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
口导第三章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
![口导第三章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faa189d5bbfd0a79567383.png)
1)牙釉质发育不良
2)牙慢性损伤
3)牙急性损伤
2.防治要点 1)牙发育异常:以预防为主 2)牙的慢性损伤:改善刷牙方法预防 3)牙的急性损伤: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运动时
的牙外伤。
(三)牙髓炎
1定义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 要病理变化,对细菌感染或其他物理,化 学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特殊防御性炎症。
3)根管治疗后,择期进行牙冠修复,恢复 患牙功能,防止劈裂。
四、根尖周炎
1定义 指局限于牙根尖的牙骨质、根尖周围牙周
膜和牙槽骨等尖周组织的疾病,多有牙髓 病的感染通过根管扩散而来。
2病因
感染 化学刺激 创伤
1.临床表现
1)急性根尖周炎:自发性或持续性疼痛, 牙齿有伸长感,各种压力与叩击均可引起 疼痛。患者能定位患牙。
第三章 牙体牙髓病学 (Cariology and Endodontology)
口腔内科教研室
定义:
牙体牙髓病学是指发生在牙齿硬组织和牙髓 组织及由于牙髓感染导致的牙根周围疾病, 包括龋病、非龋性疾病、牙髓组织疾病、牙 根周围疾病等。
第一节 牙体牙髓病学学科的演变与简介
一、口腔医学学科划分与牙体牙髓病学科的演 变
辽代墓葬中出土的植毛牙刷骨柄
二 什么是牙周病
1定义 牙周病学是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
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
一、牙周病的病因 (一)牙菌斑的概念
牙菌斑是大量细菌及细菌间物质组成的 有一定结构的微生物系统,位于龈缘附近 的牙面、牙齿邻面或龈缘以下的龈沟或牙 周袋中。
合笼喂养 接种菌斑 抗生素+接种菌斑
抗生素 后代(幼仔)
患自发牙周炎的金黄仓鼠 有自发的牙周炎
《牙体牙髓病》课件
![《牙体牙髓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c411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5.png)
牙体病的起因
牙体病的起因包括不良口腔卫生、高糖饮食、细菌感染等。这些因素导致牙 齿表面的釉质溶解,形成龋洞。
牙体病的症状
1 牙痛
龋齿造成的神经刺激会导致疼痛和敏感。
2 牙齿变色
蛀牙引起的颜色改变可使牙齿出现黑斑或棕色斑点。
3 牙齿过敏
牙齿对热、冷、甜食等刺激更敏感。
牙体病的治疗方法
洁牙
定期洁牙可帮助去除牙菌斑和 牙石,预防和治疗牙体病。
牙体牙髓病的保健方法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使用漱口水,避免过度进食或咬硬物等。
结论
1 预防和保健至关重要
牙体牙髓病是常见疾病,但通过预防和保健 措施,可以减少患病风险。
2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通过及早发现和治疗牙体牙髓病,可以避免 出现更严重的牙齿问题。
参考资料
• 牙科专业书籍 • 牙科杂志 • 牙科学术会议论文
补牙
牙齿蛀牙严重时,需要进行填 充或修复,以保护牙齿结构。
根管治疗
牙髓感染时,通过根管治疗来 清理感染物,填充根管,保留 牙齿。
牙髓病的起因
牙髓病的起因包括龋齿、牙齿裂缝、牙齿撞击等,这些因素导致了牙髓组织的炎症和感染。
Hale Waihona Puke 牙髓病的症状1 牙痛
牙髓炎导致的牙痛通常是 剧烈且持续的。
2 牙齿发炎
牙齿髓腔感染会导致牙齿 出现发炎和肿胀。
3 龈炎
牙髓炎可导致牙龈发炎, 出现红肿和易流血的症状。
牙髓病的治疗方法
根管治疗
进行根管治疗以清除感染物, 填充根管,挽救牙齿。
牙齿拔除
当牙齿无法挽救时,拔除牙齿 是最后的选择。
人工牙髓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选择人 工牙髓进行重塑和修复。
《牙体牙髓疾病》ppt课件
![《牙体牙髓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e0b4a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4.png)
牙体牙髓检查
使用探针、叩诊等方法检 查牙齿的完整性、牙髓活 力等
影像学评估
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 查辅助诊断牙体牙髓疾病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以及 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检测
其他辅助检查
牙髓活力测试、牙周探诊、咬合纸试 验等
05
治疗原则及方案选
择
保守治疗措施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活力测验结果,不难作出诊断。
04
诊断方法与技巧
问诊及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牙痛、 牙敏感、牙龈出血等 症状
询问患者既往牙科治 疗史、家族史等相关 信息
了解患者的口腔卫生 习惯、饮食习惯、全 身健康状况等
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
01
02
