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21课《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第21课《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人教新课标)
[课程标准]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4)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数据。用数字有力说服,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采用“举办小型展览会”、“编写历史小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小康生活的来临与祖国的日益强盛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突飞猛进,这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成果。
(2)认识到国家关于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才竞争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人的潜力;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保证了民众的基本生活,有利于民生安定、社会团结,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育学生要学业有成、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正确观念。
[重点]
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难点]
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1)组织学生阅读112页“导入框”内容,讨论回答:新旧“四大件”分别指的是什么?
(A. 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B. 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四大件”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概括迅速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生活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住房、汽车也开始成为百姓的私产。从“四大件”的演变中,说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导入2)历史老照片对比(或学生家庭照片对比),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照片。
(导入3)改革开放前后新旧四大件对比引入,课前学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导入4)学生描述自己一家一天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由现在的生活状况,引出学生对以前人们生活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一、自主探究过程:
(一)、衣、食、住、行、用的变迁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112__113页,以小组为单位在预习的基础上制作手抄报,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对本组的手抄报进行讲解。
1、衣
学生:第一组介绍
通过一些人们不同时期的衣着照片的对比以及相关文字的介绍展现出人们衣着发生的变化
[总结]改革前后人们衣着特点的变化。(划书P112)
老师:[简评]:理解准确,讲解流畅,设计效果较好,分析总结得当。
[数据展示]
1977年、1990年、20XX年城市居民衣着人均消费分别是12.6元、275.6元、537.5元。[小结]: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但是现在学生时代应倡导校服、运动服,切忌奇装异服和攀比。
[过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年份甚至难以果腹,只好以野菜、粗粮充饥。所谓“民以食为天”,近三十年人们在“吃”的方面有何变化
2、食
学生:第二组介绍
对年夜饭的调查(地点、内容、花钱数等),平时各自家庭的饮食等,以及文字表述。[设疑]怎样看待今昔饭桌上的野菜、粗粮?其他组的同学讨论回答。
老师:[简评]:能深入理解,分析到位,能帮助大家解决疑难。但对于时髦的“绿色食品”没有解释,它主要内涵是营养均衡、无污染。
[小结]: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是饲养业、养殖业的发展以及蔬菜种植新技术广泛应用的结果。也反映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过渡]:人们常说,我们现在吃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也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怎样的改善呢?
3. 住
学生:第三组介绍
通过几组住房(含别墅)照片,配以说明(并指导阅读P113小字),结合自家住房的变化,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
[简评]:能深入调查研究,展示很好成果,分析问题有代表性。
[小结]: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这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规模之大格局变化之快居世界之首。”
我们还要认识到在乡村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好古民居的关系。
4. 行
学生:第四组介绍
近三十年家庭日常交通工具的变化。利用交通地图说明人们出行的变化
[设疑](1)现在城市里为什么常出现“塞车”现象?
(2)你认为如何解决交通中的“塞车”与污染?
老师:[简评]:能深入调查、了解社会交通发展情况,展示很好成果,分析总结有启发性,与同学一起勇于探究社会热点问题,有创新。
[小结]:提醒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性。
5.用
学生:第五组介绍
结合新旧“四大件”以及今天人们生活中的日用品对比说明
老师:[简评]:能深入调查研究,,展示很好成果,分析总结适当。
[小结]:随着家用产品的增多,对我们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我们切忌沉迷和攀比。
[过渡]
据统计,中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国每年有两千万人进入劳动年龄,需要就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思考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就业制度的改变
[创设情境]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大学生人才交流会随处可见。
[讨论]“铁饭碗”的打破是好事还是坏事?
实行“铁饭碗”就业制度时,从表面上看,好象很“公平”——不管你干得怎么样,有饭大家一起吃。其实是保护了懒汉、低能儿,挫伤了勤奋、聪明人。现在实事求是地承认人们之间的差异,实行能者勤者上岗,凭贡献大小享受相应的待遇,是通过人才竞争来挖掘人的潜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当社会财富增加之后,就可以对那些“弱势群体”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这样两全其美,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开放探究]为了选择更好的就业机会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发奋学习,争取全面发展并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过渡设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理想。对于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弱势群体”应该怎么帮助?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等。
2.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录象]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数据展示] (电脑显示)
(1)到20XX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1.4亿人,是1990年的2倍
(2)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发放率由1996年的12﹪提高的20XX年6月的99.3﹪。
(3)到20XX年8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8200万人。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改革开放前,人们服饰-------- ,营养严重不足,居住条件差,出行不方便。改革开放后,服装----------,食物丰富,居住条件改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