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及成因分析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及成因分析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调查及成因分析摘要:我国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地区约国土面积约1/3,且其具有显著地可溶性,在降雨及地下水活动强烈地区,易出现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给城镇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以某一典型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发生后,通过钻探、辅以物探方法来查明岩溶分布特征、发育规律等,为该区地质灾害治理提供可靠依据,并为类似地区的岩溶地面塌陷调查及成因分析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质雷达1前言南京汤山景区是江苏省内岩溶强烈发育地区,区内汤山北麓某税务学校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学校连廊也多次出现塌方,虽经过修缮,但多次塌陷形成陷坑已经连为一体,塌陷范围仍在扩大。

2勘查区概述2.1气象水文工作区气候温暖湿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117天,降雨量1106.5mm,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

汤山附近地表水系不甚发育,工作区内无大河流,仅有汤水河一条排水河,及小型灌溉渠与地面积水池塘,雨季积水成塘,沟渠成河,干旱时池塘缺水,河渠断流。

2.2地形地貌调查区域内按成因类型及形态,可分为低山丘陵地貌单元(Ⅰ区)和侵蚀波状平原区(Ⅱ区)。

其中Ⅰ区山体主要由奥陶系灰岩组成,局部地区可见侵入的石英闪长斑岩;Ⅱ区包含岗地地貌和岗间坳地地貌。

2.3地层及构造工作区及附近出露的前第四纪地层有寒武系中上统(∈2-3)观音台群、奥陶系(O)、志留系(S)、白垩系上统(K2)浦口组、赤山组。

其中观音台群和奥陶系中下统均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在区内大面积分布。

区内汤山山体及羊山南坡为前第四纪地层出露,山前波状岗地平原及冲沟地带皆为第四纪松散堆积覆盖,溶洞中尚有洞穴堆积。

汤山位于宁镇弧形褶皱中部偏西地段,不同期次、性质各异、方向不同的褶皱、断裂十分发育。

3地质灾害发育特征3.1塌陷区的平面位置区内共发现6处地质灾害点,其中塌陷坑3处,地面变形3处,分别位于汤水河河床部位和汤水河两侧,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

谈岩溶地面塌陷原因及形成机理

谈岩溶地面塌陷原因及形成机理

36.0
塌陷区
Qml
27
Qal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
9
Qal
3
-3
Qal
-9
-15
人工填土
-21
Qal
-27
中粗砂 细砂
土洞
-33
粗砂
粉质粘土
Qal
-39
大理岩 含砾石粘土
C
孔深/m 40.0
46.7 49.1 65.5 70.8 75.6
59.5
间距/m
33.24
17.09 5.45.4 18.97
26.93
图 1 工程地质主剖面图
4 岩溶地面塌陷原因及形成机理分析
4. 1 气象水文
深圳市每年汛期为 4 月 ~ 9 月,全年雨量有 85% 出现在 4 月 ~ 9 月,最多为 8 月,平均达 368 mm,雨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多的年 份达 2 747 mm( 2001 年) ,最少的年份只有 913 mm( 1963 年) 。降 水时空分布不均 匀,秋 冬 春 季 常 发 生 旱 情,为 满 足 生 产 和 生 活 的 需要,当地工厂和 居 民 常 常 自 主 抽 取 地 下 水,从 而 导 致 地 下 水 位 的往复波动。场 区 地 表 水 相 对 不 发 育,仅 有 一 近 似 圆 形 的 积 水
0.0 0.0
m 14.0 28.0 42.0 56.0 70.0 84.0 98.0 112.0
-8.0 -16.0 -24.0
粘性土
粘性土 砂层
m ns
图 2 5 号测线电阻率剖面反馈图
+25
+50
+75
0
100

岩溶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分析

岩溶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分析

岩溶地面塌陷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分析【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在岩溶地面塌陷区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当前,由于住房人口急剧增加,土地资源紧缺,住房开发渐向高层、超高层发展,由此桩基础的适用越来越频繁。

本文针对造成岩溶地区塌陷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结合桩基设计和基坑支护以及实际的施工勘察状况对地质灾害如何治理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措施1.前言随着经济地快速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等很多因素导致人们对住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地表出现了更多的高层住宅。

正是由于人类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大,地产商在地面上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人类的活动明显超过了地表的承受能力,地表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在最近几年,地面坍塌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

所以,我们为了保证建筑物能够稳定地“站住脚”,合理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沉降范围,常采用桩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形式千变万化,实际情况十分复杂,所以研发经济可靠的适合的新型桩基设计是地基界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的工程工作经验,对岩溶地面塌陷区如何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及如何完成桩基设计做简要的论述。

2.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地面塌陷状况最近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多,当然,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地质问题,很多高层建筑的建设场地都是岩溶地面的塌陷区,下面将简单介绍下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的地面塌陷状况,简要地分析了下地质灾害的成因以便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

