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pdf
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精品
![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944f6f40029bd64783e2ce9.png)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5题,计10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的2分,选错或不选的0分,共10题,计50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A.密度比水小B.沸点比水高C.比热比水小D.内能比水大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开始解冻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C.秋天清晨,浓雾笼罩大地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晾干3.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吸收热量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放出热量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是()5.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则两物体所受到的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A.上浮B.下沉C.静止D.先上浮后下沉7.把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然后移开手则()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8.室内温度为,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9.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Q 相比()A.“日出”时S在Q的下方,“日落”时S在Q的上方B.“日出”时S在Q的上方,“日落”时S在Q的下方C.“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上方D.“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下方10.如果要求电键都可以独立控制同一盏灯,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11.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现将一温度为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A. B. C. D.1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模拟题初赛试卷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模拟题初赛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934ae4ebb68a98270fefa08.png)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模拟题)初 赛 试 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 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m/s 的速度运动,关于甲、乙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5m/s 的速度远离。
②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5m/s 的速度靠近。
③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5m/s 的速度远离。
④相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5m/s 的速度靠近。
A.只有一句是正确的B. 只有二句是正确的C. 只有三句是正确的D. 四句全是正确的2.同一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能混合的三种液体,甲、乙、丙三条有阀门的细管均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后,关于管内液面高度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管内液面与容器内液面相平 ②甲、乙、丙三条管内液面相平③甲管液面最低,丙管液面最高 ④甲管液面最高,丙管液面最低A.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④正确3.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只箱子,小孩用力向上提,却没有提起,在小孩向上提箱子时( )A.箱子对地面压力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箱子对地的压力减小,人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箱子和人对地面的总压力增加D.箱子和人对地的总压力减小4. 如图所示:F1赛车尾部有后翘的合金板,它的作用是( )A.为了让赛车更坚固B.减小空气对车的阻力C.增大车对地面的压力而增大摩擦D.使赛车更加美观5. 10位小朋友在干木板搭成的舞台上手拉手表演节目,由于不慎,第一位小朋友的手碰到了裸露的火线上,而第十位小朋友的手恰巧也碰到了零线上,则:( )A.第一位小朋友一定会触电。
B.第十位小朋友一定会触电。
C.十位小朋友一定同时触电。
D.十位小朋友都不会触电。
6. 一盏电灯接在恒定电压的电源上,其功率为100W 。
若将这盏电灯先接在一段很长的导线后,再接在同一电源上,已知导线上损失功率是9 W ,那么此时电灯实际消耗功率是()A .91 WB .小于91 WC .大于91W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 混凝土便宜且坚固耐压,但不耐拉。
第26届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00
![第26届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00](https://img.taocdn.com/s3/m/1ee8e2eca8956bec0975e3c5.png)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2012年)说明:1.本试卷共有五大题,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题满分为150分2.答案及解答过程均写在答卷纸上。
其中第一、第二大题只要写出答案,不写解答过程;第三至第五大题按题型要求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解答过程中可以使用计算器。
3.本试卷中常数g 取10牛/千克,水的比热容4.2×103焦/千克·℃,冰的比热容32.110⨯焦/千克·℃,冰的密度0.9×103千克/米3,冰的熔化热为3.33×105焦/千克。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儿童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可以促成维生素D 的活化,从而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是()A.红外线B.紫外线C.X 射线D.绿色光2.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
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A.喷洒盐溶液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3.“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色音调B.音色响度C.音调响度D.音色音调响度4.在电视节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特斯拉线圈”的表演,表演者通过变压器与电磁振荡制造出人工闪电。
在表演时,表演者与“特斯拉线圈”之间会放出美妙的电火花,对此,你认为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的原因是()A.“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火花电压很低,电流很小B.表演者穿的防护服是绝缘的,电流并没有流经防护服C.人体的电阻很小,“特斯拉线圈”产生的电流经人体导入地面D.表演者穿的防护服里有很多金属丝,电流都眼防护服流过5.小轩很喜欢爸爸新买的数码照相机,在旅途中拍下了火车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如下图的甲乙丙,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D.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6.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A B L A B m m ==两端固定、两球,,放置在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碗中,在图示位置平衡,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碗固定在长木板上,长木板可绕O点转动,现对长木板的另一端施加外力F,使其逆时针缓慢转动,在A、B两球均未脱离碗的过程中,A球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保持不变、、分别表示电流表或电压表,电表都是理想的,则下列各组电表示数中7.如图电路,a b c可能实现的是()A.aB.aC.aD.a8.ρ,A.b<9./消耗能量。
