医学实践的发展和提升。
构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体系的思考
![构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体系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3fc1e62011ca300a6c390dd.png)
构建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体系的思考单人麟(南昌大学思政部;江西,南昌,330046)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
从根本上说,人文学科能提供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意义体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塑造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科学、进步的民族精神。
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是医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当今的大学生是未来医疗队伍的希望,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
第一,医学教育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力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首先,要树立对人文科学的正确观念。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以往的医疗行为,只重视病人的肉体疾病,或对“症”下药,或用手术刀切除病灶,或采取措施消灭癌细胞。
这是一种有一定成效的医疗模式,但也是一种存在着很大缺陷的医疗模式。
其不足之处就在于,它把病人只是当作简单的个体生物,一没有看到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级动物,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社会的一切都会在人的身上打下烙印。
因此,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并不能包治百病。
在社会飞快发展的今天,激烈的竞争环境,沉重的生活压力,繁重的学习负担,紧张的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乃至生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人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现代疾病谱的变化要求我们的医疗模式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也就是说,在医疗行为中,必须把病人看作身心合一的整体,在医治肉体疾病时充分考虑心理及社会的因素,多管齐下,使病人在身心上都得到适当地处置,尽快恢复健康。
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无疑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
因为这既是医学生做人的需要,也是医生的职业需要。
从做人的角度讲,医生的职业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一定要有高尚的医德,要有“大医精诚”的胸怀,“一心赴救”的情操,“医乃仁术”的信念,“重义轻利”的品格。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ab2809e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b.png)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当今社会,医学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医学教育不仅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基础,也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手段。
科学精神是指坚持科学用于医疗实践,提倡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人文精神是指以社会责任感、仁爱观念为指导,追求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为目标的精神状态。
应当看到,只有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因素,才能促进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行医救人才能获得最大效果。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把创新精神贯彻到一切实践活动中去。
第一,要把科学思维贯穿于医学教育过程中。
要以学术性、客观性、规范性和实事求是性为指导,从理论到实践,由概念到实施,在学习、教授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加强对医药知识的理解和联系,帮助学生培养最高水平的医学实践能力,改善病人的诊疗和护理方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效果。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要掌握和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要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把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临床观察联系起来,以科学正确的思维去处理疑难问题,从而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拯救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培养同情心为病人着想,关心病人的健康和幸福,尊重病人的生命,重视病人的尊严,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以服务病人为荣。
从医者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融入病人的世界,从病人的角度,看待病人的苦难,从心出发去为病人服务,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注重人文精神,要培养学生细心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病人的变化,及时处理病情,建立良好的关系,把握病人情感,提高护理效率,让病人心服口服,受到有效护理,使病人安心、早日康复。
普度人生,用科学和人文结合,携手助人,以爱心关怀病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医务人员,使他们真正成为“给生命以保护,给世界以美丽”的医治使者。
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课件doc
![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课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b216a5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1.png)
CATALOGUE目录•医学人文精神的概述•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教育中的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与现代医疗实践•医学人文精神与社会责任•未来展望与挑战定义内涵医学人文精神的定义与内涵古代中世纪近现代030201医学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医学人文精神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尊重患者权益个性化诊疗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医德为本遵守医疗行业的规范、标准和道德准则,维护医疗行业的声誉和形象,坚决抵制医疗腐败和不正之风。
严格遵守职业操守尊重生命医德医风与职业操守营造人文关怀氛围提高医护人员人文素养关注患者心理需求人文关怀与心理支持伦理道德课程设置医学伦理、医德教育等课程,引导医学生建立崇高的医德风尚,明确医生的社会责任。
医学史学习通过学习医学发展史,理解医学的人文精神起源和演进,培育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文学艺术教育引入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培育全面的人格品质。
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患者沟通团队协作社会责任临床实践中的人文精神培养03榜样引领01持续学习02自我反思医学人文精神的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1 2 3以人为本个性化治疗患者参与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有效沟通医生应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充分、明确的交流,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诚信为本医生应真诚对待患者,不隐瞒医疗信息,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基础。
