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 课件(35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提醒 判断表达技巧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1)先入为主。如只要看到句子材料中有景物,就判为借景抒情。其
实,仔细品味一下材料,如虽有写景,但景与情的关系不一致,这时就
要考虑 “ 反衬 ” 或 “ 乐景衬哀情 ” 了;如写了景,更写了人,则要从人
物描写角度考虑。
(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考虑到材料中的只言片语,而不把整个
写出了什么样的景,使景物描写得如何;描绘了什么样的事物,使该物
形象如何;营造出了什么样的意境;刻画了人物的什么形象,使人物形
象如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使思想感情表达得如何。在众多目 的中,抒情是根本目的。几乎任何技巧都与抒情有联系,几乎任何表达 效果都少不了对抒情目的的分析。而且,无论分析哪种目的,都不可笼 统,应紧扣诗歌内容赏得具体、细致、深入。
乡,白发渐生; “ 旧国见青山 ”接第二句 “时清独北还 ”,想象时局安
定后归乡所见。
(2)由实入虚,领起后面两联的想象。“见青山”是说想象友人回乡看到
的荒败景象,这样就由眼前送别的感伤引出后面两联对乱后荒败景象的
描写,并由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1 2 3 4 5
答案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零陵① 欧阳修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②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注 ①零陵:永州在隋朝以前的称谓。②柳侯:柳宗元,他曾被贬永州, 在愚溪买地安家,写下了大量的山水游记。
材料合起来看,更不把材料放在全文中看。
趁热打铁 跟进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贼平①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②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注 ①贼平:平定“安史之乱”。②时清:时局已安定。
1 2 3 4 5
本诗的颔联最为人所称赏,在全诗的章法结构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请结 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 (1)承接首联。“他乡生白发”承首句“世乱同南去”,写世乱离
2.细析表达效果——“两扣” 几乎所有的表达技巧赏析题,都要有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只有把表 达效果分析到位了,才算真正地完成了赏析,才能真正地看出你的欣赏 水平。那么,如何赏析效果呢? (1)紧扣诗歌本身赏效果 ①紧扣表达目的赏效果 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达目的服务的, “ 表达技巧+表达目的 ” 就等于表达效果。在具体诗歌中,表达目的包括写景、状物、造境、写 人、叙事、抒情等方面。所谓赏析表达效果,就是运用这种技巧,看它
不住,也不必守,这是欲擒先纵。中间六句则是正面写守岁时的情景,“强”
字突出儿童守岁的特点,“晨鸡”两句写守岁时的心理,“坐久”两句则逼真 再现了成人守岁的情景,引人共鸣。末四句与第一层的欲擒故纵相对照,表明 守岁有理。“努力”两句是点睛之笔,既正面交代应守岁到除夕尽头,又与苏 辙共勉,珍惜年华,在积极奋发中收束全诗。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1 2 3 4 5
注
①嘉祐七年冬末,苏轼在凤翔签判任上,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作《馈岁》
《别岁》《守岁》三诗以寄苏辙。②挝:敲打。 写诗作文都要讲究谋篇布局、内容安排,即所谓“章法”。试从章法角度赏析
本诗。
答案 本诗题为“守岁”,却从反面入题,以“赴壑蛇”为喻,写岁将尽,守
(4)从位置判断技巧 就是根据所给语言材料在篇中的位置来判断技巧。这一技巧多为结 构技巧,如在开头,技巧多为铺垫;在中间则多为过渡、照应;在结尾 则多为直抒胸臆或以景结情。 (5)从手法特征判断技巧 凡是表达技巧,总有其表现特征。如借景抒情,表现语言中总少不 了景物描写;想象虚写,总有 “ 想 ”“ 念 ”“ 忆 ”“ 梦 ” 等词语;对比, 总有两个相对的内容存在;视听结合,总是要有声音描写,等等。要善 于抓住语言材料中手法所具有的语言特征去判断。
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1 2 3 4 5
答案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守岁①
苏 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②。
(2)从关系判断技巧 诗歌表面上看是词、句的组合,实质上是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组合。
就所给语言材料讲,要善于抓住材料之间的关系(即景、物、情、事、人
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如最常见的关系有景与情、物与志、别人与自己
等,另有虚与实、正与反、主与次、动与静等关系。多从这些关系考虑,
就能判断出许多常用技巧来。 (3)从层次判断技巧 所谓层次,就是所给语言材料的不同层级,如这一句、这一联、这 一片、这一篇。语言层级单位不同,判断技巧的方法便不同。若是词、 句、联,优先从修辞方法考虑;若是片(几联)、篇,则优先从表现手法考 虑;若是两句(一联),判断不可只看一句,而要两句合成一个整体来看。
请对诗歌尾联进行赏析。
1
2
3
4
5
答案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① 苏 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①此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
(2)紧扣技巧本身赏效果
不同的表达技巧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比喻、拟人重在生动形象,
借景抒情使情感抒发得委婉含蓄,反衬、对比达到突出强调之效果。因
此,赏析表达效果在紧扣诗歌本身的同时必须兼顾表达技巧的自身效果, 而这部分效果多以术语出现,如生动逼真、自然贴切、新奇别致、耐人 寻味、含蓄蕴藉、意境深远、别开生面等,且大多是固定的。虽说在使 用这些术语时有“贴标签”之嫌,但必要的“标签”有时还是要贴的。 答题关键词:明手法+释运用+析效果
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
平生家国萦怀抱,湿尽青山总泪痕。
试分析本诗虚实手法的运用。
1 2 3 4 5
答案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②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 ①甲帐:汉武帝所造的帐幕。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琉璃、珠玉、 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②茂 陵:汉武帝的陵墓。③封侯印: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1 2 3 4 5