【精编】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精编】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75d2c44afe04a1b071de64.png)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5题,计10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的2分,选错或不选的0分,共10题,计50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A.密度比水小B.沸点比水高C.比热比水小D.内能比水大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开始解冻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C.秋天清晨,浓雾笼罩大地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晾干3.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吸收热量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放出热量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是()5.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则两物体所受到的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A.上浮B.下沉C.静止D.先上浮后下沉7.把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然后移开手则()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8.室内温度为,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9.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Q 相比()A.“日出”时S在Q的下方,“日落”时S在Q的上方B.“日出”时S在Q的上方,“日落”时S在Q的下方C.“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上方D.“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下方10.如果要求电键都可以独立控制同一盏灯,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11.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现将一温度为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A. B. C. D.1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第26题评析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第26题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37d51955270722192ef744.png)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第26题评析
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并且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t A、△t B、△t C,则△t A∶△t B∶△t C为 ( )
A.3:2:1
B.6:3: 2
C.5:3:1
D.6:5:3
解析:此题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显性的,即试题中有“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列出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之间的关系式;第二个隐性的,即每一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的温度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每个独立的单元区域,热源产生的热量加上
吸收的热量(如B区域就有吸收从A区域传导而来的热量)等于导出的热量(如B区域传导给C热量)。
这样,我们可以设发热功率均为P,则有(k为比例系数):
对A区域:k(△t A-△t B)=P,即A的散热功率等于发热功率。
对B区域:k(△t B-△t C)=P+k(△t A-△t B),即B的散热功率等于自身的发热功率与A的散热功率之和。
对C区域:k(△t C)=P+k(△t B-△t C),即C的散热功率等于自身的发热功率与B 的散热功率之和。
整理得::△t A=2△t C
3△t B=5△t C即得:△t A:△t B:△t C=6:5:3。
2012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大同中学杯)含答案
![2012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大同中学杯)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55f30ca5e9856a56126093.png)
2012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兼区县物理竞赛试卷)2012.3.11 上午9:00-10:30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5题,计10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的2分,选错或不选的0分,共10题,计50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考生使用答题纸(卡),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卡)相应位置。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完毕请将试卷、答题纸(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4.常数10/,g N kg 取5.0sin370.6,cos370.8.==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 ( )A.密度比水小B.沸点比水高C.比热比水小D.内能比水大 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开始解冻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C.秋天清晨,浓雾笼罩大地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晾干3.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B.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吸收热量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D.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放出热量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是 ( )5.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则两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 )A. 木块大B. 石块大C. 一样大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 ( ) A.上浮 B.下沉 C. 静止 D.先上浮后下沉7.把带正电的物体A 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然后移开手则 ( )A.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C.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8.室内温度为020C ,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9.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 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Q 相比 ( ) A.“日出”时S 在Q 的下方,“日落”时S 在Q 的上方 B. “日出”时S 在Q 的上方,“日落”时S 在Q 的下方 C.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上方 D. “日出”或“日落”时S 均在Q 的下方10.如果要求电键12,S S 都可以独立控制同一盏灯,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11.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002575C C 和,现将一温度为065C 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045C ,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 )A. 065CB. 060CC. 055CD. 050C1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模拟试题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e037ba6529647d26285219.png)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初赛试卷(模拟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每题4分,共25题,计10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
每题5分(少选得2分选错不得),共10题,计50分。
全卷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本次试卷g 取10N/kg4、考生使用答题纸,把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空格内。
允许使用计算器,考 试完毕只交答题纸,试卷自己带回。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一个鸡蛋的质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桌面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下列估算较接近的是( )A . 60g 0.8mm 0.5sB . 10 g 80μm 5 sC . 60g 80μm 0.5 sD . 10g 0.8mm 5 s2.如1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个灯泡并联的电路是( )3.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B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C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D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4. 四个形状相同的水杯,分别是薄陶瓷杯、厚陶瓷杯、薄铁杯、厚铁杯,向四个杯中倒入相同量的热水,最容易破裂的是( )B A CD图1A. 薄陶瓷杯B. 厚陶瓷杯C. 薄铁杯D. 厚铁杯5. 一油轮行驶在印度洋时遭遇索马里海盗的拦截 ,虽然经过船员的奋起反抗终 于击退海盗 ,但却致使船上所装载9t 原油发生泄漏.已知油装载的原油密度为9×102kg/m 3.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 ,国际环保组织估计,这些原油造成的污染面积最大可达到 ( )A.108 m 2B.109 m 2C.1010 m 2D.1011 m 26. 现有三个相同的电阻,选用其中任意个电阻和各种不同的联结法,可得到不同的电阻值,电阻值的个数最多可达到( )A.4个B.5个C.6个D.7个7.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在A ,B 之间不断往返行驶。
2012年第26届“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解析版)【菁】
![2012年第26届“大同杯”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解析版)【菁】](https://img.taocdn.com/s3/m/0073748358fb770bf78a55e0.png)
