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
及发酵条件优化
焉兆萍,宋士良,陆克文
(上海邦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1506)
中图分类号:TQ9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1-0051-05
枯草芽孢杆菌是嗜温、好氧、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畜无毒无害,且不污染环境;能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和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该菌已被我国农业农村部列入饲料添加剂目录名单,越来越多地被研制成微生物制剂,其制剂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养殖业、饲料加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养殖业的一种常规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枯草芽 孢杆菌在动物肠道内具有较强的生物夺氧能力,这对动物的营养物质利用、生长、防病起到重要作用[2];其还可以通过产生抗体和提高嗜菌作用等,刺激免疫,激发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3]。
由于枯草芽孢杆菌生长速度快、营养需求简单、易于存活、无致病性,具有良好的发酵基础,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对此菌进行了大量研究[4]。
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最适发酵条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菌数,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工业化发酵生产的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由上海邦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菌种保藏室提供。
1.2 培养基
LB固体培养基: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葡萄糖5 g、氯化钠10 g、琼脂粉20 g、水1 000 mL,pH 7.2。
LB液体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 g、酵母提取物5 g、葡萄糖5 g、氯化钠10 g、水 1 000 mL,pH 7.2。
1.3 种子液的制备
将菌种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中,37 ℃恒温培养箱活化18 h后,挑取单菌落接入装有100 mL LB液体种子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37 ℃条件下180 r/min振荡培养24 h。
1.4 液体种子生长曲线的测定
将液体种子以1%接种量分别接入盛有100 mL种子液体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37 ℃条件下180 r/min摇床培养16 h、17 h、18 h、19 h、20 h、21 h、22 h、23 h、24 h、25 h、26 h和27 h,分别取样测其吸光度(OD
600
)。
摘 要:本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优化。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该枯草芽孢杆菌的优化培养基为:豆粕40 g/L、玉米粉20 g/L、葡萄糖15 g/L、磷酸氢二钾3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镁0.5 g/L、硫酸铵0.35 g/L、酵母浸粉0.2 g/L、硫酸锰0.2 g/L、硫酸亚 铁0.1 g/L、碳酸钙0.1 g/L。
最适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2,接种量5%,发酵温度35 ℃,摇床转速250 r/min。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
1.5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选择12种不同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种子液以2%接种量接入盛有100 mL发酵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37 ℃条件下180 r/min 摇床培养72 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5-17]。
不同发酵培养基配方组成如下:
(1) 麦芽浸粉1 g/L、黄豆粉(过80目筛) 15 g/L、碳酸钙6.68 g/L、硫酸锰0.4 g/L、氯化镁2 g/L,pH 7.2。
(2) 可溶性淀粉10 g/L、酵母膏10 g/L、磷酸氢二钾1.5 g/L、硫酸镁0.2 g/L、氯化钙0.1 g/L,pH 7.2。
(3) 玉米淀粉15.86 g/L、玉米浆干粉12.68 g/L、氯化铵19.98 g/L,pH 7.2。
(4) 蛋白胨30 g/L、甘油10 g/L、磷酸氢二钾0.5 g/L、硫酸镁1.5 g/L,pH 7.2。
(5) 玉米淀粉25.3 g/L、黄豆粉(过80目筛)49.5 g/L、酵母膏13 g/L、磷酸氢二钾1.1 g/L、硫酸镁1.5 g/L、氯化钙0.1 g/L、硫酸锰0.1 g/L,pH 7.2。
(6) 葡萄糖15 g/L、酵母浸粉5 g/L、硫酸镁5 g/L,pH 7.2。
(7) 酵母膏5 g/L、蛋白胨10 g/L、蔗糖12 g/L、氯化钠5 g/L,pH 7.2。
(8) 玉米淀粉15 g/L、玉米浆干粉12 g/L、酵母膏1.5 g/L、氯化铵3 g/L、硫酸镁0.3 g/L、硫酸锰0.15 g/L、氯化钙0.1 g/L,pH 7.2。
(9) 蛋白胨5 g/L、酵母浸粉5 g/L、葡萄糖20 g/L、牛肉膏粉5 g/L、磷酸氢二钾 2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pH 7.2。
(10) 豆粕20 g/L、葡萄糖15 g/L、玉米粉10 g/L,pH 7.0。
(11) 豆粕20 g/L、葡萄糖5 g/L、玉米淀粉5 g/L、氯化钠5 g/L、磷酸二氢钾1.5 g/L、磷酸氢二钾3 g/L、硫酸镁0.5 g/L、酵母浸粉0.2 g/L、硫酸亚铁0.1 g/L、碳酸钙0.1 g/L、硫酸锰0.2 g/L,pH 7.0。
