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次课:第八章油气分布规律(资源分布)

合集下载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12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三节 油气藏类型
3.与地下柔性物质活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由于地下柔性物质受不均衡压力作用而向压力低的上方流动,使上覆地层弯曲变形而 形成的背斜圈闭,在国外有广泛的分布。地下柔性物质常见的有盐岩和泥质岩类,即常见 为盐丘和泥火山,其中以盐丘为主,与这种类型油气藏相伴生的还有其他类型的油气藏。 4.差异压实作用有关的背斜油气藏 在古侵蚀面上常存在各种地形凸起,可以是结晶基岩,致密坚硬的沉积岩及生物礁块 等。在沉积过程中当新的沉积物堆积时,凸起上堆积较薄,而凸起的周围堆积较厚,因而 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沉积厚度不同,负荷相差悬殊,因此产生差异压实作用,即凸起顶部 压实程度较小周围压实程度大,结果在凸起的上覆岩层中,形成背斜构造 (常称披盖构造)。 其特点是凸起上部背斜常反映下伏古地形凸起的分布范围和形状,但其闭合度总是比古地 形凸起的高度小,并向上递减直至消失,倾角也向上变小。这种构造往往聚集丰富的油气 而形成油气藏。
课本:正常、侧变式、顶生、自生自储自盖;
7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二节 油气藏形成
不同的圈闭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和勘探方法,圈闭的位置和埋藏深度是设计 探井井位、井深的依据之一,而且圈闭容积的大小又直接影响油气藏中油气的地质储量, 所以研究圈闭是非常重要的。 圈闭的最大容积 圈闭的最大容积是指某一圈闭内可以容纳流体的最大容量。决定于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孔隙度和圈闭的闭合高度以及闭合面积,是评价油气藏的一个重要依据。 以背斜圈闭为例,说明溢出点、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 a溢出点:流体在圈闭中聚集直到不能再容纳时开始向外溢 出,此时圈闭中容纳的流体量达到其最大容积,
1
第八章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第一节 油气运移migration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全套课件第8章油气赋存规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全套课件第8章油气赋存规律