尊重患者权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隐私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患沟通与信任建立医学人文精神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倾听与理解公正处理人文关怀平等尊重公益性质消除医疗不公公平公正的医疗服务提供生命至上无私奉献社会责任感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医学教育普及公益事业参与医者仁心医学人文精神与社会公益事业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个性化医疗强调医者仁心挑战•对策挑战•对策挑战•对策医学人文精神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推动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增进医患信任;同时,加强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建设,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
![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7e713ccaaedd3382c4d352.png)
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第一篇:医学教育下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1原因分析1.1宏观因素教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改革步伐缓慢、经济发展区域失衡、文化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发展。
1.1.1医学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偏离,人文医学教育制度不健全目前对医学生的培养往往只重视医疗技术方面,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对医学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医学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是开设一些基础性课程,如文史哲、艺术欣赏等,完全背离我国医学教育的实质。
1.1.2我国教育重理轻文,人文医学教育未得到重视长期以来,重理轻文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样虽然培养了医学生的理解、概括、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但忽视了开发医学生的意志、兴趣、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现阶段的医务工作者,既要有过硬的医学技术,又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1.2微观因素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本身的教育观念、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1.2.1教育观念体制落后调查研究显示,53.03%的学校其人文医学教育的阻力主要是教育部门重视不够、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体制改革缓慢;51.62%的认为人文医学教育的最大阻力来自学校决策者;进一步分析发现,53.48%的认为来自学校决策层的阻力,是他们在观念上认为人文医学教育不重要,46.5%的认为他们认为很重要,但认为教育体制改革太麻烦了,不易做到。
这些数据说明,教育观念、体制是影响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1.2.2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的不足使人文医学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少,影响着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水平的提高与人文医学的发展。
1.2.3师资力量缺乏由于人文医学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对教师也有特殊要求,一些院校虽然主观上希望多开设一些课程,但因师资缺乏不得不放弃,师资力量不足是影响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药理教学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药理教学渗透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15210e381c758f5f61f6795.png)
Th o e a d Pr c ieonI ir tn heHu e Pr b n a tc l a igt manitcSpii o Ph m a olgyT a i oc s nft s i r si ar c o e chngPr e s t nt
报效祖 国,为社会 做贡献 。
2 O总0 第第・1 0 1下期 l 月半 1 2第刊 月 O期 3 2 卷 年
向学生宣传 当前我 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针政策 ;讲述
就业 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 的创业意识 ,努力实现个人 价值与社会价值完美结合 ,既发挥 自己的潜能 ,又不忘
参考文献
( 北京 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机 能系 ,北京 10 2 ) 0 0 9
摘
要 :医学模式的转变 , 求医学教 育必须做 出相应的转变 ,在培养 医学生科 学精神 的同时,还要培养人文精神 。在 药理教 学过程 要
中渗透 医学人文精神 ,. ̄增进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 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使命 感和责任 感,从 而指导和促进学生在将来的科研和 临床 - j -
◎ 傀 现D礅 D远O IUF SCC T A息 A程 代1 N] CO EN
其主要职 能有 :分析就业形势 ,与劳动人事部 门、人才 交流 中心保持密切 的联系 ;建立用人信息库和人才供求 网,组织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和招聘会 ,指导学生选择 职业和工作 岗位 。通过 已经就业 的学 生推荐新毕业 的学 生就业 。其 次,帮助学 生树立就业信心 。为使学生顺利 就业 ,必须帮助他们消除 自卑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 ,
中,以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创新 ;以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品德 医治患者 。
关键词 :药理学 ;人文精神 ;医 德修 养 d i 03 6 ̄i n17 ・7 92 1 . .1 o :1 .99 .s.6 22 7 . 2 20 0 s 0 0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和思考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11f54b03d8ce2f006623e4.png)
龙源期刊网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和思考作者:唐羚王宇孟婷婷姜力群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6期摘要:当代医疗环境的背景下,医生不能只依靠精湛的医术,社会对医生的人文精神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如何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医学院校探索的问题。
本文就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对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医学人文;医学生;培养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6-0006-01如今的医学不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而是更多的向"医学-社会"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有要具有精湛的医术,也要具有高尚的医德。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往往是培养人文精神最主要的途径。
医学人文教育是指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行成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中对患者实现人文关怀。
而当代的医学人文教育往往由于很多原因,存在不同的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对1146名医学生为样本,对其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及人文素养一般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80.2%的医学生認为有必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仅有18.1%的医学生能完全记得医学生誓词[1]。