03
口腔常规检查
观察口腔软组织、牙齿、 牙周等状况
随访频率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 个性化的随访计划,通常建议每
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内容
包括口腔检查、X线检查、牙髓活 力测试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 变化。
随访意义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如复发、感染等,确保患者康复进 程的顺利进行。
口腔卫生保健指导
刷牙方法
漱口液使用
牙线使用
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 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牙龈-牙 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 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 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 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
检查
患牙常有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叩痛。患者一般多可定位患牙。对温度测验的反应多 为热测引起迟缓性痛,或表现为迟钝。
牙髓坏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牙体牙髓病学PPT医学课件
![牙体牙髓病学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f4aef28bd63186bcebbc6c.png)
第四节影响龋病的其他因素
年龄 性别 种族 家族与遗传 地理因素
26
第五节 病因学说
内源性学说 外源性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27
龋病的四联因素
细菌
四联素理论
食物
宿主
时间
28
第三章 临床特征和诊 断
菌斑牙界面
平滑面菌斑{中间层
牙菌斑结构{
菌斑表层
窝沟菌斑
糖和蛋白质
菌斑的成分{细菌
无机成分
16
牙菌斑的形成与发育
获得性膜形成 ★菌斑形成的三个阶段{菌斑生长繁殖
菌斑成熟 ☆获得性膜的定义
---口腔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 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
17
获得性膜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功能 1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8
龋病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患病率---是在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的
患龋情况 ☆发病率---是指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
在一定人群中新发病的频率。 ☆龋均----指每个患者所患龋吃的均数 ☆DMF---指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
总和。
9
(一)龋病的好发部位
⒈好发牙 ① 恒牙: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前磨牙
特例:猛性龋
32
分类和临床表现
⒈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也叫湿性龋或猛性龋 在短期内多个牙同 时患龋。多见于: 由于放疗引起—放射性龋;干燥综合 征患者:由于唾液缺乏。 口腔卫生差。
慢性龋:也叫干性龋或静止龋 当取冰发展到某一 阶段时,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龋病不再继续进行, 但损害仍保持原状。
牙体牙髓病课件
![牙体牙髓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c9f26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4.png)
牙体牙髓病课件•牙体牙髓病概述•常见牙体疾病•常见牙髓疾病•诊断方法与技巧•治疗原则与措施•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01牙体牙髓病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牙齿排列不齐、牙齿磨损和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依据02常见牙体疾病定义症状治疗030201龋齿牙齿磨损定义症状治疗楔状缺损定义楔状缺损是指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由于这种缺损常呈楔形而得名。
症状牙齿颈部出现楔形缺损,可伴有牙齿敏感、酸痛等症状。
治疗根据楔状缺损的程度和症状,可采用脱敏治疗、充填术或修复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症状牙齿表面出现细微裂纹,可伴有牙齿敏感、酸痛等症状。
定义牙隐裂是指未经治疗的牙齿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的不易被发现的细微裂纹。