2012年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卷(大同中学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3分)(2013•吴中区三模)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3.(3分)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选D.点评:此题是根据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来分析冰箱制冷的原理,要学会使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A.小孔成像B.湖光倒影C.雨后彩虹D.林中阳光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引起的;B、湖光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引起的;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林中的阳光是光的直线传播,不是光的折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身边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5.(3分)(2013•静海县一模)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两物体所受的浮力()A.石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推理法.分析:浸没水中松开手后,木块上浮,静止时漂浮,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木块的体积;石块下沉,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已知木块和石块的体积相同,可以得出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解答:解:浸没水中松开手后,木块上浮,静止时漂浮,V排木<V木,石块下沉,V排石=V石,∵V木=V石,∴V排木<V排石,∵F浮=ρ水V排g,∴二者受到的浮力:F木<F石.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确定“平衡后木块浮在水面、排水体积小,石块沉入水底、排水体积大”是本题的关键.6.(3分)(2012•株洲模拟)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A.上浮B.下沉C.静止D.先上浮后下沉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推理法.分析:若大气压增大,增大的压强大小不变的传给气球,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气球的体积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气球受到的浮力减小,自重不变,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解答:解:原来石块和气球悬浮在水中,F浮=G;若大气压增大,增大的压强大小不变的传给气球,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气球的体积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公式F浮=ρ液gV排知,气球受到的浮力减小,使得石块和气球受到的浮力小于总重而下沉.故选B.点评:此题将石块和气球连接在一起,使其悬浮在水中,解析时应把两者看成一个整体加以分析,同时还要注意气球的特点(体积可变).7.(3分)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然后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连通大地的导体),再移开手,这时()A.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也带负电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导体.专题:应用题.分析:(1)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金属箔片张开,说明验电器上带了电荷;(2)物体带正电,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球和金属箔上会带正电;(3)人体是导体,能够导电.解答:解:把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由于感应会带上负电荷和金属箔由于感应会带上正电荷;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金属箔上的正电荷就会被人体导入大地,而金属球的负电荷被带正电的物体A吸引不会跑掉.故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人体是导体,无论金属球和金属箔上带什么电荷,都会被导入大地的.8.(3分)(2013•静海县一模)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A .B.C.D.考点: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D图象与事实相符合.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蒸发特点和现象,要注意分析;大部分学生知道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没有考虑酒精蒸发完毕后温度的回升,从而错选了B,因此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弄清题意再做题.9.(3分)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A.“日出”时S在Q的下方,“日落”时S在Q的上方B.“日出”时S在Q的上方,“日落”时S在Q的下方C.“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上方D.“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下方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1)大气层下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2)光由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下偏折;光由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上偏折.解答:解:(1)由于大气层下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日出”时阳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认为太阳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我们看到太阳的位置Q比太阳的实际位置S高;(2)由于大气层下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日落”时阳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认为太阳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我们看到太阳的位置Q比太阳的实际位置S 高;故选D.点评:此题是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属于中档题.A.B.C.D.考点:电路图设计.专题:图析法.分析:对四个选项中的电路逐个分析,从中找出电键S1,S2都可以独立控制同一盏灯的电路,即为正确选项.解答:解:A、两个电键并联后与灯泡串联,闭合其中一个电键时,灯泡形成通路,另一个电键失去作用,闭合断开都对灯泡没有影响,不合题意;B、两个开关以及灯泡串联连接,只有两个电键同时闭合时,灯泡形成通路;不合题意;C、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同时控制一个灯泡,并且任何一个电键都可以使灯泡形成通路或断开,符合题意;D、如图所示单刀双掷开关的位置,灯泡为断路,如果改变电键S1的位置,会形成电源短路;如果改变电键S2的位置,灯泡不能形成通路;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把握如果改变任何一个开关的触点都能改变灯泡的工作状态.11.(3分)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6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A.65℃B.60℃C.55℃D.50℃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热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首先利用金属球放入25℃的水中时,两者发生热传递,根据两者温度的变化,利用热平衡方程确定水的质量与比热容的乘积和金属球的质量与比热容的乘积的比值关系.(2)利用推导出的水的质量与比热容的乘积和金属球的质量与比热容的乘积的比值关系,结合第二次热传递求出乙容器中水的温度.解答:解:①当将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时,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金=Q水.设金属球的质量为m金、比热容为c金、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比热容为c水则:Q金=m金×c金(65℃﹣45℃),Q水=m水×c水(45℃﹣25℃)因为:Q金=Q水所以:m金×c金(65℃﹣45℃)=m水×c水(45℃﹣25℃)化简得:=;②当将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时,乙容器中的水放出的热量与金属球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水=Q金.由于甲乙容器中的水的质量相等,又是同一个金属球,所以仍设金属球的质量为m金、比热容为c金、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比热容为c水,此时两者共同的温度为t℃则:Q水=m水×c水(75℃﹣t℃),Q金=m金×c金(t℃﹣45℃)因为:Q水=Q金即:m水×c水(75℃﹣t℃)=m金×c金(t℃﹣45℃),∴75℃﹣t℃=t℃﹣45℃解得:t=60℃故选B.点评:(1)在此题中,通过前后两次是同一个球分别放入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可以得到很多不变的量.即在第一次热传递中的物理量,在第二次热传递中照样可以使用.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在此题中,不能求出这种金属球的质量和比热容,利用整体代换的思想是解决此题的突破口.12.(3分)(2013•沧浪区二模)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且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该题中,对于没有装水的情况下,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杆的后方会形成影子;但是对于装水的情况来说,从杆的顶端射过的光线到达水面处会发生折射,由于在水中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光线(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更靠近杆,故此时影子的长度会变小.故选B.点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中斜射向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在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是在光速大的介质中的角大,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13.