其中比较有效果的就是桩基技术的引用,岩溶洞具有裂隙发育的特性,而桩基可以根据不同的裂入深度保持地基的安全。

2.1场地地质条件塌陷地常常距离水源或峡谷较近,这是由于板块的交界处常常形成河流山谷,这里也是地质活动较频繁的地区。

比如某塌陷区的岩土结构组成如下,浅层为粉粘性土构成,地表或多或少覆盖着耕土、填筑土及生活建筑垃圾;中部为软弱土层构成,在该层的中间段往下,岩土粉质会逐渐变密,在底部会出现少量的砂砾石、碎块石;基底为石灰岩,石灰岩中岩溶发育,常形成有带状溶洞、蜂窝状溶洞、溶孔及孔隙,成层性明显;在塌陷地区的地下水中会有少量的上层滞水、孔隙潜水。

武汉地区岩溶及岩溶地面塌陷特征及处理措施汇报lb20151208-1

武汉地区岩溶及岩溶地面塌陷特征及处理措施汇报lb20151208-1

灰岩,呈近东西向成条
带状分布,主要分布于 向斜及背斜的两翼;白
云质灰岩主要分布北部
盘龙城一带。 三叠系泥灰岩、灰
岩多分布于向斜的核部
图1-3 武汉市灰岩分布范围图
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Central Southern Geotechnic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2 岩溶发育形态与发育程度分析
3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
3.3 武汉市岩溶塌陷类型
武汉市塌陷类型及典型案例分析
(1)饱和松散层(粉土、砂、砾石)潜蚀—渗流—漏失塌陷型 饱和松散层在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发生潜蚀——液化,通过岩溶裂隙 直接漏失到岩溶空洞中,造成地面塌陷。 Ⅰ级阶地典型案例:
椭圆形,长约8米,宽约6米
图3-2 Ⅰ级阶地某塌陷实例照片
3 武汉地区岩溶地面塌陷
3.2 武汉市岩溶塌陷类型
武汉市历史塌陷
武汉市在自然及人类工程活动(抽取地下水)作用下,自 1931 年以 来,主要在武昌丁公庙、江夏区马鞍山井田、汉阳中南轧钢厂、武昌阮家 巷、陆家街、毛坦港、市司法学校、青菱乡烽火村、江夏区范湖乡金水村、 乌龙泉京广线、鹦鹉洲大道、江夏文化大道鹏湖湾等十处地方发生了岩溶
1 可溶岩地层岩性、工程特性及分布特征
1.2 可溶岩工程特性及分布特征
岩性
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二叠系马鞍组炭质灰岩、泥灰岩及栖霞组灰 岩,局部白云质灰岩;三叠系厚层泥灰岩、灰岩。
工程特性
石炭系(C)灰岩块状构造,强度很高; 二叠系(P1-2)炭质灰岩、泥灰岩、硅质岩薄层状、层状构造,强
度较高;生物屑微晶灰岩中薄层状,强度很高;白云质灰岩为灰白色,
江夏鹏湖湾
世贸锦绣长江
已建成的7层楼房的一角地基。楼 I级阶地,标高20m,Q4冲积 二叠系 P灰岩,背斜北 角的塌陷坑长约5米、宽约3米、 物,具二元结构,厚26m, 翼,岩层陡倾角 深约10米,里面露出数根水泥桩。 下部砂层厚10m。 I级阶地,标高20m,Q4冲积 倒转背斜北翼至核部, 白沙洲高架桥工程桩基础施工期 物,具二元结构,厚25-30m, 三叠系T、二叠系P、石 间至少发生3次大的地面塌陷 下部砂层厚20m。 炭系C灰岩 二叠系P灰岩,岩层陡倾 椭圆形,5米见方,第1次塌陷深 龙岗地带,上部为老黏土层, 角,向斜北翼,塌陷部 约3米,第2次塌陷深约6米。 灰岩顶面有红粘土 位发育有土洞,深溶沟 与下部溶洞相连 I级阶地,标高20m,Q4冲积 大桥断层西侧,二叠系 椭圆形,塌坑长10米,宽 8米,塌 中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物,具二元结构,厚25-30m, P灰岩,向斜北翼,岩层 坑深6米 Central Southern Geotechnic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下部砂层厚 20m。 陡倾角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本文结合紫金县某村庄发生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的实际情况,探析岩溶地面塌陷的原因,并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标签: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措施1工程概况2013年5月7日,某村庄发生地面沉降局部地面塌陷,对房屋墙体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居民房屋地面、墙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地面产生不同程度下陷。