1.医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1.1 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最初启蒙往往来自于课题。
虽然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课程中都设有人文类课程,但是由于医学生课业繁重,往往人文医学类课程单一且课时较少。
导致了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对医学人文缺乏重视。
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往往集中于某学期,缺乏连贯性,无法对学生产生较深远的影响。
1.2 师资队伍薄弱。
学校教授医学人文的教师往往为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缺乏临床中与患者沟通交流的经验,无法深刻具体的培养学生如何具有医学人文精神,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又缺少对医学人文知识的系统性学习,造成了医学与人文相互脱离,影响了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507fdb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5.png)
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医学人文是以医学价值为核心,以哲学思维的探究、追寻为方法,以人和人的世界(医学人和医学人的世界)目的为归宿,以“我思”医学思想、医学精神)寻找医学灵魂.从而获得医学世界和医学人的“我在”的综合性学科。
医师职业精神是指业医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的主导思想.是在医学实践中建立和凝炼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肯定并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
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最早由美国医生联盟、欧洲内科医学联合会等于年的2000年《医师宣言》中提出,至今已有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并签署该宣言。
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宣布加入推行此宣言的活动,此举得到卫生部的大力支持。
1 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所谓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理想和信仰, 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 在任何情况下, 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医学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的统一。
其中, 职业精神指的是理想信念, 敬业与责任, 是一种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对职业理想与信仰的追求, 它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养成的, 表现在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关爱病人的健康,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 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 专业精神是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尊重客观事实与医学规律, 依据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开拓创新, 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医学临床防治疾病实践, 防止差错事故, 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人类健康服务。
由美国内科学会等单位倡议的并获得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的《新世纪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1],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
对此,我们试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
《医师宣言》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列为其基本原则的第一条,这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认同,医学虽然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却都是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的,这是由医学职业本质所决定的。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ca7f43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b.png)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一、传统文化教育对医学生的影响1. 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传统文化中强调人文精神,医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会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熏陶,从而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符合医生的职业要求。
2. 人文关怀和医学道德: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具备科学技术知识,还要求他们在医疗实践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医学道德。
在中医学中,医生必须注重整体观念,重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因此要求医学生更多的拥有人文关怀和医学道德。
3. 提高医学能力和治疗效果: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对医生的注解考极为重要,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针灸、推拿、养生等中国特色医学技能,都是源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些都可以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增加更多的技能和治疗效果。
二、医学院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1. 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在医学教育中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等,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2. 创设传统文化课程:通过创设传统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国文化史等,让医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3. 安排文化熏陶活动:文化熏陶活动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体验营等各种形式,让医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聘中医药名师授课,提高中医药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医学教育的互补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教育相辅相成,实现了教育的有机统一,对医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哲学思想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可以使医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医学技能与治疗效果,实现了医学生和现代医学教育的双重优势。
综上,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是一个不断的过程,要求医学院校和教师积极作为去引导他们的成长,从而使他们拥有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医生的素质,进而为现代医学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dd2ce3d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c.png)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当今世界,医学教育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传统的讲解模式向现代化教学模式的转变,有效的教育医学生不仅要求老师必须掌握科学的知识,更要传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应用能力,增强其做人的处世态度和能力。