四、描述方法
➢含油气系统具有地层学、地理学和时间性方面的 内容。 ➢传统的描述方法一般用“四图一表”进行描述。
含 油 气 系 统 分 析 中 的 “ 四 图 一 表 ”
➢但是,中国盆地往往具有多旋回发育与叠置复合发 展等特点,简单的“四图一表”难以表现其丰富内涵。 故应着眼于地质演化历史来分析。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多源多灶导致系统的迭置 与交叉,多阶段多期生烃、成藏和变动导致系统窜通 与油气混生。 ➢赵文智等(2000)将中国含油气系统类型划分为: ✓单源单(多)灶一期成藏简单含油气系统 ✓多源单灶多期成藏复合含油气系统 ✓多源多灶多期成藏复杂含油气系统
(2)周边
➢主要指盆地内沉积物(新) 与边界地质体(老)的接触 关系。 ➢包括两种基本型式:一是 超覆接触,又称沉积接触; 二是断层接触。
➢两种接触关系对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① 超覆接触-→坳陷式 ② 断层接触-→断陷式 ③ 两侧分别呈超覆、断层接触-→断坳式
2、构造
盆地内构造单元的划分一般采用三级四分法:
造 单 元
区 划 图
三、含油气盆地的分类
1、分类概况 前人分类依据:盆地的规模、形态、构造类
型、基底性质和时代、盆地形成的时代或构造阶 段、地动力环境、盆地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槽台/ 板块观)、大陆边缘类型、盆地形成的机理等。
2、以地球动力学为基础的盆地分类 首先根据盆地形成时的应力场和重力场将盆
四 川 盆 地
新疆诸盆地
伊犁盆地
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尔盆地 吐鲁番-哈密盆地
塔里木盆地
新疆及邻区地貌图
东亚地貌图
一、概 述
1、概念
石油赋存于盆地之中。 地貌盆地: 构造盆地: 沉积盆地:是一种被沉积物所充填的地壳坳 陷,一般有一个或几个沉积中心,沉积物的发育 特征明显受盆地的限制。 从地质历史上讲,如果沉积盆地中发生过油 气生成作用,并运移、富集有商业性油气田时, 便可称为含油气盆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 第八章油气分布规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 第八章油气分布规律
深 度 (m) <1220 1220-3050 大油田所占储量 (%) 5.1 79.0 大气田所占储量 (%) 25.7 96.8 46.1
3050-3660 3660-4270
>4270
8.1 7.6
0.2
25.0
1.9 1.3
石油主要分布在1200-3000m的深度范围
天然气分布范围较宽,但主要分布在3600m以上 随着深层油气勘探的进展,深层所占的比例在增加
47.3
45
38.4
松辽盆地 渤海湾盆地 东部合计
东部尚处于盆地勘探的中期,新思路和新技术的出现, 可以保持储量平稳增长。
我国石油资源探明情况
25 20 15 10 5 0
(%)
20.5 12.3 5
塔里木 准噶尔
14.9 14.3
西 部 地 区 探 明 率
柴达木 鄂尔多斯 西部总计
西部整体探明程度为14.3%,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 储量高速增长。
大于10万km2盆地 1-10万km2的盆地
西部造山带挤压型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吐哈盆地 柴达木盆地
中部克拉通过渡型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盆地
第四节 全球及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一、全球油气资源分布特点
1.几乎100%分布于沉积盆地中
全球约600个沉积盆地,已有160个盆地产出 了工业石油。
3.储集层和盖层特征 (1)坳陷型裂谷盆地: 储层发育,规模大, 分布广泛、稳定,成 熟度高。 主要发育大型河流-三 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储集层以河流相砂体和 三角洲前缘砂体为主
3.储集层和盖层特征 (2)断陷型裂谷盆地:
储集体规模较小,横向变化大,储集体成因类型多。

油气赋存规律

油气赋存规律
1.盆地的结构 (1)基底和盖层 •基底:沉积盆地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底盘,按其地壳性 质:陆壳、洋壳和过渡壳。“基岩” •盖层:位于基底之上的盆地沉积充填物,一般未受变 质作用影响。
基底与盖层分别代表不同构造时期和阶段的产物,其 间常有显著的构造运动发生。
✓ 基底先被构造运动所改造,然后再被沉积盖层所覆盖。
形成于5°转换拉伸、理想化的早期拉分盆地之三维形态(类比模拟结果)
雁裂状、片段 化的侧壁断层
穿盆走滑 断裂带 下盘隆起
转换斜坡
盆地高地
沉积中心
不对称、负 花状构造
(Jonathan E. Wu et al,2009)
保定凹陷
高阳背斜
饶阳凹陷
沧县隆起
板桥凹陷
北歧口凹陷
埕宁隆起 南歧口凹陷
实例:渤海湾盆地 新生代构造变形和 动力学过程. Jiafu Qi, et al, 2010
般有一个或几个沉积中心,沉积物的发育特征明显 受盆地的限制。
•含油气盆地: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盆地,发生过油气 生成作用,并运移、富集有商业性油气田。
中国沉积盆地与油气田分布
面积为≥10万km2面积为10-1万km2及已见面积为1-0.5万
沉积盆地
工业油气井的盆地 km2沉积盆地
世界含油气盆地分布
二、含油气盆地的结构和构造
1. 裂谷盆地 Rift basin
•因岩石圈拉张、减薄、下沉而形成。 •在探明储量≥5亿桶的877个大油田中,31%位于大型裂谷盆地; 我国东部松辽、渤海湾等盆地的油气储、产量曾占70%。 (1)生烃: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分布广、类型多,地热梯度 高,生烃条件优越; (2)储盖组合:断陷型-沉积体系规模小,横向变化大、储层类 型多。前期-新生古储,断陷期-自生自储,后期-古生新储。 (3)运移:沿断层的垂向运移为主要特色,伴以侧向运移; (4)油藏类型:断块、背斜(滚动、基底活动)、岩性油气藏。