(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θ,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A.1°B.2°C.3°D.4°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计算题;学科综合题;图析法.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明确下面两点:(1)做出光的反射光路图,根据光路图可以确定每次入射时入射角两个平面镜夹角θ的关系.(2)光线原路返回的含义:必须是经过多次反射后,最后的一次入射是垂直于其中的一个平面镜,即入射角等于零.解答:解: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图知:光线第一次反射的入射角为:90°﹣θ;第二次入射时的入射角为:90°﹣2θ;第三次的入射角为:90°﹣3θ;第N次的入射角为:90°﹣Nθ.要想延原来光路返回需要光线某次反射的入射角为零所以有90°﹣Nθ=0,解得:θ=,由于N为自然数,所以θ不能等于4°.故选D.点评:(1)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并结合了几何方面的知识.(2)明确此题中每一次反射,入射角与两平面镜之间夹角θ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一个难点,它利用了几何中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内角和的知识.14.(3分)两平面镜AM,AN之间的夹角为90°,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A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像为()A.四个虚像,三个实像B.四个虚像,一个实像C.三个虚像,一个实像D.三个虚像,两个实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图析法.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③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之一,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解答:解:如图所示:①S通过两个平面镜成3个虚像,(因为其中两个重合了),分别是S1、S2、S3,;②S1、S2分别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则不能成像,只有S3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外,且通过凸透镜的光心,可以成一个实像S4;③S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由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S′;综上分析,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像有四个虚像,一个实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结合凸透镜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注意区分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是光线的实际会聚点,而平面镜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由此可区分实像和虚像.15.(3分)建筑工人施工时,需要将物体运送到高处,高处的建筑工人使用定滑轮拉动绳子ab,为防止物体与墙壁相碰,站定在墙面上的另一个建筑工人还需要用绳子bc控制物体,使物体与墙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物体缓慢上升的过程中()A.绳ab上的拉力增大,绳bc上的拉力减小B.绳ab上的拉力减小,绳bc上的拉力增大C.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增大D.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减小考点: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缓慢上升,物体与墙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为突破口,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图象结合角度的变化分析力的大小变化情况.解答:解:因物体与墙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先明确两点:(1)两绳拉力的合力为物体的重力不变;(2)在题型设条件下图中标明的两角度一个增大,另一个减小.然后就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图(2)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受力分析题目,对初中来说相对较难.16.(3分)某灯泡直接连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16瓦,现通过长导线将该灯泡连接到原来的电A.7瓦B.5瓦C.3瓦D.1瓦考点:电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方程法.分析:根据两次灯泡的电功率和P=I2R求出灯泡接长导线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UI求出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根据总功率等于各分用电器电功率之和求出连接灯泡的长导线消耗的电功率.解答:解:设灯泡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上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此时灯泡的功率为P=I2R=16W﹣﹣﹣﹣﹣﹣﹣﹣﹣﹣﹣﹣﹣﹣﹣﹣﹣﹣﹣﹣①当它通过两根长导线连接到原来的电源上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I′2R=9W﹣﹣﹣﹣﹣﹣﹣﹣﹣②由①②可得:I′=I,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总=UI′=U×I=×16W=12W,长导线消耗的电功率为12W﹣9W=3W.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难点是根据根据两次灯泡的实际功率求出它通过两根长导线的电流,从而求出此时的总功率.17.(3分)两根较长的薄壁试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和2S,大试管内盛有适量的水银,将充满水银的小试管开口朝下插入大试管内,小试管的底部恰好与大试管内的液面相平,此时,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1,现将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在小试管离开大试管液面前的一瞬间,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N2,若大气压强为P0,则N2与N1相比()A.减小P0S B.增大P0S C.减小2P0S D.增大2P0S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专题:应用题;推理法.分析:(1)由题意可知,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时,大试管内减少的水银和小试管内水银的质量相等;而小试管内上方是真空,所以小试管内水银产生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根据F=pS求出试管内水银的压力,此时水银产生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2)圆柱体内水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时,水银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减小量即为小试管内水银的重力.解答:解: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时的变化如下图所示:(1)小试管的底部恰好与大试管内的液面相平时,∵小试管内水银上方是真空,∴小试管内水银产生的压强和大气压强相等;∵F=pS,且小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小试管内水银的重力G2=F=p0S.(2)又∵大试管内水银对底部的压力和大试管内水银的重力相等,∴N1﹣N2=G1﹣G3=G2=p0s.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大气压强的综合运用,知道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时,大试管内减少的水银和小试管内水银的质量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3分)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细杆AB与轻杆BC用光滑铰链铰在B端,A、C两端也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AB=BC,BC杆水平,AB杆与竖直方向成30°,此时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1.若将两杆的位置互换,AB 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F2,则F1:F2为()A.2:1 B.1:2 C.4:5 D.5:4考点: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BC为轻杆,质量忽略不计,(1)如左图,以A为支点,画出并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阻力G,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F1的大小;(2)如右图,以A为支点,画出并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知道阻力G,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F2的大小;最后求出F1:F2.解答:解:(1)如右图,以A为支点,AD为动力臂,AD=AB×cos30°=AB;AE为阻力臂,AE=AB×sin30°=AB;∵杠杆AB平衡,∴F1×AD=G×AE,即:F1×AB=G×AB,∴F1=G;(2)如右图,∠BAN=∠θ=30°,以A为支点,AN为动力臂,AD=AB×cos30°=AB;AM为阻力臂,AM=AB;∵杠杆AB平衡,∴F2×AN=G×AM,即:F2×AB=G×AB,∴F2=G;∴F1:F2=G:G=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能确定支点,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19.(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0.6欧,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3.6瓦,当电流表的示数为3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A.1.2瓦B.2.4瓦C.3.6瓦D.4.8瓦考点:电功率的计算.专题:压轴题;方程法.分析:不论电流大小,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都是串联.