治疗根据牙隐裂的程度和症状,可采用脱敏治疗、调合或冠修复等方法进行治疗。
若裂纹较深或已出现牙髓症状,则需进行根管治疗。
牙隐裂03常见牙髓疾病症状01检查02治疗03症状检查治疗牙髓坏死与坏疽症状检查治疗症状患牙咬合痛,随着根尖周组织炎症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甚至出现自发性、持续性剧痛。
患牙有浮起感,轻叩或咀嚼可导致患牙剧痛。
患牙牙根对应的黏膜红肿压痛,脓肿形成后则有波动感。
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
检查患牙可查及深牙周袋、牙石、牙松动度增加等牙周炎表现,或可查及深龋洞、充填物、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等。
探诊患牙感觉较为迟钝,去净腐质后无肉眼可见的露髓孔。
温度测验反应不一。
叩诊疼痛甚至剧痛。
X线检查可见根尖周骨质破坏影像。
治疗开髓引流,切开排脓,调 磨改,消炎止痛等应急处理措施。
在急性炎症控制后,采用根管治疗术等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并严密充填根管的治疗方法。
根尖周炎04诊断方法与技巧问诊要点及技巧注意患者主诉详细询问病史关注患者对疼痛、敏感等主观感受的描述,有助于判断病情。
询问相关病史检查方法选择及操作规范视诊01探诊02叩诊03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X线检查通过牙齿X光片了解牙体牙髓病变情况,如龋齿深度、根尖周炎等。
《牙体牙髓病》课件
![《牙体牙髓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a3db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b.png)
保健措施
定期洗牙
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洗牙,清除牙结石和 牙菌斑。
牙齿美白和矫正
通过牙齿美白和矫正,改善牙齿外观,增强 自信心。
牙齿保健操
定期进行牙齿保健操,如叩齿、牙龈按摩等 ,促进口腔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多吃富含钙质、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 衡。
预防与保健的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口腔问题,如牙龈出血、牙齿疼痛等,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温度测试
通过冷热刺激测试牙齿的反应 ,判断牙髓是否正常。
视诊
观察牙齿的形状、颜色、大小 等表面特征,判断是否有异常 。
叩诊
轻轻敲击牙齿,根据声音和感 觉判断牙齿是否有病变。
X线检查
通过X光片了解牙齿内部结构 和病变程度。
诊断流程
初步检查
通过视诊、探诊、叩诊和温度 测试等手段初步判断牙齿病变
情况。
辅助检查
根据初步检查结果,选择相应 的辅助检查手段,如X线检查、 CT扫描等。
确诊
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确定牙体 牙髓病的类型和程度。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确诊结果,制定相应的治 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根管治
疗等。
诊断注意事项
准确判断
准确判断牙齿病变的类型和程度,避免误诊 和漏诊。
动态观察
对病变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牙体牙髓病》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牙体牙髓病概述 • 牙体牙髓病的诊断 • 牙体牙髓病的治疗 • 牙体牙髓病的预防与保健 • 牙体牙髓病案例分析
01 牙体牙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牙体牙髓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本身 和其周围组织的疾病,包括龋齿 、牙髓炎、根尖周炎等。
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
![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5fc7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6.png)
牙体牙髓病学ppt课件•牙体牙髓病学概述•牙体疾病•牙髓疾病•牙周组织疾病与牙体牙髓关系•儿童牙体牙髓特点及保健措施•老年人口腔问题及牙体牙髓保健•现代技术在牙体牙髓病学中的应用目录01牙体牙髓病学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牙齿发育异常、牙外伤、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后评估治疗原则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控制感染、保护牙髓、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牙齿修复和拔牙等。
预后评估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牙体牙髓病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