2010年5月,在地面沉降点附近,发生两处地面塌陷,塌陷坑长约5m,宽约5m,深约5m。

2012年4月,又发生两处地面塌陷,一处塌陷坑长4.5m,宽3.6m,深5.1m,另一处塌陷坑长4m,宽3.6m,深4m。

2012 年10 月,发生地面塌陷,塌陷坑长16m,宽10m,深30m。

2地面塌陷发生的环境地面塌陷区属第四系覆盖型石灰岩地带,地势较开阔、平坦。

地面塌陷及沉降发生地段,为养殖螺旋藻及养鳗厂附近。

地面塌陷区域及周边出露地层为:(1)第四系联圩组(Qhl):岩性为粉质黏土、砂砾石层。

厚度变化较大,粉质黏土厚度2.4~3.0m,砂砾石层厚度在6.0~30.0m 之间。

(2)石炭系上统壶天群(C2h):属石炭系上统壶天群,岩性主要为灰岩、细晶灰岩,底部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灰岩溶洞与溶蚀裂隙发育,利于地下水渗入,储存与运移。

上覆第四系松散层。

3地面塌陷区域地下水开采现状地下水开采主要有居民生活饮用水、养鳗场、螺旋藻养殖基地用水等。

(1)居民生活饮用水:塌陷区附近居民约有5770 人,按每人用水量0.15m3/d3,则居民生活饮用水用水量为866m3/d。

(2)养鳗场用水:采用四口机井开采地下水,从2010年8 月至今2014年6月,开采量为1336 m3 /d,之前开采量为现在的三倍,计4008m3/d。

(3)螺旋藻养殖基地:有五口机井开采岩溶地下水,地下水开采量平时为943m3 /d,每月最大开采量1716m3/d。

地下水开采总量为866+4008+943=6760m3/d。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构造变化和自然环境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必须对其风险进行调查和评价。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出发,阐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地质灾害的类型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岩溶塌陷、地面隆起、地震等。

这些灾害类型各具特点,具体如下:1. 滑坡:滑坡是指由于坡面受到外力作用,土壤失稳而发生的坡体整体向下滑动现象。

滑坡的特点是滑坡面呈弧形或波浪形,坡面上覆盖着一层土石混合物,滑坡区域的土壤含水量较高。

2.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大雨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土石混合物沿坡面流动形成的灾害。

泥石流的特点是速度快、体积大、含有大量碎石和泥沙,容易阻塞道路和山沟,危害性极大。

3.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由于岩石层发生变形或溶蚀等原因引起的地面下沉现象。

地面塌陷的特点是常伴随土地沉降和地表上下的变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容易造成建筑物倾斜和损坏。

4. 岩溶塌陷:岩溶塌陷是指由于岩溶地貌发生崩塌和塌陷等现象引起的地质灾害。

岩溶塌陷的特点是可造成地表通常出现大小不等、深度不一的陷坑,极易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地面隆起:地面隆起是指由于地下水、煤层气等物质的运移,造成地面隆起现象。

地面隆起的特点是常伴随着地面抬升、地表裂缝等现象,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6. 地震:地震是由地质构造变化或地下岩石运移等原因引起的地壳的震动现象。

地震的特点是具有突发性、居群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能够引起地面破裂、建筑物倒塌等灾害。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对某种具体灾害或区域的灾害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找到灾害目标(人、房屋、道路、桥梁等)所承担的风险和潜在损失,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农村地质塌陷灾害报告范文

农村地质塌陷灾害报告范文

农村地质塌陷灾害报告范文一、引言农村地质塌陷灾害是指由于地下水开采、地质构造变动、地下空洞溶洞等原因导致地表沉陷和地面塌陷的一种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在农村地区尤其常见,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报告旨在对农村地质塌陷灾害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地质塌陷灾害类型及成因农村地质塌陷灾害主要分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和岩溶地区的地表沉陷。

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层失去支撑力,从而引发地面塌陷。

而在岩溶地区,地表下的溶洞以及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会导致地表沉陷。

三、农村地质塌陷灾害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农村地质塌陷灾害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田损失:地质塌陷导致地面沉降,直接影响农田的正常利用。

农民的耕地被毁坏,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2. 房屋倾斜和破坏:地质塌陷会引起房屋的倾斜和破坏,使得农民的住房安全受到威胁。

3. 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农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4. 经济损失:农村地质塌陷灾害给农民的生产经营带来了重大损失,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四、农村地质塌陷灾害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农村地质塌陷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地表变形情况,提前预警地质塌陷的发生。

2. 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控制地下水过度开采,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区域,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对地质的影响。

3. 建立岩溶地区防治体系:在岩溶地区,加强溶洞的勘探和治理,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沉陷的发生。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采取措施防范地质塌陷灾害。

五、结论农村地质塌陷灾害是一个严重威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建立岩溶地区防治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减轻地质塌陷灾害的影响,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浅析岩溶地质危害及其勘察方法

