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001红磷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红磷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us red
中文名称2:赤磷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478
CAS号:7723-14-0
分子式:P4
分子量:123.9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如制品不纯时可含少量黄磷,可致黄磷中毒。
经常吸入红磷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与溴混合能发生燃烧。
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锰酸盐等组成爆炸性能十分敏感的化合物。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小火可用干燥砂土闷熄。
大火用水灭火。
待火熄灭后,须用湿沙土覆盖,以防复燃。
清理时须注意防范,以免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倒至空旷的地方,干燥后即自行燃烧。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应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
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及时换洗工作服。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卤素、卤化物、硫、强氧化剂、铜、氧。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聚合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1001
UN编号:1338
包装标志:易燃固体
包装类别:O53
包装方法:金属容器外坚固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2011年12月1日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1002三硫化二磷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三硫化二磷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us trisulfide
中文名称2:三硫化亚磷
英文名称2:tetraphosphorus hexasulf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1984
CAS号:12165-69-4
分子式:P4S6
分子量:316.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皮肤接触对机体有害。
具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
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发热,散发出有毒和易燃的气体。
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1002
UN编号:1343
包装标志:易燃固体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金属桶(罐)或塑料桶外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2011年12月1日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1003三硫化四磷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三硫化四磷
化学品英文名:tetraphosphorus trisulfide
中文名称2:三硫化磷
英文名称2:phosphorus sesquisulf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1985
CAS号:1314-85-8
分子式:P4S3
分子量:22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的粉尘及烟雾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毒性和刺激性。
其毒性比黄磷弱,可引起湿疹。
目前,未见其他严重中毒症状报导。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高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
燃烧时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遇热水水解,生成硫化氢气体。
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发热,散发出有毒和易燃的气体。
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100 mg/kg(兔经皮)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1003
UN编号:1341
包装标志:易燃固体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金属桶(罐)或塑料桶外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2011年12月1日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1004七硫化四磷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七硫化四磷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us hepta sulfide
中文名称2:七硫化亚磷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1986
CAS号:12037-82-0
分子式:P4S7
分子量:348.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误服或吸入本品会中毒。
具有刺激性。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或摩擦极易燃烧。
与潮湿空气接触会发热以至燃烧。
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猛酸盐等组成敏感度极高的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氧化磷、磷烷。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1004
UN编号:1339
包装标志:易燃固体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金属桶(罐)或塑料桶外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2011年12月1日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1005亚磷酸二氢铅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亚磷酸二氢铅
化学品英文名:lead phosphite,dibasic
中文名称2:二盐基亚磷酸铅
英文名称2:dibasic lead phosph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1987
CAS号:
分子式:2PbO.PbHPO3.1/2H2O
分子量:742.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铅及其化合物损害造血、神经、消化系统及肾脏。
职业中毒主要为慢性。
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神经病(以运动功能受累较明显),重者出现铅中毒性脑病。
消化系统表现有齿龈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腹绞痛见于中等及较重病例。
造血系统损害出现卟啉代谢障碍、贫血等。
短时大量接触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铅中毒,表现类似重症慢性铅中毒。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到火星或遇热,易于燃烧,甚至在缺氧时燃烧仍能持续。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磷烷、氧化铅。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磷烷、氧化铅。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其它: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41005
UN编号:2989
包装标志:无资料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金属桶(罐)或塑料桶外花格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2011年12月1日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1006氢化钛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氢化钛
化学品英文名:titanium hydrid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2656
CAS号:7704-98-5
分子式:TiH2
分子量:49.9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有害。
动物实验表明,长期接触可能发生肺纤维化,影响肺功能。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或与潮气、酸类接触即放出热量与氢气而引起燃烧和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钛、氢气、钛、水。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