前后两种情况下,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都等于电源电压,据此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当电流为I1=2A时电源电压为U=2A×0.6Ω+当电流为I2=3A时,设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 x电源电压为U=3A×0.6Ω+已知电源电压相等,即2A×0.6Ω+=3A×0.6Ω+解得P x=3.6W故选C点评:利用方程法解决电学计算题时,关键是找准不同情况下不变的物理量(一般是电源电压或定值电阻的阻值),利用相应的电学规律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解.20.(3分)如图所示,公园围墙外的小路形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绕公路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A.4分钟B.3分钟C.2分钟D.1分钟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L,根据题意求出甲与乙走L距离的时间;(2)分析甲与乙的运动过程,找出甲第一次看到乙的时间,甲第一次看不到乙的时间,从而求出甲从看到乙到看不到乙经历的时间.解答:解:(1)设正方形小路的边长为L,甲的走路程L所用的时间t甲==12min,乙走路程L所用的时间t乙==17min;(2)经过48min,甲走过的路程是4L,甲回到出发点;经过48min=2×17min+14min,乙的路程s乙,2L<s乙<3L;甲与乙位置如图(1)所示,甲乙在同一直线上,甲可以看到乙,这是甲第一次看到乙;(3)经过51min,乙的路程是3L;经过51min=4×12min+3min,甲的路程s甲,4L<s甲<5L,甲与乙的位置如图(2)所示,甲乙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甲开始看不到乙;(4)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51min﹣48min=3min.故选B.点评:知道甲乙两人在正方形的同一条边上时,甲可以看到乙;甲乙不在同一条边上时甲看不到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求出甲与乙每走过正方形一边所用的时间,分析清楚甲乙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21.(3分)(2014•吴江市模拟)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1、V2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b)中①、②图线所示,在图(c)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的电压表V3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是()A.B.C.D.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动态预测题;图析法;方程法.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R1、R、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两端的电压,V3测电源的电压与R1两端的电压之差;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点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从而判断①、②图线表示的电压表.(2)当滑片位于左端时,R1与R2串联,根据图象得出R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表示出电源的电压.当滑片位于右端时,R1、R、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表示出电源的电压,联立等式求出电源的电压;(3)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得出电压表V3与V1之间的关系,即可判断图象.解答:解:(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点路的电阻变小,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故①表示电压表V1、②表示电压表V2.(2)当滑片位于左端时,R1与R2串联,由(b)图象可知:R1两端的电压U1=4V,通过的电流I1=0.4A,则R1===10Ω;电源的电压U=U1+I1R2=4V+0.4A×R2﹣﹣﹣﹣﹣﹣﹣﹣①当滑片位于右端时,R1、R、R2串联,由(b)图可知,I2=0.2A,R两端的电压U R=3V,U1′=2V,则电源的电压U=U R+U1′+I2R2=3V+2V+0.2A×R2﹣﹣﹣﹣﹣﹣﹣﹣②由①②两式可得:U=6V.(3)因V3测电源的电压与R1两端的电压之差,所以,当U1=4V、I1=0.4A时,V3的示数为U﹣U1=6V﹣4V=2V;当U1′=2V、I2=0.2A时,V3的示数为U﹣U1′=6V﹣2V=4V;结合选项可知A符合,BCD不符合.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由电路图判断各电压表所测电路原件是关键,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电阻的U﹣I图象是本题的难点.22.(3分)粗糙斜面高为h、长为l,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把重力G的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的过程中,拉力A.拉力大小为B.拉力大小为C.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D.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考点:功的计算.。
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精
![上海市第26届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精](https://img.taocdn.com/s3/m/fc5499b5b90d6c85ec3ac6cf.png)
5 / 10
(2)请用纬度表示卫星上摄像设备能拍摄到的地表范围。
20.科学家利用光与微粒(100 毫米左右)发生相互作用的特性,发明了一种用激光来操纵微粒的工具---光镊子。其原理 是: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 20-1 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将减弱,光束在 界面受到向下的力;当一束会聚的激光束从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发生折射(如图题 20-2 所示),光束的会聚程度 将增强,光束在界面受到向上的力。 (1)现有一束向某点会聚的激光束射向折射率大于周围介质的小球,试分析图题-3 所示情况下,小球受到激光束的总 作用力方向。
8.因为地震,造成了很多堰塞湖,假设有一块立方体石块堵住了水的去路,设水的密度为 ,石块的质量为 m ,石 块的左右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 a ,宽度为 b ,石块与地面足够粗糙,不会滑动,水若能推倒石块,则石块的宽度 b
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
A. b a4 9m
B. b a4 2m
C. b a4 3m
D. b a4 4m
二、填空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9.交通运输中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即客运效率=人数×路程/消耗能量。一个人骑电动自行车, 消耗 100 万焦的能量可行驶 30 千米,一辆载有 4 人的普通轿车,消耗 32000 万焦的能量可行驶 100 千米,则电动自 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________. 有一种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车自行滑行时,自行车就 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某人骑车以 500 焦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若关
所有电阻)中无电流流过。
解析:2012年大同杯上海物理竞赛初赛详解
![解析:2012年大同杯上海物理竞赛初赛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26890c976a20029bc642d01.png)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答案及详解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5题,计10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的2分,选错或不选的0分,共10题,计50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 )A.密度比水小B.沸点比水高C.比热比水小D.内能比水大答:B 水沸点为100度。
到了这个温度因为沸腾蒸发,蒸汽带走了热量温度上升不了。
所以只会煮烂不会煮焦。
油就不同了。
油的沸点多在两三百度。
再往上升会燃烧。
当饺子表面水分蒸发干后。
就随温度升高开始变焦。
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开始解冻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C.秋天清晨,浓雾笼罩大地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晾干答:A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相变现象3.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B.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吸收热量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D.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放出热量答:D 从物态变化的吸放热原理去考虑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是( )答:C 彩虹形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雨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小水滴,如同三棱镜,使得阳光发生了折射。
5.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则两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A. 木块大B. 石块大C. 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B 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石块排开水的体积比木块大。