首先,科学精神在医学教育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是指以客观、系统、科学的方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而学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学习和实践医学知识。
因此,教师应当在医学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引入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尝试、发现和探索,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医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把实践和讲解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了解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从而更有效地掌握医学知识。
其次,人文精神也在医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技能,更要让学生掌握处世之道,这一点是向学生内化道德价值观和增强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真实案例说明医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在病人身上,有多少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要解决,比如:在病人手术中,医生该如何避免犯罪;在病人死亡时,家属的情感怎样得到合理的安慰等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掌握医学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病人的尊重,做到“爱患者如爱己”,在治疗病人的同时,以高尚的医德去传达社会正义。
最后,要想在医学教育中真正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发挥作用,那么从教学改革方面来说,教学不再像过去那样以单一的模式,而是要充分融合科学与道德,结合有效的沟通和参与,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基础的实际性学习和实践之中。
另外,教师也要具有多元化的教学特征,来适应学生不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了解医学知识,掌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在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和理解医学知识,培养具有医德的医学专业人才。
电影叙事中的医学人文读后感
![电影叙事中的医学人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547377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2.png)
电影叙事中的医学人文读后感在观看了众多以医学为主题的电影后,我深深地被其中所展现的医学人文精神所触动。
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带给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人性、生命、伦理等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
医学,这个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领域,在电影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它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器械、复杂的药方和严谨的手术,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暖、生命的奇迹和道德的抉择。
在许多医学题材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医生们在面对疾病时的执着和勇气。
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拯救患者的生命而努力拼搏。
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让我深受感动。
比如在电影《妙手仁心》中,医生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依然保持着对患者的耐心和关爱。
他们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还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
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让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同时,电影也展现了医学中的伦理困境。
当医疗资源有限时,如何分配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当面对绝症患者时,是选择全力救治还是尊重患者的意愿,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这些问题在电影中被不断地探讨和反思。
在《我不是药神》中,我们看到了患者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购买昂贵的仿制药,而这又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和道德问题。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医学不仅仅是科学,更是涉及到社会、法律和人性的复杂体系。
电影中的医学人文还体现在对患者的心理关怀上。
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而医生们的一句鼓励、一个微笑,都可能成为患者战胜病魔的强大动力。
在《滚蛋吧!肿瘤君》中,女主角熊顿在患病期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而她身边的医生和朋友也给予了她无尽的支持和关爱。
这种心灵上的慰藉,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温度。
此外,电影也揭示了医学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比如医疗腐败、医患关系紧张等。
这些问题让我们意识到,医学的进步不仅仅需要技术的创新,更需要制度的完善和人文精神的回归。
从这些电影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b2128c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7.png)
组织医学生参加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等社会实践 活动,培养其服务社会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3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医学生的实践 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反馈并指导其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从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始终贯穿其中,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实施。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作用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医风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 良好的职业操守。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支持学生成立医学人文社团,开展读 书会、研讨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医 学人文氛围。
医学生志愿服务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义诊 、健康宣教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 奉献精神。
0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与 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教育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医德医风、医学伦理、医学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医学人文素质教 育占据重要地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医学与人文的融合,要求医学生在掌 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生命意义, 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 够自觉履行医生的职责和义务。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使其能够在医疗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推动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注重培养其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思 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医学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医学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9bfa3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7.png)