人教版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八年级地理学习教辅PPT

人教版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八年级地理学习教辅PPT

中。和天然气相关的石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新疆第一大 带动了当地就业 支柱产业,相关产业每年新增职工人数同比增加18%以
分析总结: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提示:从社会、经济、环境的角度分析
材料2:上海市的天然气用量由2005年的18.7亿立方
东部地区
米达到目前的73亿立方米左右。天然气发电取代了燃 煤发电,改善了煤电气能源的紧张局面。企业逐步采
是一公里一千万人民币。为了野骆驼,西气
东输管线从账面上多花了上亿元。
除了西气东输工程外,还有很多工程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 效益双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家知道它们的名称吗?
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塔 油气
里 木
资源
盆 的开
地发
知识总结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西气 东输 工程
开发 意义
环境 保护
增加经济收入
内蒙古
北京 河北 天津

部 6青%海人口 夏
山西
山东
西藏
四川
东 44%国土 陕西 河南 湖北
江苏 安徽
上海
部 重庆
94%人浙江 口
湖南 江西
贵州
福建
钓鱼岛

云南
广西
广东
台 湾

香港 澳门
海南
南海诸岛
西气东输线路图
找一找:西气东输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霍尔果斯
新疆维吾自治区 轮南
宁 夏
山 陕西 西 河南
人教版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八 年级地理学习教辅PPT
年 级:八年级 学 科:地理(人教版)
八年纪下册—人教版—地理—第八章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

福建省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塔里木盆地第2课时油气资源的开发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福建省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塔里木盆地第2课时油气资源的开发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图8-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新疆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 响有( A ) ①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 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②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③能够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④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图8-2-9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状况,
优化能源结构
图8-2-10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没有经过我国第一级阶梯,也 没有经过阴山和寒带气候区,经过 了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二线 工程是从中亚运输油气,不会加快 新疆天然气的开采;滑坡、泥石流 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不在该 图8-2-10 工程的显著影响范围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近年来,新疆部分风电企业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 海地区,请分析原因。
答案: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资源充足,对 能源的需求量大。
思路点睛:解答此类问题,要先看位置, 图8-2-15
再分析自然环境,从而得出该区的资源利用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盆地拥有的最丰富的自然资源
是( C )
A.水资源
B.煤炭资源
C.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D.铁矿资源
图8-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运送的过程中,采用以下哪种交通 运输方式( D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石油地质学-11.油气资源分布-文档资料

石油地质学-11.油气资源分布-文档资料

Clq 2019/2/17
第四节 天然气分布的广泛性
近年来,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地位明显提高人们对天 然气资源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的分布具有更大的广泛性。具体 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在时间上:从震旦系直到第四系都有天然气的分布,层位。
②在空间上:天然气除在油气田中与石油区共生外, 还可独立形成大气田。 ③在深度上,自较浅的第四纪到较深的8088m深处, 甚至更深,都可有天然气的分布。
Clq 2019/2/17
第二节
油气在空间的分布
关于油气在地理上的分布特征,我们在谈绪论时已作了 介绍,下面从更小的范围内来看一下油气的分布特征:
一、在区域构造上的分布
在大地构造上,太稳定的区域,如地质或克拉通内部盆 地,并不太适宜形成大型的油气盆地,因为,这类型地可能 下陷不深,沉积可能较薄,而在太活动的优地槽区,由于构 造运动和火山活动强烈,其中生成的石油易于被破坏。只有 稳定区域的较活动带易于形成油气丰富的盆地。如地台地区, 年轻地台即属此类。
Clq 2019/2/17
四、第三纪
到现在为止,全世界油田的大部分是在第三纪中 找到的,特别是中新统和上新统储集层中的石油,估 计占世界石油总量的30%以上。 我国大多数油田,如胜利、辽河、中原,玉场 (江汉),玉门;独子山油田以及台湾和海域的一些 油田均产在第三系中。
Clq 2019/2/17
五、第四纪
第八章 油气资源分布
Clq 2019/2/17
Clq 2019/2/17
最大的石油开采国列表(EIA,2019)
Clq 2019/2/17
第一节
油气时间上的分布
事实表明,从震旦纪至第四纪的各个地质时代 都是可能生油的。每个时代的储集层中都找到了工 业性油气藏,但各个时代油气藏出现的规模和频率 却变化甚大,下面按储集层的年代顺序,将其含油 情况作一介绍。

