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美国教育改革经历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政府干预、强化科技取向等过程, 为现代美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和
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教育改革能给现代
中国的教育改革带来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教育改革; 全球化; 启示
一、80 年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
1.8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背景
80 年代,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在国际竞争中面临严峻挑战, 只有进行教育改革, 才能使美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罗
纳德·里根于1980 年当选美国总统。1981 年8 月里根总统授权教育部长贝尔, 组成国
家教育质量委员会对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状况开展了长达一年半的调研。基础教育
质量的大幅度下降, 引起了美国社会各界特别是政界和企业界广泛的重视, 于是一场轰
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就在美国逐步开展起来了。
2.80 年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措施
70 年代中期, 席卷美国的“恢复基础”运动勃兴起来。1983 年4月, 国家教育质量委
员会发表了题为《国家处于危急之中: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报告惊呼: “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危急之中。我们在商业、工业、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往日不受挑战的领
先地位, 正在被全世界的竞争者赶上。⋯⋯其他一些国家正在赶上和超过我们的教育成就。”[1]报告提醒人们: “如果一个不友好的国家试图将现今存在的教育成绩强加于
美国, 我们很可能将其视为一种战争行为。然而, ⋯⋯事实上, 我们一直在进行无意识的、单方面的教育裁军。”[2]同时又提出:必须致力于改革我们的教育系统, 关注终身学习, “教育改革应集中在创造一个学习化社会的目标上。”[3]继《国家处在危急之中: 教
育改革势在必行》后, 又有一系列报告发表。1989 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公布题为《普
及科学2061 计划: 为了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这是一份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目标的教育研究报告。另外还有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中学: 美国中等教育报告》及《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等等。1988 年教育部长威廉·J·贝内特就1983 年以来美国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指导今后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等, 向里根总统和全国人民提交了一份总结性报告, 至此, 80 年代教育改革接近尾声。
80 年代基础教育的改革,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仍然还很严重,
教育质量仍然不高。所以80 年代教育改革的使命远没有完成, 要保持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教育改革仍势在必行。
二、90 年代教育改革方案与计划
1.90 年代美国的教育现状
经过80 年代的教育改革, 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有所改观, 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1989 年联邦教育部公布了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 在对全美140 万9—17 岁的中小学生调查后发现, 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虽然较前有进步, 但仍有61%的17 岁学生看不懂较
复杂的文章。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美国政府在80 年代教育改革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
施和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2.90 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基本历程
( 1) 布什的教育战略: 六项“国家教育目标”
布什上台后, 自称教育总统, 恢复并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对教育的直接干预和控制。1989 年9 月, 布什总统召集50 个州的州长举行了史无前例的两党教育最高级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问题, 会议提出了六项“国家教育目标”并制定了实现这些教育战略目标的时间表。
为落实该报告提出的六大目标, 1991 年4 月18 日, 布什总统签发了由教育部长亚历山大负责起草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 年: 教育战略》提出了迈向21 世
纪的, 包括四大战略、六项目标,雄心勃勃的九年综合教改计划。这份文件规划了美国
教育发展的蓝图, 对美国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总统提出的详尽而具体的教育改革文件。说明了联邦政府对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 也标志着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与控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
( 2) 克林顿的“2000 年目标”: 建立世界第一流的教育
1994 年3 月, 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批准在美国全面实施联邦政府的题为《2000 年目标: 美国教育法》。新的教改法案肯定了前布什政府的六项教育总纲, 以其为基础提出新的目标, 并增补了一些内容。随后联邦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 《改进美国学校法》、《学校与就业机会法》、《学校贷款改革法》等等。同时, 联邦教育部成立了“教育研究和改进办公室”, 设立一些新项目, 着重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 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
通力合作来切实改进美国教育。由此可见, 克林顿政府的教育政策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重在使联邦政府的作用更恰如其分, 进一步使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调节与地方、学校的微观管理相结合。
三、80、90 年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
1.联邦政府成为发起、推动和领导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强化联邦政府对教育改革的干预能力是80 年代以来指导美国政府教育改革的一条基本思路。为了使联邦政府推行的各项教育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美国政府努力采取各种措施,强化联邦政府对教育质量的管理和监控能力, 以弥补其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不足。进入90 年代以后, 美国联邦政府用于教育改革的资助增幅尤为显著。1980 年, 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和由联邦立法产生的各类财政预算外或非联邦财政支出, 总共投入393 亿美元用于资助和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1985 年投入了478 亿美元, 1990 年增加到628亿美元, 1995 年猛增到958 亿美元, 2002 年达到了1479 亿美元。[4]在增加联邦政府教育拨款的同时, 美国各届政府都努力通过正式立法的办法, 将各项重要的教育改革计划交由国会批准, 使其获得联邦法律的有效地位, 从而在法律上保障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强调学术标准, 提高教育质量
80 年代以来, “建立优质教育一直是贯穿美国教育改革始终”这一指导思想仍然表现得十分明确和突出, 并且其贯彻落实更加注重实效。福顿基金会1998 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根据对中小学四至八年级学生阅读、科学和数学成绩的研究, 美国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成员国中倒数第一。然而, 就基础教育阶段公私立中小学的生均投入经费作比较, 美国在这些国家中排名第三。这份研究报告用了一个十分具有反讽意味的标题: “学得越少, 花得越多”。[5] 进入90年代以后, 美国联邦政府改变了过去简单加大教育投入的做法, 借助各类教育改革计划和联邦资助来积极干预各地教育改革的进程。1995年, 美国教育部资助开展的一项独立研究也表明, “90 年代前期, 美国联邦和州的决策者开始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教育的产出而不是教育投入”。[6]
3.加强科技教育, 强化科技取向
科技取向是当今国家教育的主旋律, 也是80 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美国科技教育的两极分化尖子科技成就显赫,大众科技知识贫庸, 在信息化时代的刺激下成为美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试金石。从里根到布什, 延及克林顿, 虽然总统先后换届,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 但其教改战略的科技取向始终如一, 具有相对的连续性。这可以从八、九十年代的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报告文献中得到证明。
参考文献
[ 1] 瞿葆奎主编: 《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 第588 页.
[ 2] Peatrice Gross & Ronald (ed.) :The Great School Debate ,New York : Simon
&schuster,1985,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