然而,对于严重病变或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牙齿丧失、牙槽骨吸收等并发症,影响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保健是预防和治疗牙体牙髓病的重要措施。
02牙体疾病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再矿化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充填术、嵌体修复)。
牙齿颜色、形态和质地的改变,如白垩色、黄褐色或黑色斑块,牙齿表面粗糙或凹陷。
分类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定义龋齿是牙齿硬组织在菌斑和细菌的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病因龋齿牙齿发育异常分类病因遗传、环境、营养和疾病等因素。
定义临床表现牙齿结构异常如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牙齿颜色异常如氟斑牙、黄牙。
治疗牙齿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牙周组织、牙髓组织和牙体硬组织的急剧损伤。
定义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复位固定、根管治疗等。
治疗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工伤等。
病因分类牙齿松动、移位、脱落,牙龈出血,牙齿折断,牙髓坏死等。
临床表现0201030405牙外伤牙本质过敏症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03牙髓疾病症状检查症状一般不发生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钝痛。
慢性牙髓炎的病程较长,患者可诉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
患牙常有咬合不适或轻度的叩痛。
患者一般可定位患牙。
检查患牙多有深龋洞,洞内常有食物嵌入,探诊不痛,但遇冷、热刺激则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
口腔科学第四章牙体牙髓病PPT课件
![口腔科学第四章牙体牙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62b23955270722192ef793.png)
第五节
牙髓病
牙髓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 要病理变化,对细菌感染或其他物理,化 学刺激而产生的一种特殊防御性炎症。
病因
感染 龋病发展到牙本质时,细菌及其代谢物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牙髓腔,造成牙髓组织炎症。 物理刺激 包括温度,电流,创伤等因素。
化学刺激 龋濒治疗时强力的消毒药物,如酚, 酒精,硝酸银等,当使用不当时,可刺激牙髓 发生病变。
三)操作步骤
1
2 3 4 5 6
无菌操作 去除龋坏组织 揭髓室顶 切除冠髓 放盖髓剂 永久充填
根管治疗术
一) 定义 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组织, 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 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 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1)定义 应用于深龋近髓或外伤牙冠折断近髓 无明显牙髓炎症的患牙。症状轻微的轻度牙髓充 疵的患牙。
2)适应症
1 因机械或外伤的年轻恒牙 2 外伤性穿髓孔不超过0.5mm
3)常用盖髓剂
氢氧化钙
4)操作步骤 1 制备洞型,清除龋坏组织 2 放置盖髓剂 3 永久充填
(2)直接盖髓术(direct pulp capping)
【病因】
牙齿结构的薄弱环节 是隐裂牙发生的 易感因素。抗压强度降低,应力集中。 牙尖斜度过大 水平分力大 咬合创伤
诊断
1.病史 常有咀嚼不适或咬合痛症状。
2.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双尖牙和磨牙,以上颌 第一磨牙最多见。仔细观察可发现浅黑或深棕色 隐裂线,可能横贯牙的面,也可能只在邻近边缘 处查见。隐裂部位咬棉签时出现短暂撕裂样疼痛。 3.辅助检查 用碘酊或龙胆紫可使裂纹变得清 晰。冷测试在隐裂处较为敏感。
牙体牙髓病ppt课件
![牙体牙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c4e9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f.png)
根管治疗。
牙髓坏死与坏疽
症状
01
一般无自觉症状,有可见牙冠变色。
检查
02
牙冠可存在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是有充填体、深
牙周袋等。电活力测试无反应。
治疗
03
根管治疗。
04
治疗方法与策略
牙体修复技术
牙体缺损修复
采用树脂、陶瓷等牙体组织,为修复 体提供空间和固位。
,控制炎症。
牙髓再生
通过生物技术手段,促 进牙髓组织再生和修复
,保留患牙。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光 化学作用,辅助治疗牙
