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行为的手段与其客观结果有逻辑的联系,但行为者 在主观上并不曾知或想象过这种联系(断裂)。一些生理 反应便属此种类型,如:某一粒灰尘在刹那间落入人的眼 睛里时的闭眼动作,客观上是合乎逻辑的,可是我们征完 成闭眼动作时不曾有过关于我们运用的闭眼(手段)和要达 到的目的(防止尘粒)之间有何关系的意识,这是一种不由 自主的人的本能行为。本能行为的反应常常是适当的,但 是没有逻辑的,即事先没有思想准备和意识到。 • (4)行为结果与所运用的手段之间有逻辑的联系,但结 果并不符合行为者的主观愿望(偏差)。帕累托以无产阶 级革命为例,他说,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是为了人民自 由,但无产阶级一旦运用暴力取得革命胜利,他们又被一 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着建立一种社会主义专制制度。这 里在行为与结果有逻辑联系,但无产阶级希望达到的民主 自由的目的却无法通过他们运用的手段(无产阶级革命)来 实现。他认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事与愿违。另如,降低成 本是为了得到更大利润,可是这一举动的结果又无意中导 致价格下降的后果。
二、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
• 帕累托认为,人是一种无理性的、但又能理性思 维的动物;人很少合乎逻辑地行事,但又总希望 他人相信其行为是合乎逻辑的。 • 帕累托认为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不同就在于,经济 学主要研究人们的逻辑行为,而社会学则主要研 究人们的非逻辑行为。他通过对非逻辑行为的逻 辑分析,提出了剩遗物和派生物的概念。 •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重点研究的就是人的非逻辑 行为。把握非逻辑行为对理解帕累托的社会学思 想体系至关重要,剩遗物和派生物概念是帕累托 用来分析非逻辑行为的重要理论工具。
• 在帕累托热衷政治活动期间,他同情自由派人土,接待并 保护过流亡者、政治避难者和社会主义革命者。但他发现, 所有这些所谓的革命者与那些他们企图取而代之的腐朽统 治者之间没有本质差别,都是些贪婪的、自私的、蛊惑人 心的政客,用满口的民主和博爱之类美好的词语掩饰他们 丑恶的灵魂。 • 他认为那些政治领袖人物,无论是当权者还是在野者,都 是十足的骗子,他们像狮子和狐狸那样交替使用暴力和狡 诈的手段,使人民大众很容易上当受骗,把大众引向歧途。 • 帕累托思想敏捷,言词犀利,清高自负。他对各种理沦观 点,从人道主义到法西斯主义,从民主到专制等无一例外 地进行过批判。他这种毫不顾忌地斥责他人的尖苛性格, 使他遭致很多人对他的非难。 • 帕累托的社会精英理论为法西斯分子所推崇,当意大利法 西斯上台后,他倍受青睐,1922年出任意大利政府驻国联 代表,1923年被任命为意大利王国参议员,并于当年8月 19日死于塞利涅。 • 帕累托一生著述颇多,他先后发表的著作有:《社会主义 体制》(1902)、《政治经济学手册》(1907)、《伦理主义 的神话和不朽文学》 (1911)、 《普通社会学》 (1916)、 《事实与理论》(1920)、《民主制的变革》(1921)。
1、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 • • • • 帕累托把人类社会活动分为“逻辑的“和“非逻辑的”两种。 头脑中手段与目的与在客观上的手段与目的存在着一致性,这种行为在帕累 托看来是典型的合乎逻辑的行为。 逻辑的行为就是指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将手段与目的合理地联系在一起的行为。 凡是符合这标准的都属于逻辑行为,反之都是非逻辑行为。帕累托特别指出 非逻辑行为并不意味着是反逻辑的行为。 非逻辑行为是帕累托社会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出发点,社会学研究就要从这个 基本点出发,自觉地放弃把人类行为看作逻辑行为的思想。他把非逻辑行为 分为四类: (1)在主观和实际上手段与目的都没有联系在一起的行为(无关)。帕累托 认为这一类非逻辑行为,除了一些出于礼貌和习惯不得已的行为而外,这类 行为是极为少见的,因为“人们有一种非常明显的倾向,总要把自己的行为 涂上逻辑的光泽”。 (2)行为与引起的结果之间没有逻辑上的联系,但行为者却误以为他采用 的手段能够引出他所希望的结果(误解)。如祭天求雨、拜神解难等一些宗 教仪式或迷信活动就属于这一类。属于这一类的非逻辑行为事例很多,枚不 胜举。凡是行为者个人并不知道现象之间的真正客观联系,而主观上将手段 与目的虚幻地联系起来的,都表现为这种类型。这种类型的行为的手段与目 的没有实在的联系。
• 非逻辑的行为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反逻辑的,非逻辑的行为后果只是最 终无法达预期的目的而已。 • 帕累托认为,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情从行为者本人的角度看来是合乎逻 辑的,这里所说的“逻辑”是指行动者本人的心智逻辑或主观逻辑, 而不是客观实在的逻辑。 • 通常为自己行为辩护的理由(主观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在程序上本 末倒置:先有行为,后找理由为其行为的正确性进行论证。 • 一般人很容易受这种思维程序的欺骗。比如说,要使人们接受奴隶制 社会制度,就在这种制度前面冠以自由的美名;要使人们接受计划经 济制度,就千方百计地让人相信,计划经济可以解决一切社会经济弊 端。 • 帕累托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考察手段与目的之间客观和主观关系的 一致性。逻辑行为就是行为者思考过他想做的事情和他要达到的目的 的联系,这种逻辑推理成了行动者的行为动机。反之,为逻辑推理以 外的精神状态所支配的行为就是一种非逻辑行为。 • 帕累托试图用逻辑的手段来研究非逻辑行为。其研究非逻辑行为的目 的不是为了获得效益,而是为了寻求真理。在杜尔克姆看来,社会学 如果不能为改善社会作出贡献,社会学的研究就失去了意义,而帕累 托则认为这种命题混淆了科学目标与行为目标两者之间的界限。
一、生平与著述
• 维尔弗雷多· 帕累托于1848年生于法国巴黎,其父由于拥护马志尼的 共和思想,反对皮埃蒙持人的统治而被迫逃离意大利,流亡法国。 • 1850年前后,帕累托一家又回到意大利,维尔弗雷多在完成了传统的 中等教育后,进人都灵综合技术学院,毕业于1869年,获工程学学位 • 在《固体平衡的基本原则》毕业论文中,帕累托把每个固体看作是由 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系统,重点论述了系统的平衡。系统及其平衡 的思想后来一直影响着他的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思想。 • 1897年他发表的《政治经济学讲义》,力图用普遍平衡的概念分析经 济现象,强调同一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依赖关系,试图揭示经济现 象相互联系的本质。为了表彰他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经济学界把他 的经济效益(生产效益和分配效益)理论,命名为“帕累托效益论” • 1893年帕累托被任命为洛桑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 • 1898年帕累托继承了伯父的财产,在日内瓦的塞利涅购置了一座乡间 别墅。此后,他开始致力于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学理论的探讨。他 把自己后半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上,希望通过社会 学理论来解释其他科学(包括经济学)不能解释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