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雾化疗法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呼吸 病学分会携手国内儿科,耳鼻 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专家, 共同制定本共识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疾病
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
呼吸疾病在我国
呼吸系统疾病
2008年
2周就诊率最高[1]
46.9‰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26.4‰
22.1‰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主要内容
前言
雾化吸入装置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 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 疾病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和 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
• 雾化吸入装置的种类及原理
• 影响雾化器雾化效能的主要因 素
• 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的其他非药 物因素
• 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的雾化器 连接
临床上常用雾化吸入装置分为三种
喷射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震动筛孔 雾化器
药液被高压气流 和档板冲撞粉碎, 形成药雾颗粒
药液在超声作用下剧烈 震动,形成无数细小气 溶胶颗粒释出
注意:剧烈震荡可使药 液加温,可能影响药物 稳定性
超声振动膜剧烈震动, 使药液通过固定直径 的细小筛孔挤出,形 成细小颗粒
雾化器的效能取决于雾化颗粒直径
和雾化量
康健 沈华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蔡绍曦 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呼吸内科
车国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崔永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代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黄茂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杨岚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应颂敏 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詹庆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郑劲平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 周建英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周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执笔专家
蔡绍曦、车国卫、崔永耀、代 冰、黄 茂、林江涛、沈华浩、申昆玲、
雾化疗法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
主要内容
前言
雾化吸入装置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 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 疾病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和 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
• 雾化吸入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的重要治疗手段
• 我国呼吸疾病负担重,病死率 高,雾化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喷射雾化器:
气压越高,流量越大,释雾 量越大
雾化器的性能:
该颗粒形状会降低雾化效能
喷射雾化器:气压越高,流量越大,颗粒越小 超声雾化器:频率越高,颗粒越小 震动筛孔雾化器:筛孔越小,颗粒越小
超声雾化器:
功率越大,释雾量越大,一 般而言高于喷射雾化器
震动筛孔雾化器: 目前雾化效率最高的雾化器
雾粒直径与沉积部位的关系
影响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有:
雾化颗粒直径:
应在0.5-10μm, 以3-5μm为佳
取决于 药物本身颗粒大小,以雾化吸入ICS为例:
布地奈德,直径为 2-3μm类圆形颗粒
丙酸倍氯米松,长度 约10μm针状颗粒
单位时间释雾量:
释雾量大能更有效发挥治疗效果, 但药物短时间大量进入人体也可 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应综合评 估
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儿科、 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
组长
王辰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荣昌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 林江涛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文富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 辰、王秋萍、文富强、应颂敏、詹庆元、郑劲平、周建英、周 新
历时8个月,共识于2016年9月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
2016/3/25 · 北京 初稿讨论会
2016/1/15 · 哈尔滨 项目启动会
2016/7/15 · 重庆 定稿评审会
2016年9月 共识发表于 《中华医学杂志》
期待通过本共识,帮助各级医务人员更好开展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工作
2696.5
万DALYs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1]《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2] Lancet. 2013 Jun 8;381(9882):1987-2015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 雾化吸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 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
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
雾化吸入疗法相比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有多种优点
起效迅速
疗效佳
全身不良 反应少
雾化吸入
无需患者 刻意配合
然而,我国雾化吸入治疗尚不规范
1.基层医院雾化治疗开展率低
2. 知识缺乏是开展率低的重要原因
三级医院开展率
95.8%
二级医院开展率
92.1%
+
基层医院开展率
47.3%
3. 迫切需要雾化相关知识培训
脑血管疾病
心脏病
2012年,除恶性肿瘤外
城市居民死亡率最高[1]
十万分之
138.62
呼吸系统疾病
十万分之
120.33
十万分之
120.26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
2010年,除恶性肿瘤外
总伤残调整生命年最多[2]
3656.3
万DALYs
3013.9
万DALYs
李为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梁宗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伦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
申昆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
王秋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肖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内科
所有受访者中,75.4%的医生希望
获得更多雾化相关知识培训
一项全国范围内关于雾化治疗临床实践的问卷调研,共收到全国27个省、1328家医院共计6449份 问卷。其中来自三级医院问卷占比74.6%,呼吸科、儿科的问卷分别占43%和35%