诗人是如何表现对零陵郡的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城郭、山川、驿亭、岩石等典型
景物,表达了诗人对零陵美景的喜爱。 (2)用典。尾联借柳宗元的典故,表明了诗人欲学柳侯在愚溪筑草堂而居, 抒写了诗人对零陵山水的渴慕。(或“用典。颔联借柳宗元的典故,说零陵 山水仍保留着柳宗元笔下的美好景致,抒写了诗人对零陵美景的赞叹”)
和表达效果分析不到位的问题。考生应进一步巩固原有的知识体系,注重
文本的精细阅读,增强紧扣文本分析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的意识。
栏目 索引
自学在前 类题体验
读文答题 精准突破 趁热打铁 跟进训练
自学在前 类题体验
源自文库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舍书事
瞿 佑
过却春光独掩门,浇愁漫有酒盈樽。
孤灯听雨心多感,一剑横空气尚存。
②紧扣位置赏效果 效果就是作用,所赏析的语言片段在古诗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甚 至手法就有所不同。试以句子为例。如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 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 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蹊径,或以景结情。 当然,不是所有的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 关注其表达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
着吹泡泡的游戏。当在脑海中形成这两幅画面后,就能感受到 “ 春的盎
然生机与情趣”的意境了。
2.抓住“诗眼”,领悟(情感)意蕴 所谓 “ 诗眼 ” 就是句篇中交代感情的词句,抓住了 “ 诗眼 ” ,就能 领悟诗句的情感意蕴,进而也能准确地说出其艺术效果了。仍以《残春 旅舍》 “ 晚唐巧句 ” 为例, “ 抱 ”“ 吹 ” 固然是描写 “ 蜂 ”“ 鱼 ” 的动 态之词,从中能读出愉快之情,再联系全诗的诗眼 “ 恍然 ” 及其他 “ 情 语”,不难看出这两句实际上是以乐景反衬眼前流徙的悲哀。 综上所述,只有对所给材料做由 “ 象 ” 及 “ 画 ”“ 境 ” ,进而领悟 到其情的阅读品鉴的功夫,才能全面、准确地判断出表达技巧,赏出表 达效果。
1
2
3
4
5
答案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
[南唐]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
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
掩泪思量遍。
1
2
3
4
5
词的开篇 “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三句历来为人称 颂。叶嘉莹评价 “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到他零落之时都不肯放弃的感
题所给的语言材料要在对全诗内容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细读、品鉴。具
体说来,要从 “ 象 ” 入手,去体察 “ 境 ” ,领悟 “ 意 ” ,进而准确地判
断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赏出表达效果。
1.欣赏“象”,感受“境” 所谓“象”即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包括各种景、物、人、场面以 及其构成的整体艺术画面。第一步要把所给材料的“象”统统找出来, 既包括动态之象,又包括静态之象,把它们联缀起来,并想象成一幅 (或两幅)画面。
试以 2015 年全国卷 Ⅱ 诗歌题《残春旅舍》要赏析的 “ 晚唐巧句 ” ——“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 为例。这两句中的 “ 象 ” 有:
树头,抱花须而落的蜂;池面,吹柳絮而行的鱼。两句分别写了两个动
态的场景: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再想象成这样
两幅画面:肥胖的蜜蜂倒抱着花须忙碌采蜜,鱼儿追逐着水面的柳絮玩
情”。请简要赏析这三句。 答案 梅花在零落飞下的瞬间,也要展现出美丽的姿态,学那雪花轻盈
地在空中回旋起舞。 “ 学雪随风转 ”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梅花面对
陨落却不甘零落的美好的姿态,既写出了所有有情的生命面临无常之际
的缱绻哀伤,更展现了词人用情的固执,以及在苦难悲哀、走向灭亡之
际时都要挣扎的态度。
第六章 古诗鉴赏
突破十六 赏析表达技巧题:由象悟意,“五从”“两扣”
题型透视 鉴赏诗歌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它不但需要考生准确全面地把握诗歌
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求考生精准地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对表达技巧的把
握程度,是考查考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标准。因此,赏析表达技巧题深受高
考命题者的青睐。考生在做这类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表达技巧判定不准
二、答题之术 1.精准判断表达技巧——“五从” 要准确判断表达技巧,除了前面谈的阅读的基础外,还要掌握五个 判断角度: (1)从写作对象角度判断技巧 如果写作对象是景物,则要考虑景物描写的角度与手法;如果是事 物,则要考虑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烘托映衬等手法;如果是人物,则 要考虑写人的手法(如语言、神态、心理、细节等);如果是兼而有之,则 要从它们之间的关系上判断。
1 2 3 4 5
答案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三首(其一) 朱淑真 才过清明春意残,落花飞絮便相关。 衔泥燕子时来去,酿蜜蜂儿自往还。 风静窗前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
绿槐高柳浓阴合,深院人眠白昼闲。
注 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诗人。
1 2 3 4 5
答案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访山人 [唐]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漫煮茶。 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
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赏析后两联的表达手法。
1 2 3 4 5
答案
读文答题 精准突破
一、阅读之道 诗歌答题中所有的问题都源于读,只要读懂读会了,所有的问题都 好解决,解答赏析表达技巧题也是如此。不少考生看到语言材料就急于 判断表达技巧,而不是细细地阅读与品鉴,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对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