浅析岩溶地质危害及其勘察方法

浅析岩溶地质危害及其勘察方法
岩溶地质危害是指由于地下岩溶溶蚀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

岩溶地质危害主要包括地面塌陷、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源污染、地表水倒灌、地下水外溢、岩洞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岩溶地质危害勘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岩溶构造、地下水体、地下溶蚀地貌等情况,为相关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岩溶地质危害勘察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野外取样、室内分析等。

首先,现场调查是岩溶地质危害勘察的基础。

调查人员应仔细观察地表地貌特征,包括地表沉降、裂缝、岩溶坍塌等现象,以判断是否存在岩溶地质危害。

此外,还需查看地下水位、地下水流方向等信息,以评估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倒灌等危害情况。

其次,野外取样是了解地下岩溶构造、地下水体特征的重要手段。

勘察人员应按照现场调查的结果,在危险区域选择合适的取样点,采集地下水样品、岩层样品和土层样品,并标明采样点的位置、深度等信息。

野外取样后,可利用现场快速分析仪器进行初步分析,以获取有关地下水体成分、地下岩层类型的初步信息。

最后,室内分析是对野外取样进行进一步分析的重要环节。

将野外取样带回实验室后,勘察人员可利用化学分析、地质分析等方法,对地下水体的成分、含量进行详细研究。

同时,应对取样点的岩层进行剖析,了解岩层的构造、强度等性质,以评估岩溶地质危害的程度。

总之,岩溶地质危害勘察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了解地下岩溶构造、地下水体特征,还要评估危害的严重程度。

通过现场调查、野外取样
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可全面系统地了解岩溶地质危害的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岩溶塌陷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

岩溶塌陷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

岩溶塌陷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7-11-08T14:25:16.4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作者:袁伟耀[导读] 阐述了广东省的岩溶塌陷现状,针对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塌陷现象,归纳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东莞市建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23000摘要:本文章概述了的岩溶塌陷三大形成条件:一定发育程度的岩溶、上覆盖层、岩溶地下水系统以及活动的内外因素分析;浅述了岩溶塌陷中常见的土洞的形成的地下水动力条件之定量化研究,阐述了广东省的岩溶塌陷现状,针对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塌陷现象,归纳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岩溶塌陷;形成条件;土洞;防治1 引言岩溶,也称喀斯特,它是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的结果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

如溶沟溶槽、溶洞、暗河等。

土洞则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土层的溶蚀和冲刷而产生空洞,空洞的扩展,导致地表陷落的地质现象。

岩溶塌陷指的是在岩溶地区,由于下部洞穴扩大面导致顶板岩体塌陷,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顶板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失去平衡产生下沉或塌陷的通称。

也即指基岩洞穴顶板的坍塌和土洞顶板的塌落。

岩溶塌陷的产生,使岩溶区的工程设施,如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干线,矿山及水利水电设施等遭到破坏,还造成岩溶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恶化环境。

广东省近年来与岩溶塌陷有关的地质灾害有明显回升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至2004年上半年,全省约有11处发生不同程度的岩溶地面沉降或塌陷灾害。

仅广州市04年上半年来就有3处碳酸盐岩溶引起的地面沉降或塌陷,分别为(1)广州从化良口镇石岭大理石矿2003年12月27日晚由于坑道排水造成附近村庄地裂、墙裂;(2)广州花都区花山镇东湖村裕丰庄东北侧2004年3月24日下午出现直径约6m、深约3m的塌坑;(3) G107国道广州—清远路段2004年5月21日下午在修补路面时出现直径约5m、深约4m溶坑。

2 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岩溶塌陷的形成,通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下部有岩溶地层,有溶蚀空间(溶洞或土洞),为地下水和塌陷物质提供存储场所或通道;上部有一定厚度盖层,盖层可以是基岩,也可以是松散土层;其三是产生岩溶塌陷的主导因素:致塌作用力。

泰安市城区-旧县水源地岩溶地面塌陷历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泰安市城区-旧县水源地岩溶地面塌陷历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39卷第2期2020年4月中国岩溶Vol.39No.2Apr.2020CARSOLOGICASINICA泰安市城区—旧县水源地岩溶地面塌陷历程及影响因素分析吴亚楠1,2(1.山东省地矿局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00;2.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泰安271000)摘要:文章总结泰安市城区—旧县水源地内岩溶塌陷的发生发展历程,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最新的野外调查统计结果,对影响研究区岩溶塌陷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探明了岩溶塌陷的发育条件及诱发因素。