体牙髓病。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用抗 生素、止痛药等药物, 缓解症状和控制感染。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牙周组织损伤预防与处理
01
预防措施
02
精细操作:在牙体预备过程中,使用细粒度车针,精确控 制切割深度和角度,避免对牙周组织造成过度损伤。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牙菌斑是牙体牙髓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的细菌通过代谢产生酸,导致牙齿 脱矿和有机质分解。
危险因素
包括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牙齿排列不齐、唾液分泌减少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牙齿疼痛、敏感、松动 、变色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牙齿缺 失。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症状、口腔检查、X线检查 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变部位 和性质。其中,X线检查对于发现隐蔽 部位的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02
牙体疾病
龋齿
龋齿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龋齿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 现。
龋齿的发病原因
分析龋齿的发病原因,包括细菌、 饮食、宿主和时间等四方面因素。
牙体牙髓病医学ppt课件
![牙体牙髓病医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dce1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7.png)
牙髓坏死与坏疽
定义
分类
牙髓坏死是指牙髓组织的死亡,多由各型 牙髓炎发展而来;牙髓坏疽则是指牙髓组 织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的坏死和腐败。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慢性牙髓坏 死和急性牙髓坏疽。
症状
治疗
慢性牙髓坏死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出 现轻度疼痛;急性牙髓坏疽则表现为剧烈 疼痛、牙齿松动、牙龈肿胀等症状。
治疗原则是去除坏死或坏疽的牙髓组织,进 行根管治疗;对于无法保留的患牙,需要拔 除。
牙髓退变性疾病
分类
常见的牙髓退变性疾病包括牙髓钙化、牙 髓腔内吸收等。
定义
牙髓退变性疾病是指牙髓组织因年 龄、磨损、创伤等因素而发生的退
行性改变。
A
B
C
D
治疗
治疗原则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根管治疗、牙齿修复等;对于无法保 留的患牙,需要拔除。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牙体牙髓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细菌 感染、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牙 齿发育异常等。
发病机制
牙体牙髓病的发病机制涉及细菌代谢 产物的毒性作用、宿主免疫反应、牙 齿硬组织的脱矿与再矿化失衡等多个 方面。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牙体牙髓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牙痛、牙齿 敏感、牙龈红肿、牙齿变色、牙齿松动等。
牙体牙髓病医学ppt课 件
目录
• 牙体牙髓病概述 • 牙体疾病 • 牙髓疾病 • 治疗方法与策略 • 预防与保健措施 • 现代科技在牙体牙髓病医学中的应用
01
牙体牙髓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牙体牙髓病是指牙齿硬组织(包 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发生 病变的总称。
分类
口腔内科学之牙体牙髓病PPT课件
![口腔内科学之牙体牙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5908085727a5e9856a6149.png)
常用的垫底材料:氧化锌丁香油酚粘固剂、 磷酸锌粘固剂、 聚羧酸锌粘固剂、 玻璃离子粘固剂
63
充填
充填材料要求具备以下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包括:
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且耐磨。 2.弹性模量大,受力后变形小。 3.热膨胀系数与牙体组织相近。 4.绝缘性好,不传导温度和电刺激。 5.色泽与牙接近,抛光性好。 6.对X线阻射。
5>1 、 2 、 3>1、2 、 3
(2)乳牙: Ⅴ、 Ⅴ >Ⅳ、 Ⅳ > Ⅰ、Ⅱ>Ⅰ、Ⅱ > Ⅲ 、 Ⅲ
39
龋病的分类
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1. 急性龋(acute caries):湿性龋
猛性龋(rampant caries) 2. 慢性龋(chronic caries):干性龋