第二十五次课:第八章--油气分布规律(资源分布2)PPT课件

第二十五次课:第八章--油气分布规律(资源分布2)PPT课件

2021/7/24
20
(二)中西部陆内挤压克拉通盆地(复合型盆地)
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2021/7/24
21
1、中西部克拉通盆地发育背景与结构
西伯利
亚地台
YN BG

KQ

萨彦—额尔古纳萨拉伊尔造山系 JY
TM
EL
BJ 系
ME
BY
KL

乌兰巴托
山 ZL SH
KK
BH
ZG
山 广州 YK
上海

JM
山 YN


BS
FC 平 东京
22
南海诸岛
中西部陆内挤压克拉通盆地结构
造山带前缘前陆盆地与中间地块或陆块组成
2021/7/24
23
纵向上:下部地台与上部多期前陆叠合
基底:前震旦系变质岩; 沉积盖层:震旦系-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 20(2其1/7/24间有多个不整合剥蚀的地层难以恢复) 24
东营组三段(E3d3)
沙一二段(E3s1-2)
E2
沙三段(E2s3)
沙四段(E2s4)-孔店 组(E2k)
14
(2)烃源岩生油高峰与成藏要素时空上有利配置
➢主要断层活 动期为Nm
主要断层不同 时期断距变化
➢烃源岩生油
高峰期-
生油窗
Nm~Q
2021/7/24
15
烃源岩生油高峰与油气运移通道和圈闭形 成同期,时间上有利配置
2021/7/24
26
(2)储盖组合发育。海相与陆相各种生储 盖组合类型发育:正常式、侧变式、 顶生式、自生自储式。
(3)以构造/地层油气藏为主,岩性油气藏 次之;油气藏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 不同程度遭受了调整、改造与破坏。

《石油地质》第八章油气分布规律

《石油地质》第八章油气分布规律

石油层系资源量分布柱状图
石油: 新生界、 中生界的 地质资源 量占86%
万亿立方米
14
12
地质
可采
10
8
6
4
4
2
2
0 下古生界
7 5
上古生界
11 7
中生界
13 8
新生界
天然气:
新生界、中 生界的地质 资源量占70%
天然气层系资源量分布柱状图
3、深度分布
亿吨
450
400
地质
350
可采
300
250
200
世界油气可采资源量
油气可采资源量(recoverable resources ):是在 特定时期内所估算的、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预期 能从储集体中最终采出的油气数量。
1999年国际能源机构(IEA):
全球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 3835.6亿吨(28000亿桶)
已采出:1095.9亿吨(8000亿桶) 全球剩余石油可采资源量:
深 度 (m)
<1220 1220-3050
大油田所占储量 (%) 5.1
79.0
大气田所占储量 (%)
25.7
46.1
96.8
3050-3660
8.1
25.0
3660-4270
7.6
1.9
>4270
0.2
1.3
石油主要分布在1200-3000m的深度范围 天然气分布范围较宽,但主要分布在3600m以上 随着深层油气勘探的进展,深层所占的比例在增加
6
羌塘
7
珠江口
8
柴达木
9
措勤
小计
全国