医学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医学模式是人们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总的看法或基本观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医学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供你参考!医学人文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篇1一、人文的内涵医学与人文,两者的关系可谓息息相关,源远流长。
早在1979年,美国学者佩里格利诺(EdmundD.Pellegrino)曾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
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
由此可见,医学是一门运用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护理和服务人类的学科。
纵览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医学一直被视为治病救人的“仁术”。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写下医者的誓言:“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患者是男是女、是自由民还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
我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
”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医德箴言,至今还影响和规范着医疗行为。
当代名医大家林巧稚、吴孟超、顾玉东身体力行,让世人看到——作为一名医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两者缺一不可。
这也印证了古代先贤所言:“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重大,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确实,医学要预防、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全人类的健康福祉。
这一医学本质决定了它必须是充满人性关怀和人道主义的。
二、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1.医学人文教育在美国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力提倡科学技术为人类谋福祉,医学的科学性在无形中被夸大,致使很多医生只钻研医学专业和临床技术,忽略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他们在行医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一味追求“看病”而不是在“治人”。
一旦科学技术成了医学的主体,科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文造成漠视和侵害,致使医学与人文渐行渐远。
慢慢的,广大患者群体对于医学乃至医生产生了对立不满情绪,普通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障的诉求变得越来越多。
2023医学人文心得体会
![2023医学人文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2cbbce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e.png)
2023医学人文心得体会2023医学人文心得体会1在10月底,在美丽的南湖之畔,神圣的医学学府——广西医科大学,一群医学学子正兴致勃勃地参加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广西)基地第35期培训。
而我,很有幸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虽然此次的人文医师培训只有短短两天,但是却很充实,很有价值。
这次的培训内容涵盖了沟通技巧、病史采集、解释问题、病情告知等内容,并有一半的课程时间是安排医患沟通情景模拟练习,通过让学员们分别扮演医生患者的不同角色,让学员们体会到不同的沟通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整个培训中,老师不断地引导我们挣脱机械化的问诊模式,去尝试以主动倾听、非语言沟通为内容的人本主义问诊模式。
通过这次富有意义的培训班学习,我深深的认识到:医师的职业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和最与人亲近的,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
因为医学本身的对象是人,医学的主体也是人,医学的崇高使命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医学的发展就正如希波克拉底所倡导的那样“爱人与爱技术是并行的”。
医学实践强调人的整体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诊疗活动离不开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医患配合,离不开来自亲友、社会的帮助支持以及政府保障和宗教信仰的力量支撑。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充满温情的医学却呈现出违背人性和唯技术化的趋势。
比如医师只注重躯体症状,忽视病人的精神、心理需求;只看到“病状”,没看到“病人”;只注重生物学手段的治疗,放弃心理、行为治疗和亲情关爱;医师的“惜语”,不愿做出必要的解释,不愿多与病人进行语言沟通;病人到了医院后,医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病人交谈,病人面对的只是一堆检查单等冷冰冰的东西。
人性化的医学和富有人情味的医患关系被复杂的仪器和先进的技术代替了,医学土壤上的人文种子失去了生命力。
这些无不让我感到深深的遗憾。
作为21世纪祖国卫生事业的接班人,我认识到诸如此类的医患不和谐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不想将来和我的病人也如此冷冰冰的,我要努力改变自己,为此我报名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2024年《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2024年《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05ada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3.png)
2024年《医学人文概论》心得体会范本标题:《医学人文概论》课程心得体会一、前言《医学人文概论》课程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医学领域中与人文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视野,也培养了我们的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对医学人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二、对医学人文的认识在学习《医学人文概论》课程过程中,我对医学人文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医学人文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哲学、文学、艺术、伦理学等多个领域。
它与医学科学相辅相成,是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人文不仅关注当代医学实践中的人文关怀,还注重医学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通过学习医学人文,我们可以了解医学的发展历程,明确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国际化发展趋势。
同时,医学人文也提醒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人文关怀的价值与意义,引导我们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注重沟通与沟通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角色。