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岩溶塌陷主要发生在岩溶发育较强、断裂带附近、土层厚度小于30m 的区域;发生塌陷区域的土层结构以二元结构为主,其次是多元结构;塌陷大多发生在汛期,尤其是在大型降雨之后;(2)强烈的地下水开采活动引发的岩溶水大幅度波动是塌陷发生的最主要诱发因素,且岩溶地下水位在基岩面附近波动时最易引发塌陷;外界对土体的扰动也对塌陷有一定的影响,泰安城区旧镇铁路交汇处的塌陷与列车行车震动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综合分析以往岩溶塌陷的研究方向和程度,建议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为塌陷过程演化监测与模拟、塌陷预警预报方法探索及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岩溶地面塌陷;发育条件;诱发因素;旧县水源地中图分类号:P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10(2020)02-0225-0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引言岩溶塌陷是全球广泛分布的地质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6个国家存在严重的岩溶塌陷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泰安市是山东省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不断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1-2]。

岩溶塌陷是指岩溶洞隙上方的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引起变形破坏,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岩溶动力地质作用与现象。

其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1,3-5]。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处理效果的反馈方式:监测、 检测、评估报告
处理效果的持续监测:定期检 查、长期观察
处理效果的改进建议:根据反 馈进行优化和调整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问题处理技术展望 未来发展方向:研发更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处理效果 应用前景: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挑战: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处 理技术难度大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定义:岩溶塌陷 是指岩溶地区地 面塌陷的现象通 常是由于地下水 位下降或地下溶 洞发育所致。
原因:地下水位 的下降可能是由 于地下水开采、 降雨量减少等原 因引起的;地下 溶洞的发育是由 于地下水溶蚀石 灰岩等可溶性岩 石形成的。
影响:岩溶塌陷 会导致地面塌陷、 建筑物损坏、农 田淹没等危害严 重影响人们的生 命财产安全。
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还包括其他一些问题如不良地质现象、地温异常等。
地面变形:岩溶地区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包括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等。 地下水问题:岩溶地区地下水丰富且流动速度快对工程造成一定影响。 岩体稳定性问题:岩溶地区岩体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洞穴与地下工程问题:岩溶地区存在大量洞穴和地下工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一定难度。
缺点:处理方法可 能受到地理环境、 技术条件等多种因 素的限制实施难度 较大成本较高。
案例分析:以某实 际工程为例说明处 理措施在解决岩溶 地区工程地质问题 方面的应用和效果 。
结论:处理措施的 优缺点应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选择最适合的处理 方法。
处理效果的评估标准:稳定性、 安全性、经济性
预防措施:对岩溶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溶洞、暗河等分布情况采取适当的桩基、地 基加固等措施预防建筑物沉降和塌陷。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时地面塌陷分析及处理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时地面塌陷分析及处理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时地面塌陷分析及处理摘要:目前,国家基础建设向山岭地区推进,遇到岩溶地质的几率大增,特别是基础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桩基等深基础时,岩溶地质给项目建设带来较大的施工困扰,对项目结构质量及安全的影响颇深。

岩溶地区桩基,由于岩体的岩性不同,溶洞的发展、发育情况不同,造成施工中事故较多。

针对遇到的施工事故进行针对性处治,有助于快速有效地解决桩基施工中的问题。

为了提高岩溶区桩基础施工效率及保证施工安全,该项目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岩溶区桩基施工的措施,关键词: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地面塌陷引言岩溶区的桩基,由于岩体的岩性不同,溶洞的发展、发育情况不同(如:溶洞数量、形状、尺寸、位置的随机性及多样性),以及填充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岩溶地段桩基在遭遇不同荷载时容易发生较大位移而影响上部结构稳定还有其他次生灾害。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开发岩溶资源的势头在世界各国盛行,而岩溶资源的过度开发频频诱发岩溶塌陷,继而成为岩溶区主要的环境地质灾害。

由于目前各类规范的局限性,使用普通地区的桩基规范直接用于岩溶区桩基础的设计,势必不能满足岩溶区桩基础承载力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会带来很大的盲目性。

如果桩基础承载力设计不足以满足基础需要的承载力时,会给工程带来很大损害,这样就引起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相反,如果设计的桩基础承载力过于保守,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样就使工程造价大大增加。

据此,以合理设计岩溶区桩基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靠为前提,尽量的降低工程造价,增加施工的合理性,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对全国广大岩溶区的桩基础的设计施工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1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时地面塌陷原因在详细勘察揭示场地岩溶发育后,对建筑物进行了超前钻施工勘察,塌陷桩位超前钻并未揭示溶洞,但从地面大面积塌陷情况推测,该桩位下伏基岩中应存在较大的溶洞。

详细勘察及施工勘察一般采用钻探方法,本工程的地面塌陷案例说明钻探未能完全查明岩溶分布情况。

《中国北方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岩溶-中国

《中国北方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岩溶-中国

《中国北方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岩溶中国一、北方岩溶塌陷现象概述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东北等地,近年来频繁出现岩溶塌陷现象。

