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教学设计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教学设计(一)基本描述课程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英文译名: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课程学时:16 讲课:16 实验学时:0 上机:0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其它相关专业开课教研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先修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开课时间:第八学期

主要教材与参考书:

J. A. Regh, H. W. Kraebber,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二)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任务计算机集成制造是关于制造业的一种哲理,它表达了一种符合信息化社会特征的思维方式,代表着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它以实现企业“信息集成”为主要标志,以部门之间计算机系统的协调运行为基础,以增强企业在包括产品开发、产品质量保证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在内的企业经营活动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这门课程介绍了计算机集成制造所涉及的相关单元技术和21 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先进生产模式。近年来这门课程已成为国内外高等工科院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可以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打下基础。这门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专业英语词汇可以很好地满足机械工程类学生的需求。

(三)教材的选择与分析本门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为此决定选用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由以杨

叔子院士为主任委员的国外高校优秀教材审定委员会对实施双语教学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国外出版的英文原版教材一审再审,精选再精选,确认了教材本身的水平,以及权威性和先进性后,推荐了一批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出版。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其中的一本,是由J. A. Regh 和H. W. Kraebber 编写的,由Prentice-Hall 在2001 年出版的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此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在2003 年作为影印教材出版。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必须经常地注意从近期学术刊物,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中广泛收集素材, 并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尽可能地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含量,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四)本课程各章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第 1 章制造业和制造系统( 2 学时)计算机集成制造基本概念、制造业的分类,产品开发周期, 制造系统。

基本要求:

搞清楚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了解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本概念、涉及的关键技术领域和发展趋势。

重点与难点:

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本概念。

第 2 章产品设计和生产工程( 4 学时)

产品的设计过程,并行工程,产品的生产过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计算机辅助工程评价, 设计与生产工程网络。

基本要求: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和评价。重点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和评价。

难点:

设计与生产工程网络。

第 3 章生产运行规划( 6 学时)

生产运行规划及制造规划和控制简介,物料计划,生产调度及运作系统。

基本要求:

生产运行规划及制造规划和控制。重点

制造规划和控制。

难点:

生产调度及运作系统。

第 4 章生产加工机械和系统( 4 学时)

生产加工机械和系统, 生产支持机械和系统, 机械和系统控制以及制造过程中质量。

基本要求:

生产加工机械和系统与生产支持机械和系统。

重点:

生产加工机械和系统的控制。

难点:

机械和系统控制以及制造过程中质量。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

1. 掌握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本理论。

2. 用系统的观点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进而实现全局优

化。

3. 重视信息流的管理运行及信息流与物流之间的集成。

(五)教学环节

1.课堂讲授 (16 学时)

(1) 认真备课精选教学内容, 保证足够的信息量, 内容深入浅出, 讲

述通俗易懂, 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就课程理解的难点、疑点踊跃提问。采用

讨论的方式, 集思广益, 共同提高, 激发创新思维。

(3) 注重教学效果注意与学生的信息交流,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注意力, 了解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 把握课堂节奏, 及

时调整课程的进度。

(4) 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基本理论时, 及时穿插应用实例, 强调灵活

运用, 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5) 留有自学空间对一些教材或参考书中讲述清楚, 容易理解的教学

内容, 安排学生自学, 鼓励学生针对一些问题查阅资料,开展讨论, 以培养学习主动性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六)信息交流,教学相长

1. 所有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文件都要与学生沟通,使学生了解学什么?怎样学?掌握那些基本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作业讲评,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要听

取学生的要求,改进教学工作。

(七)考核办法课程考核采用累积计分的方法,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占20%, 期末考试占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