6.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 )A.上浮B.下沉C. 静止D.先上浮后下沉答:B 若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变小,其浮力变小,石块下沉7.把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然后移开手则( )A.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 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C.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 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答:D 把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小球接近物体A 处带负电,远端的金属箔带正电。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01-10届试题(包含答案)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01-10届试题(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02dd2195f312b3169a5e4.png)
上海市第一届初中物理竞赛决赛试题(1987年)说明:本卷共六大题,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Ⅰ(以下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编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A 、B 为两个大小和材料都相同而转向相反的轮子,它们的转轴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
有一把均匀直尺C ,它的长度大于两轮转轴距离的2倍。
把该直尺静止地搁在两转轮上,使尺的重心在两轮之间而离B 轮较近。
然后放手,考虑到轮子和尺存在摩擦,则直尺将A 保持静止。
B 向右运动,直至落下。
C 开始时向左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D 开始时向右运动,以后就不断作左右来回运动。
2.在以下科学家中,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是A 钱学森。
B 吴健雄。
C 钱伟长。
D 丁肇中。
3.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A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B 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C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D 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4.近两个月来国际科坛的一场冠军争夺战举世瞩目,在激烈的角逐中我国领先的是A 原子能研究。
B 低温超导研究。
C 宇航技术研究。
D 天体运动研究。
5.家用电冰箱中的致冷剂是:A 氨。
B 二氧化碳。
C 氟利昂。
D 氢。
6.如图2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在其中任一位置放置光源S ,那么它所成的像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在图3中间,有一个中性的金属球乙。
乙球两边等距离的位置上,各放一带电的甲球和丙球。
甲球带正电,丙球带等量的负电。
那么,乙球上电荷最合理的分布是图4的图3 图48.图5中光线由玻璃进入水中时,折射线只可能通过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9.一个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圆柱形玻璃缸,全部浸没在水里。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答案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9a1ea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9.png)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35分)答案:1.B , D 2.B 3.A 4.A , C 5.A , B评分标准:每小题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二、填空题和作图题.共32分,每小题8分.按各小题的答案和评分标准给分.6.答案与评分标准:2d φλπ(8分) 7.答案与评分标准: 8分)8.答案:评分标准:8分.有任何错误都给0分.9.答案与评分标准:0 ( 4 分)(ii )c 、d (两个都对得 4 分,只填一个且正确得2分,有填错的得0分)10.参考解答:(i )以两条实线代表在白纸上所画出的直线,以两条虚线代表玻璃砖的两个透明面,根据题意,实线间的距离大于虚线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实线位置定出的折射角为γ,按实际的玻璃砖两透明面的位置即虚线定出的折射角为γ',由图知γ>γ' ( l )由折射定律 sin i=nsin γ (2 )令入射角i 相等,当折射角偏大时,测出的折射率将偏小.(ii )以l 表示摆长,θ表示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m 表示摆球的质量,F 表示摆线对摆球的拉力,T 表示摆球作题图所示运动的周期.有22sin sin ()F ml Tπθθ= ( l ) cos F mg θ= ( 2 )由(l )、(2)式得cos 2l T gθπ= ( 3 )而单摆的周期公式为 2l T g π'= 即使在单摆实验中,摆角很小,θ< 50,但cos θ< l ,这表示对于同样的摆长l ,摆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周期T 小于单摆运动的周期T ',所以把较小的周期通过(4)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将大于g 的实际值.评分标准:本题 19 分.第(i )小题9分.得到(l )式给4分,得到正确结论给5分.只有结论给0分.第(ii )小题10分.得到(3)式给5分,得到正确结论给5分.只有结论给0分.11.参考解答:解法一(i )电路如右图所示,(ii )实验步骤:(1)将单向双掷开关K 置于空位,按所设计的电路图接线.(2)按下电流表上的按钮开关K 1,读下电流表的示数I 1.(3)将K 打向左侧与a 接通,读下电流表的示数12.(4)将K 打向右侧与b 接通,读下电流表的示数13 .(iii )由欧姆定律有11I R I r ε=+ (1)22x xRR I r I R R ε=++ (2) 33x x x I R I R RR r R R ε⎛⎫ ⎪ ⎪=- ⎪+ ⎪+⎝⎭(3) 解以上三式得23121()I I I R I I ε-=- (4) 1321()I I R r I I -=- (5) 323x I R R I I =- (6) 评分标准:本题18分.第(i )小题9分.若所设计的电路无法根据题的要求测出所有的应测电流,都得0分. 第(ii )题3分.在电路正确的前提下,每测一个电流的步骤占1分.第(iii )题6分.(4)、(5)、(6)式各 2 分.解法二(i )电路如右图所示.(ii )实验步骤:(1)将单向双掷开关K 置于空位,按所设计的电路图接线.(2)按下电流表上的按钮开关K 1,读下电流表的示数I 1.(3)将K 打向左侧与a 接通,读下电流表的示数I 2.(4)将K 打向右侧与b 接通,读下电流表的示数13.(iii )由欧姆定律有1()x I R R r ε=++ (1)2()I R r ε=+ (2)3()x I R r ε=+ (3)解以上三式得1331I I R I I ε=- (4) 121323231()I I I I I I r R I I I +-=- (5) 321231()()x I I I R R I I I -=- (6) 评分标准:本题18分.第(i )小题9分.若所设计的电路无法根据题的要求测出所有的应测电流,都得0分. 第(ii )题3分.在电路正确的前提下,每测一个电流的步骤占1分.第(iii )题6分.(4)、(5)、(6)式各 2 分.12.参考解答:设α粒子速度的大小为v α,原子核B 速度的大小为v B ,在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m αv α+m B v B =0 (1)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有222221122A B B B m c m v m v m c m c ααα=+++ (2) 解(l )、(2)二式得221()2B B A B Bm m v m m m c m m ααα=--+ (3)221()2B A B B m m v m m m c m m αααα=--+ (4)评分标准:本题 18 分.(1)式4分,(2)式8分,(3)、(4)各3分.13.参考解答:解法一在图中纸面内取O xy 坐标(如图),原点在狭缝l 处,x 轴过缝1和缝3.粒子从缝1进人磁场,在洛仑兹力作用下作圆周运动,圆轨道在原点与x 轴相切,故其圆心必在y 轴上.若以r 表示此圆的半径,则圆方程为x 2+(y -r)2=r 2 (1)根据题的要求和对称性可知,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时应与d 的柱面相碰于缝3、4间的圆弧中点处,碰撞处的坐标为x =2R -R sin450 (2)y=R -R cos450 (3)由(l )、(2)、(3)式得 r=3R (4)由洛仑兹力和牛顿定律有 200v qv B m r = (5) 由(4)、(5)式得 03mv B qR= (6) 评分标准:本题 18 分.(1)、(2)、(3)式各4分,(4)、(5)、(6)式各2分.解法二如图所示,A 为a 、b 两圆圆心的连线与缝l 的交点,F 为c 、d 两圆圆心的连线与缝3的交点.从1缝中射人的粒子在磁场作用下与圆柱d 的表面发生弹性碰撞后,反弹进人缝2,这个过程一定对连结b 、d 两圆圆心的直线OP 对称,故直线OP 与d 圆的交点C 必是碰度点.由于粒子在磁场中做圆运动过A 点,因此这个轨道的圆心必在过A 点并垂直于AF 的直线AE 上;同时这个轨道经过C点,所以轨道的圆心也一定在AC 的垂直平分线DE 上.这样AE 与DE 的交点E 就是轨道的圆心,AE 就是轨道的半径r .过C 点作AF 的垂线与AF 交于H 点,则有 AC r AD HC =(1) 由图可知22HC R R =- (2) 222AH R R =-(3) 22AC AH HC =+ (4)12AD AC = (5) 由以上各式得 r=3R (6)由洛仑兹力和牛顿定律有 200v qv B m r= (7) 得到 03mv B qR= (8) 评分标准:本题 18 分.(1)式8分,(2)、(3)(4)、(5)式各1分,(6)、(7)、(8)式各1分.14.参考解答:杆PQ 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作用力有:外加恒力F ,方向向右;磁场的安培力,其大小F B =BIl ,方向向左,式中I 是通过杆的感应电流,其大小与杆的速度有关;摩擦力,大小为F μ,方向向左.根据动能定理,在所考察过程中作用于杆的合力做的功等于杆所增加的动能,即有212B F F F W W W mv μ++= (1) 式中v 为经过时间t 杆速度的大小,W F 为恒力F 对杆做的功,W F 安为安培力对杆做的功,W Fμ为摩擦力对杆做的功.恒力F 对杆做的功W F =Fx (2)因安培力的大小是变化的,安培力对杆做的功用初等数学无法计算,但杆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所消耗的能量,若以E R 表示电阻所消耗的能量,则有-W F 安=E R (3)摩擦力F μ是恒力,它对杆做的功W Fμ=-F μx (4)但F μ未知.因U 型导轨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若其加速度为a ,则有F μ=m 0a (5)而 a =2x 0/t 2 (6)由(4)、(5)、(6)三式得 0022F x x W m tμ=- (7) 经过时间t 杆的速度设为v ,则杆和导轨构成的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ε=Blv (8)根据题意,此时回路中的感应电流0I R ε=(9) 由(8)、(9)式得0I R v Bl= (10) 由(l )、(2)、(3)、(7)、(10)各式得220002221(2)2R x I R E F m x m t B l=-- (11) 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3分,(2)式l 分,(3)式4分,(7)式4分,(10)式5分,(11)式3分.15.