【精编】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PPT课件

【精编】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PPT课件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的意义: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 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 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 极有益的指导。(两个正确看待、三个正确对待)
位置:贺兰山—龙门山—横断山以西地区 • 盆地形成机制:以挤压作用为主,盆地的形成与聚敛型板块
运动有关。 • 典型盆地:塔里木盆地(晚古生代)
三、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中的 油气聚集带
酒西盆地
松辽盆地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江汉盆地
渤海湾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2017生活处处有哲学讲述
二、油气田分类
首先按岩性分为砂岩油气田和碳酸盐岩油气田。 再根据“单一局部构造”划分亚类,其基本类型与油气藏 的类型大同小异。
自学:P277: 表8-1,表8-2
第二节 油气聚集带及含油气区
一、油气聚集带
1.概念:
油气聚集带是在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 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油气聚集带分布受二 级构造带所控制;
(3)斜坡 A.概念:由盆地基底或坳陷向盆地边缘或者隆起区的过
渡地带 B.斜坡的特点: a.斜坡带是岩性和地层油气藏分布的地区; b.地层厚度向盆地边缘逐渐减薄,沉积物粒度逐渐
变粗; 与含油气盆地内一级构造单元相对应的是含油气区。
含油气区的概念: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有统一的地质发 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件的沉积坳陷,称含油气区。

2020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8.2.2 油气资源的开发

2020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8.2.2 油气资源的开发

【探究归纳——综合思维】 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原则 ①要保证有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 ②要考虑线路的造价。 ③要考虑沿线地区的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的分 布等社会经济条件。 ④要尽量避免对沿线地区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探究应用——地理实践力】 川气东送工程把四川普光等地天然气(含有毒气体
硫化氢)净化后输送到上海等地,同时年产硫磺283万吨。 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川气东送工程对四川的好处是 ( A )
A.增加财政收入
B.提高空气质量
C.缓解能源紧张
D.优化能源结构
2.川气东送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D ) A.土地容易荒漠化 B.沼泽众多 C.冬季漫长严寒 D.地形复杂,多暴雨
【探究过程】 1.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是轮南,在我国哪个地形区?二线 和三线起点相同,是哪里呢?三条线的终点分别在哪个工 业基地?
答:西气东输一线起点轮南在塔里木盆地,二线和三线的 起点都是霍尔果斯。一线终点在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二线和三线终点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西气东输三线输送的主要是从中亚国家进口的天然气, 还有部分新疆煤制天然气,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答:从中亚国家进口天然气,有利于补充国内天然气资源 的不足;输送新疆煤制天然气,有利于开发新疆煤炭资源。
【名师提醒】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修建是为了开发塔里木盆地 的油气资源,与人口、城镇分布无关。
【名师提醒】 天然气是相对清洁的能源,替代煤可以改善大气质量。 塔里木盆地油气开发促进了“西气西用”,促进了绿洲 植被保护。
探究主题:东西双赢的工程 【创设情境】
湖南日报2019年元旦报道,西气东输三线长沙支线 工程全线开始进行氮气置换,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三线长 沙支线工程完工建成。长沙支线工程主要承担向长沙 (湘江西)、益阳、常德等地的供气任务。根据下图,我 们一起探究三条西气东输工程吧!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