(12) 玉米淀粉20 g/L、蛋白胨5 g/L、豆粕10 g/L、硫酸铵0.5 g/L、碳酸钙1 g/L,pH 7.0。
1.6 发酵条件的优化
1.6.1 最佳培养温度的测定
采用筛选出的10号培养基,液体种子以2%接种量接入盛有100 mL发酵培养基的 500 mL三角瓶中,分别在30 ℃、35 ℃、 37 ℃和40 ℃条件下,180 r/min摇床培养 72 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确定最佳发酵温度。
1.6.2 最佳生长pH的测定
采用筛选出的10号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初始pH分别调至6.0、6.5、6.8、7.0、7.2、7.5、8.0,种子液以2%接种量接入盛有100 mL发 酵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37 ℃条件下180 r/min摇床培养72 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确定最佳初始pH。
1.6.3 接种量的影响
采用筛选出的10号培养基,将种子液接种量分别调节为摇瓶装液体积的1%、2%、5%、7%和10%,37 ℃条件下180 r/min摇床培养72 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确定最适接种量。
1.6.4 装液量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采用筛选出的10号培养基,种子液以2%接种量分别接入装有50 mL、75 mL、 100 mL、125 mL、150 mL液体发酵培养基的500 mL三角瓶中,37 ℃条件下180 r/min摇床培养72 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确定最适装液量。
1.6.5 摇床转速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采用筛选出的10号培养基,液体种子以2%接种量接入盛有100 mL发酵培养基的 500 mL三角瓶中,37 ℃条件下摇床培养72 h,摇床转速分别设定为150 r/min、180 r/min、200 r/min和250 r/min,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确定最适转速。
在确定好发酵培养基碳源与氮源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表[L9(33)]进行试验。
种子液以5%接种量接入装有 50 mL初始pH 7.2液体发酵培养基的500 mL 三角瓶中,35 ℃条件下250 r/min摇床培养 72 h,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从图1可以看出,菌株在LB液体种子培
为养基中,37 ℃培养时间为23 h时的OD
600
最大值,因此选择培养23 h为液体种子生长
2.2 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见表1。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0号培养基摇瓶培养,细菌总数最高值为40.5亿CFU/mL。
因此可选用10号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
2.3 发酵条件的优化
2.3.1 培养温度对发酵菌数的影响
由图2结果可知,35 ℃培养发酵菌数最高,37 ℃次之,30 ℃和40 ℃条件下发酵细菌总数明显较低。
因此,选择35 ℃为最佳发酵温度。
2.3.2 初始pH对发酵菌数的影响
摇瓶发酵中pH难以控制,一般控制其初
菌数为35亿CFU/mL,初始pH 7.2时发酵菌数可达到39亿CFU/mL,明显高于其他初始pH的发酵菌数,因此选择适宜初始pH为7.2。
2.3.3 接种量对发酵菌数的影响
分别采用1%、2%、5%、7%和10%五个接种量梯度进行摇瓶培养,培养检测结果见图4。
由图4结果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发酵菌数随接种量的增加而增加,5%接种量
以上发酵菌数不再增加,因此5%接种量为最
适接种量。
2.3.4 装液量对发酵菌数的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装液量越多发酵菌数越
低。
枯草芽孢杆菌为需氧菌,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装液量越少发酵菌数越高。
因此选择最适摇瓶装液量为50 mL。
2.3.5 摇床转速对发酵菌数的影响
由图6可以看出,摇床转速越高发酵菌数越大。
转速小,通气量小,不利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
因此该菌的适宜摇床培养转速为250 r/min。
2.4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碳源与氮源优化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见表2,优化结果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发酵培养基中豆粕、葡萄糖和玉米粉的用量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产生一定影响,从极差R 的大小来看,各因子作用的主次顺序
为A >C >
B,即豆粕的用量对菌体增殖的影
响最为显著,玉米粉次之,葡萄糖影响最小。
以发酵菌数作为评价指标,最佳表现组合为A2B1C2,即豆粕40 g/L、葡萄糖15 g/L、玉米粉20 g/L 为碳源、氮源用量的最佳组合。
3 结论
由试验结果可知,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摇床转速等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对菌株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该枯
草芽孢杆菌的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豆粕40 g/L、葡萄糖15 g/L、玉米粉20 g/L。
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 ℃,初始pH 7.2,接种量5%,摇床转速250 r/min。
采用此种配比发酵培养72 h 后细菌总数可达162亿CFU/mL,本试验结果为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了有益借鉴。
□□
参考文献:(17篇,略)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下方的“博看微刊”菜单
在线无限制阅读本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