三、医学人文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在实际的医学实践中,人文关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更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与情感的交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以人为本,关注患者的尊严和自主权,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医生应该具备开放的心态,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沟通中,医生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同时,在病情复杂或者即将进行重大手术时,医生还应以温暖的态度,以慰藉患者的心理。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关怀,医生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四、医学人文的价值取向与伦理道德医学领域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领域,因此深受伦理道德的约束。
在学习《医学人文概论》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如医疗隐私保护、生命权利保障等。
医学人文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坚守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始终以患者利益为先,维护患者的权益和尊严。
国际护士节弘扬护理专业的人文精神
![国际护士节弘扬护理专业的人文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59438f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b.png)
国际护士节弘扬护理专业的人文精神国际护士节是医疗行业中的一项重要纪念活动,旨在向全球范围内的护士们致敬,并且宣扬护理专业的人文精神。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护理专业所承载的人文价值,进一步认识和强调护士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一、护理专业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在护理专业领域中注重人的关怀和尊重,以人为本,追求人的整体健康与幸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通过持续的护理工作,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健康,更要关怀其心理、社交和精神层面的健康需求。
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痛苦和困惑,给予他们温暖和理解,并积极参与康复护理和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关怀。
二、护士的重要性与挑战护士在医疗团队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常常成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负责协调并传递信息,解释医疗方案,同时也是患者家属的支持者和倾听者。
护士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急、危重病情,并且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稳定。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包括高强度的工作负荷、长时间的工作、轮班制度、职业风险等。
然而,他们用坚韧和奉献精神,为患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爱心。
三、提升护理专业的人文精神为了进一步弘扬护理专业的人文精神,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供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和学术机构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人文关怀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沟通技巧、心理疏导、疼痛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医疗机构应提供合适的工作条件和资源支持,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同时,要重视护士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激励他们获得专业进修和提升自身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医疗团队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护士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共同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4. 社会尊重与关注:社会应当加强对护士的尊重和关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关于医师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思考
![关于医师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c21018871fe910ef12df851.png)
种人文 力作为支撑 ,其核心要素就是医学人文精神。
求人 的生命价值 、自由、尊严 的一种基本 素养 。就此
然而, 医学人文精神在 当代 中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而 言,医学人文精神 的终极意义是对生命价值 、人的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现 实中有许多医务人员 生存 意义和人类未来命运 的深 情关注 , 核心是 以人 其 片面重视医学科学与医学技术 ,忽视甚至摒弃对医学 为本 ,实质是对人 的崇高品位的确认 ,强调人性的价
腊人 的观念,理想 的人 、真正的人就是 自由的人 。所 成为危 害人类 健康 的主要 疾病 ;并 且,现代 医学模
以,整个 西方的人文传统 自始至终 贯穿着 “自由”的 式正从 生物 医学模 式转变 为生物一 心 理一社 会 医学 理念川。基于人文一词 内涵 的广 袤性 与多义性 ,学 者 模 式 。在 传统 的生物 医学 模式 下 ,人 只是作 为生物
统的 “ 社会人 ” 。这一切 都要求 医务人 员不仅 要掌握 学崇 尚的精髓 , 是西方古代医学之鹄 的古希腊医学 也
誓 渊 博 的医学 专业知 识和 娴熟 的专业 技能 ,还应 具 备 家希波 克拉底 在其 《 言》中提 出医生的惟 一 目的是
社会 学、心 理学 、法学 、伦理 学等 多方 面 的人 文 知
文 ,则诗 书礼 乐之谓 ,当法 此教而化成天下 也。 ”当 的生命 、健 康 、幸 福 、安危及 社会 文 明进 步密 切相 今的 《 哲学大辞典 》对人文 的定义是 :人文 是指人 类 关 ,是多 门 自然科 学和人 文社 会科 学高度 综合 的复 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对应于汉语 “ 人文 ”的英 语 合体 。当前 , 由于 人类 生存状 态 的 日益复 杂化 ,人 H m n t e 直接 来源 于拉丁文 H m n t s 其本意 是 类的疾病 谱 、死亡谱 正在或 已经发 生重大变化 ,心、 u aiis u a ia , 对理想人性的培育 、 优雅 艺术的教育和训练 。 依据 希 脑血管疾 病 、癌症 、心理 疾病 以及各 种慢性 病 日益
医学人文的心得体会6篇
![医学人文的心得体会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3c18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c.png)
医学人文的心得体会6篇心得体会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的见证,心得体会要反映出我们在实践中的真实体验,避免空泛的理论,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医学人文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医学人文的心得体会篇1首先,通过此次进修学习,我们对XX医院的医院文化,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消防安全等有关知识,收获很大,其次,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让我们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护理人员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安心工作,端正思想,遵守院纪院规,踏踏实实工作,爱岗爱业,不耻下问,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摆正自身的位置,在别人眼里,护士只是一个打针发药的,是的,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岗位,虽然做不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是非常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工作。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2.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要坚持为病人服务的信念的同时,也要严格的在学习上要求自己,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临床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3.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要不断向党组织靠拢,提高整体思想素质;4.在当前医患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还要崇尚学习,增强法律观念,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人文素质,避免医疗纠纷;5.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团结就是力量!除了上述之外,在这次的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护理的形象问题。
