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现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阻抗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他 将阻抗定义为求助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于那 些使人产生焦虑的记忆与认识的压抑。因此, 阻抗的意义在于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在传统 的精神分析学说中,阻抗也是所有精神防御机 制的总和。
弗洛伊德于l 9 0 0年给阻抗所做的定义或解释是:
1.阻抗意味着对抗,所有来自患者内部的、与分析程序和分析过程相 对抗的力量都是阻抗,包括:①阻止、妨碍患者自由联想的力量;②干 扰患者试图回忆和获得内省的力量;③与患者理性自我及想改变自己欲 望的对抗的力量。
3、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是指失调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 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行为发 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求助者一方面为 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助的积极性却 并不很高。
4、阻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来访者对抗咨询 或咨询师的各种不同的心理动机
有的来访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 动机,或者并非为了改变自己或解决已有的问题, 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别人应该受到批评 或惩罚。他们把心理咨询看作是声讨某些人的法 庭。 有的来访者只是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 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有的来访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他们并非 自愿来访,可能只是与他们有重要关系的人,如 上司、父母、配偶等认为其有心理问题,应去做 心理咨询,是在各种压力下前来就诊的。
2.由于咨询者的原因,在咨询关系上所引发的 间接性阻抗。 如:过分的控制欲望或迁就来访者产生的阻抗; 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来访者,造成来访者对咨 询阻抗; 违背保密性和价值中立等原则,引起来访者的 不满或直接伤害到来访者而产生对咨询的阻抗。
三、来访者产生阻抗的原因
1、阻抗的产生是由于来访者不愿否定自我与不敢面 对困难
4、阻抗是确定咨询目标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咨询过程中,随着阻抗的发生和变化,对于 逐步确立咨询辅导的阶段性目标及最终目标有 着重要意义。
5、阻抗是咨询师洞察自我的重要参考内容。 咨询过程中也会暴露出来自咨询师自身方面的 问题,并阻碍咨询过程的顺利发展。
(二)应对阻抗的策略
1.解除戒备心理 咨询师不必把阻抗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似乎咨询面谈 中处处有阻抗。如果咨询师采取这种态度,就可能会 对求助者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面谈的气氛与咨询关 系。过分强调阻抗的结果,可能会把求助者当成咨询 中的竞争对手,其结果,咨询师的“成长动机”与求 助者的“阻抗动机”将会使面谈变成一种争夺输赢的 对抗。即便发现了阻力所在,也不能认为来访者有意 识地给咨询设置障碍。
2.正确地进行诊断 咨询师正确的诊断有助于减少来访者阻抗的产生。 求助者最初所谈的问题,可能仅仅是表层的问题, 而对其深层的问题,咨询师若能及时地把握,将 有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作为咨询师要善于弄清 来访者的不信任与咨询阻抗的区别,还要善于弄 清来访者的暴躁退缩等人格特征与咨询阻抗的区 别,进行正确的阻抗诊断。
6、咨询者本身的问题也是产生阻抗的原因 咨询者反移情未成功可能造成阻抗; 咨询者自身尚未解决的问题在咨询过程中被触动 而造成阻抗; 咨询者为满足自身需要导致咨询过程产生阻抗; 咨询者违反咨询原则引发来访者阻抗; 咨询者与来访者在价值观上发生冲突而出现阻抗。
四、心理咨询中式
1.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表现出来的阻抗。 如:对来访者的直接反感、排斥的态度; 以各种借口推托或拖延对来访者的咨询; “有意”给来访者提出不可能做到的要求; 以讽刺挖苦的态度口吻对待来访者; 轻易拒绝讨论来访者所关注的或者认为是重 要的问题; 在咨询过程中总是关心自己的感兴趣的东西。
3.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旦确认来访者出现了阻抗, 咨询师应把这种信息反馈给求助者。反馈时,要 从帮助来访者的角度出发,并以与对方共同探讨 问题的态度向对方提出来 访者的阻抗。绝对不 能把来访者的阻抗当成故意制造事端来对待。
