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一、关键术语解释 1.财务比率:主要是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依据,将两个相关的数据进行相除而得到的比率。一般地说,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偿债能力比率(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营运能力比率(反映企业利用资金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比率(反映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上述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例如盈利能力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而资产运营的效率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因此,财务分析需要综合应用上述比率。 2.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反映企业运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因为流动负债具有偿还期不确定的特点,流动资产具有容易变现的特点,正好可以满足流动负债的偿还需要,所以流动比率是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最主要的指标。实践当中,将其保持在2∶1左右是比较适宜的,这是一个经验数据。但是由于所处行业及季节性因素,或者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一数据会有很大的差别。通常是将这个数据与往年同期的该数据比较,或者和行业数据进行比较,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 3.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其中“速动资产”是指可以及时的、不贬值的转换为可以直接偿债的资产形式的流动资产。在实践中一般是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就得到速动资产。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1通常是恰当的,即便是流动负债要求同时偿还,也有足够的资产用来及时偿债,同时还将留有一定的流动资产用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营。4.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之比,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5.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当期赊销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该比率揭示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回收速度和周转效率,是决定应收账款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计算该比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该公式假设企业的应收票据一般规模不大(因为应收票据也推动了赊销收入),在应收票据规模较大时,应改用商业债权周转率;第二,应收账款应该用没有减除坏账准备以前的“原值”金额(因为企业真正周转和回收的不是净值,而是原值);第三,在实施增值税的条件下,销售额的项目还应该乘以(1+增值税率),这是因为债权中包括了销项增值税。 6.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当期营业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之比,该比率揭示企业存货的平均周转效率,是决定存货质量的主要因素。使用这个指标时假设存货在一年当中是匀速使用的,不会发生波动。对于那些存货具有明显季节性的企业,该指标使用时最好缩短会计期间,计算短期内(如一个月)的存货周转率。7.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原值之比,该比率可以粗略地计量企业固定资产创造收入的能力,反映企业管理层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教科书用固定资产净值来计算此指标。我们认为,企业利用的固定资产不是净值,而是原值。因此,用原值计算出来的周转率可以恰当地反映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运用状况。否则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企业相邻两年的营业收入完全一样,但由于第二年企业计提了折旧而导致净值减少,结果用净值计算出来的周转率第二年高于第一年!而如果用原值计算,就会得出两年周转率一样的恰当结果。8.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当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该比率可以粗略地计量企业资产创造收入的能力,反映企业管理层管理企业资产的能力。但是资产的组成很复杂,所以这个指标只是一种粗略的描述,还要具体考虑企业资产的情况才能作出合理细致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对外投资规模较大时,平均总资产应该剔除并不引起营业收入增加的各项投资性资产。9.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该比率表示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来源于举借债务。这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该比率应该多大为宜,通常没有定论。该比率除了受企业所在行业、所处经营周期等经营因素的影响,还与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方针有关系。不过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比较低的企业财务风险比较小。但是并不是该比率越低越好,因为企业的目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利用财务杠杆可以利用经营机会,借用债务人的资金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对于不

同的企业,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在不同企业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该比率只是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作为一个衡量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从总体上说明企业用全部资产为债务人提供保护的程度。一般地说,该比率只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里就可以了。10. 毛利率:是企业当期毛利与营业收入之比,其中毛利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该比率用来衡量管理者根据产品成本进行产品定价的能力,也就是企业的产品还有多大的降价空间。但是要注意由于各个企业所处行业和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产品成本的组成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用该比率比较两个企业时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况。11.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该比率可以用来评价管理层的管理经营能力,是对企业经营能力的直接评价。但是,现行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已经扩展到了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内范围更为广泛的内容,如果直接与营业收入对比,在企业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比重较大时,将会失去意义,因为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企业自己的本期营业收入无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核心利润与营业收入相对比,就可以反映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业绩的成效。核心利润率是核心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12.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为(股东)权益报酬率,是企业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与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之比,该比率对普通股股东是非常有意义的,股东可以用这个数据和自己的要求收益率相比,决定是否继续投资该企业。另一方面,对管理层来说这个数据也有实际意义,用这个数据和企业的贷款利率相比较,如果比贷款利率高,那么说明企业很好地利用了财务杠杆为股东创造了更多价值。13. 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盈余或每股盈利,是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之比,该比率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平均对外发行的股份所享有的净利润。一般来说,每股收益指标值越高,在利润质量较好的情况下,表明股东的投资效益越好,股东获取较高股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个比率是普通股股东最关心的指标之一,而且这个比率直接影响了企业支付普通股股利的多少,如果没有足够的收益就不能支付股利,当然股利的实际支付还要受企业现金状况的影响。14. 市盈率:是普通股市价与每股收益之比,该比率反映市场对企业的总体期望,比率越高,市场对企业的未来越看好。但是,这个比率不能用于不同行业间企业的比较,因为市盈率与企业的增长率相关,不同行业的增长率不同,所以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比较这个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同时,由于每股收益常受到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这也使得企业间的比较发生困难。15. 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当期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之比,该比率是在不考虑利息费用和纳税因素,只考虑经营情况时,管理层对能够运用的所有资产管理好坏的程度,即管理层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该比率是对企业经营盈利能力的衡量,因此应排除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税收等非经营因素的影响。16.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当期税息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该比率反映企业当期所获取的盈利对当期利息费用的保障程度。一般教科书认为,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偿还利息的能力。此倍数越大,表明企业还息能力越强。只要此比率大于1,企业即可举债。但是,企业偿还利息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应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与利息保障倍数无关。实际上,如果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则表明企业的财务成果不足以回报债权人,从长期来看,将最终损害股东的利益。因此,我们认为,利息保障倍数的真正作用在于,从股东的角度评价企业当前的借债政策是否有利。17. 财务状况:本书认为,财务状况应该是指通过资产状况、债务风险状况、资本投入与积累状况、盈利状况以及现金流转状况等方面所揭示出来的企业基本财务状态。由于盈利状况和现金流转状况都会通过特定项目最终影响到资产负债状况,因而通过资产负债表所揭示出来的资产负债状况是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体现。概括起来说,财务状况可以从财务角度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状况,它是企业战略实施的财务后果,是企业内在价值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基本保障。18. 财务状况质量: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符合标准的程度进行评价,即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程度做出诊断。本书作者之一张新民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