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3. 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
22
牙刷的特殊种类
指套牙刷——婴儿 电动牙刷——生活不能自理的弱智儿童或手功能障
碍,需要别人帮助的刷牙者 牙间刷——适用于龈乳头丧失的邻间区,以及暴露
的根分叉区和排列不整齐的牙邻面。特别是去除颈 部和根面上附着的菌斑。 橡胶按摩器——主要作用是按摩牙龈,同时可去除 邻面颈部的牙菌斑。 牙线——去除牙间隙食物残渣及软垢但不易去净牙 菌斑
23
牙膏
1、摩擦剂:20%-60%清洁能力强,对牙面无损伤,抛光牙 面,能防止色素再沉着。
2、洁净剂/发泡剂/表面活化剂:通过降低表面张力,穿透 并松解牙面沉积物和乳化软垢,此外,表面活性剂在刷牙时 产生泡沫,便于去除。
3、润湿剂:保持湿润,防止接触空气而硬化,并使剂型保 持稳定。 常用的有:甘油、山梨醇、丙烷二醇。
《牙体牙髓病》PPT课件
![《牙体牙髓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eaf5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0.png)
2 经牙周感染(逆行性感染)
深牙周袋的细菌经根尖孔或根尖区侧支根管进 入牙髓,引发牙髓感染
由牙周途径导致的牙髓感染称为逆行性感染, 所引起的牙髓炎称为逆行性牙髓炎 (retrograde pulpitis)
3 经血源感染(引菌作用 )
引菌作用:暂时性的菌血症引起的细菌在代谢 障碍或创伤的牙髓组织的定植。
1.形态学 革兰阳性杆菌,属兼性厌氧或专性厌氧 菌,菌体细长,直径0.6-0.9µm,不分 支,无芽胞,不活动。 菌落呈圆丘形,表面光滑或粗糙,不透 明,干酪样白色或淡褐色。
2. 致龋性 1.早期研究认为乳杆菌是主要的致龋菌。 2.目前的研究表明乳杆菌不是龋病发生的初始致病菌,
但参与了龋病的发展,主要涉及牙本质龋。 3.乳杆菌是导致根面龋的致龋菌之一。
病原菌种类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厌氧菌与广泛性根尖周病变有关
产黑色素的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中间普雷沃菌,牙 龈卟啉单胞菌,以及福赛斯坦纳菌、具核梭杆菌、 微小消化链球菌、优杆菌在急性根尖周炎和非开放 性牙髓多见,与根尖部黑色分泌物、疼痛、肿胀、恶 臭和瘘管形成有关
粪肠球菌、放线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与难治性根尖 周病变和瘘道不易愈合有关;
(四)放线菌
1. 形态及培养
口腔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丝状菌,兼性厌氧, 主要定居在牙面。
无鞭毛和芽胞,菌细胞末端较膨大,形态不 规则,为丝状或杆状,长短不一。
BHI培养基上,形成蛛网状和光滑型菌落。
2.致龋性
透 射 电 镜 下 观 察 , 放 线 菌 有 菌 毛 ( pilli 或 fimbria), 各 放 线 菌 的 菌 毛 成 分 不 一 样 , 粘 性 放线菌有I型和II型两种类型的菌毛,而内氏放 线菌只有II型菌毛。菌毛与放线菌的粘附性能 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获得性膜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功能 1 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2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性 3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 的附着 4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地物和营养
·
18
常见致龋微生物
变形链球菌
⊕链球菌属{血链球据
轻链球菌
同源发酵菌种
⊕乳酸杆菌{
异源发酵菌种
兼性厌氧菌
⊕放线菌属{
厌氧菌
·
19
菌斑的物质代谢
代谢
糖代谢 {
代谢
谢
菌斑的物质代谢{
谢
·
糖的分解
糖的合成 蛋白质代
无机物代
20
牙菌斑的致龋性
两种学说 非特异性 认为龋病不是有某些特异菌
引起 而是由菌斑产生的毒素和酸性产物 (乳酸 有机酸) 特异性 认为只有特异性致病菌才能引 起龋病
·
21
第二节
饮食因素
糖
蔗糖--葡糖基转移酶
A、下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二磨牙 C、上颌第一磨牙 D、上颌第二磨牙 E、前磨牙
·
10
(二)龋病的好发部位
②乳牙:
A 、下颌第二乳磨牙 B、上颌第二乳磨牙 C、第一乳磨牙 D、乳上颌前牙 E、乳下颌前牙
·
11
(三)龋病的好发部位
⒉好发牙面:
①咬合面 ②邻面 ③颊面
·
12
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20世纪 21世纪
(二)分类和临床表现: ⒈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多见儿童或青年人、 病程短。
特例:猛性龋
·
32
分类和临床表现
⒈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也叫湿性龋或猛性龋 在短期内多个 牙同时患龋。多见于: 由于放疗引起—放射性龋;干 燥综合征患者:由于唾液缺乏。 口腔卫生差。
慢性龋:也叫干性龋或静止龋 当取冰发展到 某一阶段时,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龋病不再继续 进行,但损害仍保持原状。
二、牙本质龋 炎症侵润 坏死区 细菌侵 犯区 牙本质脱矿区 矿化区 修复牙本 质层