4.调动来访者的主动性积极面对阻抗 应对阻抗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抗,了解阻抗产 生的原因,以便最终超越破解阻抗,使咨询取得 实质性进展。这里的关键是要调动对方的积极性, 使之能与咨询师一同寻找阻抗的来源。
浅谈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现象
内容提纲
一、阻抗的定义 二、阻抗的表现形式 三、来访者产生阻抗的原因 四、心理咨询中来访者阻抗的应对
一、阻抗的定义
(一)阻抗(resistance) ,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来自来访者或咨访关系中妨碍心理咨询进行的某种力 量或因素,通常是指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 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触与抗拒,它常表现为压抑、忧 虑和回避痛苦和某种焦虑情绪,或对某种行为、认知 改变的拒绝等。
5.把阻抗的解除与移情的处理结合起来 有意识的直接阻抗容易克服,而间接的阻抗常以 移情的方式表现,阻抗的解除还必须与移情的处 理结合起来进行。负移情是阻抗 的表现形式之 一,咨询没有移情就不会有良好的咨询效果。只 有在妥善地处理好移情以后,才能最后破除阻抗, 使来访者得到领悟,症状消失。
(三) 以“病人为中心”的罗杰斯学派将阻抗视为个 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制,使个体对于自我 架构及发展的防护需要,其目的在于避免自我认识与自 尊受到威胁。这一观点体现了个体的认知对于自我结构 与发展的防护作用。 此外,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 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它或由于个体对心理咨询心存 疑虑,或由于个体缺乏其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这一立 场反映了个体行为变化与环境控制的相互依赖。 所有这些理论均表明,阻抗对于心理咨询过程具有 深刻的影响。人们只有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才能达 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对阻抗现象不加理会或处理 不当,则心理咨询的进展与效果将受到阻扰。
来访者有时可以从旧观念和旧症状中“获得利益”即可 以填补他们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求助者因症状的出现 缓和了内心冲突,症状使患者得到好处,弗洛伊德把这 些好处叫做“一级获益”,这种不愿放弃的好处,患者 本人是意识不到。 神经症患者在患症以后,得到周围人的关怀、照顾,甚 至可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弗洛伊德把这些好处叫做 “二级获益”。如果症状消失,来访者将面临失去这些 获益,并要面对充满矛盾与冲突的现实社会。来访者当 然会对治疗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阻抗。
(一)阻抗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积极意义与作用 l、阻抗是咨访关系的一面镜子。 在心理咨询中,阻抗能较客观地反射出咨询过程 中来访者与咨询师的相互关系。某种意义上讲, 阻抗是咨询关系中移情与反移情的重要体现,是 咨询过程中的咨访互动关系。通过对阻抗的分析, 能更好地调整咨访关系,推动咨询向健康方向发 展。
4.咨访关系上的阻抗
来访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 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突出表现为:不履行心理咨询 师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等。 不履行心理咨询师的安排包括不按时赴约,或迟到、早 退,咨询过程中不配合咨询师的操作,不认真完成咨询 师提出的作业要求等。 诱惑咨询师指来访者通过言、行、装扮等来分散、转移 咨询师的注意力,以影响心理咨询的进程,并加强自己 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 来访者密切私人关系的做法,表现了其达到控制咨访关 系发展的欲望和目的。
5、来访者本身的人格问题,不安全感以及自我 防御机制,也是产生阻抗的原因 一般偏执、攻击型特质、反社会型等人格特点 的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容易产生阻抗 咨询过程中在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时,咨 询者急于推向探讨和说明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 阶段时,容易产生阻抗。 另外,几乎所有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在其保护作用, 这种防御机制也会导致阻抗的产生。
