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渠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雨水管渠的设计
1、相关概念
1)平均径流系数ψ
径流系数是指流到管渠中的雨水量和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量的比值。

不同地面具有不同的径流系数,见P112表2-2-4 将该地段所有地面的径流系数加权平均,即得ψ
如:汇水区面积:Ⅰ、4hm2;Ⅱ、3 hm2;Ⅲ、4 hm2;Ⅳ、5 hm2
总F=16(ha )
其中:绿地10 hm2 ;建筑1 hm2 ;块石道路1 hm2;裸地4 hm2,求ψ
查表P112表2-2-4
1630
.0460.0190.0115.010⨯+⨯+⨯+⨯=ψ≈0.26
2)降雨强度q 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广州523.0)lg 662.01(1195t p q +⨯=
①P (重现期)的确定
重现期P 是指某一强度的降雨重复出现所需年限。

P ↑,q ↓,设计要求高。

园林中P 为1~3年(重点地段:出入口,广场可选高些)天安门是按P=10年设计的。

②降雨历时t 的确定
公式中降雨历时t 应等于集水时间(t)→是指集水区域内最远点雨水流到管道中所需时间(此时该点汇集了全部集水区域的雨水)。

集水时间t 由两部分组成:地面集水时间t1,雨水在管段中流行时间t2。

△ t1一般采用5-15分钟,园林中一般采用10分钟。

△ )(6012分钟⋅∑=v l t
l —上游各管段长度(m)
v —上游各管段设计流速(m/s )
t=t1+mt2
t2前的系数m (延缓系数)
管道m 取2,明渠m 取1.2
2、计算步骤
1)在绘有规划总图的地形图上安排管渠系统,并划分汇水区(按原地形分水线划分,并使面积相对均匀),雨水口及各种管井按规范设置(小范围内可将管井口和雨水口综合考虑)。

标出各段管线长度及各汇水区面积。

2)求平均径流系数ψ
本题为0.22
3)求降雨强度q
q=()()60.05lg 7.011050
++t P ()2
hm s L
⋅ 4)水力计算
求出各管段设计流量,确定管道坡度,查表求出管径、流速等数值,填入水力计算表。

ab 段:()60.05101050+=
ab q =206.8 ()2
hm s L
⋅ 7.10328.222.08.206=⨯⨯=⋅ψ⋅=I ab ab F q Q S L
查表 取ab 段设计流量112.95 (S L
),管径d 为350mm ,坡度i=6‰,流速v 为1.17(m/s)。

据此可求出ab 段管内雨水流行时间
min 05.117.16074602=⨯=⋅=v l t ab 管底坡降 =⨯=ab ab l i h 6‰×74=0.44m 。

bc 段:()60.0.505.12101050+⨯+=
bc q =191.2 ()2
hm s L
⋅ ()8.15161.322.02.191=⨯⨯=+⋅ψ⋅=∏F F q Q I bc bc S L
查表 取bc 段设计流量161.35 (S L
),管径d 为400mm ,坡度i=6‰,流速v 为1.28(m/s)。

同样,可求出bc 段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60.02=t 。

管底坡降 =bc h 0.28m 。

cd 段:()60.0.565.12101050+⨯+=
cd q =183.5 ()2
hm s L
⋅ ()9.209F +F +F ⅢⅡⅠ=⋅ψ⋅=cd cd q Q S L
查表 取cd 段设计流量220.91 (S L
),管径d 为450mm ,坡度i=6‰,流速v 为1.39(m/s)。

用同样方法,依次可求出de 、eo 段的相关数据。

注意:管径、坡度、流速三问题。

参照原地形坡度,并考虑使各段管道坡度大致均匀,做出管道剖面图,以确定各管段坡度。

根据坡度和设计流量Q ,可查出管道管径Dg 。

Dg 要大于最小管径,即300mm ,且v 要在规范之内。

如果v 超出规范,(0.75m/s-5m/sor 10m/s ),则调整坡度,使v 符合规范。

总之是i,Dg,v 三者均要符合雨水管渠设计的一般规定。

5)绘制管道平面图。

6)绘制管道纵断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