油气聚集单元及分布规律

油气聚集带
三级局部构造
(背斜、单斜、鼻状构造) 油气田(含油气藏)
圈闭构造
油气藏
1、盆地边界;2、隆起;3、坳陷中凸起; 4、构造单元边界;5、海岸线; Ⅰ、冀中坳陷;Ⅱ、黄骅坳陷; Ⅲ、临清坳陷; Ⅳ、辽河坳陷; Ⅴ、渤中坳陷; Ⅵ、济阳坳陷;
油气田开30发基础
§5 油气资源分布 一、我国油气资源分布规律
成早)。
2、形成时间较早的油气聚集带较为有利。如果晚
期形成的聚集带隆起幅度较高,在油气重新分布或烃源岩 二次生油过程中,也可能成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3、沉积盆地边缘的大单斜带,往往是有利的。在
区域性油气运移过程中,是油气运移指向的低势区,有利 于形成大单斜油气聚集带。
4、生物礁、盐丘、古潜山及滨海砂洲发育地带, 都可以形成各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聚集带。
2021/2/3
油气田开39发基础
§5 油气资源分布
1、板块内部
这些大型板块多以前寒武纪结晶变质岩系为基底,按有无沉 积盖层可分为地台与地盾。
地盾:长期稳定上升区域,前寒武纪变质岩广泛出露或为第 四系所覆盖,这种区域一般不产石油,如波罗的地盾、加拿大格陵兰地盾。
地台:板块上的凹陷区域,其中的内部坳陷、边缘坳陷及断 陷都是长期坳陷部分,拥有较厚的古生界及其后的沉积盖层, 地层产状常甚平缓,形成巨大长垣或隆起,有利于油气的生成 和聚集,例如我国的大庆、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科威特的布 尔干、美国的东得克萨斯、俄罗斯的萨莫特洛尔等特大油田皆 是位于这种区域。
如大庆长垣油气聚集带约聚 集了松辽盆地80%以上地质储 量。
2021/2/3
油气田开9发基础
§2 油气聚集带
二、油气聚集带类型
1、地壳相对稳定区域—背斜聚集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克拉通盆地在台地形成之后经历 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与喜马拉雅 运动改造;对早期油气藏具有调整 -改造-破坏作用。
冲断带内部的生、储、盖、圈闭经过了强烈改造; 盆地内古生界深埋>6000~12000m
二、中国含油气盆地资源量与探明程度
(%)
50

源 40
探 30
明 率
20
10
0
47.3
45
松辽盆地 渤海湾盆地
③北半部西北古生代造山区,后期经历了印 支运动、燕山运动与喜马拉雅运动改造。早 期形成的油气藏,在晚期构造运动作用下遭 受调整-改造-破坏。
③南半部康藏中新生代造山区,经历 了全球最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在晚期构造运动 作用下遭受调整-改造-破坏。
2、中国东部裂谷带拉张盆地 (1)盆地类型及其特征
地壳薄:30-40km;地温高:3.5-4.5℃/100m A-裂谷型盆地:松辽、渤海湾、江汉等 B-弧后被动边缘盆地:南黄海-苏北、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等
(2)中国东部拉张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①东部大陆上 A. 中、新生代陆相沉积,湖相烃源岩发育 B.石油-364×108t,天然气4.36×1012m3,
第四节 中国的油气分布特征 一、中国大地构造背景与含油气盆地类型特征
西部构造线:北西西
西伯利亚板块




印度洋

板块
东部构造线:古生代东西向,中新生代北北东向
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类型图
1-裂谷型盆地,2-弧后被动边缘盆地,3-克拉通盆地, 4-陆内挤压叠合型盆地(克拉通盆地),5-造山带内部山间断陷盆地, 6-走滑断陷盆地
(2)前陆阶段前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不同, 波斯湾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烃源岩十分发育 库车盆地:陆内坳陷阶段-煤系发育;
(3)生、运、聚、保存条件都好。
3、波斯湾盆地与库车前陆盆地的异同点? 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4)油气富集程度最大的差异是: 岩相-古地理条件造成的烃源岩发育条件的差异。
有利烃源岩的发育的沉积环境? 陆相? 海相?
38.4
东部合计
资源量420亿吨,探明161亿吨,尚处于盆地勘探的中期, 新思路和新技术的出现,可以保持储量平稳增长。
(%) 25 20 15
10 5
5 0
塔里木
20.5
14.9 14.3
12.3
西




