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时期总路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 成。
2、经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D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而采取的措施是( A )
考点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授课人:欢口初中 孙玉兰
考点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宪法 三大改造的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 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 辆 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返回
学习快乐 快乐学习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 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肥猪赛大象 全社杀一口
就是鼻子短 足够吃半年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运动
“鼓足干劲、力争
(1)时间: 1958年 (2)表现: 农业: 浮夸风
上游、多快好省” 建设社会主义(高
1、上图中的画面出现在什么时间的什么运动中?这一运动在
农业和工业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958年 大跃进运动
浮夸风
全民大办钢铁
2、同一时期,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还有什么严重失误?
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人民公社化运动
遵循客观规律、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 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
C 引导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 “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 斤等文章”,宣传各地放“卫星”。这一现象发B 生于 ()
A、1956年 B 、1958年 C、1960年 D、 1962年
5、 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 动,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 动是:
(A )
A、“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B、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改革开放
阅读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3、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根本制度。
4、意义:这部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 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
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5、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 的国家根本大法
联系:1、我国第一部资产 阶级民主宪法?
2、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指标、高速度)
工业:全民大办钢铁
“快”
(3)影响:
影响:1、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2、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
3、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成绩:人民大会堂
(4)失误原因:1.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
识不足。
2.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3.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人民公社 (1)时间: 1958年 化运动 (2)内容:在农村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3)评价: 1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
越了现实的可能性。 2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3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
3、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文 献?
“三大改造”—改造农业
“三大改造” —改造手工业
“三大改造”—改造工商业
三、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1956年底
2、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实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 的私有制.
4、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 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1、时间: 1953—1957
为什么以重工业为 主?
2、主要任务: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意义: 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以后 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会第一次会议
2、经济建设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D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而采取的措施是( A )
考点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授课人:欢口初中 孙玉兰
考点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年宪法 三大改造的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 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 辆 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返回
学习快乐 快乐学习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 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肥猪赛大象 全社杀一口
就是鼻子短 足够吃半年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 高粱杆上安电线,坐着瓜皮过黄河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运动
“鼓足干劲、力争
(1)时间: 1958年 (2)表现: 农业: 浮夸风
上游、多快好省” 建设社会主义(高
1、上图中的画面出现在什么时间的什么运动中?这一运动在
农业和工业中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958年 大跃进运动
浮夸风
全民大办钢铁
2、同一时期,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还有什么严重失误?
给我们留下什么教训?
人民公社化运动
遵循客观规律、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实事求是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 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
C 引导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 “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 斤等文章”,宣传各地放“卫星”。这一现象发B 生于 ()
A、1956年 B 、1958年 C、1960年 D、 1962年
5、 下面系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一场运 动,由于缺乏经验,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场运 动是:
(A )
A、“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B、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D、改革开放
阅读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3、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根本制度。
4、意义:这部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 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我国人民建设社
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5、性质: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 的国家根本大法
联系:1、我国第一部资产 阶级民主宪法?
2、起临时宪法作用的?
指标、高速度)
工业:全民大办钢铁
“快”
(3)影响:
影响:1、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2、造成一些地区农田荒废、生产衰退。
3、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成绩:人民大会堂
(4)失误原因:1.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
识不足。
2.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3.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人民公社 (1)时间: 1958年 化运动 (2)内容:在农村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3)评价: 1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
越了现实的可能性。 2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3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留给我们的教训:
3、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文 献?
“三大改造”—改造农业
“三大改造” —改造手工业
“三大改造”—改造工商业
三、三大改造
1、时间:
1953—1956年底
2、内容: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实质:
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 的私有制.
4、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 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1、时间: 1953—1957
为什么以重工业为 主?
2、主要任务: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意义: 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以后 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会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