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隶书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周云

1.程邈作隶

关于隶书的形成,《魏书•术艺传·江式》:“隶书者,始皇使下杜人程邈附于小篆所作也,以邈徒隶,即谓之隶书。”认为隶书由秦朝人程邈所作,相传秦末程邈在狱中将小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荀悦《汉纪·成帝纪》:“秦时狱官多事,省文从易,施之于隶,故谓之隶书。”“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2.楚简说

从秦朝到汉朝,隶书的碑帖风格各异,从古楚故地出土的大量楚简,如郭店楚简、包山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简等。战国楚简开创了用毛笔书写文字的历史,战国楚简用毛笔书写创造了中国汉字的笔画系统,而点横撇竖捺的笔画系统是隶书的本质特征,是隶书区别于甲金文字的根本所在,因而,楚简之后“初有隶书”,楚简未必不是隶书的起始源头。

3.书变说

依据文字发展演变规律,隶书创造之工程非少数人能完成。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的竹木简牍,尤其云梦睡虎地秦简和青川木简足以证明,隶书早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就存在,它不仅与古文字:殷甲骨、商周金文、战国石鼓文、简帛书、楚竹书等一脉相承,而且与早期隶书十分相似,字形接近今文字,呈方块形状发展,在笔法上有粗细对比,书写有节奏变化,线条形态有蚕头燕尾趋势。这与史称隶书源自秦隶和小篆的面貌截然不同。早期由于无出土资料佐证,秦隶多指秦诏版(小篆体),把大小篆之变体,统称为秦隶,秦及汉初官方通行的隶书。

二、隶书的发展

(一)秦隶

秦统一全国后,政事繁多,圆转的篆书书写太慢,已经不适应繁忙政务的文字工作,于是一种以方折笔代替圆转篆书的文字应运而生,这就是隶书,而秦朝时的隶书被称为秦隶,秦隶称为“古隶”。隶书是由古汉字向现代使用的楷书过渡的字体,为汉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秦隶遗存近年来不断出土,主要表现形式为简牍。

简牍,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简牍代表作《云梦睡虎地秦简》。

《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书写风格有较大的变化,可能反映了不同时期隶书的发展水平以及书写者的书写水平。从整体上看,介于篆隶之间,而隶书的因素已经非常突出。

(二)汉隶

汉隶即汉代隶书的统称。汉隶是两汉时期的官方用字,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汉代隶书作品主要以碑刻为主,不同的是,汉代隶书碑刻作品风格各不相同,风格的差异使得作品各具特色,妙趣横生。

1.工稳端庄类

作品有《华山庙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韩仁铭》《熹平石经残石》。

(1)《华山庙碑》

《华山庙碑》,全称为《汉西岳华山庙碑》,简称《华山碑》,也称《延熹华岳碑》。东汉延熹八年(165)立。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碑文22行,每行38字。碑额篆书“西岳华山庙碑”。因原石被毁,传世只有四种拓本,即“长垣本”、“华阴本”(即“关中本”)、“四明本”、“李文田本”(或曰“玲珑山馆本”)。“长垣本”为河北长垣王文荪藏,现已流入日本,“关中本”是明陕西东云驹藏,又归华阴人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四明本”是四明(今宁波)丰道生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李文田本”是清初马曰璐、马曰琯兄弟藏,后归李文田,此本今在香港中文大学。“四明本”纵175厘米,横84.8厘米。西岳华山庙碑碑书历受称颂,篆书碑额丽婉多姿,隶书碑文笔划丰润,变化多端,奇妙精绝,为汉

碑佳品。

(2)礼器碑,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是中国东汉重要碑刻。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阳16行,满行36字,碑阴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碑文记述鲁相韩敕修饰孔庙、增置各种礼器、吏民共同捐资立石以颂其德事。碑侧及碑阴刊刻捐资立石的官吏姓名及钱数。

此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礼器碑》中正典雅,法度森严,飘逸而不失沉着,规整而不失畅快。笔画以瘦硬为主,粗细变化明显,尤其是部分捺画,劲健有力,干脆利落,粗与细之间形成明显反差,平正于外,奇崛于内,体势变化看似平淡,而结体细细推敲却并不简单,布局疏朗,而字字重心稳固,通篇骨力通达,神完气足。碑文字迹清劲秀雅,有一种肃穆而超然的神采。

(3)史晨碑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

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

《史晨碑》建宁二年碑刻后,又追述建宁元年到官,刻在背面。有谓先刻元年,转后面。前碑,隶书,无额,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山东曲阜孔庙。〈史晨前后碑〉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方整,端庄典雅。笔势中敛,波挑左右开张,疏密有致,行笔圆浑淳厚,有端庄肃穆的意度,其挑脚虽已流入汉末方棱的风气,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滞。清方朔以为〈晨史碑〉'书法则肃括宏深,沈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见〈枕经堂题跋〉)。何绍基说:'东京分书碑尚不乏,八凡遇一碑刻,则意度各别,可想古人变化之妙。

(4)乙瑛碑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或《孔和碑》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刻。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隶书18行,行40字,无额。后有宋人张雅圭题字二行。碑刻内容为鲁相乙瑛代孔子后人上书汉廷,请设立一名掌握孔庙礼器的低级官吏,其级别为“百日卒史”,并提出此官任职条件。

(4)韩仁铭

《韩仁铭》,石碑篆额题《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熹平四年立于荥阳。金正大五年,为荥阳县令李天翼发现,清康熙间一度失所,后重新发现,移置荥阳县署。碑石已断,止存上截,《金石萃编》载:石高六尺九寸,宽三尺八寸,字凡八行,每行存字十九。书法“优绰郁拔,端然如铜斛玉律,不可亵视。”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称此碑篆额:“十字长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