2、阻抗是咨询过程中问题深化的突破口。 阻抗的出现,经常是咨询中触动较深层次症结的 重要线索。咨询过程中遇到的某些较强阻抗的背 后有时会隐藏着来访者巨大的创伤或重大的问题 事件。因此,消除阻抗是将问题引向深入的突破 口,这点很值得咨询师重视。
3、阻抗是选择更有效的咨询方法及途径的重要 依据。 通过在咨询过程中围绕阻抗的发生与消除,往往 会使咨询师从中摸索到适应该来访者的行之有效 的方法及咨询的途径。
二、阻抗的表现形式
(一)来访者的阻抗
1、言语表达程度上的阻抗 来访者言语表达程度上的阻抗有三种:沉默、少言和赘言。 其中以沉默最为突出。来访者的沉默主要有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 思考型、内向型和反抗型。沉默往往表示来访者对于心理咨询的某种强 烈抵触情绪。
少言也是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抵抗,常见于那些被迫咨询及对心理咨询 充满警戒的来访者,并以短语、简句及口头禅等形式加以表现。 与沉默相反,赘言多表现为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滔滔不绝的讲话。 在积极回答咨询师的提问背后隐藏了某种潜在动机,如减少咨询师讲话 的机会,回避某些核心问题,转移其注意力等,以免除由此而产生的焦 虑与其他痛苦体验。赘言的另一种表现是反复诉说。来访者对已经澄清 的问题仍然一次次重提,或在枝节问题上喋喋不休,回避接触实质性问 题,为自己的问题及症状做辩解,否认事实。
3、交谈方式上的阻抗
常见的主要形式有:外向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外向归因是指来访者将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于外界作用的结果, 而回避从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实际上,它是一种心理定势的表现,严 重阻碍了来访者的自我反省,也容易对咨询师提出的自我暴露与分析的 要求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健忘指来访者在谈论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的话题时所表现出的健忘现 象。特别是当咨询师竭力启发来访者去唤起某种痛苦的记忆时,对方会 通过各种方式来体现其健忘症。 顺从则是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以使咨 询师无法了解其内心世界。 控制话题指来访者要求咨询师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回避自己不愿 意谈论的话题。 最终暴露指来访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的事件, 以使咨询师感到措手不及,借以表达其对心理咨询的某种抵抗。
2.阻抗可能是意识的、前意识的、或潜意识的,阻抗的表现可能的 通过情绪、态度、想法、冲动、思想、幻想或行为来实现。
3.阻抗在本质上是来自于病人内部的反向力量,它与分析、分析家 以及分析程序和过程相对抗。 4.弗洛伊德于1 9 1 2在识别阻抗的重要性时说:“阻抗伴随着治疗 的每一步,在治疗中对患者的每一个联想,每一个行动都要放在阻抗的 意义下加以考虑和对待。患者的联想和行动代表了一个妥协一指向康复 的力量和与其相反的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 5.对患者的神经症来说,阻抗充当了防御的功能。①阻抗对抗了分析 程序的有效性;②阻抗对抗了患者的理性自我和分析情境;③阻抗保护 了神经症的状态;④由于精神生活的所有部分都可以起到防御功能,因 此它们也都能为阻抗的目的而服务。
2、交谈内容上的阻抗
来访者通过对双方谈话内容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来表现其对心理咨询 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抗。常见的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 论小事和虚假提问等。 理论交谈指来访者竭力用心理学或医学上的术语与咨询师交谈。其 目的是试图回避自身的情绪问题,为自己的症状辩护。 情绪发泄指来访者对于某些谈话议题的强烈反映。它可以表现为来 访者的夸大哭泣,或不自然的大笑。其目的在于避开使来访者感到 焦虑和精神痛苦的意念,表现出来访者对于重新体验痛苦经历的焦 虑与抵触情绪。 议论小事指来访者对心理咨询谈话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谈论不止,以 达到转移咨询师的注意力、回避谈论的核心问题的目的。 虚假提问指来访者通过对咨询师提出表面上适宜,而实际上毫无意 义的问题来回避谈论某一中心议题。这类问题往往与心理咨询本身 没有密切联系,也常使咨询师无从回答。
自我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改变。自我的否定必然会引起心理冲 突与痛苦。成长中的变化必然会伴随已有行为习惯的消除和新行 为习惯的建立而带来的痛楚。 面对自己过去相信的东西的瓦解是痛苦的,而建立新的信念和价 值观也是很艰难的过程。
2、阻抗的形成来源于来访者不愿放弃各种既得利 益,对旧观念和旧症状的改变持反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