这些塌陷事件不仅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还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岩溶塌陷,作为一种地面沉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二、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1. 地下水过度开采北方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地下水成为当地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当地下水水位低于岩溶洞穴顶部时,洞穴上方岩土体失去支撑,从而引发岩溶塌陷。

2. 地质结构特殊性北方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岩溶地貌广泛分布。

岩溶洞穴、地下暗河等地质现象为岩溶塌陷提供了条件。

当地下水水位下降,岩溶洞穴内的空气压力减小,导致洞穴上方岩土体发生塌陷。

三、岩溶塌陷的危害1. 破坏基础设施岩溶塌陷会导致地表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时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塌陷还会影响地下管线、光缆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影响农业生产岩溶塌陷会导致农田裂陷、灌溉设施损坏,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民收益。

3. 恶化生态环境岩溶塌陷会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四、防治措施及建议1.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政府应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实施地质勘察在岩溶发育地区,开展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岩溶洞穴、地下暗河等地质现象,为防治岩溶塌陷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岩溶塌陷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现潜在塌陷隐患,为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4. 采取工程措施针对已发生的岩溶塌陷,采取回填、加固等工程措施,减轻塌陷带来的危害。

5.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岩溶塌陷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岩溶塌陷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五、案例分析:某北方城市的岩溶塌陷事件2019年,某北方城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岩溶塌陷事件,造成数栋居民楼倾斜、道路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

岩溶塌陷调研报告

岩溶塌陷调研报告

岩溶塌陷调研报告岩溶塌陷调研报告引言:岩溶塌陷是指在岩溶地貌地区,由于地下溶蚀作用导致的地质层发生塌陷现象。

该现象在许多岩溶地区广泛存在,给当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岩溶塌陷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成因和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一、调研目的:1. 了解岩溶塌陷的成因和特征;2. 分析岩溶塌陷对当地环境的影响;3. 提出防治岩溶塌陷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实地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岩溶塌陷现象的特征,如地面下陷、地下沉降等。

了解当地地质结构、水文情况、土壤条件等基本情况,并收集相关的地质和水文数据。

2.数据分析:利用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岩溶塌陷的成因。

可能的成因包括地下水溶蚀、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管网渗漏等。

通过分析地下水位、水质、水流速度等指标,评估岩溶塌陷的危险程度,为防治提供依据。

3.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岩溶塌陷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可能的影响包括地表水资源的减少、土壤侵蚀、建筑物和道路损坏等。

通过评估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岩溶塌陷成因: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发现岩溶塌陷主要是由于地下水溶蚀引起的。

在岩溶地貌地区,地下水经过长时间的溶蚀作用,会使地下岩石变得脆弱,导致塌陷现象的发生。

2. 环境影响评价:岩溶塌陷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地表水资源的减少,给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带来不便。

其次,地面的下陷和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和道路的损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安全隐患。

此外,岩溶塌陷还会导致土壤侵蚀,影响农业生产。

四、防治对策和建议:1. 加强水资源保护: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限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避免地下水位的过快下降。

2. 建设地下管网: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维护和管理,防止管网的渗漏,减少地下水对岩石的溶蚀。

3.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岩溶塌陷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地下岩石状态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塌陷的发生。

岩溶地面塌陷特征的力学成因分析

岩溶地面塌陷特征的力学成因分析
工 程 技 术
S 6:6 LYF T6 cM ‘一 OON7,0.2 s。E.TM, I20 Am 皿 O C O 0 i., .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特 征 的 力 学 成 因 分 析
朱 祖友 任惠 国z

(1 .安顺市水利水电勘洲设计院
贵州安顺
5610 00 ;
2 .贵州省安门市水利电力建设总公司
面较陡 而平 直 。
机构由 土体盖层,岩溶洞隙和水体组成。 3 传统观点难以 解释塌陷所表 现出的 若干 机构内部因缺夫气而使机构内的气压P i 底于 特征和有关 问题。 大气压PO,机构内出现负压. 机构上部的地面 3 1 潜蚀论 土体仍然承受大气压力作用, 这样机构内部与 外界大气压不等而出现不平衡 .这种由大气压 此观点的主要内容 :认为由干矿坑排水或 引起的机构内夕- 理条件的变化, F t 将导致大气 地面钻孔抽取地下水 。 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使 上扭盖层土体和榕洞中充填物失去上托浮力, 压力以均布面荷载的形式施加在机构上部所 对应的盖层地面上, 而深部坑道涌水口的水压 导致土体下落, 又因地下水动力条件改变, 流 P (成者抽水水位差) 由于水位落差大而水压很 速加快, 水的机械潜蚀搬运作用加强, 把洞中 充填物 和盖 层底部 土体 般运带 走 , 体下落 流 土 大, 比大气压大得多即P > PO,所以地下水 能克服岩壁的摩擦阻力和机构内的空气负压, 在重 力作用下连续涌人坑道(或降落到漏斗底 部), 而浅部含水层的水面(体)在重力作用下也 就被迫下降, 由于水体在下降运动中具有连续 钻土 盖层 性和不可压缩性 , 只要矿坑深部水体连续涌 出, 浅部水体也就势迫继续不继地下落 , 在这 过程中必然导致外力一大气压力和其他力施
构 , 简称机 构 。

