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困境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学徒制的困境与对策
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得到了大多数职教工作者的认同,不少的学校进行了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发展较为缓慢,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着企业参与热度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够完整、政策支持和推进的力度和深度还需加强等困难。本文对现代学徒制的困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标签:现代学徒制困境对策
1 概述
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国家的指导方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针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十二项任务,其中在“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中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得到了大多数职教工作者的认同。不少的学校进行了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发展较为缓慢,还没有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体系,或者说没有形成可复制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应该说,目前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 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困境
2.1 “学校热,企业冷”。由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学校才能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提升办学质量和能力,离开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成了一句空话。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学校积极性一直较高。尽管一些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就普遍的实践情况来看,企业以生产为中心,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矛盾,企业的积极性相对不高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冷”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技术要求高的岗位来说,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难免影响企业的生产,由于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所以表现出“冷”的一面;其次,理论上说学校应该以服务为宗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应该使得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中心位置。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一方。不管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教学的实施的诸多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企业的愿望往往不能得到体现,没有把服务为宗旨贯彻于实际行为准则之中。第三是可靠性问题,企业对当前利益更加看重,希望能有现成人才可用,而现代学徒制的一个周期往往要三年。要三年后企业才能得到相应的人力资源,在三年的时间内学生的流失,毕业时是学生是否留得住等问题,也有其不可确定的因素,这也是大多数企业比较担心的问题。第四,投入与产出问题。在现代学徒制教育框架下,学生是企业的学徒,这要求的企业要给与学生(学徒)一定的报酬,企业的投入相对在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相应人才的支出来说,其投入是较大的,三年后的回报企业还暂时看不见,摸不着。这对企业的积极性有较大的影响。
张启富在《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也指出,“现代学徒制的广泛推行面临着来自产业和自身的双重困境”。他认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大环境还有待形成,而校企合作为主的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模式也有待形成。
2.2 “管理缺,实施难”。所谓“管理缺”,是指政府和行业没有相应的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学徒身份及相关问题没有明确规定。职业教育法、劳动法等只是提出了工学结合的建议,没有明确学生进入企业成为学徒后的待遇、人事保障等可操作性的条文。特别是对现代学徒制更没有相关的政策规定,严重地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推行。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黄顺杨也指出:“政策法规残缺、财政投入不足、校企双方认识不同等都是现代学徒制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其次,“实施难”是指即便有相应的规定,但同时没有相应的行业协会参与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推行现代学徒缺乏除学校企业以外的管理机构,具体实施过程会有较大的难度。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对举办职业院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主要目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这些规定都没有较好地实施,也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推进。
2.3 “开头顺,结尾难”。由于现代学徒制对培养学生,为企业储备人才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一般情况下,企业开始还是较为认可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企业以生产为中心与学校以教学为中心的矛盾、学生对传统教育观的认识与现代职业教育观的矛盾、企业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矛盾等一系列矛盾。我院在2013年对52个企业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调查表明有90%的企业表示愿意与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但目前只有一个在进行,一个在开始阶段。这是因为企业担心投入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一种情况是:企业一般重用工,而轻培训。一些企业接受学生学徒,考虑的是企业经济效益,而对社会效益没有足够重视。当企业出现用工困难时,很容易接纳学徒工。在执行该模式时,有的企业千方百计地延长学生的工作时间,把学生当成真正的廉价劳力使用,以致学生抱怨较多,而有的学校也默许,造成了合作失败。另一种情况是: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企业,又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再就是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角色认识不到位,不能融入到企业之中,心理上有落差,行为上有抵触,都影响了现代学徒制的广泛开展。
3 对策及措施
3.1 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在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促进现代学徒制推行的有效的机制。首先,明确学校和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法律地位、相
应的权利和义务、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监督部门和有关法律责任等;其次,在实施上要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上确定学生(学徒)的待遇、人事保障等权益,应将学徒工纳入普通职工的保险范围,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再次,要在政策上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进行支持,鼓励企业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学校联合招收学徒工,如减免税费、奖励等。3.2 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加大投入。例如,在现代学徒中,学生(学徒)一方面学要在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学要在企业工作,但企业的岗位不能空闲,当一批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另一批学生应该顶上一批学生所在的岗位,这才可能完成所谓的工学交替,校企合作。这就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一个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仅仅为40-50人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都有这种情况),就会出现20余人在上课,20余人在企业岗位工作这种情况,教学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这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这还不包括管理成本的增加。其实,职业教育的班级规模不应该太大,否者技能的传授也是较为困难的,德国的职业教育学校的班级人数一般也就在20多人。
3.3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多元主体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以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为衡量校企合作的标准。在具体实现代学徒制施的过程中,不能使企业处于较为被动的一方。不管是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还是教学的实施的诸多方面都在相关的法规规定下要与企业共同商定。满足企业的愿望,把服务为宗旨这个职业教育精髓落到实际工作之中。学校要按《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指出的“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确保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
总之,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面临较大的困难,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实施现代学徒制实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一不容置疑的。
参考文献:
[1]王调品,周春平.基于“四个一体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3.
[2]陈若蕾.具有广东特色的“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职教论坛,2014.11:59-62.
[3]王广海.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3):118.
[4]张启富.我国高职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11(33):56.
[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