参考解答:解法一用n 1和n 2分别表示L 1和L 2中气体的摩尔数,P 1、P 2和 V 1、V 2分别表示L 1和L 2中气体处在平衡态时的压强和体积,T 表示气体的温度(因为 M 1是导热的,两部分气体的温度相等),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 1V 1=n 1RT (1)P 2V 2=n 2RT (2)式中R 为普适气体常量.若以两个活塞和轻杆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处在平衡状态时有p 1S 1-p 2S 1+p 2S 2-p 0S 2=0 (3)已知S 2=2S 1 (4)由(3)、(4)式得p 1+p 2=2p 0 (5)由(l )、(2)、(5)三式得1022111222n p V n p n V V n =+ (6) 若(6)式中的V 1、V 2是加热后L 1和L 2中气体的体积,则p 1就是加热后L1中气体的压强.加热前L 1中气体的压强则为10202101102022n p V n p n V V n =+ (7) 设加热后,L 1中气体体积的增加量为△V 1,L 2中气体体积的增加量为△V 2,因连结两活塞的杆是刚性的,活塞M 2的横截面积是M 1的2倍,故有△V 1=△V 2=△V (8)加热后,L 1和L 2中气体的体积都是增大的,即△V > 0 .[若△V< 0,即加热后,活塞是向左移动的,则大气将对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做功,电热丝又对气体加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将上升,而体积是减小的,故L 1和L 2中气体的压强p 1和p 2都将增大,这违反力学平衡条件(5)式]于是有 V 1=V 10+△V (9)V 2=V 20+△V (10)由(6)、(7)、(9)、(10)四式得10102021101110201020222()[()]()n p V V V n p p n n V V V V V V n n -∆-=+∆++∆+ (11) 由(11)式可知,若加热前V 10=V 20,则p 1=p 10,即加热后p 1不变,由(5)式知p 2亦不变;若加热前 V 10<V 20,则p 1< p 10,即加热后P 1必减小,由(5)式知P 2必增大;若加热前 V 10>V 20, 则p 1> p 10,即加热后p 1必增大,由(5)式知p 2必减小.评分标准:本题 20 分.得到(5)式得3分,得到(8)式得3分,得到(11)式得8分,最后结论得6分. 解法二设加热前L 1和L 2中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10、p 20和V 10、V 20,以p l 、p 2和V 1、V 2分别表示加热后L 1和L 2中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由于M 1是导热的,加热前L 1和L 2中气体的温度是相等的,设为T 0,加热后L 1和L 2中气体的温度也相等,设为T .因加热前、后两个活塞和轻杆构成的系统都处在力学平衡状态,注意到S 2=2S 1,力学平衡条件分别为p 10+p 20=2p 0 (1)p 1+p 2=2p 0 (2)由(l )、(2)两式得p 1-p 10=- (p 2-p 20) (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L1中的气体有1110100p V T p V T = (4) 对 L :中的气体有2220200p V T p V T = (5) 由(4)、(5)两式得112210102020p V p V p V p V = (6) (6)式可改写成11011022022010102020(1)(1)(1)(1)p p V V p p V V p V p V ----++=++ (7) 因连结两活塞的杆是刚性的,活塞M 2的横截面积是M 1的2倍,故有V 1-V 10=V 2-V 20 (8) 把(3)、(8)式代入(7)式得11011011011010102020(1)(1)(1)(1)p p V V p p V V p V p V ----++=-+ (9) 若V 10=V 20,则由(9)式得p 1=p 10,即若加热前,L 1中气体的体积等于L 2中气体的体积,则加热后L 1中气体的压强不变,由(2)式可知加热后L 2中气体的压强亦不变.若V 10<V 20,则由(9)式得p 1< p 10,即若加热前,L 1中气体的体积小于L 2中气体的体积,则加热后L 1中气体的压强必减小,由(2)式可知加热后L 2中气体的压强必增大.若V 10>V 20,则由(9)式得p 1> p 10,即若加热前, L 1中气体的体积大于L 2中气体的体积,则加热后 L 1中气体的压强必增大,由(2)式可知加热后L 2中气体的压强必减小.评分标准:本题 20 分.得到(l )式和(2)式或得到(3)得3分,得到(8)式得3分,得到(9)式得8分,最后结论得6 分.16.参考解答:(i )图1为卫星和碎片运行轨道的示意图.以v 1表示碰撞前卫星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以M 表示地球E 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21112()Mm v G m R h R h =++ (1) 式中G 是引力常量.由(l )式得1GM R GM v R h R h R==++ (2) 以v 2表示刚要碰撞时太空碎片的速度,因为与卫星发生碰撞时,碎片到地心的距离等于卫星到地心的距离,根据题意,太空碎片作椭圆运动的总能量22222122Mm Mm m v G G R h a-=-+ (3) 式中a 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由(3)式得222GM GM R R GM v R h a R h a R=-=-++ (4) 卫星和碎片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 1v 1-m 2v 2=(m 1+m 2)v (5)这里v 是碰后二者结合成的物体(简称结合物)的速度.由(5)式得112212m v m v v m m -=+ (6) 由(2)、(4)、(6)三式并代人有关数据得0.7520GM v R= (7) 结合物能否撞上地球,要看其轨道(椭圆)的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r min ,如果r min <R ,则结合物就撞上地球.为此我们先来求结合物轨道的半长轴a '.结合物的总能量2121212()()1()22M m m M m m G m m v G a R h++-=+-'+ (8) 代人有关数据得 a '=5259km (9)结合物轨道的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r min =2 a '-(R+h )=3347km <R (10)据此可以判断,结合物最后要撞上地球.(ii )解法一在极坐标中讨论.取极坐标,坐标原点在地心处,极轴由北极指向南极,如图2所示.碰撞点在北极上空,是椭圆轨道的远地点,结合物轨道的椭圆方程1cos p r e θ=+ (11) 式中e 是偏心率,p 是椭圆的半正焦弦,远地点到地心的距离r max =R+h (12)由解析几何有max min (0.3635)2r r e a -=='(13) 在轨道的近地点,r=r min ,θ=0,由(11)式得p =r min (1+e)(=4563km ) (14)或有p =r max (1-e) (15)在结合物撞击地球处;r= R ,由(11)式有1cos p R e θ=+ (16) 或 cos p R eR θ-= (17) 代人有关数据可得cos θθ0 (19)这是在北纬51.320 .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i )小题12分.(1)或(2)、(3)或(4)、(5)或(6)式各2 分,(8)式3分,(10)式3分.第(ii )小题8分.(11)、(12)、(13)、(14)或(15)、(16)或(17)式各l 分,(19)式2分(答案在1410到1420之间的都给2分),正确指出纬度给l 分.解法二在直角坐标中讨论.取直角坐标系,以椭圆的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O, x 轴通过近地点和远地点并由远地点指向近地点,如图3所示.结合物轨道的椭圆方程是22221x y a b +=''(20) 式中a '、b '分别为结合物椭圆轨道的半长轴和半短轴.远地点到地心的距离r max =R+h (21)根据解析几何,若c 为地心与坐标原点间的距离,c= r max -a '(=1912km ) (22)而 22b a c ''=- (23)注意到a '由(9)式给出,得b '=4899km (24)结合物撞击地面处是结合物的椭圆轨道与地面的交点,设该处的坐标为x p 和y p ,则有 x p =R cos θ+c (25)y p =R sin θ (26)式中θ为从地心指向撞击点的矢经与x 方向的夹角.因撞击点在结合物的轨道上,将(24)、(25)式代入轨道方程(20)式,经整理得222222222()cos 2cos 0R b a b cR a b a R θθ''''''-+-+= (27)引人以下符号并代人有关数据得代入(27)式得2cos cos 0αθβθγ++= (28)解得 cos θ= (29) 舍掉不合理的答案,得cos θθ0 (31)这是在北纬51.320 .评分标准:(20)、(21)、(22)、(23)或(24)、(27)式各l 分,(31)式2分(答案在1410到1420之间的都给2分),正确指出纬度给1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第二十六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说明: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5题,计100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全对得5分,部分选对的2分,选错或不选的0分,共10题,计50分。
全巻满分150分。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或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发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油的()A.密度比水小B.沸点比水高C.比热比水小D.内能比水大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开始解冻B.夏天清晨,花草上有大量露水C.秋天清晨,浓雾笼罩大地D.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晾干3.电冰箱是常用的家电,当压缩机工作时,制冷剂(俗称“药水”)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流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吸收热量C.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膨胀并放出热量D.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压缩并放出热量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引起的是()5.将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石块下沉,平衡后,则两物体所受到的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A.上浮B.下沉C.静止D.先上浮后下沉7.把带正电的物体A靠近一个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小球,这时用手去触摸金属小球(人体是通大地的导体),然后移开手则()A.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不带电B.金属小球和金属箔都带负电C.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带正电D.金属小球带负电,金属箔不带电8.室内温度为,此时用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涂抹一下温度计的玻璃泡,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列各图能比较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9.人们在观看“日出”或“日落”现象时,考虑到大气对传播的影响,太阳的真实位置S与人们看到的太阳的位置Q 相比()A.“日出”时S在Q的下方,“日落”时S在Q的上方B.“日出”时S在Q的上方,“日落”时S在Q的下方C.“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上方D.“日出”或“日落”时S均在Q的下方10.如果要求电键都可以独立控制同一盏灯,下列电路图中正确的是()11.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现将一温度为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A. B. C. D.1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