英德市某地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

英德市某地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

英德市某地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摘要:通过对英德市的一现状岩溶地面塌陷的稳定性及特征分析,用定性分析和半定量来解决该岩溶地面塌陷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合理的整理方案,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岩溶塌陷稳定性地质灾害一、工程概况勘查区位于英德市金子山大道南侧的月桂湖上湖,面积约7133 m2,最大蓄水量约1.3万m3,现湖底已开挖整平,出露岩土层主要为全风化泥质页岩、强风化粉砂岩、残积粉质粘土和少量的坡积粉质粘土。

地面塌陷位于月桂湖上湖西北侧,发生塌陷有4处,塌陷坑较集中,整体处于约1000m2范围内。

塌陷坑平面上基本呈椭圆~圆形,直径约5~7m,深度 1.2~2.5m,口宽底窄,未见地下水位。

从塌陷坑的大小来划分,本塌陷为中型塌陷;从塌陷区规模来分,本塌陷等级为小型;从危害性来分,本塌陷危害性大。

二、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及动力因素(一)形成条件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发育有浅层开口岩溶洞隙的可溶岩、一定厚度的松散覆盖层、易于改变的地下水动力条件。

具体如下:1、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产生的基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岩溶发育有强弱之分,一般可溶岩岩性较纯、厚度大、分布较广、断层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地段岩溶较易发育;可溶岩岩性不纯,含泥质及其它不溶杂质较多、连续厚度不大或有非可溶岩夹层、分布较局限、断层不发育、岩层较完整的地段岩溶发育较弱。

岩溶发育愈强烈,岩溶土洞数量愈多,其规模也愈大,愈有利于岩溶塌陷的形成。

岩溶洞隙的发育一般受岩溶地下水基准面的控制,多发育于浅部,向深部逐渐减弱。

浅部岩溶洞隙由于地下水活动频繁、交替强烈,一般连通性较好,成为塌陷物质的储存空间和运移通道。

岩溶洞隙的开口程度是影响岩溶塌陷形成的重要因素,岩溶地下水的活动、塌陷物质的运移都是通过洞隙开口处进行的。

勘查区西北部,岩面埋藏较浅,湖水蓄水后,浅部岩溶洞隙由于地下水活动频繁,交替强烈,连通性较好,成为塌陷物质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

2、一定厚度的松散覆盖层土层的厚度对塌陷的产生也有明显的影响,据统计,土层厚度小于10m的塌陷占绝大多数;厚度10~30m的塌陷数量要少得多,而>30m的仅零星出现。

广州金沙洲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广州金沙洲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面塌 陷 的防治 提供 借鉴 范例 , 并期 望对 广州 地 区未来
城市 规划 建设 有所 启示 。
个 岩溶 地 面塌 陷 。 前 人对 广 花盆 地地质 灾 害 的研 究 , 主要 集 中于岩 溶 特性 及其 与工 程 建设 的关 系E ] - 2  ̄ 、 岩 溶发 育 规 律及 特 征E 。 卜引、 地 质灾 害 的分布 和防 治E 7 l O ] 以及岩 溶地 面 塌陷、 地面 沉降 的成 因与 防治 卜¨ 等方 面 , 多 以定 性 研 究为 主 , 作 为 区域 性 实 证 研 究成 果 , 其 参考 价 值 和 实践 指 导意 义重 大 。有 关 金 沙 洲 岩 溶地 面塌 陷 的成 因问题 , 仅广 东 省建 筑科 学研究 院 的程鉴 基将 金 沙洲 作 为典 型工 程 实 例E 略有 涉 及 。本 文 在 前 人 相 关 研
的 直 接诱 发 因素 。 关键词 : 岩溶地面塌 陷; 隧道施工 ; 抽 排地 下 水 ; 断裂 构 造 ; 塌陷成 因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4 2 . 2 : X 1 4 1 文献标识码 : A
0 引 言
地处 广花 盆地 的金 沙洲 , 总 面积 8 . 2 6 k m , 东 临 珠江 , 南部 、 北 部及 西 部 与佛 山南 海 的里 水 及 黄 岐 毗 邻, 2 0 0 6年 下半 年某 高铁 隧道 在金 沙洲 施工 , 2 0 0 7 年
第 3 2卷
第 2期
黄 健 民等 : 广 州 金 沙 洲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地 质 灾 害 成 因 分析
1区域 , 组 成金 沙洲 区内一 条相
对完 整 的 阻水条 带 , 对 金沙 洲 自北西 往南 东方 向径 流
可 由西 侧低 丘地 带 的层状 碎屑 岩裂 隙水侧 向补给 , 此

