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内隐的反应”即心理,“外显的反应”即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人的社会化、自我、社会认知、社会态度

(二)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三)群体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一般分为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又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调查法: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调查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较弱,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个缺点更为明显。

.档案研究法:提示:在学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除了要明白概念之外,还应该明白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思路,即根据研究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和标志

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所以,年常被认作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再社会化: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等。

.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之间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就是政治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个体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部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问题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法律社会化。

三社会角色的分类【重点掌握】()

为了更好地把握各种不同的角色,需要对角色进行分类:

.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根据角色的支配性,可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根据角色的性别,可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高低来进行分类。

(注意,要理解每一种角色类型的意思)

四、角色扮演、角色冲突的原因、类型及解决办法【重点掌握】

重点阅读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的一下内容:

二、角色扮演()

三、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类型、原因、解决办法)()

五、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掌握】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

.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

()学校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

六、社会化的历程:()【了解】

个体的社会化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结束,它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进行。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这一历程划分为:

.儿童期社会化

.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成年期社会化

.再社会化

学习重点:第三章自我

一、定义【重点掌握】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社会角色、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自我美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美化,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二、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标志【重点掌握】()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分化、人—我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三、自我概念的内容和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途径【重点掌握】()

.自我概念的内容: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概念进行分类,以揭示自我概念的主要内容。关于自我概念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重要他人的评价

()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