因为:护士良好的形象不仅使医院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是医院整体形象的关键之一。
人们说,看人先看脸,见脸如见心,面部表情是写在脸上的心思,微笑服务不仅是礼貌,它本身就是一种劳动的方式,是护士以真诚态度取信于病人的重要方式,微笑是无价的,胜过千言万语,它不花费钱财,但可以带给病人万缕春风,可以让新入院的病人消除紧张和陌生感,被亲切感代替,可以使卧床重病人消除恐惧焦虑,被信任感代替,可以使老人孩子消除孤独感,被善良的亲情代替,产生尊重和理解的良好心境,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所以,护士真诚的微笑,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同情。
心得体会 医学人文素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医学人文素养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78a34d0d0d233d4b14e6972.png)
医学人文素养心得体会医学人文素养心得体会《医学人文概论》课程学习心得体会队别专业学号姓名不要让医生成为折翼的天使第一次上“医学人文概论”的时候,我就对其产生了亲近感,是不同于对医学课程的感觉,后来我才发现学习医学人文是在进行人性的探索,是情感的交流;而学习其它专业医学课程大多是在追求科学的理论,是知识的交流......在我看来,医学既有科学性又有人文性,医学人文精神对医生的引导作用绝不逊色于医学知识!医学人文强调人文。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心人、尊重人、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要求重视人的价值,主张实现人的平等和自由的伦理观。
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它的核心追求是对生命的关爱。
这也反映了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要求。
一个掌握精湛医术的人不能称之为医生,作为医生必须以医学人文精神为指导,这样医术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在这里不得不提起特鲁多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时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
这句话很好的体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尽管医学在发展,但总是疾病先于医学的,因此总有我们还不了解的疾病。
面对我们已能够战胜的疾病,我们自然应尽力治愈病人,为其解除病痛;而现实中我们做得更多的是去帮助病人,这种帮助不一定直接和疾病相关,但却是为了病人健康着想的,这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行为;当面对那些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时,患者更需要医生的安慰,这绝不是敷衍了事,当我们不能给患者带来治疗上的帮助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人文关怀,记得老师说过这个要求实际上比前两个都要难,因为这种对病人的安慰不比治疗那般有据可依,这常常是种更高层次的更复杂的更深入的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这需要我们摆脱医疗水平的约束,报以真心的关怀甚至是跨越死亡的勇气!安慰不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而这种体现人文性的心灵沟通正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然而现今科学化才是医学的主流发展趋势,这也使医学技术和人文关怀出现分裂化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
-----(爷狙独霸天下)
关键字:医学人文精神
人文,本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辞海》中对于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可以理解为它是文化现象的总和。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最为重要的为人文精神在医学精神的系统语境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
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中的人文,在人文精神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因此一提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时候,必然作为当前大背景下的学医人、行医人所应该追求完善的人生价值观。
医学人文我想可以包括医学素养、价值观及其医德规范。
医学素养是医学人文的基础,生命价值观是医学人文的核心,而医德规范则包括医者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医学人文的主要内容。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目的确立的思想引导,
医学目的的实现过程也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实现的过程。
现代医学目的的内容在本质上与医学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我们必须先对什么是医学人文精神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医学人文精神是涌动在医学目的、性质、价值和境界等范畴之中的血脉,是贯通其间发挥灵魂作用的精神内核,使之紧密关联,共同组成有机的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展现医学的本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性质界定的理性准绳,医学性质是医学人文精神张扬的客观基础。
医学人文精神是衡量现代医学性质的“金标准”,而医学人文精神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医学人文性质的必然要求。
在医学性质的研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价值存在的内在依据。
医学价值是医学人文精神展现的效用方式。
救护生命是医学的基本价值,也是
医学人文精神核心理念。
所以值得骄傲的是我国传统医学是人文主导型医学,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十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强调医疗活动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
在诊疗过程中,贯穿着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主张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
这就是每一个医生应该具有的医德素养和人文精神。
这些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遗产在现今时代仍然光芒四射。
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西方医学技术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医学界也表现出类似的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甚至在传统医学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忽视人文关怀倾向。
因而导致了多少的医患冲突,这些冲突中伤害到的不仅仅是医者和患者,更是伤害到了在当代社会中旋起即灭的医学人文精神!这是多么的可悲啊!
因而这个迷乱环境中,作为医者本人,不理清自身“行医精神”,恐怕迟早会被盲目狂潮所淹没。
当今社会很多好好的医生,做着做着便辞职了:弃医从文的虽屡见不鲜但占的比例不算太大,而弃医经商的绝对是异军突起,层出不穷。
再看看身边,更多的是蹲在大大小小医院里老老少少的大夫们,困惑、麻木、小心翼翼、甚至心怀戒备,反反复复如虾米一样的劳作,不知道哪一天因为百密一疏,言语不当被诉之公堂(更不幸的是直接被暴打索赔)。
再看看医患之间,绝对的对抗是严重被扭曲的原本“亲密关系”的反目成仇。
当我们不能控制别人的时候,不妨做好自己。
我想作为医者,当提到人文精神的时候,这种理想状况至少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专业学习上,踏实谦虚,厚积薄发;与患者沟通上,清晰准确,更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你确实已经是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了;即无论患者卑微、权贵,无论贫穷,巨富,道德水准,文化背景,均做好自己的行医行为。
但就医学而言,由于经常面对病痛与死亡,医生如忽视病人的价值,不探求生命的意义和医学之目的,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但就于目前的社会现状来说,“医事纷乱”堪让众人瞩目,令人哀叹不已,难道都是学习了西方医学技术的结果吗?难道学习了西方的医学技术后我们背离传统的医学人文关怀吗?