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的特征及其成因模式分析

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的特征及其成因模式分析
[ 键 词 ] 岩 溶 塌 陷 ; 因模 式 ; 的 平 衡 关 成 力
[ 图分 类号 ] P 4 . 5. 。 文献标 识码 ] A 中 6 2 2 r [
[ 章编 号 ] 1 0 文 0 4—1 8 2 1 0 l4( 0 0) 3—0 5 l 4—0 2
Cha a t r o ar tG r und Co l ps nd A n l i n r c e fK s o la e a a yss o I sFo m i us sM o li i n t r ng Ca e de n Ta a
今 已有 4 0多 年 历 史 , 不 仅 造 成 铁 路 塌 陷 、 坏 土 地 , 导 它 破 还
关, 且集 中分 布在 漏斗 内地 下水 的主 要补 给方 向上 泰 安市 岩溶 塌 陷 的发 育 发 展 与 泰 安 市 城 区大 规 模 开 采 地 下水几 乎 是 同步 的。 自 1 7 9 7年 至 1 8 9 2年 , 安 市城 区抽 泰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是 岩 溶 地 区 因 岩 溶 作 用 而 产 生 的 地 面 变
1 1 塌 陷 区 的 分 布 与 抽 水 造 成 的 地 下 水 位 降 落 漏 斗 成 正 相 .
形 现象 , 岩溶洞 隙 上方 的岩 土体 在 自然 及 人 为 作用 下 发 生 是 变 形破 坏 、 导致 地 面形 成 塌 陷 坑 ( ) 并 洞 的一 种 岩溶 地 质 作 用 。山东 省泰安 市 自上 世 纪 6 0年 代 出现 岩 溶 地 面 塌 陷 , 至
Ab r a t s t c :Th rtg o n o lp e i a me a r h s b c u e o r tf n t n i h r t r a I i a kn fg o e Ka s r u d c l s s tmo p im e a s f Kas u c i n t e Ka s e . t s i d o e — a o a lg c l u c in t a h e tc n c lma s w ih t e Ka s u n l c u r u d d f r t n f i r n e d t r u d c l p e o i a n t h tt e g oe h ia s h c h r tt n e c rg o n e o mai a l e a d la o g o n o l s f o o o u a p t n e h a u a n u n ef c .W h n i o c r n t e h ma ci i r a a d wi a g h a d a d i’ p e d i u d rt e n t r la d h ma f t e e t c u s i h u n a tvt a e n l d ma e t e ln n t sa p n — y l a e n a g r v tla d p o et a ey a d f r g o o ia ia t r a a t T i p p rd e o e e r h Olt e c a a t r g ,e d n e s i n r p r s f t n o m e l gc ld s se tls . h s a e o s s me r s a c i h h r ce a y a d t e c u ig mo e f h r t ol p e wh c a in f a t mp ra c o c n r lt e c l p e n h a sn d lo e Ka s l s i h h s sg i c n t c a i i o t n e t o to h o l s . a K e wo d K r tc l p e;c u i g mo e n h a a c f o c y r s: a s ol s a a sn d la d t e b l n e o r e f

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

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

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失。

深埋复杂岩溶区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域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这一地区的分析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和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深埋复杂岩溶区的灾害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质构造因素,包括断裂、断层、褶皱等造成的地层变形和岩石破碎;二是岩溶作用,指地下水在溶蚀过程中溶解岩石和矿石,使岩层发生空洞和溶洞。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的形成。

根据发生的位置和性质,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可分为滑坡、崩塌、塌陷和地面沉降等类型。

滑坡是指岩石或土地在坡面上发生滑动,造成离散物质下滑的现象。

崩塌是指在岩石或土壤层面上发生的剧烈破坏,形成大范围的滑坡。

塌陷是指地面或地下出现坍塌现象,由于溶洞或岩溶槽的形成,导致上覆的地质层发生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地表下沉的现象,一般由于水资源开采、地下开采、地下水抽取等引起。

以上这些地质灾害类型在深埋复杂岩溶区均有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该区域的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至于治理措施方面,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工程等多个方面因素。

首先,应开展地质勘查和灾害评估工作,准确了解地下岩溶情况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采取技术手段进行预警和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

再次,采取防灾减灾的技术措施,包括抢险、巩固、排水等,以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最后,加强科学宣传和教育,培养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总之,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类型,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对于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能够为深埋复杂岩溶区的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一些参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