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13.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的夹角为,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后,能够沿着原来的光路返回。
则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A.1°B.2°C.3°D.4°14.两平面镜,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是该直角的角平分线,凸透镜的光心为O,A点恰好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源S位于主光轴上,通过该系统,光源S所成的像为()A.四个虚像,三个实像B.四个虚像,一个实像C.三个虚像,一个实像D.三个虚像,两个实像15.建筑工人施工时,需要将物体运送到高处,高处的建筑工人使用定滑轮拉动绳子,为防止物体与墙壁相碰,站定在墙面上的另一个建筑工人还需要用绳子控制物体,使物体与墙壁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则在物体缓慢上升的过程中()A.绳上的拉力增大,绳上的拉力减小B.绳上的拉力减小,绳上的拉力增大C.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增大D.两根绳子上的拉力均减小16.某灯泡直接连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16瓦,现通过长导线将该灯泡连接到原来的电源上,灯泡的电功率为9瓦,若灯泡的电阻不变,则长导线消耗的电功率为()A.7瓦B.5瓦C.3瓦D.1瓦17.两根较长的薄壁试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大试管内盛有适量的水银,将充满水银的小试管开口朝下插入大试管内,小试管的底部恰好与大试管内的液面相平,此时,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现将小试管缓慢地竖直拉出,在小试管离开大试管液面前的一瞬间,水银对大试管底面的压力为,若大气压强为,则与相比()A.减小B.增大C.减小D.增大18.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细杆AB与轻杆BC用光滑铰链铰在B端,A、C两端也用光滑铰链铰于墙上,AB=BC,BC 杆水平,AB杆与竖直方向成37°,此时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
若将两杆的位置互换,AB杆与BC杆之间的作用力为,则为()A.3:5B.5:3C.4:5D.5:4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3.6瓦,当电流表的示数为3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A.1.2瓦B.2.4瓦C.3.6瓦D.4.8瓦20.如图所示,公园围墙外的小路形成一个规则的正方形,甲乙两人分别从两个对角处同时出发沿逆时针方向紧贴围墙绕公路匀速行走,已知甲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48分钟,乙绕围墙行走一圈需要68分钟,从甲第一次看见乙开始计时,到甲又看不到乙时,所经历的时间为()A.4分钟B.3分钟C.2分钟D.1分钟2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如图中①、②图线所示,在图中能正确反映该过程的电压表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完整图线是()22.如图所示,长1米的轻杆BO一端通过光滑铰链铰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装一轻小光滑滑轮,重力的物体通过摆线经滑轮系于墙上A点,平衡时OA恰好水平,现将A点沿着竖直墙向上缓慢移动少许,重新平衡后轻杆受到的压力恰好也为10牛,该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至少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A.0.86焦B.1.59焦C.2.07焦D.2.93焦23.三个相同的热源分布在一横放着的圆筒内,圆筒的侧壁和一个底部均绝热,另一个底部开口并被导热膜封住,用另两个导热膜在圆筒内隔出两个竖囱,从而将三个热源互相隔开并形成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假设周围环境的温度恒定,并且传导的热功率与温差成正比,每个独立单元区域内空气的温度均匀,A、B、C三个独立单元区域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分别为,则为()A.3:2:1B.6:3:2C.5:3:1D.6:5:324.阻值相等的三个电阻R和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且,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0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伏,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A.6伏B.8伏C.10伏D.12伏25.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C水平搁在一个圆柱体B上,二者的接触点为D,且AD:DC=17:15,当圆柱体围绕其固定中心轴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与棒的右端C紧靠着的木板E恰能沿光滑竖直墙面匀速下滑,若木棒与圆柱体之间、木棒与木板之间动摩擦系数相同,则该动摩擦系数为()A.0.40B.0.30C.0.25D.0.20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26.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底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同,若要使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沿竖直方向上切去相同的体积B.沿竖直方向上切去相同的厚度C.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D.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27.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通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电流,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则此时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可能为()A. B. C. D.2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0.3安和0.4安,若将电路中的某两个电阻的位置互换,电流表的示数却不变,则电流表A的示数可能为()A.0.45安B.0.50安C.0.55安D.0.60安2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电压表,是两个定值电阻,若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3伏和1伏,则A、B之间的电压可能为()A.7伏B.6伏C.5伏D.4伏30.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A、B车站之间沿直线匀速往返行驶,且汽车每到一车站立即掉头,不计车的掉头时间。
某时刻,甲、乙两辆汽车恰好同时分别从A、B两车站出发,两车第一次同时到达同一地点时距离A车站100千米,两车第二次同时到达同一地点时距离B车站30千米,则A、B两车站的距离可能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A.120.0千米 B.270.0千米 C.310.7千米 D.408.3千米31.在宽度为的河中,水速为,船速为,船过河最短路程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3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的阻值小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滑动变阻器的右端向左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的示数先变大后变小B.C.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小后变大D.消耗的电功率先变小后变大33.柱状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大小为200的柱状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并记录水的总体积V和所对应的水的深度h,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底面积为8cm2B.容器的底面积为12cm2C.物体的密度为700kg/m3D.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4牛34.质量分别为、长度分别为的两根均匀细棒的一端相互连在一起,构成一个直角形细棒AOB,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两棒与桌面间的动摩擦系数相同,现在两棒的连接端O处施加一水平外力F使棒做匀速直线运动,F的方向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35.甲、乙两汽艇拖一驳船,某时刻两拖绳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拖绳紧绷),甲汽艇的速度为,如图所示,关于此时乙汽艇的速度大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不大于v/cosaB.一定不小于v/cosaC.可能等于vD.可能与甲汽艇、驳船三者相等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B2A3D4C5B6B7D8D9D10C11B12B13D14B15C16C17A18A19C20B21A22A23D24B25C 得分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26CD27BCD28BC29AC30ABC31BC32BD33ACD34AC35ABC 得分本试卷总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