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 第一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构成传播学学术渊源的学科
构成其学术渊源的学科有行为科学和信息科学。 1、社会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播学借用了许多社会学 研究范例,如: 斯宾塞的有机体及社会进化范例; 滕尼斯的社会契约理论; 库利、乔治· 米德的象征互动理论; 帕森斯等人的结构功能论范例等等。 另一方面,传播学运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 2、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一方面,传播学借用了许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范例。 另一方面,传播学从心理学中借鉴了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
2、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1890-1947) 又译勒温,属“格式塔”(也称“完 形心理学”)学派。首创了“群体(团 体)动力论”和“场论”;“把关人”理 论的倡始者。 代表作:《解放社会矛盾》
LENWEN
3、社会学家保罗· 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提出了“两级传播论”; 倡导、确立了“实地调查 法”,系统地运用社会调 查和量化方法研究传播过程, 对传播理论的体系化起了重 要作用。 代表作:《人民的选择》、 《个人影响力:人在大众传 播中的作用》。
SHILAMN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 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 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并创立传播学,这是其最大功绩。 1949年其第一本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标志传播学 的创立。 (2)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主要有《大众传 播的过程和效果 》、《报刊的四种理论》、 《大众传播媒介 与国家发展》、 《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论》 (《传播学概论》)等。 (3)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推 动传播学在世界的开展,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 派”。
三、四大先驱者和奠基人
• (一)四大先驱
1、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1902-1978) 宣传理论 (1)五W模式;(2)社会传播的 概念和功能; (3)内容分析法。 代表作: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26)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1948) 《宣传、传播与舆论》(1946)
LASIWEIER
LAZARSFELD
4、实验心理学家卡尔· 霍夫兰(1912-1961)
(1)微观的传播技巧研究:态度说服理论; (2)控制实验法。 (3)耶鲁学派 代表作: 《传播与说服》(1953年) “耶鲁大学态度与传播研究丛书”
HUOFULAN
(二)传播学之父
威尔伯· 施拉姆(1907~1987)
又译宣韦伯,美国 传播学的奠基人和 集大成者
MIDE
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 念:“拟态环境” ; “刻版成见”。 《舆论学》 (《公众舆 论》)
LIPUMAN
(二)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也称主流传播学。 ⑴在方法论上采取经验主义立场,主要采用量化和实证 方法来考察传播现象。 ⑵在研究目的上持实用主义态度,焦点集中于考察微观 、个人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核心领域。 ⑶在社会观上坚持多元主义观点,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 阶级支配关系,强调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 制衡的共同体。经验学派认为传播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改进 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因而又被称为管理学派。
参考书目
1.《传播学是什么》,陈力丹,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郭建斌、吴飞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3.《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 4.《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5.《传播学概论》[美]威尔伯· 施拉姆 威廉· 波特著,陈亮 周立方 李启译 新华出版社 6.《传播理论》[美]斯蒂文· 小约翰著 陈德民 叶晓辉译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7.《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E· M· 罗杰斯著 殷晓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8.《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9.《传播与社会影响》 ,塔尔德著,何道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解读大众文化》,费斯克著,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美国源流
主要包括: DUWEI
⑴杜威和他的实用主义哲学
COOIEY ⑵库利和他的“初级群体”及 “镜中我”理论
⑶帕克、米德和芝加哥学派 的社会互动理论 帕克:芝加哥学派的理 论领袖,开创了大众传播研 究的学者。 米德:“主我”和“客 我”理论。
⑷李普曼的舆论学和他的 “拟态环境”理论
PAKE
传播学学术期刊
• 《新闻与传播研究》 • 《新闻大学》 • 《现代传播》 • 《国际新闻界》 • 《当代传播》 • 《传媒观察》 • 《新闻界》等等
课程主要内容
• • • • • • • • • 全书共计15章,根据章节特点和重要性划分为八讲。 第一讲:传播学基本理论和人类传播 第二讲: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第三讲: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四讲:五种传播方式 第五讲:受众研究 第六讲:媒介技术、媒介组织及几种媒介规范理论 第七讲:传播效果研究 第八讲: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一、传播学的诞生 二、传播学的学术渊源 三、四大先驱者和奠基人 四、传播学引入中国的影 响和意义
一、传播学的诞生
(一)人类早期对传播的思考
例1:荀子:“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 疾也,而闻者彰。” 例2: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二)传播学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 20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1、政治 美国的政治生活;两次世界大战。 2、经济 广告的发展;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3、社会 战争和革命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4、学术 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 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新闻学 新闻及社会 活动 经验研究 实务导向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活动及过 程 经验研究、定量技 术、定性研究 理论化
传播学 社会信息系统及 其运行规律 定量技术、定性 研究 本质研究、核心 理论