[1] Zheng Zhu, Jinping Zheng, et al. 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 , 2014, 5(27):386-391.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疾病
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
呼吸疾病在我国
呼吸系统疾病
2008年
2周就诊率最高[1]
46.9‰
呼吸系统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26.4‰
22.1‰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主要内容
前言
雾化吸入装置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 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 疾病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和 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
• 雾化吸入装置的种类及原理
• 影响雾化器雾化效能的主要因 素
• 影响雾化吸入治疗的其他非药 物因素
• 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的雾化器 连接
临床上常用雾化吸入装置分为三种
喷射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震动筛孔 雾化器
药液被高压气流 和档板冲撞粉碎, 形成药雾颗粒
药液在超声作用下剧烈 震动,形成无数细小气 溶胶颗粒释出
注意:剧烈震荡可使药 液加温,可能影响药物 稳定性
超声振动膜剧烈震动, 使药液通过固定直径 的细小筛孔挤出,形 成细小颗粒
雾化器的效能取决于雾化颗粒直径
和雾化量
康健 沈华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蔡绍曦 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呼吸内科
车国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崔永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代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黄茂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杨岚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应颂敏 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詹庆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郑劲平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 周建英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周新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
执笔专家
蔡绍曦、车国卫、崔永耀、代 冰、黄 茂、林江涛、沈华浩、申昆玲、
雾化疗法的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
主要内容
前言
雾化吸入装置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的 药理学特性和安全性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 疾病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和 非雾化剂型使用原则
• 雾化吸入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的重要治疗手段
• 我国呼吸疾病负担重,病死率 高,雾化疗法具有重要意义
喷射雾化器:
气压越高,流量越大,释雾 量越大
雾化器的性能:
该颗粒形状会降低雾化效能
喷射雾化器:气压越高,流量越大,颗粒越小 超声雾化器:频率越高,颗粒越小 震动筛孔雾化器:筛孔越小,颗粒越小
超声雾化器:
功率越大,释雾量越大,一 般而言高于喷射雾化器
震动筛孔雾化器: 目前雾化效率最高的雾化器
雾粒直径与沉积部位的关系
影响雾化效能的主要因素有:
雾化颗粒直径:
应在0.5-10μm, 以3-5μm为佳
取决于 药物本身颗粒大小,以雾化吸入ICS为例:
布地奈德,直径为 2-3μm类圆形颗粒
丙酸倍氯米松,长度 约10μm针状颗粒
单位时间释雾量:
释雾量大能更有效发挥治疗效果, 但药物短时间大量进入人体也可 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应综合评 估
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儿科、 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专家,共同制定本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
组长
王辰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组长(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荣昌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 林江涛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文富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 辰、王秋萍、文富强、应颂敏、詹庆元、郑劲平、周建英、周 新
历时8个月,共识于2016年9月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
2016/3/25 · 北京 初稿讨论会
2016/1/15 · 哈尔滨 项目启动会
2016/7/15 · 重庆 定稿评审会
2016年9月 共识发表于 《中华医学杂志》
期待通过本共识,帮助各级医务人员更好开展规范的雾化吸入治疗工作
2696.5
万DALYs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1]《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2] Lancet. 2013 Jun 8;381(9882):1987-2015
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 雾化吸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 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 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
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
雾化吸入疗法相比口服、肌注和静脉注射有多种优点
起效迅速
疗效佳
全身不良 反应少
雾化吸入
无需患者 刻意配合
然而,我国雾化吸入治疗尚不规范
1.基层医院雾化治疗开展率低
2. 知识缺乏是开展率低的重要原因
三级医院开展率
95.8%
二级医院开展率
92.1%
+
基层医院开展率
47.3%
3. 迫切需要雾化相关知识培训
脑血管疾病
心脏病
2012年,除恶性肿瘤外
城市居民死亡率最高[1]
十万分之
138.62
呼吸系统疾病
十万分之
120.33
十万分之
120.26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
2010年,除恶性肿瘤外
总伤残调整生命年最多[2]
3656.3
万DALYs
3013.9
万DALYs
李为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梁宗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刘伦旭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
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
申昆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
王秋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肖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内科
所有受访者中,75.4%的医生希望
获得更多雾化相关知识培训
一项全国范围内关于雾化治疗临床实践的问卷调研,共收到全国27个省、1328家医院共计6449份 问卷。其中来自三级医院问卷占比74.6%,呼吸科、儿科的问卷分别占43%和35%
[1] Zheng Zhu, Jinping Zheng, et al. 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 , 2014, 5(27):38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