因此探求医学人文精神失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第一、理论过于苍白。
缺乏深入的探讨和理论的研究
目前在医学目的、性质、价值和境界等范畴的研究中,医学人文精神的中枢主导作用失能,医学人文精神与上述范畴的关联松弛离散,这是医学人文精神失落的理论原因。
关爱生命是医学的人文价值。
多元的医学的价值最终均要趋向于医学人文价值。
医学人文价值是医学人文精神展现的最高的效用形式。
但对医学的价值和医学人文精神关系的研究,国内鲜见。
终极关怀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
目前对较低层次的关怀如精神关怀尚且认识肤浅,而对生命终极关怀理论研究没有全面开展,更谈不上有所建树。
第二、实践无力,许多医者无视其的存在,不知践行。
临床工作直接接触患者,是体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前沿。
台湾作家张晓风说,医生的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他们常忙于处理一片恶臭的脓血,常低俯下来察看一个卑微的贫民的病容。
医院是现代人告别生命的码头,只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抚慰,才能使即将远渡的生命之舟盛满爱的暖意,安详地解缆而去。
医学人文精神可以并且应该通过医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表现出来,存在于医者的每一句问候、每一次嘱咐、每一次微笑、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治疗方案之中、存在于医院建筑和环境、科室的布局和安排、医院的每一方寸之间。
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医患冲突事件进入建国以来的高发期甚至高危期,其影响因素虽然复杂,但医学人文精神在实践中匮乏无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价值颠覆,医技凌驾于人文关怀之上
医学人文精神失落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价值天平的失衡和颠覆。
在人类的价值观念中,并不是人命关天。
医学人文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奢侈的理想。
我们的社会文化,鼓噪了太多远离生命本质的东西,是人类自己让物欲凌驾于生命之上,在生命遭遇病痛时,却遇到了凌驾于医学之上的物欲。
医学人文精神失落的直接原因是医学淡化和漠视人文教育。
医学是济世救人之术,医学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人文品格和悲天悯人情怀的医学工作者。
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灵魂和根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偏重于科学知识及技术训练,大批的医学工作者被培养成为患了“人文精神营养不良症”的医学技术工人。
在医生的一生的职业考试中,医学人文精神是其中最难的一道试题。
遗憾的是,人类在这场考试面前表现不佳。
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不仅是医学精神的失落,还是美好人性的失落。
从人类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解读中,我们能够透视到很多令人惊醒的东西。
第四、实践背离理论,以钱权代替人文关怀为中心
医学人文精神似乎走进了怪圈: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在学者与医生之间、在医院和病人之间缺乏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一致认同。
理论和实践相背离,学者和医生难沟通,医院和病人相对立。
实践中最严重的危象不是缺乏理论而是将理论束之高阁。
医学人文精神束之
高阁之后,医患关系恶化,医患冲突不断,法律和金钱出面收拾场面,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几许冷漠、几许放纵、几许恣意再加上观念滞后的集体放逐,医学人文精神怎能避免失落的结局?
因此必须确定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精神系统语境之中的核心地位,认识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一致性在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中,后者地位的至上性和两者本质的一致性是不可混淆但又同时存在的。
二者从根本上来说是为维系患者生命健康服务的,是关爱生命、体现医学价值的科学保证;弘扬医学科学精神正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彰显而不是背离。
最后,要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追根溯源,便不能不从还原医学、医师的人文、仁者本质着手。
当然,医疗行业在法治层面上的各种制度建设和完善,也极端重要,但这与弘扬医学的人文本质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有道是,“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这样相信医患关系没有这么紧张,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医生得到更大的尊重,医学人文关怀得到重建。
医学人文关怀将不再没落。
参考资料孙宏涛医生《人文医学》
百度文库“关于医学人文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