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 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都会 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 传播的研究会成为所有这些科学里面的基础。 讲话、编写、广播等技术都同传播的过程密不 可分。因为要牵涉到这些基本的技术问题,所 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会非常看重对传播的研 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科学的一个基本 学科。 ——威尔伯·施拉姆
二、传播学的学术渊源
(一)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1、欧洲源流 ⑴法国学者塔尔德的模仿理论和舆论理论 模仿理论揭示了传播在人格形成和社会化过程中的作 用。舆论理论对后来的大众传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⑵德国学者西默尔和他的网络理论 他认为社会上的个人都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 的,要解释人的行为,首先要搞清个人在这个传播网络中 的位置。他把这个传播网络称为“舆论的厨房”。
• 专业地位:专业必修课
• 考查方式:考试课
• 学习要求:1.出勤和课堂表现
2.笔记、作业和试卷
第
一
讲
传播学基本理论
学习重点: 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传播学的发展历史、流派和代表人物 了解传播学的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学习难点: 准确掌握和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传播无所不在
第一节 传播学史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cience • • • •
②系统论
Ⅰ、基本概念
所谓系统,指的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
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简单说,系统就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 事物。
Ⅱ 、代表人物及对传播的贡献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医生L.V.贝塔朗菲。 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更体现在方法论上。 传播学的一大特色:整体性、系统性。 俞璟璐:“传播学之所以能在当代科学殿堂内占有一 席,是和现代系统论的创立与发展对他的强有力的影响 分不开的。”
思考题
1、传播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因素推动了传播学的诞生? 2、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研究有何贡献? 3、 什么是传播学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4、谈谈传播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及其主要贡献。 5、谈谈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6、传播百度文库引入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7、施拉姆为何被称为“传播学之父”?
2、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 洲学者为主发展起来的传播学学派。批判学派的特点是: ⑴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传播结构持否定和批 判态度,并把它们作为变革的对象。 ⑵在研究方法上以辨证分析法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 度,但并不一概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 ⑶在理论研究上,更多地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 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目前批判学派中较有影响的流派或理论包括:“文化 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哈 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等。
四、传播学引入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1、1978年郑北渭等学者重新开始了对西方传播学的介 绍和引进,创办了专业期刊《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后 从我国媒体发展的进程来看,影响是多方面的。 改名为《世界新闻事业》,再后来又更名为《新闻大 首先,传播学唤起了我们对传播效果问题的重视。 学》),在学界,1978年作为传播学研究的正式开端。 其次,传播学唤起了媒体的受众意识。 2、以1979《国际新闻界》复刊,把席勒、大卫· 阿什德 第三,传播学唤起了媒体的全方位服务意识。 等批判学者的观点引入国内为开端。
传
播
学
概
论
课程导入
导修
• • • • 学习意义和学科性质 教材及著者 课程内容介绍 专业地位及考查方式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 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 大众传播学 学。三者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的区别。 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的区别 传播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取向
3、三论及其对传播学的贡献
①信息论
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 电讯工程师克劳德•香农/申农, 《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论的奠 基之作。香农认为:“通信的基本问 题是通信的一端精确地或近似地复现 另一端所挑选的消息。”
香农的信息论的贡献在于
⑴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 ⑵开辟了以图解方式建构传播模式的先河。 ⑶香农—韦弗模式中提出的噪音(noise)和冗余信息 (redundancy)的问题,给传播学特别是传播效果研究不少 新的启示。 ⑷香农的信息理论还解决了信息的量度问题,为传播 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郭庆光:男,1956年出生于山东。 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兼任国务院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 员、全国考委新闻类专业委员会主 任、北京市网络协会监事长等学术 职务。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执行院长。主要著述有《传播学教 程》、《实证分析:战后日本人的 中国观》、《大众传播、信息环境 与社会控制》等。
③控制论
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出版 了《控制论》一书,标志着控制 论的正式诞生。 威纳的控制论的贡献在于: ⑴传播学中对控制论的运用是普遍 的。 ⑵把反馈的概念引入了传播过程研究,这对于认识 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互动性具有极为深刻的 意义。
(四)具有象征意义的大事
194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宪章第一条,在国 际范围内首次使用了“大众传播”这个词; 1946年,拉斯韦尔等人编著的《宣传·传播·舆论》 一书,首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一文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明确了传播学 的研究范围; 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的《大众传播学》,首次以 学科眼光整理、总结了此前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四,传播学关于双向互动传播过程的观点推动了 媒体的开放和受众的参与。 第五,传播学关于媒体性质的研究,对于我们加强 媒体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推进媒体产业的发 展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传播学带来的不仅仅是观念的改变,同时也 推动着实践的改革和创新,并且在制度和体制变革方面 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