准噶尔 柴达木 鄂尔多斯 西部总计 明

西部地区资源量371亿吨,探明储量53亿吨,整体探 明程度为14.3%,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储量高速增长。
2、烃源岩的发育与充注的油气来源
前陆盆地
被动/稳定 大陆边缘
库车前陆盆地地层
前陆阶段
陆内坳陷阶段 基底
烃源岩分布与评价
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烃源岩评价
烃源岩总体 为中-较好, 但厚度巨大
3、波斯湾盆地与库车前陆盆地的异同点? 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1)盆地结构相似,但构造背景与盆地面积差异大, 波斯湾盆地:陆-陆板块碰撞 库车盆地:陆内逆冲造山带
探明率中等(约40%)
②东南沿海 A.古近系-湖相沉积,新近系-海相沉积 B.石油-246×108t,天然气8.14×1012m3,
探明率低
③早期断裂与晚期拗陷,有利于生、储、 盖、圈运、保发育——有利于油气藏的 形成与保存。
南 剖堡 面坳 特陷 征成

3、中部克拉通盆地 (1)盆地类型及其特征
方向与运移距离对比?
松辽盆地:中生代的裂谷盆地
拗陷层 断陷层
断陷层:断裂通道,垂向运移; 拗陷层:砂体通道,横向运移。
渤海湾盆地南堡坳陷:断陷层与拗陷层断 裂皆发育,油气运移垂向为主
南 剖堡 面坳 特陷 征成

前缘隆起:
山前坳陷
储集体输导层发育则侧向运移为主
山前褶皱带: 沿断层
垂向运移
前陆盆地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
(2)中国西部挤压型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①北半部 A.西北古生代造山区,古生界-海相沉积, 烃源岩发育;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煤系发育; B.石油-258×108t,天然气10.A.二叠系至古近系-海相沉积,烃源岩发育, B.未展开勘探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表
12.00%
10.87%
10.00% 8.00%
9.30% 7.60%
地壳薄:40-50km;地温高:2.5-3.0℃/100m 克拉通盆地:鄂尔多斯、四川
(2)中部克拉通盆地石油地质特征
A. 四川盆地:震旦纪至三叠纪-海相沉积, 侏罗纪以来陆相沉积;鄂尔多斯盆地: 下古生界-海相沉积;二叠-三叠系陆相 沉积,煤系发育;
B.石油-38.5×108t,天然气11.52×1012m3, 探明率低(约5%)
本质: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环境?
只有在长期保持沉降速度与沉积速度相近 (Vs≈Vd)或前者稍大时,才能持久保持生物大 量繁殖、快速埋藏的还原环境——稳定的欠补 偿大地构造环境
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环境
海相: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四川盆地元古界-古生界 陆相:东部裂谷盆地
思考题二: 裂谷与前陆盆地油气运移路径、
1、中国西部挤压型盆地 (1)盆地类型及其特征
地壳厚:42-60km 地温低:
2.0-2.5℃/100m
A、克拉通盆地/大型叠合型盆地(复合型盆地): 造山带前缘前陆盆地与中间地块或陆块组成,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 B、山间断陷盆地:造山带内部,吐哈盆地,河西走廊盆地群 C、走滑断陷盆地:康藏高原盆地
区域性砂体:阿尔伯塔盆地K底砂岩-区域性油气运移通道
402km
A
Athabasca背斜B
B Athabasca背斜 长:240km 宽:112km 面积:23310km2 地质储量:1574×108m3
A
思考题二: 裂谷与前陆盆地油气运移路径、
方向与运移距离对比? 取决于盆地的结构与断裂和储集体输 导层。总体上,裂谷盆地垂向运移占 主导,前陆盆地侧向运移显著。
油气富集规律与资源分布
第一节 前陆盆地油气分布 第二节 裂谷盆地油气分布 第三节 克拉通盆地油气分布
思考题一: 波斯湾盆地与库车前陆盆地的异同点, 油气富集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克拉通(地台) 隆起
山前坳陷
山前 褶皱带
1、盆地结构:Pz-Mz-被动大陆边缘 Cz——前陆
1、盆地结构:Mz-陆内坳陷 Cz——前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