三、牙骨质龋 四、脱矿和再矿化
·
30
脱矿和再矿化
脱矿----在酸的作用下,牙中的矿物质
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 脱出
再矿化----是指一脱矿的、变软的釉质
通过无机物的沉积使其变硬的过程
·
31
分类和临床表现
形成获得性膜。
菌斑:
牙面清洁后8小时至2天内形成
菌斑。
·
24
时间因素
② 产酸 → 釉质脱矿时间 ③ 牙齿萌出之后的时间 ④ 食物附着牙面上的时间
·
25
第四节影响龋病的其他因素
年龄 性别
种族
家族与遗传
地理因素
·
26
第五节 病因学说
内源性学说
外源性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G+
龈上----
根据部位{
龈下----
·
15
牙菌斑的结构
菌斑牙界面
平滑面菌斑{中间层
牙菌斑结构{
菌斑表层
窝沟菌斑
糖和蛋白质
菌斑的成分{细菌
无机成分
·
16
牙菌斑的形成与发育
获得性膜形成 ★菌斑形成的三个阶段{菌斑生长繁殖
菌斑成熟 ☆获得性膜的定义
---口腔唾液蛋白或糖蛋白吸附至 牙面所形成的生物膜
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
27
龋病的四联因素
细菌 论
食物
宿主
时间
·
四联素理
28
第三章 临床特征和诊 断
临床特征: 一、颜色的改变 褐色 白垩色 灰色 黑
色
二、质地的改变 软 松 脆
三、形态的改变 部分缺失 洞的形成
·
29
第一节 龋病的病理过程
一、釉质龋 透明带 暗带 损害体部 相对完整的釉质表面层
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体边缘或窝洞 周围牙体组织破裂 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 体组织不密合 留有小的间隙而形成的龋
·
33
分类和临床表现
2. 按损害的解剖部位分类:
①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②根面龋:多见牙龈退缩,根面外露 的老年人牙齿。
蛋白质--牙萌出前
矿物质--Ca P F等
脂肪---不清楚
·
பைடு நூலகம்22
第三节
宿主
牙的钙化和发育 解剖特点
牙{ 排列
成分
唾液{流量和流速
分泌型IgA含量
机体免疫
·
23
第四节 时间因素
4.时间:
①菌斑形成时间
菌斑形成: 首先形成获得性膜,细菌沉
斑。
积于获得性膜上形成菌
获得性膜: 牙面清洁并抛光20分钟内即
牙体牙髓病学
·
1
概述
★ 牙体牙髓病学概念 它是研究牙体硬组织和牙髓组
织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治疗及归转的一门学科
★ 牙体牙髓病学发展史
·
2
牙体牙髓常见病
前言
龋病、牙周病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重点防治 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于牙病与心脑血管病、癌症 和糖尿病相比不会造成死亡,其严重性远没有被广大群 众所认识,所以牙病防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
8
龋病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患病率---是在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
的患龋情况 ☆发病率---是指在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
在一定人群中新发病的频率。 ☆龋均----指每个患者所患龋吃的均数 ☆DMF---指龋齿数、因龋失牙数、因龋补牙数的
总和。
·
9
(一)龋病的好发部位
⒈好发牙 ① 恒牙:
·
3
牙体牙髓常见病
龋病 牙髓病 根尖周病
·
4
第一篇 龋病Dental Caries
第一章 龋病的概念
龋病的定义
龋病的特征
龋病的危害
龋病学的研究内容·
5
定义与特征
龋病(dental caries)是在以细菌为主 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 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特征:牙齿色、形、质的改变
·
6
龋病的危害
龋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21世纪 重点防治三大疾病之一。
牙体本身的危害 牙髓炎 根尖炎 骨髓 炎 间 隙 感 染 牙 齿 丢 失 --- 咀 嚼 障 碍 语言 美容
全身影响 关节疾病 心血管疾病 糖尿 病等
·
7
龋病流行病学
流行病情况:
龋病发病随着人类进化及经济活动 的发展,特别是食糖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一 般发达国家龋病患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但20 世纪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开始出现龋病上升趋 势。我国龋患率略有上升,接近60%,城市高 于农村,年龄越大,患龋率越高。儿童发病率 高达90% 。
1.3—2.7% 60---70% 70---80% 90%以上 60---70%
·
13
第二章 龋病病因与发病过程
※龋病的四联因素 ★细菌与菌斑
★饮食因素
★宿主因素
★时间因素
·
14
第一节 细菌与菌斑
&菌斑的定义
是指在牙齿或修复体上形成的 一种软而粘的、不易被清除掉的、非矿 化的细菌沉积物
& 菌斑的分类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