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治理对策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段及治理对策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前言部分
(一)相关背景
自世界上首家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出现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就如影随形。21世纪初期,发生了“安然公司破产案”,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动摇了投资人的信心。在2001年11月,曝光了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后又出现了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的会计作假,使纽约股市大跌,造成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破产,又使美国股民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都因此缺乏投资的安全感。同样,中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也是屡闻不鲜,先是90年代初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三大虚假财务报告(验资)案件”,随后1997年到1998年又发生了新“三大案件”——琼民源、红光实业、东方锅炉。步入21世纪,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财务报告舞弊事件浮出水面。2000年郑百文、黎明股份、猴王股份案件的余震还未完全消失,2001年又曝出麦科特舞弊案,银广夏风暴更是将财务报告舞弊推到了高潮。自“银广厦”、“蓝田”财务造假事件被揭露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屡有财务丑闻曝光,这些财务造假事件引起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的公害。财务舞弊对市场参与者在财务信息上的信心是一个严重威胁。财务舞弊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公共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事实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威胁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甚至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这就使得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显得之分的有必要和有意义。
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手法、诱因,从而为我国防范和控制财务舞弊行为提供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务舞弊的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
财务舞弊是财务造假主体为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手段故意谎报具有重要性质和实质性质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
对于企业舞弊的涵义,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定义也会有所不同。袁晓勇曾作如下定义:“企业中的舞弊,就是指企业职员或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账
目上、凭证上的处理技巧,或利用交易过程中非法活动等欺诈手法,达到以窃取资财或粉饰(掩盖)其贪污盗窃行为为目的的一种违法乱纪行为。”这个定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企业经济犯罪行为,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概念。
从审计的角度来讲,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指故意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如管理人员蓄意虚报,有时指管理人员的诈骗、盗用财产,有时称作盗用公款。…”而我国2001年7月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三)综述范围
本文参考了2000-2008年间发表于《会计研究》、《财务与金融》、《商业会计》、《审计与经济研究》、《财会月刊》等学术杂志中的研究论文,借鉴了浙江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文章及部分硕士论文,通过分析与总结这些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体把握。
二、主体部分
(一)国外研究状况
财务信息是具有经济后果的,自从财务信息作为一种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传递经济讯号的媒介以来,舞弊行为就如影随行。
1、舞弊动因的研究
美国学者对财务舞弊的成因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冰山理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舞弊风险因子论。
冰山理论说明,一个企业是否可能发生舞弊性财务报告行为,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严密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压力,是否有潜在的道德败坏可能性。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该理论是Bologna, Jack(1997)等人在GONE舞弊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迄今最为完善的关于形成财务舞弊的风险因子的学说。它认为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由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组成。一般风险因子包
括:(1)舞弊者进行舞弊的机会;(2)舞弊发生时发现舞弊的概率;(3)舞弊发生后舞弊者受惩罚的性质和程度。个别风险因子是指那些因人而异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质与动机。动机,舞弊者进行舞弊的动机有很多,多数与经济需要有关。道德品质与个人的内在特性息息相关。
尽管舞弊的原因和动机不能作为公司一定发生舞弊的证据,但是研究动机有利于发现警示舞弊的相关指标。
2、舞弊手段的研究
在财务报告的舞弊技术手段方面,Besaley,M等(1999)发现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涉及高估资产和收入,有一增以上的舞弊涉及通过提前或虚假确认来高估收入,并发现这些收入舞弊中许多发生在重要期间(季报或年报)。Beasley, Mark S(1996)在对麦道夫骗局研究中分析到其实麦道夫式骗局模式是抄袭典型的“庞氏骗局”,这并不新鲜,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庞氏骗局”这种模式一般只能维持两三年,而麦道夫竟然运用简单的骗局长达20年、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
3、防范理论研究
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Green, Scott(2003)通过对法案的研究和理解,指出该法案旨在重建投资者的信心和保护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他认为强烈的内部控制防范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树立投资者信心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404条款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估,要求内部控制报告应表明公司管理层有建立和维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及相关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职责,包含财政年度年底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系统及有效性进行评估的结果。
美国Treadway委员会的著名“1987报告”中提出企业反舞理论。该报告全面阐述了企业反舞弊的防范体系,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造假应该从四个层次入手,它们依次是:公司层面、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监管和执法层面以及教育层面。任何组织实体,也可以通过建立下列四道防线来防止企业舞弊,它们包括:公司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内部控制系统、内部审计和外部独立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