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理清思路,把握意象,体会情感。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2.学习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与难点】
鉴赏情感与意象
一、词语积累
重要字音:
沁(qì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
寥廓(kuî)挥斥方遒(qíu)漫(màn)江携(xiã)来浪遏(â)飞舟
多音字:
汗水可汗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重要字形:
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重要词义: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近义词辨析:
寥廓:(天空)高原空旷。

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讲义气。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

如滚滚洪流,不可遏止。

二、预习检测:
1、字音辨识:
单音字沁.园春()百侣.()峥嵘
..()
百舸.()寥廓
..()方遒.()浪遏.飞舟()
多音字中()流曾()祖父干劲()
中()肯曾()经劲()敌
空()洞看()守年度()
空()白看()望揣度()
2、字形辨认
jìng()自由万户hïu()橘子zhōu()
毕jìng()等hîu()九zhōu()
chàng()寥廓cāng()茫钓yú()
为虎作chāng()cāng()桑()yú夫
三、文学常识:
1、诗歌: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八句的,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绝句都是四句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3、词:词是诗歌的一种。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学生练习:
词,又称为,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题材,萌芽,形成于,盛行于。

每一首词都有,它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

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

“沁园春”是本词的,与词的内容无关。

“长沙”是词的,和词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源头。

战国时期在南方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旧体诗。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旧体诗,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格律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
和。

四、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

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五、背景相关内容。

1.毛泽东在长沙学习、工作期间,常与蔡和森等革命青年在橘子洲头散步、游泳、畅谈天下大事。

2.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

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

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

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六、把握意象,体会情感
1、意象:诗歌理论的重要概念。

“意”即欣赏者大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2、诵读上阙,思考: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组成了一幅湘江秋景图?展开你的想象,说说这些意象是怎样一幅画面?(把意象勾画在书上,左侧点评画面的特点)
3、上片的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4、上片(上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技巧)?你是怎样理解这种表现手法的?
5、上片的景物(意象)中融入了诗人哪些情感?说说你的理由。

6、“万类霜天竞自由”一“竞”字包含着哪些含义?这句有什么作用?
7、“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表达了毛泽东怎样的情感?
七、问题讨论
1、下片中的“携来百侣曾游”一句有什么作用?“恰”字作为领字,领起下面的几句?这下面的几句概括出了怎样的内容?
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全词的角度说说它的含义和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鉴赏诗歌的意象有哪些方法?体会情感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六、拓展阅读: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思考:
1、“人生易老天难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说“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
2、下片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你从“秋风劲”、“春光”、“江天”这几个意象可以联想到什么?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思考: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思考:
1、上片用了哪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景象?这些意象传达出怎样的意境?
【同步练习】
1.下列字词音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橘子洲(jú) 百舸(ɡě) 遒劲(强劲有力)
B.携(xiã) 峥嵘(zhēnɡrïnɡ) 遏(â)
C.怅然(chànɡ) 廖廓(liáokuî) 漫江(满)
D.稠(chïu) 沁(qìn) 挥斥(斥责)
2.《沁园春长沙》中有六个字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路,这六个字是( )
A.立看怅问忆记
B.去染流主携击
C.主染怅立忆击
D.去看流问携记
3.诗词讲求炼字,如“鱼翔浅底”中的“翔”,其实是“游”,却不用“游”,用鸟扇动翅膀而盘旋回飞的姿态,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神态,可谓一字传神,下列以《沁园春长沙》为例,最符合炼字要求的是( )
A.独此层红B.尽透竞击
C.竞稠恰茂D.斥指击飞
4.判断阅读正确的项(着重点表重读,竖线表停顿) ( )
A.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5.选出对下列诗句解说不正确的项(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象征着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

B.“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象征着波澜起伏的革命潮流。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象征着饥寒交迫的奴隶终将挣脱了枷锁,成为天下的主人。

D.“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革命的势力还很强大,中国何去何从,使人迷惑。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6~9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填写下列毛泽东诗词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赤橙黄绿青蓝紫,。

《菩萨蛮·大柏地》
(2) ,风景这边独好。

《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

《忆秦娥·娄山关》
(4)红军不怕远征难,。

《七律·长征》
(5) ,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
(6)宜将剩勇追穷寇,。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为有牺牲多壮志,。

《七律·到韶山》
(8)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9)坐地日行八万里,。

《七律二首·送瘟神》
(10)红雨随心翻作浪,。

《七律二首·送瘟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